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跟魏延会师的徐庶上前,笑道:“机伯,方今天下,便如昔马援对光武所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既然刘荆州老迈昏聩坐守老贼,机伯何不弃之,另投明主?魏将军乃当世雄主,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伊籍沉思良久,深深叹息道:“在下虽知刘荆州非明主,奈何从之日久,不忍舍弃。”
徐庶大声说道:“机伯,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伊籍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顾虑,他神情肃穆地看着魏延:“如若将军日后擒获刘荆州,该当如何?”
魏延知道伊籍感念刘表昔日恩情,便道:“刘荆州乃汉室贵胄,我不便屠戮,便交给天子发落。”
伊籍最怕担负起背主弑主的千古骂名,现在魏延轻轻巧巧地就把这个责任全部撇开,让他心里的大石落地,纳头便拜:“在下伊籍愿奉将军为主公,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魏延连忙把他扶起,笑道:“我不喜败荆州军,我喜得机伯也!”
历史上,曹操在迎接蒯越归降时说:“我不因为得到荆州而高兴,却因为得到异度(蒯越)而高兴。”这话在特定时刻用来赞美一个人的才干,威力极大。
这时,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感念主公如此厚遇,忠诚度提升10点,现在为165点!
此外,伊籍倍感刘表战略失策、用人不当,对他的忠诚度降低到80点,忠诚度变成好感度,仅为感恩刘表昔日收留之恩!”
魏延现在完全放心让伊籍执行卧底任务了。
但这个卧底任务不能太过直白地告诉伊籍,否则会引起他的反感,就像有的白军要员一门心思想要投奔延安,组织上要他继续潜伏卧底,还是要好好地做一番思想工作。
魏延便跟伊籍说道:“机伯,我知刘荆州对你有恩,你现在背弃他,心有不舍,又恐世人非议你背恩忘义,不如这样,你先在刘荆州处暂待一些时日,等我攻破襄阳城之日,你再随着其他荆州官吏归降,如此一来,世人便无法再非议与你,你的清誉便可保存。”
伊籍心里更暖:“主公如此周到体谅,属下感激不已,可属下恨不得马上便为主公效力……”
此时,魏延脑海里再度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感激你对他的周到体谅考虑,忠诚度提升10点,现为175点。”
魏延笑道:“你在襄阳一样可以为我效力,你可以搜集荆州军机密……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加快攻占荆州的时间,荆州也可早日结束战乱,你也可以早日弃暗投明,成为未来的荆州刺史!”
伊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惊喜来得太快了,自己跟随刘表十多年,他连个太守都不许诺给自己,甚至县令都不让自己做,自己还一直是个清谈门客,现在主公魏延竟然许诺自己成为未来的荆州刺史!
他呆呆地看着魏延:“主公,属下没听错吧?”
魏延笑道:“你在治政方面有大才,未来我攻下荆州,你便是首功!我为荆州牧,你便是南郡太守,我再升一级,你便为荆州刺史!望你莫要辜负我的期望!”
即便是现代社会让警员去卧底也会许诺升职加薪,在东汉末年,让一个智力89、政治91、魅力82的人才心甘情愿为自己潜伏卧底,除了把忠诚度提高上去,不给他大希望怎么行呢?
况且日后魏延根本不想委任一个荆州士族人士来担任荆州刺史,对荆州非常熟悉、又是外地人、政治力又高,舍伊籍其谁呢!
伊籍现在真的是感激涕零,感激涕零,相对于信任而不重用的刘表,魏延实在让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第133章 【最后一击】
这时,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感激你给他的承诺和期望,非常感激,忠诚度提升20点,现为195点。”
魏延吓了一跳,这不知不觉间,伊籍对自己的忠诚度竟然这么高了,不过,设身处地想一下,那个没有穿越前的他,如果老板肯像魏延那样对待伊籍地对待自己,肯郑重许诺自己部门经理的职位,恐怕自己对老板的忠诚度也能迅速升到255,从此死心塌地,绝对不会跳槽!
剩下的时间,便是魏延突击教会伊籍一些卧底技术,包括这个东汉末年的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密写技术。
实际上,密写技术并不是现代才有得,古代就有了。因为华夏自古多战事,时分时合,所以华夏古代的情报研究工作,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反切码,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此,古人又发明了“密写术”。
古人使用的这种特殊墨水,并非什么高科技,而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明矾水写出的字,晾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原因是明矾水蒸发干后在纸上留下了硫酸铝钾(明矾脱晶后的产物),而写有硫酸铝钾墨水的纸浸在水中时,其中的硫酸铝钾会吸收附近纸上的水分形成明矾,所以书写处浸湿得比其他地方慢,白色字迹立显。
康熙年间的“矾书案”,则是被废太子胤礽的明矾水密信引起的。康熙五十四年春,康熙亲征准噶尔,得到消息的胤礽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翻盘。他用重金买通了常为福晋看病的医生贺孟頫,让贺带着明矾水密信出宫,没想密信竟让辅国公阿布兰截获,胤礽恢复自己皇太子地位的计划失败。
除了明矾水,古人还用米汤来写密件,收件人把碘酒涂在密信上,便有紫色的字迹显现出来。
不过,在这个东汉末年,这两种密写技术都没有出现,所以魏延交给伊籍以及那些跟伊籍保持单线联系的细作们时,他们都对魏延惊为天人。
这种密写技术和其他间谍技术都关系到魏延霸业的成败,所以魏延传授下去的时候,他就确保那些细作、卧底对他的忠诚度是100多而且秉性坚毅的,不然一旦有一方出卖,敌人太容易将计就计来对付他了。
经过魏延的培训,基本上,他这个势力的情报组织风声的技术在十几个诸侯里面是排在第一,处于压倒性的胜利,当然,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截获的危险,还是得小心谨慎。
经过一天的突击培训,智力高达89的伊籍完全会了。
然后,魏延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此之前所有招揽伊籍的活动都是悄悄进行),对他说道:“伊机伯,我现在放你回去,告诉你们家主公刘表,让他给我一百万石粮食、一万名工匠,不然我马上攻入襄阳,取了刘表老儿的性命!”
伊籍一副仓皇的样子,骑马赶回襄阳。
等到伊籍赶到襄阳镇南将军府,看到灰头土脸的蔡瑁和气急败坏的刘表,而张允则不见踪影。
……
数日前,蔡瑁、张允那两万七千人马被魏延、胡车儿一番张大旗鼓虚张声势加冲击,兵败如山倒,一路溃逃,逃到第二天天亮才停止脚步,聚拢人马,勉强聚拢了八千多人,大部分都没有兵器、盔甲,勉强拿根木棍防身,而且一个个饥困交迫,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挽回军心,蔡瑁、张允也把世家子弟的伪善嘴脸抛开,对几个村庄纵兵烧杀抢掠,勉强填饱了肚子,挽回了一点士气。
不过,他们现在提到魏延就成了惊弓之鸟,完全不敢再北上,只能继续撤往襄阳。
在距离襄阳不到五十里的时候,蔡瑁、张允以及八千士卒全都把心放了下去,毕竟距离襄阳那么近了,魏延的人马根本不敢这么深入了吧。
经过一片两山夹一沟的道路,他们也轻而无备,他们以为,魏延的人马再怎么也不敢跑到这里设伏吧。
不得不说,蔡瑁、张允那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世家子弟做派害了他们,他们以为如何,偏偏魏延不会如他们所愿。
当蔡瑁、张允的人马全部走入谷中,两侧山坡箭如飞蝗,滚石擂木顷刻而下。
荆州军一片大乱,四散奔逃。
廖化、管亥统领四千精兵从两侧山坡杀出,杀得荆州军又是血流成河。
张允在管亥马前走不到十个回合便被管亥生擒。
蔡瑁夺路而走,跟他一起逃回汉水的不足两千人,剩下三千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虏。
一直到了襄阳城,蔡瑁都还闹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魏延麾下人马行军速度会那么快。
他并不知道,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廖化、管亥部接受的是什么训练,全都是类似于后世的特种兵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山地战训练,训练很艰苦,但坚持不下去就会饿死,相对于饿死,他们更愿意承受那样艰苦的训练,让自己变成精兵,随后又伴随着大量实战,廖化、管亥这两支山地作战快速反应部队迅速成为这个时代最快的步兵,甚至比飞燕张燕还厉害。
过去几天时间,廖化、管亥翻越十几个山头,昼伏夜出,终于埋伏在蔡瑁、张允回襄阳的必经要道,对荆州军发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相似小说推荐
-
战国之赵氏春秋 (邑倾尘) 起点VIP2017-11-04 上古先秦重生战国,成为赵国的太子丹,看我如何赵鼎江山!“人屠”白起对阵李牧,赵括...
-
大唐宝鉴 (春风绿了谁家) 创世VIP2017-10-25 架空历史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这是一个小男人在大唐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