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皇朝 (背着家的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入库:04.13
试问一个藩王让手下的人钻研星象学的目的是什么?否定皇帝的君权神授,还是准备另起炉灶?
正基于这个原因,他只能选择隐秘地研究天文学,等到时机成熟再动用这把利剑。
“此事不要声张,明白吗?”
萧铭沉声说道,他之所以这样隐瞒只是不想节外生枝,毕竟朝廷对他来说是个靠山。
谢子云被打又被村民赶走之后,青州又闹腾了月余,儒生大闹府衙的事件才渐渐平息下来,一时间封国各处无人再敢对萧铭的诸般政令大放厥词。
而且紧随其后封国各处的私塾纷纷关闭,以前在私塾中读书的百姓子弟全部涌入了公孰读书。
因为在报纸上刊登的政令十分清楚,读私塾就不能参与封国官员的选拔,只能参加科举,而读公孰即可以参加封国的考试,又能参加朝廷的科举,如此一来,何乐而不为?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公孰读书根本不需要交银子。
“殿下,这就是青州公孰,按照殿下的意思,这青州公孰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六岁到十二岁的小童分在公孰做左侧的建筑中读书,而十三岁到十六岁的人被安置在右侧的公孰建筑中读书,通过公孰的考试决定这些人最终是够能够进入博文学院。”
一边走着,展兴昌一边将青州公孰的情况介绍给萧铭听。
青州公孰的位置距离博文学院相隔只有百米,在公孰中一共七十二间古色古香的学堂,这些学堂青瓦红砖,鳞次栉比地排列着。
每间学堂前面都有黑板和讲台,初步具备了现代教师的特点。
根据展兴昌提供的数据,如今青州城内的百姓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五万人,能够进入公孰的小童数目在六千人左右。
公孰内植被茂密,假山池水交相呼应,在学堂的一侧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体育场,总体而言,公孰的建造上萧铭很满意。
在建造公孰这段期间,他倒是很少前来,此次趁着封地内群情激愤,他觉得开放公孰的机会到了,这正是他将教育普及化的开端。
毕竟虽说在他的干预下,如今青州的军事工业和欧洲相差不是很大,但是总体而言在人才的储备上他还是落后太多。
“这次招收六千人公孰的压力可能会很大,不过你们府衙可要顶住,另外,在教书育人上本王不怕花银子,记住,给这些教书先生的薪俸一定要高,选拔一定要严格,让这些教书先生能够一心教书,心无旁骛,本王可不想自己公孰中充斥着一群滥竽充数的教书先生,为人师表都做不到的,就不用考虑了。”萧铭的口气十分严肃,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误人子弟的教书先生,所以宁愿给高薪也要请到有水准的教书先生。
展兴昌的脸上带着笑容,在大渝国鲜有藩王能够这么重视教书的,在这些藩王甚至是门阀士族来说,他们只希望百姓们目不识丁,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够让自己的地位稳固,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变过,但是在这里一切都变了。
现在只是青州公孰便培养了六千人,整个封地加起来一次性就可以培养四五万人,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
“是,殿下,在公孰这件事上下官全力支持殿下,坚定不移。”展兴昌斩钉截铁地说道。
萧铭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在公孰中要也不能太死板,对于能顾提前接受跟高层次教育的学员可以让越级学习,如此一来也能够早些培养出可用之人。”
这次的公孰他没有照搬现代,毕竟在这个时代男子十三岁就可以结婚生子,而十五六岁的士族子弟甚至就能够入仕。
而且,他也没有必要按照现代的素质教育来,这很不符合当前的实际,这些入学的学童只需能够掌握十八世纪的知识体系就足够了。
正因为如此,他们学的东西不会像现代一样驳杂,接受教育的时间也会大大减短,十**岁之后他们就能够为青州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倭乱琉球
和煦的暖风吹拂着展兴昌和萧铭身上的衣襟。 巡视了青州公孰之后,萧铭和展兴昌又前往青州城外的县城查看其它公孰的建造情况,马上就要到了入学的时候,他不想再耽搁一年的时间。 在确认公孰基本上具备了学员上学的条件之后他让各州县开始筹备公孰开学的事情。 而与此同时又一年的农耕时节再次来临。 “殿下,去年冬季的宣传很成功,今年开春不少百姓来府衙询问种植土豆的事情,现在就是不知道这土豆苗是不是足够。” 农耕马上就要开始,这最兴奋非庞玉坤莫属,这些天他起早贪黑,每天都会下到青州外去探访百姓,询问这农耕之时。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种地还重要。 “肯定不够,这些苗子估计只够青州百姓买的,其他州县暂时恐怕没有办法,不够本王也想办法,若是今年的收成不错,明年本王就在其他州也建立育种基地。”萧铭说道。 对他的封地来说,土豆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第一季是三四月份种植,六七月份收获,第二季是**月种植,十一十二月分收获。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种植春季土豆时候,从去年开始萧铭就让奎五培育土豆苗,但是因为基数少,现在的土豆苗依然不是很多。 庞玉坤露出一丝惋惜的神色,他说道;“可惜了,这么高产的土豆若是能够整个封地都种植,百姓们的日子就会富裕起来。” “我们也不能太贪心,即便是青州的百姓能够全部种植土豆,收获之后的数量就很可观了,再说,这些土豆在奎五手中是经过精心照料才会如此高产,在百姓手中可就不一定了,能够得到三倍四倍的产量就不错了。” “三倍四倍也不错了。”庞玉坤这回很满足,接着他问道:“殿下,这玉米和辣椒怎么办?” “这个暂时就不交给百姓了,先满足我们的奴隶种植园,以后向百姓们宣传,他们想要种植,我们就给他们种子,不想种植就罢了。”萧铭淡淡说道。 庞玉坤点了点头,玉米和辣椒产量到不是很高,的确是不够奴隶庄园用的。 顿了一下,他又想起了什么,他对萧铭说道:“殿下,你不是说还有一种比土豆还要高产的农作物吗?这种农作物什么时候咱们能够种植?” 提起这个萧铭是一把辛酸泪呀,上次岳云冒着生命危险出海,这唯一的缺憾便是没有能够把红薯给带回来。 这红薯可是被土豆更高产,更能够保存的一种农作物。 在萧铭小时候他经常吃红薯,而且家里吃不完的红薯都会被切片晒成红薯干,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而且红薯还可以制作成粉条,酸辣粉之类的东西,十分爽口。 “这个不会太远,本王已经和荷兰人说过了,让他们贩运一批红薯到登州,估摸着日子似乎也快了。”萧铭说道。 红薯和土豆一样同样原产自美洲,这对于已经完成美洲殖民分割的西方列强来说,红薯一点都不陌生。 所以当萧铭向克莱尔提出购买红薯的时候他欣然接受,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与登州贸易的一个良好开端。 庞玉坤越发兴奋,他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就等着殿下的好消息。” 说罢,庞玉坤和一众官员再次准备下乡监督农耕生产。 而此时萧铭的思想却飞到了琉球,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他想着岳云也许能够正式带着舰队出海接收琉球本岛。 正在他思索的时候,府衙外响起一阵马蹄声,随后一个斥候进入了府衙。 “殿下,登州来报,琉球本岛被倭寇攻占,米奇拉城堡失守。”斥候急声说道。 萧铭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本以为琉球可以顺利接收,没想到还是出了岔子。 “杨承业是如何得到这个消息的?”萧铭厉声说道。 斥候说道:“回殿下,是荷兰人罗德带来的消息,荷兰人手下大都是倭国的雇佣兵,现在这些雇佣兵全部背叛了荷兰人,罗德说如果不是热兰遮城有荷兰舰队驻扎,现在热兰遮城也会失守,现在荷兰人请求殿下派兵援助他们。” “这件事似乎变得有趣起来。”萧铭沉吟着说道。 这群倭寇背叛的时机太过巧合,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倭国不满荷兰人和萧铭的结盟,所以提前下手控制琉球本岛,将其据为己有。 在他看来,现在的倭寇很自信,他们认为自己能够轻易击败大渝国,否则也不会有想要借道高丽进攻大渝国的计划。 这种精神说起来是自信,不如说是狂妄。 沉吟了一会儿,他对斥候说道:“你回去告诉岳云暂时按兵不动,等待青州援军,让罗德等上几天。” “是,殿下。”斥候应了声,转身离去。 待斥候离去,萧铭仔细思索起来,在高位摸爬滚打了这么长时间他现在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话,尤其是这种脆弱的联盟关系。 他现在还不敢确定琉球本岛被占是荷兰人的阴谋还真是倭国的计划,若是二者相互配合为他设计圈套,贸然的救援恐怕会让他损失惨重。 所以为了确定这件事他必须要调查一番。 想到此,他差人将王宣叫来,现在密卫已经在监控热兰遮城,有什么蛛丝马迹他最清楚。 不一会儿,王宣赶到了都督府,面对琉球本岛被倭寇占领的事情他似乎一无所知,“殿下,下官暂时还没有收到关于琉球的消息,不过琉球方面的消息传得很慢,或许等上几天就会有结果。” 萧铭点了点头,“一旦有消息立刻传到登州。” “殿下,你要去登州?”王宣问道。 “嗯,这次无论是倭国的计划,还是荷兰人的阴谋,一场战争看来是无可避免了,如今蛮族蠢蠢欲动,这海上的航线不能有任何闪失。”萧铭忧心忡忡地说道。 说罢,他动身向青州大营而去,这次他必须亮一亮自己的利爪。 ps:祝大家新年快乐!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战车 (百里草海) 起点VIP2017-12-19 战争幻想帝国战车,碾压一切吧!征服第一站,一个刚刚崛起的东海小国。...
-
望族风流 (梦回故都) 创世VIP2017.12.3完结一不小心穿越到一个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那里是绝对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