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权臣风流 (梁可凡)



张勉想得入神,全然没注意到吴瑭已被脱了冠帽,剥了官袍,将下大狱。

性子又急又直的人,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意,吴瑭便是这样的人。他才学是有的,政务能力也很不错,可他在刘询面前,从不掩饰对这位来自民间的皇帝的轻视,霍光退隐后,刘询几次宣他进宫,让他提供一份名单,以便充实官员队伍,他却双眼望宣室殿的殿顶,一句没有人才,便把皇帝“打发”了。

这样的“人才”,刘询怎么会留他?不过,原来的计划,是等武空的绩效评选出来,评他为差,让他卷铺盖,回老家度过余生。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此刻,殿中人人想到这句话,心中战战,竟无一人为吴瑭求情。

吴瑭身着中衣被押出殿时,回头看了张勉两眼,本盼他为自己说两句话,却见他低着头发呆,不知想什么,气得又破口大骂起来,不过这一次,他口口声声只骂张勉。

刘询怒气未息,道:“卿等欺朕年轻么?”

群臣在程墨带领下再次以额触地,齐声道:“臣等不敢。”

程墨更道:“陛下息怒,吴玉美心怀不轨,与臣等无关。”

这就是给吴瑭事件定性了。

第536章雄起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今天的早朝,刘询犹如武帝附体,很是严厉了一回,所议的事,都由他一言而决,有几个三朝老臣看着端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恍惚觉得武帝又回来了,不由更加诚惶诚恐。

终于散朝了!当刘询宣布今天的早朝到此为止时,朝臣们都松了口气,自制力差的,立即把绷得紧紧的肩膀塌下。

刘询道:“程卿随朕到宣室殿。”

程墨赶紧应道:“诺”。不管心里怎么想,这个时候必须和刘询把戏演好,两人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群臣躬身高喊:“恭送陛下。”

不知是刘询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还是事实如此,他觉得臣子们的语气恭敬了很多,平时说这话多是敷衍,现在才有那么一点发自内心的意思。

张勉却明显感到气氛明快很多,刘询没走之前,殿中的空气如有实质般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呼吸困难,而随着刘询走向殿门口,这股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凝重气氛也消失不见了。

没想到这个来自民间的少年有如此强势的一面,看来,他是宁愿死,也不会当傀儡了。张勉神思不属。

程墨跟在皇帝仪仗之后,去了宣室殿。

宣室殿窗户大开,纱幔卷起、屏风移开了,穿堂风习习,顿时让一身官袍,又累赘又沉重的程墨觉得凉爽不少。

“参见陛下。”程墨行礼。

刘询刚在椅上坐下,笑容满面地道:“大哥来了,快坐。”待程墨谢坐毕,在椅上坐下,又道:“朕今天表现如何?”

他像一个展示演技的新人,极盼得到信任的人肯定。程墨朝他竖了竖大拇指,道:“陛下做得非常好,一下子把心怀异志的人镇住了。”

从来上位者只有恩威度施,刚柔并济,才能让手下臣服,为君者也不例外。刘询生性平和,又自小没有父亲教导,跟放羊似的,长到这么大,没有长歪就不错了,你让他能有多强硬的手腕清除异已?朝臣们倒像捡轻柿子捏似的,没把他当回事。

以前,程墨曾委婉劝过他,但他担心让霍光反感,不敢有所动作。现在壮起胆子想动手了,还得遮遮掩掩,要不,程墨何必成立什么考功司?只要刘询愿意挥起屠刀,哪怕杀一儆百,程墨自会为他谋划。

程墨也曾利用零碎时间看些史书,朱重八成为明太祖后,杀得血流成河,一杀几万人,什么空印案、蓝玉案,程墨都曾看过记载,信手拈来,借鉴一下,有什么难的?

可是刘询不肯,听说要杀人,小脸煞白,犹豫半天,道:“只要他们肯挂冠离去,倒不用杀他们。”

有官当,谁会辞官,两袖清风回家种田?自程墨出仕以来,只看到用利益交换求取举荐信的,还从来没见过有官不当的。这样的人有没有?有,但是凤毛麟角,皇帝征僻辞而不至的,翻开史书,数一数便知道有几人了。

要不然,为什么改举察制和征僻制为科举制,世家们反应那么强烈?官职就那么多,哪怕分极少一部分给寒门子弟,世家们也不愿意啊,一切都为了这把椅子。

程墨没办法,只好成立考功司,事先讲明游戏规则,以便让那些跟刘询不是一条心的人离开。刘询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可惜朝臣们并不能理解他的一番苦心。

吴瑭是刘询继位以来第一个下大狱的臣子,还是位居九卿之一的重臣。今天早朝发生的事,足以给那些轻视刘询,自以为跟随过霍光,肆无忌惮的朝臣们敲响警钟了。

刘询显然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招呼程墨吃点心,自己拿起一块吃,然后笑道:“让羽林郎拿人,朕还真有些惴惴呢。”

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吴瑭能拒捕不成?他一个糟老头子,能是齐康和何谕两个年轻力壮,日日勤练武功的青年的敌手?要是这样,还要羽林卫做什么?程墨不解地看他。

刘询有些难为情地解释:“朕不知羽林郎会不会听令。”

他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程墨立即离座请罪:“臣罪该万死,臣不能护卫陛下周全,请辞去卫尉一职。”

羽林卫是皇帝亲军,唯皇帝之命是从,可现在皇帝居然说担心羽林卫不奉命,岂不是说他这个卫尉有异心?

刘询赶紧摆手,道:“朕不是这个意思,大哥快快起来。朕……只是从来没有命令过他们,不知他们可肯听令。朕知道他们一向忠心,是朕……”

他难以启齿了。并不是他不相信程墨,不相信羽林卫,而是他很自卑,这种自卑来自于他的经历,他还在襁褓之中,祖父便被逼自杀,全家入狱,他一直在民间长大,受过很多苦,甚至曾有些吃百家饭、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候。

不敢杀不服他的臣子,也是源自于这种自卑,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程墨也没有想到,以为他生性仁厚而已。

程墨看着他,一脸茫然,道:“陛下是因为什么呢?”

刘询期期艾艾道:“朕是不是应该让大哥拿人?”

原来他以为必须让自己下令,程墨笑了,道:“陛下才是羽林卫这支劲旅的主人,陛下直接下令即可,完全无须经过臣。”

皇帝有皇帝的尊严,哪怕两人再要好,刘询也不愿剖析自己的内心。他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了。

“明天一早陶云山便要出京了,赈灾的粮食可得今天备妥。”他道,再次示意程墨坐。

程墨谢了坐,在椅上坐了,道:“吴司农向臣保证,一定按数量筹措,明天一早装车,随陶云山起程。”

“他明天见驾,朕还有几句话嘱托他。”刘询叹道:“自朕登基,第一次发生水灾,可大意不得。”

臣子离京,必须陛辞,就是要走之前,向皇帝说一声儿,皇帝有话要问、要见他,自会宣他上殿,要是没什么话说,不见他,他自出京便是。

看他真情流露,心系百姓,程墨道:“陛下,可要发动京中士绅捐衣捐粮,随后派人送去?”

“如此甚好。”

第537章书呆郡令

感谢大盗草上飞投月票。

在京中号召众士绅捐粮的最好人选,莫过于安国公了。他长袖善舞,人缘极佳,又位高爵重,说话极有份量,站出来振臂高呼一声,勋贵、皇亲、国戚、豪富士绅纷纷响应,不到半天,粮车便一辆辆运到指定的仓库。

陶然陛辞,刘询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一定要携带粮食,快速到达,救民于水火之中。陶然虽然得以上朝,排在队列末尾,却从没能离皇帝这么近,皇帝更不可能单独和他说话。他又是激动,又感责任重大,再三保证一定会宣示皇帝的恩泽,让受灾百姓感念皇帝的好。

刘询道:“那倒不必,只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朕的心愿足矣。”

好在此时是夏天,倒不用担心灾民会冻死,只是家园被水冲垮,即将收割的稻谷也颗粒无收,损失实是惨重。陶然此去,负有协助谭炎帮助百姓灾后重建的重任,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程墨已经和他探讨了,两人就此事达成一致意见。

陶然辞驾毕,立即出未央宫,钦差仪仗,赈灾的粮车浩浩荡荡奔城门而去。

远在豫章的谭炎刚刚巡视灾民回来,雨已经停了,可城东成泽国,能站人的街道到处是灾民,还有无数灾民不断涌进来,这座城市已拥济不堪。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睡全在街上,随处大小便更是家常便饭,臭味在烈日烘烤下风飘十里。

城中搭起粥棚,每天一顿稠粥。士绅捐的粮食昨天已经吃完了,今天灾民没有领到粥,大声鼓噪起来,谭炎担心再这样下去,会起暴动。

谭炎焦头烂额。他站在城中一条街道上,连续多天睡眠不足,熬得通红色的双眼,望向京城的方向,耳边传来孩子妇人的哭声,男人们的牢骚,更有仇视的目光射在他的身上,让他如芒在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