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工程师 (米酿)



显然,这个新任兵备是在为自己不行跪礼而恼怒。(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任兵备宋道明

李植心中好笑,暗道如今自己兵强马壮,是各路势力的拉拢对象,就算对上六省总理或是兵部尚书都不用下跪,又怎么会跪你这样一个从三品兵备道?

这个宋道明,是个搞不清楚状况的。棉花糖小说网www.mianhuatang.cc]大概是在凤阳欺负孱弱守备之类的武官欺负惯了,到了天津见了自己,一下子不习惯。

李植站在那里,有些好笑地看着宋道明,没有动作。李植怀里本来藏着当作见面礼的礼单,这时他也懒得拿出来了,干脆空手和宋道明对峙。

倒是旁边的余毕池比较春风,赶紧招呼李植坐下:“龙虎将军坐!坐!”

李植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去。

宋道明看了一眼余毕池,似乎不满余毕池越俎代庖让李植坐。他见李植没拿出礼单,竟是空手而来,就更加恼怒,冷冷说道:“参将好大的架子!”

李植坐在椅子上笑道:“不瞒兵备,在下见了总理熊文灿也是作个揖。”

宋道明不爽说道:“在外打仗,和承平的天津一样?”

李植笑道:“前几日在兵部掌印尚书杨嗣昌大人府上,大司马也免了我的跪礼!”

宋道明愣了愣,没想到李植还去了杨嗣昌府上,这个李植不但上朝见了天子,还受大司马亲睐,手眼通天啊?不过兵备道是文官,归吏部管,倒也不怕李植兵部尚书的关系。(]”

孟有三讪讪问道:“你哪里有银子买的状元糖?”

柱子弱弱说道:“爹爹给我买的!”

孟有三转头和倪老大说道:“倪呆子,你怎么如今这么富贵?”

倪老大笑道:“表兄说笑话哩,刚刚吃饱饭,算什么富贵?和范家庄城里的人比起来,那是还有不如的!”

孟有三啐道:“范家庄城里的人你能比吗?那些人的好日子是远近闻名的。你不想想自己?你原先在翁家做佃农,佃种二十亩旱田,饭都吃不饱,穿得比我破多了。如今穿崭新的圆领了,儿子还有糖吃了,你岂不是可以再养一个孩子?”

倪老大说道:“我是想再养一个!”

孟有三哼了一声,说道:“你哪来的这许多银钱?”

倪老大笑道:“将军大人分了四十亩旱田给我,还分了牛,而且今年收成不错,将军又只收一成半的地租!除了口粮和各种杂费还有九石粮食结余,全部卖给了将军的米铺换银子。得了二十两银子。”顿了顿,倪老大又说道:“除了种田,我得闲的时候就和媳妇一起去割猪草卖给将军的养猪场,一年下来也赚了四两银子。”

孟有三吸了口气说道:“一年居然有二十四两银子闲花,你当真是富贵了啊!以前你是个连我都不如的穷佃户,如今是过上老爷的日子了!”

倪老大笑道:“表兄说笑了,如今我也还是佃户。”

“你这个佃户,比寻常的老爷都富。最新章节全文阅读Qiushu

倪老大笑道:“表兄进屋里说话吧,尝尝我新买的茶叶。”

“瞧瞧,茶叶都有了,还说不富贵?”

孟有三听说倪老大买了茶叶待客,脸上更加嫉妒,讪讪地进了倪老大的屋子。进屋一看,看到梁上挂着的十几块腊肉。

这倪老大家里居然有这么多肉食,看来今天晚上在倪老大家吃饭是有肉荤下饭了。孟有三自从鞑子在宝坻县掠夺一通后,这一年拿出压箱底的银子买粮食,饥一顿饱一顿,一家人好不容易熬过来了。这一年到头他都没有吃过一顿荤的,吃饱就算过节了,想不到居然在倪老大家吃上了肉。

不过孟有三虽然有肉吃,却因为满心的嫉妒高兴不起来。这倪呆子被鞑子掠去,却因此因祸得福,这算什么事?

“倪老大,你们的将军大人今年还招人开新田不?”

“不晓得啊,若是将军招人,我马上去宝坻县告诉你!”

“好!”孟有三总算是笑了笑,点头说道:“若是招人一定早早告诉我!我也到范家庄来做李将军的佃农!”

####

李植决定扩大领地内农民的队伍。

在乱世,粮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物资。去年收留的一万名农民虽然在初始阶段让李植花了些钱,但很快李植就得到了收益。算下来,以后每年可以获得一万六千石以上的麦子地租,价值三万多两银子。这是明面的收益,还有潜在的收益――李植还能通过粮店从本地农民手上收取四、五万石的富余粮食,让范家庄实现粮食自给。

在乱世里,粮食能够自给意味着稳定。没有粮食吃不饱饭,有枪有炮也没用,饿肚子一切都是空谈。

得了甜头的李植决定再来一次大开垦,再增加十万亩田地。

李植派出吏员在静海县测绘河流地图,规划新田,选定了十万亩新田的位置。这十万亩无主荒地位于月牙河和光河的两岸,只要有水车扬水起来就能灌溉。

李植找到了静海县守备叶贤才,以十文钱一亩荒地的价格买下了这十万亩荒地,花了一千两银子。

虽然比原先说的两千两银子少了一半,但叶贤才还是乐得眉开眼笑,让整个守备府的吏员都行动起来,加班加点为李植做地契。他还拍胸脯说要为李植修水渠占用的河边田地做沟通,说服当地的地主接受补贴,让路给水渠。

其实这些荒地也说不上就是卫所系统的,和范家庄附近不同,静海县的卫所军田和州县的民田犬牙交错,归属十分复杂。静海县的这些荒地既可以说是卫所的,也可以说是州县的。但是如果和州县购买荒地,把这些荒地变成民田,那就受知县管辖了,不便于李植的管理。所以李植就蛮横地从守备那里买荒地,把这些荒地变成军田了。

以李植如今龙虎将军的威风,知县也不敢为了这些无主荒地找李植麻烦,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买下了荒地,李植就派人到范家庄附近的州县找来两千泥瓦匠,先把给农民住的房子盖起来。李植准备让开荒农民们先两人一间房,挤一挤。以后这些农民种李植的旱田赚到钱了,可以再盖大房子。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天气寒冷户外工作效率下降,两千泥瓦匠先要盖自己住的大棚屋,然后盖五千间砖瓦房子,估计要在二月份才能把房子盖好。

李植准备在明年冬小麦收获后去各州县雇佣农民,再雇佣五千男丁和壮女。范家庄的第一批农民收入颇高,已经起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估计再雇新农民会十分顺利。这些新农民搬到静海县后马上开始建水渠。人手不够的话,李植还可以雇佣附近的农闲农民一起建水渠,小麦收割后农民无事可做,当地的人力皆时会十分便宜。建好水渠后就直接种冬小麦,后年春天就能收获粮食了。

招募新农民种田比安置流民还是轻松些的――招募的农民搬家过来会带着家什农具,不会什么都要李植提供。李植只需要借给他们一些耕牛,料想他们就不缺什么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要等到明年春天雇佣了新的农民,才能确认。

####

一边忙碌开新田的事情,李植一边派人去搜集高产作物。

十月底,李植派出了五个家丁往南方去,到江南一带搜集红薯苗株,以及找几个会种植红薯的农民带回范家庄。

红薯原产于中南美洲一带,被葡萄牙殖民者发现后带回旧大陆,明末时候已经传到了大明。红薯是极为高产的作物,适当施以农家肥亩产可以超过一千公斤。夏红薯可以在收割完冬小麦的土地上种一季,进行轮作,十分经济。

如果在范家庄种植红薯,可以极大提高粮食的产量。红薯可以供人食用,虽然天天吃会难以下咽,但作为备用粮食还是十分有用的。当然红薯最大的用处是喂猪,这么高产的红薯价格十分便宜,可以大大降低养猪的成本。

李植十分期待这五个家丁的回程,希望他们早些带红薯回来。(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四章 锦衣卫韩金信

坩埚钢的需求,在一点点发酵。txt全集下载wWw.80txt.COM

武清县的陶老二是个铁匠,前几天从几个外来客的手上拿到了一小块钢锭,半斤,说是李家精钢,让陶老二试用。还说如果用得好,可以到天0津城东李家的店铺里买更多的,一两五钱银子一斤。

陶老二用铁锤敲了敲了那块钢锭,觉得质量还不错。他一时兴起,拿这钢锭做刀口,配上几斤毛铁做刀背,做了一把斩骨刀。

别说,做出来的斩骨刀质量可以。陶老二讨来根猪腿骨试了试刀:只看到手起刀落,那猪腿骨就被切成了两端。再看那斩骨刀,刀口依旧锋利,没有钝口。

这李家精钢,确实很不错。一两五钱银子一斤,倒也不算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