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李好真的是被气着了,所以心中对李恪的称呼也变的没那么尊重了,谁那家伙突然玩了这么一手。
把齐王李祐招降了没多久,李恪跟李二干了一架,结果又碰上太子造反。好吧,这家伙又扯着脖子上去理论了一番,总之齐王李祐和太子承乾都罪不至死。
要真论罪,李二有罪,太子老师都有罪,所以天家的事情不能怎么论罪。那么讲道理,这大致就是皇帝的家务事,小孩子闹闹,大人也就打打PP而已。
李恪这算歪论,至于什么王子犯事,与庶民同罪这种问题想都别想,那也不可能。比如造反这种事情,如果株连九族,李二是不是一样要跟着死?不要说九族,就算三族李二也跑不掉。
这个时候智商欠费的李泰,不知道是不是被胜利冲晕了脑袋,还是什么。李二问了他一个问题,结果这家伙很自以为然的回了一个杀子让位的答复出来,再加上太子的一些话,以及李二的老臣们实际并不认可李泰,结果这家伙的皇位梦想就此了断。
在潭州府李好他们并没停留多久,然后带着自己一家人继续慢悠悠的往长安而去。而李恪的长子现在就跟在李好身边,对外一切都没公布出去,甚至还特意掩盖了一番。
这个时候贞观十七年初的动乱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李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轻易的就把这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情摆平了,只是处理结果并不理想,留下了太多后遗症。
第三百零一章路遇
“这算是傻人有傻福么?”李好还没到长安,所有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跟原历史不同的是,李祐没有被赐死,而太子承乾也没被废为庶人。
两人仍是皇家的人,不过所有封赏全部被剥夺,然后一个被流放到了林邑,一个被流放到了扶桑。魏王李泰的结果跟原历史一样,并没变化。
另一个变化就是李恪,这家伙原历史中在这次事件中非常有机会被立为太子,不过却被长孙无忌截了糊,然后让晋王李治上了位。
现在这家伙想都别想了,连接几次的和李二怼了几场,直接被恼羞成怒的李二赶到了河北道任职。这就是一个闲职,没有兵权也没有政权,相对于赶到河北道闭门思过。
不过李恪原本的封赏,爵位之类并没因为这次惩罚被降,反而还升了一些。李恪的老婆和孩子也被允许回长安居住,李恪则无诏不能进长安。
比起原历史来说,好像又好了不少。除此之外,李二还丢了一个公主,据说是乱兵导致公主住处出了事,这事情找不到人,最后不了了之,消息并没对外公布。
而那些叛乱的士兵们因为李恪的原因,被牵连的也不多,只是重臣之中有几个倒了霉。侯君集还是和原本一样,被杀,不过家里的人没有牵连,全部发配。
老魏虽然提前上书请了罪,不过依然没有逃过一劫,跟着太子一起被发配到扶桑去了。李好有点感叹,不知道老魏这人是死了好,还是现在这种结局好。
而另外的太子老师孔颖达,还有其他几个一样被牵连了,这跟原本的结局不一样。原本他们并没受多少影响,现在他们跟着齐王李祐被发配到了林邑,去那边传播儒家正统去了。
晋王如同历史一般,轮到他坐了太子的位置,不过却在李二心中埋下了梗。那个谣言似乎已经验证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恐怕最后也会成真,这让李二对长孙无忌疏远了不少。
潭州这边这些年的变化很大,比起李好当初离开长安时并不会差多少。而且这边差不多相当于在一张白纸上面作画,所以画出来的结果跟李好之前预期的并没多少分别。
除了宽阔的水泥大马路,和马路上面来往不断的马车。沿着大马路两边的房子也多了起来,全是那种水泥楼房,让李好一路看来感慨颇深。
这些东西让他有一种后世的感觉了,当然比起李好穿越那个时期可能不如,但是比起李好小时候后世的样子,似乎差不多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是李好同李恪两人,以及李好的学生们几年努力后的结果。
现在两湖地区已经成为了大唐的新粮仓,也让李二有了更多的资本挥霍。整个大唐的百姓也因为这边的变化日子好过了不少。这是李恪的资本,所以他才会仗着这些资本去找李二理论去了。
“见过皇子。”李好没想到的是他才过了江,就碰上了齐王李祐的队伍。随行的人不少,孔颖达他们都在一起,由士兵押送林邑。
只是见到李好的车队后,李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要求见李好,所以李好就来见了他。李好之前和齐王见过面,也一起喝过酒。
那时的齐王比现在嚣张拨扈多了,这家伙现在就是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吴王被赶往河北道的时候跟我说过,说哦发配到林邑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遇到你了,最好见见你,所以能在路上遇到李少君,这也是天意了。”
“吴王说的没错,当初他来潭州的时候,那边和现在的林邑差不多。现在潭州可是我大唐富饶的地方之一。王子去了林邑后,只要能安下心来,日子肯定会过的很舒心,说不定还有回长安的机会。那边四季如春,一年看不到雪,四季有各种蔬菜瓜果吃。如此想的话,王子心中想必会开心快乐一些。”
李好不知道李恪跟他说了什么,只能说些宽心的事情。而且因为现在大唐的医术进步,齐王也不用担心会在那边发生什么事情。只要能安心下来,这家伙的日子肯定过的很自在。
两人聊的时间不长,似乎李祐转了兴致,这家伙现在对吃食和医术这块比较上心,跟李好探讨了这方面的事情,还向李好借了一些典籍,然后两只车队各自往各自的目的而去。
这次跟着李祐一起去林邑的人不少,有几个还是大唐这边的大儒,这些人的作用就是给林邑那边的百姓普及大唐的文化,这个是李好曾经跟李二主动要求的事情。
跟李祐这边分开没多久,李好又遇上了废太子的车队,这些人似乎就在李好归路上等着一般。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因为他们在路上碰上而已。
废太子被发配去扶桑,他最安全的路线就是走岭南道,然后从泉州府或者广州府那边坐船过去,因为这边的航线最稳定,其他地方还等探测。
李二自然选择原谅了李承乾,自然不会希望自己儿子死在路上。正好李好这个时候从岭南道回来,双方刚好在路上碰上。废太子一样要求见李好,李好也没拒绝。
而且和齐王见面一样,两人身边都是有人在看着。李承乾见了李好后,心中感慨更盛。他跟李好的关系比起李祐来说又不一样,只不过李好拒绝了李承乾的招揽。
那时的李好可没现在的功绩和地位,现在看来,李好这人眼光确实不一样。扶桑是李好打下来的地方,李承乾被发配到那边,自然想希望从李好手中得到一些支持,要不然他在扶桑的日子会过的很难。
“与少君一别,多年未见,少君现在风采更盛以前。”或许因为这次的经历,李承乾的心态表面看起来变了不少,不再像以前一样带着一些捩气。“听说天下名茶,皆出自李少君之手,我最近对茶道有点兴趣,想跟少君请教一番。”
李好听后嘴角扯了一下,感觉李承乾和李祐两人似乎特别搞笑。一个现在转性去研究医术,一个现在搞起了茶道,这让李好有点无言相对的感觉。
天下名茶是指后来出现的新茶,比如岳州的君山毛尖,大红袍,铁观音等等。这些茶的饮用之道跟以往的煮茶有很大分别,而且现在已经风靡整个大唐。
“王子喜欢这个是好事,常喝茶能修心明性。而且扶桑那边,我大唐的茶道很受欢迎,王子过去那边后当会习惯那边的生活。”
李好不知道李承乾是真转性了还是假转性了,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说了一些没有什么内容的话。别人见到这两个被发配的王子,估计都会躲远远的,也只有李好当没事一样见了他们。
“扶桑离我大唐也不算多远,那边的生活习惯几乎都是仿照我大唐。王子过去后不用担心生活习惯之类的问题,那边还有不少温泉,也算的上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了。”
跟李承乾谈的也不多,不过李好在这里还见了老魏。跟原历史不同的是,老魏原本在年头就要挂掉,却被抢救了过来。而他儿子和公主的事情也成了下来,刚好在太子叛乱前成了婚。
这次发配扶桑,老魏的儿子和公主两人并不在其中。而老魏虽然发配到了扶桑,但是他身上还有官职在身,他去扶桑那边还要干事。
所以李好特意找了老魏谈谈扶桑那边的事情,对于唐初的一些老家伙的眼光,李好还是很佩服。比如老魏,这家伙骂了李二那么多年,竟然没什么事情,这就是能力。
而且对于异族的处理方面,老魏的眼光也非常的毒辣。比如突厥那档子事情,当初老魏就非常反对,可惜李二并没听老魏的话。
对于老魏的这种设想,李好非常赞同。所以两人就扶桑的事情交换了意见。老魏对于自己被发配到扶桑并没什么怨言,听李好说起琉球那边的事情还有点向往的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江山盛世 (莫语微言) 起点VIP2017-10-10 架空历史我本无心争天下,奈何天下迫我争。一次古墓的塌方,灵魂穿越千年。隋初年,帝国初建。...
-
抗日之死亡名单 (正七品) 起点VIP2017-11-15 抗战烽火张雷特种兵高手,穿越来到抗战时代,屈居在大特务家中当小长工,暗中建立死亡名单,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