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征服之全面战争 (吐槽是福)



英国红杉军精锐可不是帝国警卫队,要是英国指挥官下令对溃逃的友军大规模屠杀,那可是会大大打击己方士气并且容易引发兵变!

这可不是误伤几人乃至几十人,溃退下来的英国红杉军精锐可是有数千人之多!

正因如此,英国总指挥官才觉得对面的林皓达所部将领完全是一个疯子,同时也觉得对面的部队竟然没有对屠戮己方友军产生什么动摇而感到诧异和惊恐。

就这样,帝国警卫队在付出巨大伤亡后,用蛮横的姿态将英国红杉军精锐拖入了战损比相差不大的近战刺刀肉搏。

或许帝国警卫队士兵的刺刀肉搏单兵水平会比英国红杉军精锐差点,但俩个人打一个人还是没问题的,这正是卡尔森将军最希望看到的景象,在见识过英国人迎着枪炮踏步走近距离齐射的场面后,他已经收起了自己之前的所有傲气。

358英国人拼命了下

登陆的英国红杉军终归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不少士兵还是打过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作战意志异常坚韧。

要知道,当初的美国独立战争,由于美国大陆军正面野战胜少败多,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陆军为了消耗英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森林、山川这种不适合大横队展开的战场上打黑枪就不说了,在英军占领的地区,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袭击小股英军的时间。

每一次英军运送补给的部队,都好像从鬼门关走一遭一般,美国人或许正面对决战斗力弱渣,但作为地头蛇,他们真想要跟英国士兵拼命的话,有的是方法慢慢给英国陆军放血,游击战并不是后世里独有的战术,早在汉朝时期,游击战就被古人玩过了!

在北美大陆不想受到英国政府沉重赋税压迫,保持独立自由的美国暴民遍地都是,而英国陆军却是有数的,打没了就要从本土和海外殖民地运输,自然是越打越少,越打越完犊子……

恰恰相反,美国陆军在法国人的支持下,越打越多,新兵都练成了老兵,英国人不被耗死才怪!

可想而知,从那种到处都是敌人的美国战场上活下来的英国老兵,战斗意志磨炼的有多么可怕。

真正的精锐永远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好的仪仗兵能练出来,但精锐老兵训练一百年不见血也是白费力气。

帝国警卫队虽然在中路将英国红杉军精锐拖入了人数占据劣势的刺刀肉搏,但却始终无法真正击溃这些坚韧的英国红杉军老兵,俩翼进攻的帝国警卫队数轮冲锋,都被处于防守阵势的英国部队打退,无法对中路抵抗的英军主力形成合击,这里的俩翼指的不是更外围的俩路青年近卫军,而是卡尔森将军视野所能达到的中路战场的俩翼。

数个小时的拼杀,眼看着中路进攻的帝国警卫队锐气逐渐被磨平,进攻变得疲软完全成了无意义的消耗战,卡尔森将军却仍挂着一副自信十足的模样。

原因很简单,因为卡尔森将军还有一支底牌没有打出去,那只整整5000人的马刀轻骑兵部队!

在左翼的部队停止进攻,抽调近半兵力调往右翼,与右翼的部队合起来再次发起规模更大的进攻时,卡尔森将军果断将那5000马刀轻骑兵投入了进去。

之前的进攻和厮杀是消耗英国人的战斗力,如今已经打了数个小时,卡尔森将军认为己方的5000轻骑兵足够让这场死伤太多的战争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下达骑兵进攻命令后,卡尔森将军甚至还在心里十分欣慰的想着,外围俩路的青年近卫军的牵制任务完成的真是完美,至今还没有看到那支天下闻名的英王德意志军团的身影出现。

帝国警卫队的调动英军指挥官自然不可能看不到,但他已经没有生力军补充了,只能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

“把苏格兰高地步兵集中起来,调到左翼吧,告诉那些苏格兰小伙子,在他们死光之前,决不允许法国人的骑兵突破到中路!”

英国指挥官下完命令后,眯眼瞅了眼中路满地尸体的厮杀战场:“奏掷弹兵进行曲,所有没上战场的卫队和军官随我一起向中路的敌人发动总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战士而不是指挥官!”

“将军,我们这样打,很有可能全军覆没的啊!”周围的英国军官劝解道。

如今的占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虽然依靠英国红杉军精锐的韧劲还能支撑,但对方的人数远超过己方,登陆的3万英军主力还有数千英王德意志军团没有在这里,以俩万多人对5万帝国警卫队,还这么拼命,即便能赢,基本上也会丧失继续进攻的能力……

所以,保存实力撤退似乎才是明智的选择,英国人可没有血战到底的传统。

英国总指挥官自然明白麾下军官的意思,他只是指着远处集结的帝国警卫队骑兵:“你们认为,我们能在数千骑兵的追击下安稳逃离么?你们觉得,如今损失惨重的部队,一旦撤退,还有谁殿后能拦得住数千士气高昂的骑兵?

现在我们的士兵还有一些胜利的希望,来自精锐的荣誉感可以让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战斗,但要是我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即便能保住再多的人,又能保留多少战斗力?

我们的兵力本身就比法国人少得多,要是连这股骄傲和荣誉感都丧失的话,还不如乘船灰溜溜的回国!

林皓达的主力还远在荷兰,要是连他留在法兰西本土的这点二线部队都打不过,我们还怎么向国王与议会交待?

最重要的是,眼前的法国军队可远不如传闻中的青年近卫军善战,他们快撑不住了。”

英国总指挥很快说服了大多数军官,这些来自英国红杉军精锐的军官,自然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傲气,英国陆军实行的陆军精兵政策演出来的精锐,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唯我一排又一排,大不列颠掷弹兵。

古代英雄无可见,致命炮弹与铁丸。

闻所未闻引燃物,无坚不摧黑火药。

…………”

铿锵有力的掷弹兵进行曲歌声,在英国中路军后方响起,伴随着随风飘扬的米字旗,一群头戴军帽身形笔挺的英国军官与不多的卫兵,如同仪仗队一般举着指挥刀和燧发枪,走向了厮杀中的中路战场。

他们只有区区数百人,但却为伤亡惨重的英国红杉军精锐士兵,注入了新的活力,唱着掷弹兵进行曲的英军士兵如同传染病一般,快速蔓延,越来越多的红杉军士兵放开了喉咙,将刺刀刺入敌人的身体,或是被敌人送入地狱。

一时之间,英军中路摇摇欲坠的阵线瞬间稳固,再也看不到崩溃的迹象!

卡尔森将军并没有在意中路英军的顽抗,他的筹码主要压在了右翼,上万集结起来的帝国警卫队步兵配合5000骑兵的冲锋,远远不是对面的英军所能对抗的,只要右翼成功突破,管他英国佬唱的是什么龟儿子歌曲,都避免不了全面败亡的结局!

359穿裙子的勇士上

苏格兰高地步兵团并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团的规模,在18世纪英国人的步兵团概念与其他国家的团级部队概念不同,英国人没有将‘团’列为一个明确的编制,而是更倾向于将其列为临时拼凑的独立作战单位,或者以地域乃至其他因素相同的士兵编在一起,称之为一个步兵团。

英国人的步兵团人数差距很大,有点类似未来成熟军事体制内的战时军团乃至集团军设置,一千人的部队在独立执行某个作战任务时,会被成为步兵团,5000人的部队同样如此,实际上,英国人的步兵团概念就相当于缩水的军团概念,人数配置完全是按照作战所需搭配的。

团级人数固定的理念成熟,实际上来源于拿破仑时期,之前的各国基础作战单位习惯以‘营级规模’来搭配,当然,也有一些军事理念稍微先进的国家,提前限制了团级部队的概念,来满足军队人数日益扩充的所需。

英国人之所以对团级规模人数限制晚,主要是因为英国人一直执行的是精英小规模陆军培养模式,和平时期本土陆军甚至只维持在5万人左右,全盛时期的正牌陆军也就十几万,各个殖民地的佣军和土著部队,是不被英国政府算在内的,除非某些土著部队用一个个胜利的战绩告诉英国政府,他们值得英国人重视,才会被授予自己的编制和旗帜,比如说历史上的尼泊尔佣兵等等。

这就是为何英国人在面对当时庞然大物一般的满清帝国的俩次鸦片战争,使出了吃奶的劲,才陆陆续续派遣寥寥几万部队,其中还参杂了大量印度阿三乃至华人火枪团的原因。

不是英国人轻视当时的满清,毕竟满清帝国账面上上百万军队还是很具有威慑力的,更何况满清还是本土作战,只是英国人当时本事也没有多少陆军,能拿出几万人已经算是极限了,当然,满清帝国如此轻易的崩溃算是让鸦片战争中的英国人收到了一个大礼包。

而鸦片战争中完败的满清帝国,没有被英国人如同对待其他殖民地那样大举占领,其中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英国陆军的规模实在是不咋地……

自此可以看出,英国人能拿出三万精锐来登陆法国,那真是使出了全力想要灭亡林皓达这个异类,毕竟相对于英国全世界的殖民地领土来说,包括土著部队和佣兵在内,英国政府可调遣的陆军并不多,也正因如此,英国人才自始至终都没有生出制霸欧陆的想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