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讨论了一会,还是没有任何的结果,不过众人都心知肚明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于是,赵构就让他们纷纷回去休息,明日再启程出发。众人都散去后,一道黑影悄然的来到了郡王府。
赵构见那人的身影便知道是何人,急忙喊道:“十三叔,您怎么来了?”
蔡王赵似笑了笑,道:“构儿,你终于长大了不少,这些时日不见你的本事又大大的见长了。至于,你在青州城所做的一切,我也是一清二楚,做的不错。今日,我前来是想看看你,还有一件事是皇兄嘱咐我前来的,想必你应该猜到了。”
赵构沉声道:“皇叔前来是为了方腊起义的事情?”
蔡王点点头,郑重的说道:“不错,正是为了此事前来,也是皇兄的吩咐,有些事情需要告知于你才行。”
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王的沉默
赵构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蔡王交代的事情。他知道蔡王深夜前来,不是简单的叙旧,也曾听蔡王自己说过,此来有要事要说。
“方腊此人在江浙地区颇有威望,所经之处,义军纷纷依附,就连百姓都夹道欢迎,俨然将他视为皇上。”
蔡王赵似接着说道:“此次你前往剿灭方腊叛军,任重道远,就算你成为骠骑大将军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任何一路大军皆可调遣,仍然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这点想必你已经知晓了。”
赵构点点头,沉声道:“方腊此人到底如何?他手中的兵力当真有百万?”
赵似回道:“方腊真实拥有的兵力没有百万,其中夹杂着百姓,不能作数,能够征战沙场的也不过是数十万,具体是多少,不曾知晓。”
“不过,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谨记!方腊此人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我曾经派遣数人前去打探军情,无一例外都没有回来,只有一张残破的纸张,留下字言片语,说得正是他的武功,我猜想他的武艺不弱于于我。”
“此番你前往征讨方腊,一定要小心为上。我们无法给予太多的帮助,一切就看你自己了。另外,你的伤势如何?”
赵构大吃一惊,他受伤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人知晓,其他人一概不知,就连自己的父皇都不清楚,着实不明白自己的皇叔从何得知,诧异道:“皇叔,您怎么知道我受伤了?”
“不要忘记,我也是练武之人!”蔡王赵似微微一笑,道:“你身上有没有上,看你的步伐以及气息便可以猜到一二。你现在身上气血不顺,面色有些苍白,这个我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即使没有学过什么内功,一些浅显的东西,还是略知一二。不过,我非常好奇,以你的伤势来说应该歇息的,不知为何你居然行动自如?”
“皇叔,您就别寒碜我了!”赵构哭笑不得说道,“我受的伤不是外伤,而是内伤,以致于我无法使用任何内力,更不能动武。这一次征战梁山军时,要不是最后时刻援军赶来及时,兴许我逼不得已之下只能强行使用,这样一来不死也得重伤。”
蔡王赵似沉思片刻,沉声道:“你的伤势是卢俊义造成的?”
赵构再次惊呼道:“皇叔,这……您也知道?”
“梁山军中武艺高超之人唯有卢俊义一人,曾经我与他交过手,他的武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是论枪法,则是天下无敌,就连我在他手中都吃了亏。不过,那一次他也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蔡王赵似负手而立,遥想当年,器宇轩昂,就连赵构都有些佩服。他知道自己的皇叔武功深不可测,上次战胜于他也不过是在他病情严重才占得上风。若是伤势痊愈的赵似,赵构心里还真是没有底。
赵构猛地想起一件事,问道:“皇叔,侄儿有一事想要问您,不知您能否如实相告?”
赵似好奇的回道:“怎么?你有事就说,不必藏头露尾的!”
赵构开门见山地问道:“皇叔,师傅的儿子战死沙场是否与您有关?”
赵似沉吟不语,淡然地说道:“这件事日后再与你说,目前来说你还是应对后面的事情比较重要。”
赵构见赵似不愿多言,他也不好继续询问。毕竟,这件事关乎蔡王赵似独子。接下来,赵似也不想继续多留,便起身离去了。赵构苦笑的看着赵似离去的背影,摇摇头回到自己的房间中,躺下休息。
赵似离开郡王府后,他没有回到琥珀山庄,也没有回到皇宫向宋徽宗禀报情况,而是来到了一处别苑,悄然的看着里面的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赵似目不转睛的看了片刻,然后又悄悄地转身离去了,仿佛从未出现过似的。
“他走了吗?”端坐在房屋中的男人在他转身离去后,低声问道。
一个黑衣人躬身回道:“回主人,他已经走了。”
那人点点头,冷笑道:“当初本王一念之差才落得如此地步,这些年来一直韬光养晦,就是避开皇上的耳目。但是,没想到这个皇上还真是不能小看了,居然时不时的派人前来观察我的一举一动。现在。本王还没有实力与你抗衡,待时机成熟后,我便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手段。”
那人狠狠地丢了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留下“龙”字,便从怀中拔出一把匕首,猛地将纸张劈开。蔡王赵似只是看了表面,没有看清全部,要是看到后面的事情,他必定非常惊讶,自己非常小心依旧是被人发现了,还早有防范。
次日,赵构早早地便起来了。只因,此次剿灭方腊的将领除了宋江等人外,还有之前与他一起平定梁山军叛乱的岳飞、刘琦等人。与此同时,赵构又下达军令,传令于曾孝蕴、京东西路大军、张叔夜等人,命他们率领大军前往江浙,助他一臂之力。
此次,赵构没有抱任何的宽仁之心,决定剿灭方腊起义军,任何阻拦者都杀之。因此,赵构调集大军时,都是让他们倾尽全力,命令所有的士兵倾巢而出。赵构的军令传达下去后,所有人都不敢违背,全部都集结大军。
赵构启程前,手中多了一份方腊起义军的情报。即使只有一点点,作用不是很大,总比一无所知,没有准备的就去迎战,那么此战必输。另外,从情报中赵构得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代奸臣蔡京死在了方腊手中。
“蔡京死了?”赵构喃喃自语,道:“这样一来也免得我亲自出手,他死了也好。不过,这样死了也算是便宜他了。方腊还真是懂得抓住民众的心意,借由蔡京的死,激发出民众的支持,还能得到百姓的欢迎,当真是一举两得。”
赵构仔细的看了一下调查的情报,上面没有太多的东西,只有近年来方腊所做的任何事情,皱着眉头道:“居然还有一些邪恶的教派进入其中,这些邪恶的教派当真是要好好地处理一番才行,不然教众甚多真的发生多乱,也是一件麻烦事情。”
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到底数字是多少,情报上没有说明,给了大概的数字的确有几十万。不过,真正能够战斗的士兵也就是三十万左右,其他人多数是平民百姓,滥竽充数罢了。赵构眼看是这样的结果,嘀咕一声:“要真的悉数斩杀,不知道会死多少无辜的百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赵构想要为大宋崛起,却不是想要踩在百姓的尸骨上一步步的崛起,这样的崛起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的意思。因此,赵构决定宋徽宗说是杀无赦,无一幸免。不过,赵构还是觉得有些人该杀时毫不手软,不该杀时还是不要滥杀无辜,他可不是白起,坑杀降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战前部署
“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织,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至死弗恤,于汝甘乎?”
“靡荡之余,又悉举而奉之仇雠。仇雠赖我之资益以富实,反见侵侮,则使子弟应之。子弟力弗能支,则谴责无所不至。然岁奉仇雠之物初不以侵侮废也,于汝安乎?”
“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夫天生烝民,树之司牧,本以养民也;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能无愠乎?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二虏得此,益轻中国,岁岁侵扰不已。朝廷奉之不敢废,宰相以为安边之长策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
“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者皆龌龊邪佞之徒,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朝廷大政事一切弗恤也。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
“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守臣闻之,固将招徕商议,未便申奏。我以计縻之,延滞一两月,江南列郡可一鼓下也。朝廷得报,亦未能决策发兵,计其迁延集议,亦须月余;调习兵食,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
“此时当已大定,无足虑也。况西北二虏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中原不堪,必生内变。二虏闻之,亦将乘机而入。腹背受敌,虽有伊、吕,不能为之谋也。”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宝鉴 (春风绿了谁家) 创世VIP2017-10-25 架空历史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这是一个小男人在大唐不得不说的故事!...
-
贞观大才子 (只如初贱) 起点VIP2017-10-31两晋隋唐他本平庸,无心权贵。只愿一树桃花,伴佳人左右。他本淡薄,没想过扬名立世。只愿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