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道 (隔壁老黄哥)



却说青禾见了黄大郎便上前福了身子行礼,笑盈盈道:“郎君今日高中县试第一名案首,乃是鱼跃龙门,可惜可贺!”

青禾如今也没了之前颐指气使的模样,她本来就是高俅送给苏廿娘用来撑门面的陪嫁使女,如今见姚政和黄大郎都不省油,自然偃旗息鼓,否则真惹恼了,指不定将来如何收拾了她。

见她客气,黄大郎自然也是客气,笑道:“区区县试而已,不过小试牛刀,还有州试、省试和殿试要过,待得东华门唱名之日,方可称之为鱼跃龙门。”

青禾听了掩嘴而笑,道一句:“郎君文采风流,又通经书易礼,便要连中三元,也是容易。”

黄大郎哈哈大笑,道:“好说!借你吉言,他日若真能连中三元,俺定忘不了你青禾的功劳。”


第一百七九章 【夫纲】

青禾嗤笑一声,心中却又有些许鄙夷,不过还是忍住了口唇,便引了黄大郎进门送至苏廿娘的闺房前,退下时却是没人听到这青禾心中碎碎念叨:“哼!娶得太尉义女,又得官家赐婚,便是呆傻猪猡,想要连中三元还不容易?”

她这心声,黄大郎自然是听不见的,他走到苏廿娘门前站定,唤了一声后,苏廿娘便开门迎了出来,也是满脸欢喜的恭贺黄大郎考了案首,黄大郎便与她道:“廿娘,如今已经定下于二月初八摆谢师宴,届时俺舅父将会请出官家手谕,将你我的婚事与众人知,你还需有个准备才是。”

苏廿娘便也点头道:“予自理会的,不知日子可定下了?”

黄大郎便也摇头:“却还不曾,想来要走三媒六礼的过场,至少也得延展几个月的时间才是,再说燕奴如今有孕,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还不知道哩!”

听黄大郎提到周燕奴,苏廿娘脸上虽无异色,可心中如何却是没人知道,只听她道:“予来黄州也已月余,却还没见过燕奴妹妹和春奴妹妹,本想着与妹妹们亲近,只是……”

黄大郎便笑道:“蓬蒿之家,那有凭多的规矩。想见便随俺去见了就好,今日本就是欢喜日子,一并将玉儿叫上也就是了。”

苏廿娘听了,本该拒绝,可鬼使神差的便也逐了黄大郎意思,随黄大郎去了姚家后院叫上姚玉,自去了黄家。

此时的黄家,阖府上下自然是一片热闹,孔伯和孔云虽然不在,但贾婆婆和齐姨却是把家中的几个仆人指挥得上蹿下跳,这些人都是苏廿娘来后又添置的,杂使下人三个、厨子两个,洒扫的妇人四个,让如今的黄家终于有了个大户人家的模样。

到了正堂,就瞧见老倌和二娘已经将祭祖的供桌摆好了,用的贡品还是早上送黄大郎出门应试的那一套。按道理说这大户人家祭祖,应该有专门的厅堂,并且还得有繁琐的规制,能做到多隆重就搞多隆重。可黄家却非真正有传承的大户人家,前面都说了,这祖宗排位只有老倌的父亲和祖父,再往上便用一个“列祖列宗之位”来充数,哪有这许多讲究。

还有就是按说这大户人家的小妾是没资格祭祖的,可早上老倌还是让万春奴和周燕奴随黄大郎一并祭拜了,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万春奴名义上虽然是妾,可却是按照妻礼娶进家门,还有周燕奴虽然是妓伶出身,但如今却怀了黄家的子嗣,也是有资格的。

往日居家过日子,老黄家逢年过节时也不过搭张案子将饭菜摆好,烧了香烛外加磕上几个响头就算祭了祖,如今刚有起色就来讲究什么大户人家的排场,可不是徒惹人笑话么?

反正一句话,当年黄家祖上是渭州逃难来此的难民,背井离乡之人哪有凭多的臭规矩。

见黄大郎领了苏廿娘和姚玉来了,老倌也知道黄大郎如今在明秀楼还有一大桌子人要招待,便让姚二娘烧了香烛,然后便亲自向列祖列宗汇报了一下今日黄大郎考了县试第一名案首的事情。

待他交代完了,就要黄大郎领着苏廿娘、姚玉、万春奴和周燕奴来磕头告祭,黄大郎自然当先跪了,却把四女给难住了。见有苏廿娘和姚玉在,还是万春奴胆儿大些,对老倌道:“老大人,予等如若行礼,只怕不合规矩。”

这宋时北地方言可将父亲称为大人,儿媳亦可将公爹称之为老大人,而民间将当官之人称呼为连姓称呼为某大人,也是褒其为父母之官的意思。

只听万春奴这般说话,黄大郎便有些不耐,便道:“在俺家,父亲大人的意思便是规矩,让你等一道告祭,只管行礼就是!”

万春奴被说得眼珠儿一红,还好周燕奴机灵便来搀她拜倒,一旁的苏廿娘和姚玉瞧了不知如何是好,还是黄大郎解围道:“廿娘和玉儿还未过门,一旁观礼就好!”

随后三人便行礼告祭,又来拜了老倌和二娘,引得两人笑中带泪,悲喜难分。老倌倒是瞧着黄大郎居然轻而易举能将四女都压服,且还是夫纲稳固的模样,更是偷瞄了姚二娘一眼,老怀大是宽慰。

这之后,黄大郎便要速速上了家宴,简单作陪之后便告罪退下,去赴明秀楼的宴席。

众好汉此时也才吃过了头席,都知道黄大郎这般考了县试第一名案首可是大事,家中诸事繁杂,谁会怪他失陪,便也欢欢喜喜的重开次席。

恰好卢二父子还有孔伯、孔云也安排好诸事带着叶大龙他们赶来赴宴,倒也算是齐聚一堂,便也畅饮起来。

席间卢二抽空将此次下江之行的经过,大致与黄大郎说了,这次他共计带了雪盐一万斤、雪糖五百斤赴杭州。到了杭州经过月余的探问,发现杭州的私盐行情不好,雪糖倒是能估高价,可就怕首尾难顾,万一被人惦记上可就祸事了。这期间正好遇着了贩私盐来杭州发卖的曹诚,这曹诚往日也与卢二做过几笔私盐生意,算来也是相熟,得知卢二手上有这等白盐和雪糖之后,便鼓动卢二直接去泉州发卖与胡商,定能博得高价。

恰好这时孙新带着杨宗保等人赶了上来,大伙儿一合计,也就听了曹诚的建议,直奔泉州而去。抵达泉州之后,曹诚忙前跑后寻了许多胡商,果然都给出了高价,这其中雪糖的价格最高,经过数家的博买竞价,最后竟到了三十贯一斤的价格。

毕竟黄大郎采用的饱和结晶法在此时算是跨时代的黑科技,洁白如雪的白糖和白盐让胡商瞧见了,他们想到的唯一用法就是拿回去卖给宗教界人士搞诈骗,所以白糖给出三十贯一斤的价格倒也不算出奇,毕竟物以稀为贵,而且白盐也让他们自己抬价到了一千二百文一斤的价格。

这里可能有人会奇怪,这时期不是已经有了西夏的青盐,以及颜色相对较白的解盐了,为何还能卖出这般高价?

这是因为黄大郎弄出的白盐一没有海盐的海腥味;二没有井盐池盐解盐的土腥味和烟火味;三是颜色足够的白、四是颗粒结晶非常的细(经过三道研磨)。

因此根据胡商们的说法,黄氏出品的雪盐甚至比西域那边有名的威尼斯雪盐还要纯净,还有雪糖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绝世好物,这般好物如果不运回西方高价卖给各教的神甫、牧师和伊玛目、阿訇,让他们去献给上帝、真主和耶稣基督,这罪过可就大了去咯!


第一百八十章 【花石乱】

最终,光是这批盐糖,就合计卖出了差不多十七万贯之多,但胡商们哪有这么多现金,所以卢二也就自由发挥,弄了六艏福船回来。此外,还以物易物拉回了差不多十五万斤的交趾稻米,二十万斤南方粟米,三万斤岭南土红糖,还有足足十万斤粗盐被用作压舱石给走私了回来,就连给雷豹找来炼药的阿芙蓉也收来了二百斤之多,将六艏福船的货场塞得满满。

这宋时舰船大小主要用“料”来标示,“料”是一个较为奇怪的复合单位,它既可以表示排水量、载重量,也可以表示船舶的长、宽、高等技术参数。而且官方的“官料”比民间“民料”要大一倍,为的是少给工钱。譬如在北宋时期,一艘官府船场建造的五百料船,合民料就是一千料,排水量差不多就达后世的250吨左右。

而卢二弄回来的这六艏福船,全都是“泉舶”出品的五百官料原装船,并且全都是下水不足五年的新船,仅是船价就是八万余贯。

众人一直吃酒叙话,不知不觉中黄大郎又自醉了,他反正提前跟福寿交代,见他醉了便迅速送回家里,莫要再让人套出了胡话。只是醒来时黄大郎再次发现自己断了片儿,记忆仅仅停留在卢二这次泉州之行的来龙去脉上,这之后应该还有很多事情与自己说了,可惜全都不记得了。

二月初八,黄大郎的谢师宴如约在明秀楼举行,只不过气氛就有些愁云惨雾不堪忍睹,只怪安庆府陷落的消息早谢师宴一日到了黄州,满城接惊,因此这谢师宴只能是草草收场,便是一首好诗词也没有留下来。

对于安庆府的陷落,黄大郎却是浑不在意,只是让朱高和张合两人前去打探。他如今考完县试,不过是科举途中越过了一道小坎,片刻也分神不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