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道 (隔壁老黄哥)



当夜,杨家小院因火烛不慎失火,杨家老倌和娘子的尸首连着院中的桂树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打这以后,有关铁枪杨十三快意恩仇杀灭官差,又以一敌百七进七出杀透重围,最后走投无路碰枪自杀的传说便渐渐在鄂州一带流传开来。

不过,这有人说他的确是死了,也有人说他没死,而是去了下江落草为寇。还有人说亲眼见杨十三做了浪里子,专门打劫江上运载花石纲的漕船和袭杀应奉局的官差,还替被应奉局侵害的百姓出头做主,被人称作江南杨阎王。

不久之后,还有说书人将这年八月十五因为一颗桂树儿引发的血案编做了陶真段子,沿着长江广为流传。

(陶真,是一种用琵琶或鼓伴奏的说唱艺术。大约起源于北宋而盛行于南宋、金、元,很受群众欢迎。其唱词多为七字句,如“太平之时嫌官小,离乱之时怕出征”;“太祖太宗真宗帝,四祖仁宗有道君”之类。在音乐上大概也是作上下句反复吟唱的格式;可能源于民间的“莲花落”。)


第九十四章 【秘技】

“秋分不至黄州热,雁儿南去寻逍遥。浪里听闻秋风至,浑身暑气即刻消。”

黄大郎信口吟了出来,却偏头想了想,心道:“不至不如未到,寻逍遥也有歧义,不若改成路尚遥。”

于是便做了修改,又吟了出来:“秋分未到黄州热,雁儿南去路尚遥。浪里听闻秋风至,浑身暑气即刻消。嗯!不错!不错!”

黄大郎顿时心中高兴了起来,怎么看他这首诗都是不错,倒是值得记录下来,正想要去寻个纸笔记录,却听身边探杆(也就是撑杆)的船家突然啐了一声,道了句:“晦气!又见着江漂儿了。”

黄大郎顺着船家的目光一瞧,果然瞧见江里离船不远的地方飘着一个人,瞧那人仰面飘在水中,肚子的位置还突兀竖着一根杆儿,的确很像是浮尸。

正惊讶的时候,突然瞧见那人伸手拍了拍水,倒是个活的,黄大郎忙道:“船家,那人还是活的,快快救人!”

船家一听,却是有些不愿意的样子,黄大郎忙道:“快去快去,若救上来,俺多打赏你一贯钱如何?”

一听有钱可赚,船家忙唿哨一声,给船尾掌舵使帆的伙计招呼一声,便往那人方向行去,还迅速给杆上绑了根索子,瞧准了时机伸杆套中了那人脖子便拖了过来。

此时船上的众人也都惊动了,待船家将人拖过来一瞧,众人不由都是齐齐发出“嘶嘶”的倒抽凉气声,这插在那人肚子上的杆儿,分明就是一杆长枪啊!

当即黄大郎便上前搭着手帮船家把人捞了上来,更瞧清了这人的身上在左肩、右背和左腿上还插着三枚折断了杆儿的箭矢,此外脸上、右臂和右肋还有创伤,腹中的铁枪更是从后背穿出半截来。

“这人怕是活不了咯!”这条快船的船家在江上行走多年,可谓是什么样的江漂儿不曾见过,却还真没见过眼下这般情形的,便道:“也罢!权当俺做善事了,幺儿去把草席拿来,等靠了岸便送去义庄,也不叫他葬身鱼腹。”

船家自顾自的说话却是没有人理,因为黄大郎以及孙家人还有那雷豹此时都是围着这江漂儿啧啧称奇,对于黄大郎来说,一个肚子上插着一杆长枪并且还落了江的人,居然此刻还是活的,当真是活久见啊!

瞧来瞧去,突然雷豹伸手将侧躺着的这人摆正了一些,又将长枪周围的衣衫都撕破了来看,便道:“咦!奇了怪也!这分明是……”

“军中夜不收的秘技!”孙七叔双手一拍,接着雷豹的话头大叫了一声。

“啊?秘技?”黄大郎当然是从没听说过,孙七叔便解释道:“作战之时,如果遇到必死的局面,又有紧要的军情需要传递,便使这自戕的法子诈死骗过敌军。”

说着孙七叔便指着伤口道:“大郎且瞧,这枪虽然看似从前腹穿了后背,但在入肉的时候使用了巧劲,并未伤及腹内的肚肠,而是贴着肚肠绕了过去,若是施救得法十有**能活。”

一听这种伤势也能救活,黄大郎也是惊呆了,便急忙道:“既然七叔懂得此法,便是能救了?”

孙七叔便道:“船上器物可不趁手,只能回到黄州才能施救了。”

黄大郎瞧着这人已经昏厥过去,担心道:“那他能撑到黄州么?”

此时却是雷豹狞笑道:“虽说此法就是赌命,可若是运气好了,挺上三日也是可以,恰好洒家这里有枚丹药,倒是能助他稳住伤势。”

说着雷豹便拿拿出一个木盒子,从里面取出了一枚蜡封的药丸来,黄大郎一看觉得眼熟,这尼玛不就是今早他说能够治疗湿毒的那颗么?

当即便问道:“都不知此人是谁,便舍得给他?”

雷豹却是哈哈一笑:“佛门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再说此人既然知道军中夜不收的传信密法,想来也是出身宋军的好汉子,定然不会是个恶人。”

说完雷豹便掐破蜡封取出药丸,捏开这人的牙关送了进去,还别说药丸开封的时候的确有着一股特殊的香气逸散,黄大郎跟着师尊朱桃椎的时候也跟着配过药,当即闻出里面有一味主药是阿芙蓉(鸦*片)。

却见丹药入腹片刻,那人原本晕厥中还自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弛了下来,可见雷豹的丹药还是有些效果的,倒是孙七叔做主,对船家道:“不敢省力,快些抵达黄州,俺们少东家重重有赏。”

旋即几个船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驶出了全力行船,差不多六十里溯游的水路,居然只花了一个时辰便抵达了。

船到岸后,孙七叔却是让孙新先去水市子雇了一辆马车两辆驴车,错开人多眼杂的埠头,找了处浅滩上岸,又让黄大郎多打赏了五贯钱让船家保密,这才上岸回家。

进了城后,孙七叔又让孙新去家中请人,一行人这才回了黄家。

只说在老店门口,姚二娘看着儿子全须全尾的回来了,高兴得差点晕过去,只是黄大郎忙着救人,且卢二也不好在黄州城中露面,便告罪先回了家。

回家之后,杂事总总不一而足,只是黄大郎一心想看看这等长枪穿腹的伤势如何治疗,便紧紧跟在孙七叔的后面。

只说孙七叔让整理出了一间房后,便去寻了竹竿绑了个木架,将人置放在了架子上,然后便要人准备烧开的盐水,放凉之后便给这人清洗全身的伤口。插在腹部的长枪也反复的擦洗后背突出的那节,又找来工具将榫插枪头和枪杆的铆钉卸下之后,孙七叔还不忘给黄大郎分说道:“大郎且瞧看,从这铆钉上的戳记,能看出此枪乃是京师匠作监专供殿前司捧日军的军器。再瞧这烂银枪的规制,至少的开国时专供虞侯、指挥使这等军官所用的军械,想来此子的祖上不凡呐!”

卸掉枪头后,孙七叔却是不忙拔出枪杆,让人升了小火炉将一大锅盐水温着,等到孙新将一位老妇送来之后,这才开始动手。


第九十五章 【富贵】

老妇人满头的银丝,怕是早过了耄耋之年,来了之后便是孙七叔几个老汉都要规规矩矩的叫一声三婆婆,黄大郎见孙立孙新也叫三婆婆,便也跟着叫了。

问清情况之后,这三婆婆就从一个随身携带的檀木小匣子里拿出了好几件银制的刀针、剪子和夹子,将这些东西一股脑的放在盐水里煮开后,又取了那人十几根长发也放在盐水里煮,这才动手。

只见她先用银刀在这人前腹和后背的伤口上割了几刀,就瞧着伤口四周原本紧紧挤着枪杆的皮肉都松弛开来,还有灰白色液体混合着血液顺着缝隙排出,而后便瞧见三婆婆用银针插在伤口四周的皮肤上,从伤口流出的血液很快便止住了。

随后在三婆婆的一声令下,孙七叔亲自动手将这人腹中的枪杆拔了出来,然后黄大郎就瞧见三婆婆将用盐水洗过的手从枪杆留下的小洞里伸进了那人腹中,一阵掏摸之后竟然扯出了一小节肚肠来。

黄大郎看到此处,突然感觉恶心想要呕吐,可无论如何都也忍耐不住,便急忙跑到门外去吐了起来。等他终于忍下心中的不适回到屋里时,却发现三婆婆已经在用针线给那人缝合伤口了,不过这用的针虽然是一早就准备的银针,可线却好像是头发丝儿。

别看三婆婆已经是满头银发,脸上的褶皱好似老树皮般纠结,可她的眼神儿却是不错,将针脚缭得又细又密,最终在这人的前腹和后背弄出了两道好似蜈蚣攀附的缝口来。

见三婆婆最终用银剪把线头绞开,感觉不明觉厉的黄大郎不由出声问道:“三婆婆,这人可救下了?”

三婆婆却是将手伸进盐水盆里洗了起来,慢慢说道:“救下了,可能不能活,还得看老天爷开不开眼呐!”

黄大郎眼珠儿一转,却是恭恭敬敬对三婆婆道了声谢,小心问道:“婆婆这手活死人的绝技,不知能不能教给俺?”

三婆婆听了之后,却是斜着眼睛瞧了瞧:“倒是能教,何时你见了别人肚肠也不恶心,便能学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