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之赵氏春秋 (邑倾尘)



第一百二十一章荀子谈秦

张禄听到郑安平谈及的事后,夜已经深了,忙的让郑安平退下歇息去了!自己却仍在想郑安平所提及的事情!

旭日清晨,荀子随着浮徐到达相府内拜见国相张禄!荀子自来到咸阳之后,一直待在酒舍之内,也就是今天面见秦国的国相张禄,才从酒舍内走出来。

相国府是在穰侯府为主稍加修饰,张禄就搬了进来。荀子一行在郑安平的带领下走进相国府内,当走进府内的正厅,张禄早就等候多时了!荀子走进来时,张禄

张禄看着坐下的荀子感叹道:“今日再见祭酒大人仍是风采依旧啊!”荀子一听张禄的话后,自是明白张禄话的言外之意,荀子一脸恬然笑容看着张禄道:“相国大人所言的不过是过眼云烟,往事不堪言之啊!”

张禄听到荀子的话后,也不再过多提及,而是就直接问道:“不知祭酒大人面见秦王准备言及什么学说,还是儒家学说吗?”

尽管在后世之中,对于张禄的性格评说言及不一。但不可否认,张禄此刻在帮及荀子面见秦王时,倒是没有丝毫的私心。

对于荀子到来,张禄内心是挺欣喜的,张禄此刻也是初位极人臣,当初他在齐国时也是同样的受人不待见,因此他也是极为的明白拜见别人时的紧张之心!当初,他随着须贾拜见魏王,他也是像今日的荀子一般,如今只不过自己所处高位,这感觉确实是:一览俯视天下!

因此他所问到荀子的话,是等到面见秦王时,所讨论的话题是能够帮及的到的,所谈及的是自己有所准备!

荀子听到张禄的话后,忙的应声说道,不过他也是并未正面回答相国的问题,只是讲及:“我听说,无论言者是何学派,重要的是所处的学派要服务于君王,”

张禄听到荀子的话后,沉凝半晌,也是同意他的言论道:“先生所言不差啊!”然后,张禄就对于荀子不顾及儒门弟子约定俗成的准则:儒者不入秦,询问道:“不知祭酒大人入秦有何见解?”

荀子是从洛阳东出进函谷关,一路所见秦国的山川地形,民风民俗,官吏行政,因此赞叹的对张禄道:“自荀况入秦所见,秦有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张禄听到荀子言及自孝公而来,秦国四世而盛,非为运气使然,非是代代明君所致,而是商君变法,变的是法立如山、法贵时效、法外无恩!张禄在秦所仕这么些年,自是明白荀子话的含义,点着头道:“然也啊,祭酒大人所言字字珠玑啊!”

荀子听后,微微一笑继续道:“秦据函谷关之固,地形险要,山川秀美;久久老秦人,百姓淳朴恭顺为古之民;法贵时效,官吏严肃敦敬为古之吏;士大夫公而无私为古之士大夫;朝廷运转效率极高,君主垂拱而治,为古之朝。是以秦有四世而胜,非幸也,数也!”

张禄听到荀子的赞美之词,哈哈大笑道:“祭酒大人的话可比老秦人还老秦人啊!”荀子自是不比孔子和孟子!因为荀子与他们相比,有着更为迫切渴求统治者垂青的心态……

当时孔子见鲁定公时,孔子第二次得到任用,但由于不满执政季桓子所为,愤然去鲁,周游列国十四年。学生子贡曾向老师建议不要把标准定的那么高,适当放宽也不是不可以,所谓: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但孔子虽四处碰壁,仍不愿迁就当权者!而当卫灵公问战阵之事时,孔子也因灵公无道而拒绝回答。

而后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猝然发问道:“汝不远千里而来,会有利于我魏国吗?”孟子当即顶了回去:王何必曰利?这里仅有的只有仁义而已矣!我是来教导你行正道的,不是仅仅只为利益与否!

这话说出来,连他的学生公孙丑都听不下去,也对孟子提出过类似子贡的问题,劝老师降低标准,所谓: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当然不肯为统治者屈膝,也不愿意为现实政治就俗!

而相比较孔孟对统治者的态度:我确实希望得到任用以展平生抱负,但前提是君主你要全盘接受仁政与王道的学说,如果不接受,那恕我绝不奉陪!孔子抱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坚定,孟子坚守为王者师的倔强信念,热衷于完善自己的理论学说,追寻圣王留下的点滴印记。荀子却是不尽然,等到了这时期,王道与帝业的相争已然到了“白热化”,横成则帝业可成,纵成则王道可成!

因此才有了今日荀子对于秦国的大言赞美之词,他既来到秦国,就是为了让儒家学说迎合秦王的国策国政,他在稷下学宫深研儒家、法家学说,自是有信心融合二者学派的相契点。促成儒家与秦国专制统治者的深度合作,使儒学扬名立万!

荀子听到张禄的话后,点着头道:“昔日,商君变法之前,深入秦国深山之中,知民事,晓山川地理,不知老秦人,怎敢到秦王面前言及儒家学说!”

张禄听到荀子的话后,才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那荀子既然敢犯儒家大忌:儒者不入秦这一铁律!自是准备有余,不打无准备之仗啊!

张禄刚喝口茶水,就见到郑安平进来道:“先生,宫内来人说,秦王在书房殿内等候!”张禄听后,看着外面日上三竿,秦王此刻让去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重要事情的!

张禄起身对荀子道:“祭酒大人,可还要整理一番吗?”张禄是怕荀子一连面见自己和秦王,这才关切的问道!

荀子也本没能想到一日之内,就能见到秦王。如今听到张禄的话后,脸上难以掩饰激动的内心道:“荀况早已在等候此刻!”

张禄听后,用手做出“请”状对荀子道:“祭酒大人请……”

第一百二十二章面见秦王

当张禄带着荀子一同到秦王宫内时,刚好张庶从书房内走出来!张庶微笑着对张禄道:“相国大人,王上刚谈及你呢!”

然后看到张禄身旁跟着的年过半百的老者,眼神不离荀子。张禄看着张庶看着荀子,这才将他拉过一旁道:“此人乃是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卿也!”

张庶听到相国的解释后,才恍然的点头。张禄对着荀子耳旁言语了两句,就随着张庶径直的走进王宫的书房内!单单留下荀自在外面等候!

张禄刚踏进书房内,秦王就高兴的让他到自己的身旁道:“来来来,张卿,正好要找你呢!”张禄忙的走过来拜道:“王上,不知找下臣何事?”

秦王拿起一叠竹简道:“如今魏国要来和谈,边境的将士们却是按捺不住啊!纷纷上言请战的!”

张禄听到秦王的话后道:“战事不过是朝堂外的一种手段,既然在朝堂上就可以达到目的,为何要重燃兵戈呢!”

秦王听到相国的话后,很是同意。就在竹简上批注着拒绝的话语!刚书写完,抬起头来就见着张禄欲言又止,似要对自己言及些什么呢!

秦王放下手中的笔问道:“张卿可是有什么心事?”

张禄听到秦王的问话后,忙的俯首拜道:“我王慧眼如炬,臣下不敢欺瞒!”说完就将荀子要为秦王推及自己学说的事谈及起来,事情成功与否就看荀子自己的造化了!

秦王听到张禄的话后,沉思片刻道:“素有听闻,儒法相对,儒者从不入秦,怎会有人来秦国推及儒学呢?”秦国自是从商君变法之后,就是成为了法家学说最为昌盛之地,如今秦王也是鲜有听闻有儒者向自己推及学说呢!

张禄听到秦王的话似是带有些许的兴趣,就在旁说道:“此次来者,就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过祭酒大人……”

张禄一说荀子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过祭酒大人后,秦王才真的对荀子有了兴趣道:“既是张卿所荐,寡人就见上一见,张庶,去请荀卿去!”

就在一旁站着的张庶听到秦王的话后,忙的退了出去,去迎接站在门外的荀子!荀子在外面等有片刻就见着张庶出来,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荀子既是张禄引荐面见秦王的,张庶自是对他礼遇有加,笑着对荀子道:“先生请,秦王可是静待先生雅言呢!”

荀子点着头对张庶回礼道:“有劳了!”

等到荀子进去时,张禄就跪坐于秦王身旁,可见张禄深受秦王恩宠。秦王似是有点考校荀子,上来就先是表达了对儒家的不屑,他对荀子道:“儒无益于人之国也!”

荀子跪坐于秦王的对面,他既是要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人君所接受,自是不会像孔子抱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坚定,孟子坚守为王者师的倔强信念。

荀子对于秦王可谓是恭敬之及,双手举高于眉间,宽松的士子服使得衣袖尽遮住荀子看往秦王的视线,对着秦王一拜下才回话道:“王上所言甚是。但王上却是只知其一啊!”

秦王听到荀子没有反驳自己的话,才接着询问下去道:“不知荀卿所言的其他是为何?”刚才秦王的开场之言不过是试探荀子之言,毕竟先前的两位儒家大师在君王的心里可是印象都不好,一言不和,既拂手离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