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 (隔壁老黄哥)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隔壁老黄哥
- 入库:04.13
这经过雷豹的解说,姚政姚榕二人自然也只能信了,姚榕今日受的惊吓也是颇多,还在努力消化,倒是姚政瞧着黄大郎道:“杰儿,想不到你无声无息之间,竟然做下了这般大事,好生叫舅父惭愧啊!”
黄大郎老着脸皮问道:“舅父惭愧个甚?”
姚政摇头苦笑,道:“前些日子,舅父还与你评说这天道盟的行事,却没想到幕后主使就在眼前。”
姚政这么一说,黄大郎倒也记起之前姚政抨击天道盟是绿林蟊贼的事情,他还果真从未放在心上过。
黄大郎有意揭过此事,便道:“舅父!堂舅!今夜之事倒也明了,一是苏老未能抵京,却把罐肉献与了高俅惹出的事端,二是童贯心黑,指使王信来夺罐肉方子。”
“可这王信乃是枢密院副使……”姚榕忧心忡忡,不禁问道:“今夜俺等杀光了他的从人,只怕此事难以干休啊!”
黄大郎便道:“堂舅,今夜若不是雷教习、孙教习出手,被杀光的可就是俺舅父一家,便是堂舅的家眷日后怕也是难逃,这本就是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姚榕一听,便伸手拍了自己额头,他也不是蠢人,将事情点破之后便也明白过来,既然他姚家握有当今太尉想要的东西,这便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只是他如今还是有些不明所以,便问:“大郎可实话与堂舅,这罐肉的方子到底如何了不得,却能引来如此巨祸。”
黄大郎一看姚伯刚好进了后堂,便先问了:“姚伯,前院可拾到好了?”
姚伯忙弯腰道:“回表少爷的话,府外的马匹都送去了马厩,尸首也拾到进来,用土搽了血迹。院内死尸也听孙家娘子的吩咐送去了黄府安放,此时正让人打水清洗院中各处。”
见姚伯突然用了恭敬的话语,黄大郎虽然有些不适,但也知道眼下不是谈论此事的时候,便吩咐道:“如此,就有劳姚伯让人整治些酒菜来,在去俺家库房取些五色罐肉。”
姚伯道了句理会的,便退下办事去了。
黄大郎这才对姚榕道:“堂舅,这罐肉乃是俺家师尊传下来的方子制成,可令食物经久存放而不坏,俺将俺家的东坡肉制成罐肉之后,最少可存放三月,长可至三年,堂舅以为这等方子价值几何?”
姚榕毕竟与黄家不亲,平时又不来往从密,自然不知道罐肉的秘密,如今听来自然是一惊。身为一州之府的押司,姚榕的见识自然不会差了,听闻这方子可以让食物经久存放而不坏,本就有些诧异,再闻可以让制好东坡肉这等熟食短则三月长则三年,更是吓了一跳:“大郎此话当真?若真有这等方子,只怕俺姚氏一族为此阖家族灭也是不冤了!”
姚政听了也是点头,倒是朱高、张合与雷豹有些不解的对视一眼,还是朱高叉手道:“敢问姚押司,叫俺看来这也不过就是个制物的方子罢了,为何如此说道?”
姚榕苦笑一声,道:“朱兄弟不知,这等方子若是刚在知商之人手中,弄作得好,一年怕能赚下百十万贯的钱财,因此这等方子的价值怕不下百千万贯,为了方子杀上几十上百口人,甚至灭门灭族也是等闲而已!”
听了姚榕如此一说,自然又换成是朱高等人惊讶了,雷豹也是瞪大了眼睛,瞧着黄大郎道:“大郎,此话当真?一个方子就能值百千万贯?”
黄大郎也没想到姚政如此的有经济头脑,一眼就瞧出罐肉的经济价值,便对雷豹笑道:“俺说的雷师傅恐怕不信,还是俺的堂舅与你分说。”
姚榕听了也是一笑,道:“俺做押司已有五载,最远曾经押送夏粮前往秦凤路的岷州,可知道要将一斤粮食从黄州送到岷州,沿途的民伕要吃掉至少三十斤粮食?那么……肉食呢?”
说这一斤粮食从黄州送到岷州沿途民伕要消耗至少三十斤粮食,众人都是信的,可是说到肉食的消耗是多少,众人可就不知道。
就听姚榕道:“自古以来,所谓军粮不过有三:一是兵卒吃的粟米麦面、二是骡马吃的豆麸粟料、三便是军官校尉才享用得起的酒肉果蔬。尤其是边军的守卒,朝廷只供粮草,肉菜果蔬都需自筹,便是如此也经常因为雨雪和敌军袭扰、道路险阻而断粮,更别谈供应肉食了。所以今日之祸的源头,便是这罐肉献与了官家,并提到了可充作军粮。诸位想想看,这如今大宋的各路边军,说多二百万出头,说少也有一百三、四十万,若是罐肉果真被官家充作军粮,也不用多,就按每人每年能分到一罐打算,这便是一百多万罐的罐肉了,这每罐熟肉至少也得有个一、二斤上下,再算上物料和手工,将本求利也不多赚,便算一罐本钱百文,售价一百二十文好了,这一年便是多少纯利?所以说,这方子值得百千万贯却是不多啊!”
听了姚榕这么一分析,姚政和黄大郎倒还好些,雷豹等人却都惊呆了,众人心中粗略一算,按照姚榕的定价,以朝廷每年打算一百五十万罐计算,一罐挣二十文那可就是三千万文,换算下来就是近四万贯的纯利,而且这还是对充作军粮的罐肉做出的最保守估算,要是对民间售卖的话,应该还能多赚几文,万一朝廷要一年三节都供应边军,这个数量还要翻上好几翻儿。
第一百五四章 【灭迹】
虽然算起来抢劫花石纲比这制作罐肉赚钱要更加的短平快,可抢劫这种事终究不是正途啊!
雷豹最近都在忙着计算巨型孔明灯的技术参数,所以计算的速度略快一些,心中得出了粗略答案后,便激动的伸手捋了捋头上的短发,道:“啊呀!洒家说怎么前些日子就听闻大郎在弄麻城的庄子,到如今都还没动静,原来是准备好了做这等营生。这一年要是真能卖出上百万罐的罐肉,这可要宰杀多少牛羊和鸡猪啊!庄子小了果然是不成的!”
雷豹这等跑偏的想法并未扰乱众人的思维,而是陷入了针对罐肉这种新食物的出现,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这首先,像雷豹和孙立这等与军队关系密切的人,自然知道姚榕分析得没错,其实不光是边军,如今就算是禁军和厢军,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也是只有粟米供应,这里是说粟米并非是粟和米两种,而是专指的“粟”,也就是小米。
众所周知,只有一种作物在民间广泛种植且达到盈余状态时,这种粮食才可能成为主要的军粮。从先秦至北宋年间,粟米是华夏中原地区最符合这一条件的粮食品种。而大米由于受当时生产条件限制,直到南宋才开始渐渐成为主粮,并且还多数是从越南和东南亚地区进口。
汉景帝时期,当时的奇人晁错在他所著《论贵粟疏》一文中,对军粮供应的保障问题,提出了“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的定论,更针对汉朝的军需供应指出“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卫青和霍去病当年之所以能够“北击匈奴九万里”,自然也是建立在自家的士兵能够吃饱,并且还是稳定的每日都吃饱的基础上,不然饿着肚子如何去追击?
再来,小米作为主要军粮的优点还有一个,那就是它有非常良好的耐存储性,一般来说未脱壳的稻子最多能储藏五年左右,而未脱壳的粟米可以储藏至少十年以上。
古代?运输条件落后,边远地区驻军难免遭遇长期无法补给的情况,因此粮食贮存的时间也是非常的重要,在宋朝有关军粮存储的法令中,就继承唐令对粮食的储存年限及损耗数额有明确规定。
其中《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云:“凡粟支九年,米及杂*种三年。贮经三年,斛听耗一升,五年以上,二升。
也即是明确规定了,粟米至少要保证能够存放九年,米和其他粮食三年,并且每三年的损耗要控制在一斛一升左右,也就是十分之一。
再来就是军中副食品,肉菜果蔬向来都是中上层高级军官才能享受的待遇,普通军卒想要吃上新鲜的菜肉简直就是一种奢求。就拿如今的大宋来说,除非逢年过节有一定的供应外,其他日子就得自己想办法自筹了。
不过就算是逢年过节,肉食也是极少的,北宋边军的主要官方肉食,绝大多数都是一种被称为“鮓”和“脯”的加工食品,所谓的“鮓”和“脯”其实就是腌制过的鱼肉和猪羊肉,不同之处就是“鮓”多数是采用的传统瓮坛腌制工艺,还分成湿鮓和干鮓。
(PS:如今脍炙人口的各种零食小鱼干其实就是湿鮓,干鮓就是没有用辣椒和香料入味的原味小鱼干。)
而“脯”也就是肉干了,因此叫做肉脯,制作方式就简单许多,将牛、羊、獐、鹿肉破成片,浸去血水,用盐和椒末(花椒)浸泡入味再阴干即可,最后还有个诀窍就是用“木棒轻打,以令坚实”。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东西,就算是如今经济发达的北宋,也不是随便就能吃上的,而是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决战前或大胜后才可能开开荤。外出作战行军时,作为先头部队的探子夜不收还可以兼职打打猎,给大伙儿打打牙祭,而驻守城池要塞的部队可就惨多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魏延的种子三国 (常欢欢) 起点VIP2017-11-01 秦汉三国打完三国游戏,误点种子神器,魂飞三国,成为魏延!王侯将相有种乎?有种!万物皆有种!种子神...
-
崛起之宋末称雄 (晋城) 起点VIP2017-12-10 两宋元明穿越回到北宋末年成为宋徽宗第九子赵构,面对衰弱的腐朽统治,想要改变既定的命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