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道 (隔壁老黄哥)



哪知道这“国书、盟约”的内容,还没等急着回国的李毕庚走出东京外城,便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东京城。


第一千零二八章 【盛会】

这大宋要与西夏结盟,虽然说对于许多人而言肯定是件大事,但对于相当一部分的“许多人”而言不过是一件茶余饭后用来诠释什么叫街知巷闻的闲事。

不过,对于还有一些“许多人”而言,这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

大宋与西夏结盟?不关心!

大宋要西夏修路,然后改榷兴庆府?哎呀娘吔!这可要了亲命了!

顿时,这些日子送了礼物去给李毕庚的人不少都是拍手相庆,而不少已经选择了要站在西夏对立面的人,自然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哭天抢地,捶胸顿足。

当然了,还有一些怒发冲冠了,直接跑去宣德门前把禁门给堵了,要求李邦彦李相公和吴敏吴相公出来给句话儿。

一时间,西夏使者前脚刚走,后脚东京城里就差点闹翻了天。什么叫友邦惊诧,回纥、于阗、北辽,包括吐蕃的使者和一些地处于阗以西的所谓小国(就是部落)的使者们,便也亲自现身来演给你看。

不过,还别说白时中、吴敏和李邦彦这些人的水平,真不是吹牛逼吹出来的。在弄明白了黄杰此计的用意之后,都不用再去问黄杰后策,便也私下把作为主要闹事分作的回纥、于阗、北辽、吐蕃四国使者叫来密谈,如此这般之后,便也见得四国使者这才若有所思的回了宾馆闭门商议。

毕竟,李毕庚定夺不了什么大事,所以他要快马加鞭赶回国。而这四国的使者之中,只有一位是职业使者(吐蕃),其余三人都特么是商队首领客串的,他们哪有闲工夫跑回老家。

而叫他们闭门商议的话题,也就是李邦彦随口说的一句话:改榷兴庆府后,你们要是不乐意去,一样可以从兰州往东京来嘛!我们其实也准备修一条同样是八车道的大路,直通兰州哦!

黄杰的回信是在正月二十八返回东京、二十九李毕庚启程回西夏、二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宣布了敕封赵福金为晋王的懿旨,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赵福金也换下了公主朝服,穿上了一身绣有四爪金龙的衮龙袍,祭天祭祖之后正式成了大宋的晋王。

这里要多说一句,中国古代的龙是不分雌雄的,不会像是看家护院的石狮子给它造成一对,然后雄狮子带个球、雌狮子带个仔儿,就如各地雕梁画栋上的龙图腾形象里,绝对没有母龙的图腾,也不会有带着仔儿的龙。

不过,民间倒也有传说,龙其实也有性别区分,而区分龙的性别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看龙的鳞片,公龙的脖子附近有一片名叫逆鳞的龙鳞很特别,传说触之即引起龙怒,而母龙则没有。

当然这是闲话,这里要说的是,按照所谓的约定俗成,一个普通人一旦封了王,他就不是普通人了。当然也不是说他变成了超人,而是因为他穿上了衮龙袍,成为了天选之人,是龙的化身。

而赵福金原本就是公主,按照民间的说法本来就是凤凰,如今封了王从凤凰升格为龙,也就等于变了个姓(性)一般。

而且,以后再也没有了长公主赵福金,只有晋王殿下赵福金!

于是,东京城里便有大胆的梨园和戏班子开始研究起了王见王、王思王、王念王、王上王、王中王、王仌王……呃……等等的戏码儿。

随后,从二月初三开始,以东京为圆心,各地纷纷上表朝贺晋王,而身为监国的晋王殿下也下旨二月十五至十八全国休沐大酺三日,并且下旨三月初一大赦天下,除忤逆、叛国、谋反不赦,余罪皆赦。

到了二月十五的时候,黄杰也从辽东发来贺电……呃……贺表,祝贺自己的老婆从长公主升级成为了晋王,据说还特么写了一首肉麻得叫晋王殿下起鸡皮疙瘩的词儿夹在贺表里,内容具体如何也就无人得知了。

不过,随贺表一道上来的,还有黄杰的一封上疏,却是要求如果方便的话,他希望如今在东京的各国使者能走一趟辽东,参加一场什么盛会。

对此,各国使者都是懵逼的,首先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大宋和金国不是正在辽东打仗么?

其次便是对黄杰这个场名为“万国辽阳议会”的所谓盛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各国使者们如今在大宋的首都朝贺,不就已经是“万国会”了么?为什么要去辽阳开着什么万国议会呢?

对此,大宋朝廷给出的官方回答特别直接,说的是各位使者,你们来朝贺的回礼也拿了,若是不想去辽阳开这个会,那么你们也就可以回国了,不过从此以后也就别再来大宋了。

一听大宋朝廷竟然是上了绝户计,又是撵人,又是拿朝贡的权利说事儿,顿时也就没了脾气。要知道,就算是回纥、北辽和大理这些所谓的“大国”,每年来大宋朝贺与他们而言可是一笔既稳定又风光的收入,他们进贡给大宋的也就是些山货、山珍和土特产,从大宋得得到的回礼却是真金白银也都难买的绫罗绸缎、兵器甲胄、茶叶瓷器等等,要他们以后别再来朝贡了,这不等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顿时,各国使者一时也没了脾气,去辽东?去就去吧!总不能这大宋叫了咱们去辽东挖煤或者跟金国开战吧?

最终各国使者虽然磨磨蹭蹭,但也还是在三月十五出发上路,坐着宋军的军用马车走大路自赴河北,从清州的军港登船,于四月初二登陆辽东,初七抵达了辽阳城下。

此次,应邀赶赴辽东各国使者计有三十七国之多,除掉北辽、西夏(副使代表)、回纥、吐蕃、于阗、大理、高丽、日本(还记得鸟羽天皇么?)、占城、安南(李氏),还有来西亚的波斯和三色大食(黑白绿),剩下的都是所谓的南亚岛国使者,明显能看出这帮人绝对都是海商客串的。

到了辽阳后,黄杰倒也开门见山,与使节团的所有人道:“本王请各位到辽阳来,也就为了两件事,这第一件事便是想与各位做一场天大的生意……货物便是大宋的军器!至于第二件事,便是想请各位与大宋签订一份名为‘保护战俘及平民公约’的国约!”


第一千零二九章 【草签】

这一句听说大宋要卖军器,各国使者都觉得脑中轰然一响,血压立时便飙高不少。

大宋的军器好啊!

刀枪剑戟、铠甲盾牌,还有步战利器神臂弓、攻城杀器八牛弩,据说如今大宋还有一种名为雷神的军器更是厉害,居然能如天雷一般击破城墙,凡人的血肉之躯更是不能抵挡,只要碰上便是一个五雷轰顶,死无全尸。

只是,后一句这什么签订“国约”,却是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个什么“保护战俘及平民公约”到底又是个什么鬼?

黄杰既然敢叫他们来,自然是有准备的,便也拿出了中午版本的公约文书与各国使者研究,虽然这些外国使者未必个个都是大宋通,但也在磕磕碰碰的互相帮助中搞明白了这“公约”的意思,虽然不明白大宋搞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可瞧起来还是很厉害的样子。

不过,对于那些所谓的来朝贡,就是为了骗吃骗喝的蕞尔小国而言,这种看起来就高大上,而且也文明得有些过了头的所谓战俘公约,倒也不是不可以签。毕竟一个是他们的国家太小,什么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舆论都还用不着,再一个他们来这里本身也是等同于受了宋廷的要挟。

反正宋廷已经用了朝贡权来要挟他们奔赴辽东,如果不识时务的不给面子,或许宋廷未必就不会拿朝贡权来逼迫大家签约。以其这样,还不如摆明车马谈一谈签署这什么战俘公约到底能拿到什么好处才是。

不过,对于北辽、西夏和吐蕃的使者而言,却是叫他们都瞧出了这份公约之中的有关平民部分的所谓猫腻。

向来说北辽,虽然北辽算是辽国的残孽,但它毕竟脱胎于辽国,因此不论政治经济还是习俗都继承了辽国,因此“打草谷”这种寓教于乐的民俗活动,自然也是完全继承了下来。

所谓的“打草谷”,也即是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而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只是如今因为大宋暗中支持北辽与金国开怼的正义战争,被北辽天镇帝视为了亲密伙伴级的盟友(天镇帝吃人嘴短,当然不会提当年宋金灭辽之事,而且大宋不也吃了苦头),自然不能再把大宋作为打草谷的对象(想来也来不了),只能打打金国的草谷。

而西夏的捉生军(又名擒生军),来历也是相当的不简单,当初李元昊称帝西夏后,他以黄河为标界,在西夏国内把军队划为左、右两部厢军,设十二监军司,分别命以军名,规定驻扎地(宋朝也有类似厢军设置,如同今天的“军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