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工程师 (米酿)



李植背手走到椅子上坐下,才说道:“都起来吧!”

众将这才爬了起来,拱手说道:“我等见过太子太保,左都督大人!”

那些没有见过李植的,此时才敢拿眼睛打量李植,把李植上下看个不停。

李植笑了笑,说道:“让诸位久等了!”

天津副将黄德建大声说道:“大都督公务缠身,我等稍等片刻理所当然。”说完这话,他就递上了自己的礼单,作为贺喜李植高升的见面礼。

李植看了看那份礼单,觉得上面的财货起码有四百两银子,这黄德建出手不可谓不大方。李植把礼单放在旁边的茶几上,点了点头。

见李植满意,黄德建脸上欣喜,拱手退了下去。接下来,大小官僚依次上来送见面礼,李植收了一大堆礼单,那里面的丝绸貂衣,琼玉玛瑙,象牙犀角,人参鹿茸,李植一家人怕是几年都用不完。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外如此。

不过李植倒也乐得这些武官搞腐败没有战斗力,这些天津武官越腐朽,自己这一支强兵在天津的话语权就越重。过几个月自己收商税,哪个敢不同意?如果这些武官真的励精图治手握强兵,李植就要小心谨慎,时时提防有人对自己发难了。

至于大明朝的国防,自有李植的虎贲师站出来力挽狂澜,独擎大厦。

想到这里,李植也懒得教训指导这些武官,懒得和这些武官纠缠,只大声说道:“武清、宝坻守备何在?”

“末将在!”

两个中年官员弯腰拱手,毕恭毕敬走了上来。

李植点头说道:“我今年要在你们两个守备的地头上各买十万亩荒地,开为二十万亩军田。购买荒地的银子,我会派人交给守备署去,你们把地契给我开出来!”

在明末这个乱世,粮食是最重要的。兵荒马乱的年头若是没有粮食,有银子都买不到。这几年大明各地天灾人祸不断,粮价眼看着不断上升,到处都缺粮。李植开了平价粮店,好不容易把范家庄的粮价稳定在二两一石的水平上,不让范家庄的百姓们有缺粮之苦。

但形势眼看越来越糟糕,李植现在把扩大自己的佃农队伍当作一项要务来办。武清县和宝坻县毗邻范家庄,从范家庄过去交通方便,是开拓新田的理想场所。

两个守备听到李植的话,心里一阵兴奋。

他们早就和静海县守备叶贤才打听过,李植开垦军田不但给守备署送买荒地的一千两银子,还会增加当地的屯田子粒,提高自己的政绩,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而且帮左都督打理私田,也是亲近左都督,向左都督靠拢的机会。

看看跟随李植的那些范家庄亲将们!每年都升官,还是跳着升。李植的弟弟李兴,如今已经是都指挥同知了,这才几年?如果自己能被左都督认可视为手下,那真是要飞黄腾达了!左都督随口一句话,就能让自己平步青云。

青县和兴济县的两个守备听到李植的话,却是满脸失望。他们还希望李植在静海县开完新田就一路往南到青县和兴济县开田,没想到李植又调头往北面去了。没有李植的银子和屯田子粒的政绩,这让他们十分失望。

青县守备石杰高舔了舔嘴唇,忍不住拱手说道:“太保,我青县离范家庄也近,不如在青县也开垦一些新田。我石杰高以脑袋做保,青县绝没有刘秉传、刘见深那样的不法之徒。”

李植不耐烦地说道:“我有叫你说话么?”

石杰高吓了一跳,颤声说道:“大都督息怒,息怒!末将多嘴了!末将该死!”

他不敢再多说,赶紧退了下去。

李植对武清、宝坻县的两个守备说道:“如今距离冬小麦播种还有三、四个月,要抓紧时间雇人修好水渠,保证这一季冬小麦能在新田上种下去。具体操办事情,你们和我的亲将,卫指挥使郑晖商量,务必办好。敢有阻拦我的人修水渠的,格杀勿论!”

听到李植杀气腾腾的话,两个守备心里一颤。

如今李植不但位高权重,深受天子信任,而且更手握强兵。李植想把事情做得好看一些,就和天津的文武官员商量。如果李植不高兴了不顾忌那么多了,杀得人头滚滚,又有哪个拦得住李植的虎贲师?

如今是乱世,谁拳头大谁有道理。

武清、宝坻县两个守备噗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大声喊道:“太保放心,若是有人敢阻拦太保的新田,末将为太保杀之!”

李植点了点头,不再多说。(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鬼子

五月十日,李植去王家湾看了看自己在建的两艘轮船。最新章节全文阅读qiushu

王家湾位于大沽口南面四十里,是一处人烟稀少的海湾,从外面的海岸凹进去。海湾陆地上则被几座小土丘围着,比较隐蔽。天津海边土壤盐碱化,无法耕作,人口密度很低。若不是用心寻找,根本摸不进这样一处海湾。

湾里住着十几户渔民,此时都被王老大雇佣来造船了。那王老大又买通了当地的千户官,便没人来管王老大的造船事情。

李植和查云克带着几个护卫,轻装简行骑了两个时辰的马,进了王家湾,看到了王老大的造船工地。

工地上,一艘船已经造好了密密麻麻的船肋骨,铺好了两层甲板,已经有船的模样了。另外一艘刚铺好龙骨,还没开始架肋骨。

查云克看了看李植,说道:“左都督,你说要造船时候我怕你误会,不方便说,但如今还是要告诉你。如今这跑海的贸易,利润可不比得天启年间了!”

李植问道:“哦?怎么说?”

查云克说道:“十年前,那时候一两银子是一两银子,一担上好的登州白生丝也只要一百两银子上下,贩到倭国去可以卖二百两银子。装一船生丝到倭国,动辄就是几万两的利润,那真是跑海的好日子。”

“就是六、七年前,一两五钱银子也能当一两银子用,一担生丝的进价也就一百四十两左右,这还有六十两的利润。一船生丝卖到日本去也有一万多两的利润。[

当时在战场上急着出关,还不觉得。离开战场仔细思索一段时间,多尔衮越发泛出一种无力感。如果再在战场上遇到李植,多尔衮唯一能做的就是转身逃跑了。

明国有这么强悍的战将,大清还怎么入主中原?能拼尽全力守住辽东,便是最好的结局了吧?多尔衮这些日子越想越心灰意冷,举手投足都有些软弱无力,再不是以前那个英姿勃发的“墨尔根戴青”。

多尔衮的后面,是一个高高的金黄色伞盖,皇太极的六驾马车就行在那伞盖之下。皇太极看着前面消沉落寞的多尔衮,摇了摇头。

这个多尔衮,太过自负,又太经不起挫折。青山口一战后,多尔衮就意志消沉,再没有从前的神采。皇太极虽然对这个足智多谋的十四弟一直有些防备之意,担心他威胁豪格长子即位的安排,但皇太极也有惜才之心,不愿意看到多尔衮这样沮丧下去。

不过多尔衮心气的恢复,旁人帮不了。

皇太极的身边,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骑马跟着。豪格虽然在青山口几次怂恿多尔衮攻寨,但回来后皇太极却没有怎么处理豪格。皇太极以豪格只是副将的理由,把责任都推到了身为主将的多尔衮身上。众贝勒虽然对这样的安排有些微词,但没有人发作。

皇太极也是没有办法,他想在自己身后让豪格即位,所以也只能这么做。

豪格因为没有受到惩罚,这些日子以来却依旧是志气满满,丝毫没有因为青山口大败灰心失望。

此时他看着前面后面华丽的仪仗,忍不住问道:“皇阿玛,这视察汉军旗新兵的事情,把新兵叫到宫城前面检阅一番便是了,又何必出动这么多贝勒浩浩荡荡去汉军旗看?”

皇太极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谆谆善诱地说道:“豪格,你知道如今我大清的形势么?”

豪格愣了愣,说道:“入明国京畿劫掠一番后,八旗满洲损失了一万多旗丁。如今八旗满洲旗丁只余五万余,威势有损。”

皇太极点了点头,又问道:“我大清以何成事?”

豪格愣了愣,想了想说道:“以骑射成事!”

皇太极摇了摇头,说道:“骑射是末,你只看到骑射之力,就和那消沉失落的多尔衮一样。”

顿了顿,皇太极说道:“我大清能崛起与白山黑水之间,驾驭之力才是根本。因为我们能够驾驭部众,把事事处理妥当了,才能让部众一起对外用力,所以才变得强大统一了女真各部。因为我们能驾驭女真各部,所以才能对外发力征服蒙古、朝鲜。”

“没有我大金,大清之前,女真还不是谁都可以欺辱的渔夫猎户?若不是我大金、大清的驾驭之能,女真能有今日的威风?”

“如今我大清损失了一万多旗丁,很多贝勒都觉得无力再战,这是舍本求末得出的结论。只要我大清的驾驭之能还在,即便这些旗丁再死一万多,我们还是大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