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随时穿越明末 (烟雨织轻愁)



第五百九十七章:楚才子,一切全靠你了
 楚江秋初次看到百官抄写的葡萄牙国书的时候,也有点蒙圈。
  实在是这些大臣们抄写的西班牙国书,未免太抽象了一些。
  楚江秋的初始判断,认为是英语。
  楚江秋的英语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大学毕业,好歹也是过了四级的。
  一些日常对话,还有看看英文小说什么的,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当然了,少不了要查词典。
  不过当楚江秋研究了一番之后,不由皱起了眉头。
  因为看了半晌之后,楚江秋发现,这种语言应该不是英语,而是其他的语种。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现在大明朝堂之上,为什么会有其他的语种出现呢?
  就算出现了,会什么要拿给殿试的众多士子当作附加题来考试呢?
  现在可是大明的殿试啊,并不是现代的考试,还要考英语考外语等等。
  完全没有这个理由啊!
  因为就算士子有能看懂这种语言的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你学会了一门别人都不懂的语言,你和谁聊天去啊?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大明朝廷的殿试之上,拿这种别国文字来当作一种附加题来考试,他们的目的何在?
  就在楚江秋出神,在想着这个疑问的时候,史可法却是悄然出现在了楚江秋身边。
  在史可法史大人看来,这位楚才子才是最有可能破解这葡萄牙国书的人选。
  并且现在看这位楚才子的表现也和其他的士子不同,其他的士子都是在抓耳挠腮没有任何的思路。
  但是你反观人家楚才子呢?
  人家楚才子可是皱眉苦思,似乎是见过这种文字,正在冥思苦想的样子。
  史可法忍不住问道:“鸿飞,你能看的懂吗?”
  楚江秋看到史可法满脸期盼的样子,心里疑心更甚,不由皱眉说道:“史大人,这文字不知是何人所写,字迹很难辨别,学生认不出来!”
  虽然楚江秋所得是认不出来,但是却是让史可法眼睛不由得为之一亮。
  认不出来和认不出来可大不相同。
  你听听人家楚才子所得是什么啊,是这文字不知是何人所写,字迹很难辨别,这才认不出来。

第四百九十八章:翻译出来了
 既然是葡萄牙国书的话,那还真要给翻译过来。
  不过在此之前,楚江秋还是琢磨了一下,葡萄牙舰队,这时候搞这一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他们要真不老实,敢袭扰大明的话,那就有必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本来楚江秋就准备以扶桑岛为跳板,只要将扶桑岛整合一番,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海军之后,就准备沿海向西,进行殖民道路的。
  没承想自己还没过去呢,葡萄牙那边倒是主动过来了,这尼玛不是自己找死呢么!
  得,还是先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待着,暂且不去动他,毕竟此时楚江秋还不想将自己在扶桑岛上的实力完全暴露出来。
  如果他们不老实嘛,那就打到他们老实为止。
  然后楚江秋将葡萄牙国书悄悄的用相机拍摄了下来,这也多亏了楚江秋准备充足,就连微型摄像机都有所准备,只不过一直都没排上用场罢了。
  拍摄下来之后,楚江秋去了趟茅厕,然后用翻译软件,将葡萄牙国书的内容翻译了出来。
  国书不算太长,楚江秋记忆力又好,只看了两遍,便全部记忆了下来。
  然后回来之后,楚江秋直接将内容默了下来。
  等史可法再次进来之后,直接将写下来的内容交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大喜过望,拿过楚江秋的翻译文先看了一番,嗯,不似作假,应该是真的无疑。

第四百九十九章:一日看尽京城花
 至于头名状元,不消说,基本上和他们无缘了。
  人家楚才子连附加题葡萄牙国书都翻译出来了,要说头名状元不是人家楚才子的,真是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
  殿试的改卷工作也是极为庞大的,阅读量及其庞大。
  不过好在无论是主考官还是陪考官,都是久经考验,倒是完全不怵。
  最终第一名毫无疑问的就是楚江秋楚才子,这个众望所归,毋庸置疑。
  倒是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判定,引发了一些争议,不过也无伤大雅。
  现在考官已经改完了试卷,并且按照他们的排名递交给显德皇帝。
  最终的排名,还要皇帝定夺。
  当然了,通常情况下,只是走走过场,这点面子皇上还是会给的。
  就算有些差异,也只不过是微调而已。
  显德皇帝先将排名第一的考卷拿了出来,看了看名字,果然是楚江秋的试卷。
  显德皇帝微微一笑,翻开楚江秋的考卷翻阅了起来。
  看完之后,显德皇帝不由莞尔一笑。
  这个楚才子啊,到真真儿的是个滑头。
  这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辞藻上,不消说都是极好的,妥妥的状元文。
  但是唯独这里面的立意,和楚才子当初‘隆中对’时的言论大相径庭。

第五百章:待诏房
  数日之后,楚江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
  翰林院修撰,是官名,从六品,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翰林,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
  翰林院与宫城距离不远,占地足有数百亩地,围墙高大,门口有亲军把守。
  这里可说是整个大明的中枢,地位崇高,足以称得上是圣地。
  初到翰林,楚江秋拜见了翰林院学士陈明遇。
  翰林院学士乃正五品,官位虽然不高,然则胜在清贵。
  新晋的翰林官在这里主要是磨砺和学习,多读多看多学,看的多了,自然能够融会贯通。
  陈大人对楚江秋还是颇为照顾的,勉励了楚江秋一番,便让楚江秋近几日多学多看,直接让楚江秋去了待诏房。
  陈明遇对楚江秋还真不是一般的照顾,因为修撰一职务,陈明遇可以让你去修国史。
  好吧,那些真正醉心于学术的真正学者,是喜欢做这种事情的。
  但是对那些想要要求进步,想向上爬的那些人呢?
  修国史无异于慢性自杀。
  那么想要上进的话,就需要多在领导面前露脸。
  在领导面前经常露脸,无过就是功啊。
  只要领导记住你了,有什么好事,肯定先想到的就是你了。
  更不消说,一旦投了领导的缘,被领导看中的话,提升那是指日可待的事儿。
  大明最大的领导,最大的BOSS,无异于就是显德皇帝了。
  那么怎么才能在大领导显德皇帝面前露脸呢?
  这个机会就是待诏房。
  待诏房是什么机构呢?
  皇上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忙的时候,可能会下很多旨意,这些旨意可能杂七杂八的,各方各面都有。
  什么这儿有灾情需要赈灾,那边有病患需要镇压!谁谁要提升,谁谁要贬谪,谁谁要封赏,还要劝善等等等等。
  每日需要发出的敕命、诏书是很多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诏书和敕命到底是谁来书写?难道是皇上亲自书写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工作都是由秘书来做的。
  而秘书从哪里来呢?这就是从待诏房里选人了。
  楚江秋现在还是新人,当然不可能上来就干,直接就从事皇上秘书的职务。
  因为楚江秋恐怕连敕书和诏书的格式用语还没有搞清楚,现在楚江秋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些格式,还有一些官方用语。
  这种诏书敕书的语言,和文学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并不是说你是大学士,你文学素养很高,上来就能做这种事情。
  语言风格上完全是不一样的,文学创作你可以浪漫,可以夸张,可以用种种修辞手法。
  而诏书必须要严谨准确。
  就拿两句诗来做比方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为文学家,你可以这么写,没什么毛病。
  但是如果是诏书的格式的话,就只能写成,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上鸣叫,七只白鹭排着队飞上青天。
  这里面的差异是蛮大的。
  待诏房是在宫内设置的,就等着皇上召唤。
  今个儿时辰已晚,就去不成了。
  陈明遇便让楚江秋先自己熟悉一下。
  这一日左右没什么事,楚江秋就自己翻看着各种文本的格式学习起来。
  这种工作是十分无聊的,楚江秋要早知道中了状元之后会做这种工作,当初打死他都不会参加科举的。
  就算是要参加,也不会考什么劳什子的状元。
  当这个翰林院的修撰,还不如外放当一届知县呢!
  天天在这里起草什么文件,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慢性自杀啊。
  楚江秋琢磨着,怎么着得想个办法外放出去才是。
  这一日没什么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