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道 (隔壁老黄哥)



而从暗道中杀出的破石军又是源源不断,且因为亲耳听到官军将佐遭到团灭,亲眼瞧见官军将主黄贵被擒,如今气势正宏,两相消长之下,结局自然不用说道。

一时间,北营之中烈焰灼天,杀声彻地,那红艳火光之下,殷红血液也似镀了一层亮银般灿烂,整整三千正军七千偏军驻守的偌大军寨,短短半个时辰便成为了一片死地。

王庆也是个狠人,命了精锐死守营门后,便也抽出五尺掉刀率队反身扑杀,亲率亲随袭杀但凡胆敢聚集反扑的官军,直杀得浑身浴血,头面沾染血迹也不擦拭,宛如炼狱魔神一般。

指挥他们驻守应门,交代杀灭反扑并收拢俘虏后,便又带着田珙往官军东营行去。

到了戌时三刻时,距离最近的官军东营终于有了反应,一个坐守将佐点了一千人马出营来救,哪知却被早就埋伏在东营门外的三百破石军弓手给射了回去。那坐守将佐也算机灵,退回营中后便金鼓齐鸣,向南营报了警讯,更闭死营门点亮灯火,做出坚守待援的姿态,对火焰滔天的北营竟是再也不瞧一眼。

等消息传到王庆耳中时,整个北营中的近万官军已经再无反扑之力,怕有三成直接杀灭,伤残也有三成左右,余下之人也都是乖乖弃械投降了。

瞧见东、南二营已经得到示警,知道想要一夜之前破了三营已是无望,王庆干脆下令打开安庆北门,驱了城中百姓入营搬运官军辎重,更将死尸全剥了衣衫甲胄运走,还有那三千余未曾负伤的俘虏也押进了城去。

等翌日一早,东、南二营派来的夜不收靠近一看,只见北营之中除了满地光猪般的死尸和伤兵外,整个军寨便只剩下烧焦的残垣断木,以及打入土中无法拔走的木栅了。

最后清点尸首,此役竟是阵亡官军三千七百余人,伤两千九百余人,被俘三千三百余人,无为军的五千正军直接残了建制。


第二百三十章 【茶户】

无为军兵败安庆城下,知军黄贵被俘生死不明的消息,传到黄州时,已经是七月十六的下午。

背上插着四百里加急的驿卒连滚带爬的冲进了黄州府衙,只来得及将战报从背上的牛皮信筒里取出呈上,就又连滚带爬的冲出了府衙,出西门往江陵府赶去。

坐衙的黄州通判看了消息,当即就派人请了姚政,自己也亲自去往曹知州府上求见,商议如何应对这等。

或许有人会问,这无为军在安庆府城下被王庆的破石军击败,又与黄州府何干,却不想想这如今黄州城下还赈济着一万多流民,不少都是从安庆府西边的太湖县流徙来此,若是这般消息传了出去,真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变化。

不一会,身在城外督促河工的姚政就急匆匆的赶到曹府,这黄州府衙的三巨头一合计,觉得这等惨败的战事只怕是瞒不住,以其防着流民得了消息乱来,还不如直截了当的与流民们分说。

打定了主意之后,这等大事却自然交给了官阶排在第三的姚政去做,倒也许了他可以调动府衙的三班衙役和一都弓手前去维护秩序。

这俩老狐狸一个身为知州却全身多处骨折卧病在床,一个身为通判却没有实际处理政务的职权,自然姚政这个主薄也就推脱不得,顶了这缸。

入夜后,姚政倒也没有调动什么弓手,只是领着几十个衙役去了流民营地,等外出以工代赈的青壮都回了营,便叫流民们选了各家管事的人聚集起来,将安庆城下之事与大伙儿说了。

然而,流民听了消息却没什么反应,营中只有少数从安庆府周边流徙,大多数都是如太湖县和宿松、望江这等离了安庆不远不近的沿途各县百姓,这安庆府的战事当然与他们无关,只是有少数人窃窃私语起来,可离得远了也听不清说些什么。

随后姚政便朗声道:“诸位乡亲,如今安庆府战事糜烂,只怕今冬都难以转回,还需早做打算才是。”

姚政话音落下,便有人喝问:“敢问主薄大人,言下之意却是要撵俺们走?”

这话出口,不少人也是回过神来,的确姚政要他们早做打算,话里意思不言自明。

姚政倒是大声道:“朝廷赈济,应事而起,事了方止,岂能赶人离开?姚某话里意思,是如今战事波折,只怕今冬也难返乡。如今营里人众杂居,天热还好,若等天寒又该如何管顾老幼。各位每日出工,倒也能够一家温饱,莫非就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么?”

提及了家人,众人也都理智下来,一时间鸦雀无声,该是思量了起来。

很快就有会来事的,出言问道:“还请主薄大人指点俺们一条明路才是!”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自然齐声附和,姚政便也装模作样的摇摇头道:“先前招募茶户,却是无人愿意落籍黄州,何苦来哉?”

便有人道:“大人不知,能落户黄州做茶户也好,可俺们不敢欠了那阎王账啊!”

姚政便也道:“你等吃过亏,信不过朝廷也是事出有因,若由俺姚某出面来借这十五贯与你等,你等可愿落籍?”

这话说得众人都是一呆,人群中便有老者出来叉手道:“大人这话何意?”

姚政捋须笑道:“姚某愿为各位父老乡亲作保,当真还不上钱,便由姚某来赔就是,如何?”

顿时人群又是轰然,便有人问道:“请问大人,若真是落籍黄州做了茶户,果真能有十五贯借款还有屋子和耕牛,以及十亩私田?”

姚政点点头更正道:“丁口齐全的人家,愿做茶户落籍的,便有俺私人借与的十五贯做安家款,年息两分,明年秋税前偿还本息与姚某即可。此外一户人家可得官府助修的茅屋一栋及十亩私田,三户人家可共用一头壮年耕牛。”

这引了流民落籍,然后派往黄州北面的回龙山建设山场,开垦梯田种茶的计划是姚政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事情,只不过客观面临的问题一是流民们乃是逃兵灾,并未正真有背井离乡抛弃家园此生不再返回的打算,都指望着官军剿灭了贼人,好回去重整家园。

而且,流民在当中的工匠和佃农流动性较强,在流徙早期就已经或自谋出路或投亲走了,剩下的人里超过九成都属于自耕农,这些自耕农自然更倾向于等兵灾平息之后返回家乡,毕竟家中有田有屋,就算被打烂了,修葺一番便也又是梁园。

可如今,归家遥遥无期,又听官军居然被破石军大败,以其每日困居在流民营中,靠着以工代赈混些温饱,还不如另谋出路。

而做茶户的话,相对来说自然要比半死不活的吃赈济好多了。

只是对于落籍成为茶户,百姓们还是多有疑虑,这也是因为官府近些年来反复无常的变法所致。

远的不说,这先是蔡京于崇宁元年(1102年)废除了东南地区的茶法“通商法”,制定了新的茶法制度“禁榷法”。

该茶法规定“将荆湖、江、淮、两浙、福建七路洲军产茶,依旧禁榷,于产州县随处治场,官为收买”,并在诸路设立茶场,茶场收购买卖当地茶货;对各个茶场的茶户进行登记,禁止商人与茶户私下交易;茶商到指定的地方缴纳金线或者粮草来换得钞引,再到茶场获取茶叶,最后再到指定的地方去卖。

这项措施的施行是对茶园、商人、茶户的管理制度的规范,以更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改革后,这种官购商销的禁榷法便将一部分利益的来源也转移到商人身上,也自然损害到了茶园和茶户的利益。

到了崇宁四年(1106年),蔡京又对茶法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提出了简化征榷的改革措施,废除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由商人直接到产茶州县或者京师请长引或短引(限期贩售凭证),并直接向茶户购买。可即使这样的改革允许商人与茶户直接交易了,但商人也必须到官府“抽盘”,缴纳税后,才可实现茶叶的买卖,以达到政府专卖的目的。

然而,这种对官府和茶户而言都能获得好处的改革并没能持续多久,政和二年(1112年)也就是去年,蔡京这老贼却又准备搞第三次改革,按照如今透露出来的消息,他这次改革的脑洞也是奇大,不但要改革茶榷,还要动盐铁榷和马榷,但去岁刮过一阵风后就没了消息,反正到如今也没有关于改革的公文发到黄州府来。

所以,姚政先前希望说动流民们落籍黄州当茶户,流民们顾虑多多,根本就无人应征。


第二百三一章 【变数】

姚政显然高估了流民们对本乡的眷恋,这夜他与流民代表们足足废话了一个多时辰,却未有一户愿意落籍黄州,不过这安庆府兵败的消息倒是无风无浪的传递了出去。

翌日一早,姚政去衙门点了卯后,随意处置了些公务便转回了家中。刚在书房坐下准备品茗读书,却听见叮叮咚咚的砸墙声,便也静不下心来,干脆出了书房就往黄家走去。

这眼瞧着黄杰和苏廿娘的婚期将至,黄家上下也是一片忙碌,今日弄出声响的便是将前些日子买下的左右杂院开了院墙联通。如今黄姚两家所在的这一片,差不多半数的房产都被黄家卖了去,而黄家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从起先的三进正宅变成了如今十二进的大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