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随时穿越明末 (烟雨织轻愁)


  回到家之后,周采薇果然还没回来,楚江秋就提着菜跑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周采薇才从公司赶了回来,惹得楚江秋一阵抱怨。
  周采薇暗自偷笑,其实公司没那么多事儿要忙,不过她要是回来的早的话,谁知道这家伙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啊?
  因此周采薇故意等到天快黑了才往回赶的。
  两人在一起吃过一顿温馨的晚餐,周采薇要去刷碗楚江秋也没让,直接抢着把碗给刷了。
  回来之后就粘在周采薇身上腻味,被周采薇给赶到了一边。
  “去,去,去,这才刚吃完饭呢,干什么啊你这是?”
  也是,刚吃完饭还没消化呢,不宜做剧烈运动。
  吃过饭两人坐在一起看了会电视,刚看完新闻联播,楚江秋就忍不住了,直接按下遥控器关掉电视,抱着周采薇就进了卧室。
  很快,卧室里就传出极为旖旎的声音,这里面主要是周采薇的娇喘声还有求饶声,偶尔会传出楚江秋略显粗重的喘息声。
  ……
  一连几天之后,楚江秋才从温柔乡里略微收回点心神,偷空传到了明末。
  这几天的生活,光是想想就让楚江秋有种血脉喷张的感觉。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周采薇实在是不堪挞伐,往往不等到他尽兴就高举白旗……
  明末这边,利刃队员还有那些家属的住房,主体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墙皮还有内部装修工作,就交给那些家属去做了。
  陈近南带着五百利刃队员,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训练。
  训练场地放到了山上,毕竟楚园里面还有钦差大人不时会来,还有朱和城朱芷雪,被他们发现就不太好说话了。
  毕竟在朝廷治下,你明目张胆地训练私军这是想造反还是想咋地?
  在山上,按照楚江秋给出的训练方法,对利刃队员展开了训练。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陈近南自己的训练思路。
  毕竟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很多都是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比方说针对都市复杂地形,或者针对高科技,还有些训练是如何规避热能探测器、摄像头拍摄、雷达探测等等。
  这些科目在明末就根本没有展开的必要。
  对于如何练兵,楚江秋真的不懂,他就懂的一件事儿,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因此,训练利刃队员的重任,楚江秋就全权交给陈近南去做了。
  最近朱和城没有跟灾民一起去做工,原因是刚刚输过血,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朱和城经常来找楚江秋讨教,每以先生称之。
  时间一长,楚江秋对这个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朱公子,心里也是好感大升。
  于是便命朱和城不需再叫他先生,让他直接叫自己大哥,而楚江秋则直接叫他和城。
  在楚江秋提出这个提议之后,朱和城的目光有点古怪,不过很快就顺着楚江秋的意思喊起了大哥。
  而当朱芷雪听到朱和城喊楚江秋为大哥,朱芷雪似乎也是颇为高兴的样子。
  这天,朱和城又来找楚江秋,向他询问当今大明如何迅速摆脱困境的办法。
  楚江秋认为这些问题就是些毫无用处的空谈,原因很简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过架不住朱和城的再三央求,楚江秋也就谈起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大明,风雨飘摇,已经病入膏肓!现在要做的,便是先用人参吊命,然后徐徐图之。”
  朱和城听的心痒难搔,不由问道:“楚大哥,不知何为人参?又如何徐徐图之?”

第一百五十三章:论商

  朱和城向楚江秋请教道:“楚大哥,不知何为人参?又如何徐徐图之?”
  楚江秋解释道:“地瓜、玉米和花生,便是吊命的人参。如果当今圣上当真是一代明君的话,必将全力在全国推广这三种农作物!只要这三种农作物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那么可保大明五年内无恙!”
  “至于徐徐图之,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商业待遇,大力扶持商业!”
  听到楚江秋竟然如此推崇商业,朱和城极为不解,甚至还有些排斥。
  朱和城不由问道:“楚大哥,所谓无商不奸,商人并不能创造财富,如果人人为商的话,谁来种地呢?”
  楚江秋哈哈笑道:“不然,商人当然可以创造财富。人富了之后,必然可以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耕种,甚至一个人可以耕种十几亩地甚至几十亩地也未可知。”
  朱和城不由目瞪口呆地说道:“楚大哥所说,未免太异想天开。”
  楚江秋摇头说道:“那我来问你,尧舜乃是上古明君,不知那时候一个人可以耕种几亩地?”
  朱和城说道:“尧舜虽然是明君,但是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工具落后,一个人根本就耕种不了几亩地。”
  楚江秋点头说道:“这不就对了嘛!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凭现在的生产能力,一个人大概可以耕种七八亩地不成问题,这种书法如果放到尧舜时期,你认为那时候的人民会相信吗?”
  朱和城不由摇了摇头。
  楚江秋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我现在说一个人可以耕种几十亩地,你也不相信,但是你怎么知道将来做不到呢?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大量的人力从农业耕种上解放出来,让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朱和城纳闷地问道:“不对啊,楚大哥,咱们刚才说的明明是商人可不可以创造财富嘛!”
  楚江秋哈哈大笑道:“我打个比方,一个村子里,每家都有一片橘林。但是由于没有商人,这些橘子他们自己根本就吃不了,到集市上也卖不完,只能白白烂掉。”
  “但是如果有了商人大量收购呢?这些农民就可以卖掉橘子,手里有了钱,就可以买农耕器具,可以买耕牛,可以种更多的地。”
  “要是这么算的话,商人岂不是把农户手里原本要烂掉的橘子转变成财富了吗?你怎么可以说商人不能够创造财富呢?”
  听了楚江秋的话,一时间朱和城大有触动,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半晌之后,朱和城才问道:“楚大哥,不得不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不就是商人本来就在做的事情嘛?为什么还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商业?”
  嗯,不错,果然问到了点子上。
  楚江秋接着说道:“可是商人的地位很低,沿途关卡众多,将橘子从南方运到北方来,消耗太大,利润太低,就没有多少商人肯做。”
  “没有商人收购,农户手里的橘子卖不出去,只能烂掉在手里。然后这些农户说不定就会将橘林砍掉,只靠种粮为生。”
  “同样的道理,在农业稳定的基础上,商业越发达,经济就越繁荣,国家就越是昌盛。”
  “其实商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话,商业税要远比农业税为高,到时候哪怕不收农业税都没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楚江秋敢对这个答案负全责。
  因为现代社会上,农业税就取消了。
  楚江秋的老家那边的情况是,不但不用交农业税,老人六十岁之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低保。
  种小麦的地,每亩地都可以领取相当金额的小麦补贴。
  朱和城忍不住问道:“楚大哥,真的是这样吗?”
  听到朱和城的询问,楚江秋笑而不语。
  半晌之后,就在朱和城脸上露出越来越多的感触之后,楚江秋再次说道:“和城,你知道我沙发招商会一次性收入多少吗?一千万两银子!”
  这个倒不是楚江秋想炫富,问题是人家都知道了,藏着掖着的也没什么意思。
  “如果国家征收商业税的话,不用多,就按商业税的三十税一收吧,那可就是三十多万银子!”
  “三十多万两银子,能抵多少地区的农业税?”
  “而三十多万两银子对我来说,也只是心疼一阵罢了,反正我赚的足够多!”
  “这还只是我一个人,要是商业发达了,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呢?一年能收多少商业税?”
  这个例子,直接让朱和城的眼睛一下子大放光彩。
  毕竟光是用嘴说,实在是太抽象了,朱和城根本就估算不出来。
  但是有了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就很容易理解了。
  明末的税收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一年的税收大概也就五六百万两白银,处在入不敷出的阶段。
  而如果真的像楚大哥所说的那样,国家商业发达,那么一年光是征收商业税,怕不下千万两白银吧?
  真的能达到那种程度的话,就算不征收农业税,也够国家财政支出的了!
  楚大哥真的不愧为栋梁之才!
  不过朱和城很快就有了新的疑惑,忍不住问道:“楚大哥,商业兴国的策略非常好,可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臣子,就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呢?”
  楚江秋微微一笑说道:“历朝历代的皇帝真的轻商吗?那么为什么还要把盐业和铁牢牢在掌控在自己手里?无他,只因这两种产业最赚钱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