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些人是不是真的百姓,这个谁也不会去计较了。历史记载的是大唐王师过来,林邑扶桑百姓夹道相迎,显然这两地的君王实在是不得人心,所以大唐剿灭他们也是正常。
而两线的战斗也比李好预想的要顺利不少,两国的内乱让他们的军队出现了混乱。原本就武器落后战斗力十分低弱的国度,现在变得更加虚弱起来,根本就没法和唐军对抗。很多时候几乎一触即溃,顺利的让人难以相信。
在他们民间,因为那些传教道士的宣传到位,受到的反抗也很弱。这让两线的战斗变的十分轻松起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贞观十六年底就能完全结束战事。
“郎君要过去林邑?那边不是有王将军在坐镇么?”东线的顺利登陆,并获取了在扶桑本岛的一块地盘后,李好开始筹划林邑的登陆战,这次他将要亲自出征,带着广州府这边的五千海军登陆。
海军的说法是李好给的名字,在大唐朝廷,这些士兵的称呼为水军。岭南道这边现在有水军近两万,一万去了东线,五千跟李好准备登陆林邑,剩下的就在南海这边进行日常的巡视。
“这个不一样,陆路是王玄策主持,但是海路他主持不了,所以只能我过去。林邑的登陆战很重要,需要一个分量够重的人主持。”
林邑跟扶桑那边不一样,扶桑的地域太广,唐军过去从哪里登陆都一样。但是林邑不一样,林邑的几个大城市几乎都在靠海这边,而且海岸线并不宽,所以这边登陆战有可能就是一场硬仗。
不过李好也不是没有准备,远东贸易在林邑有好几个据点,而且都是在海边。对林邑宣战后,这些据点变成了唐军进攻的桥头堡。只是现在这些据点都被孤立起来,虽然暂时没有多少危险,但是却不能长期坚守下去。
李好指挥海路的战斗的原因就是尽快支援这些据点,然后把林邑的海岸线完全封锁起来。再配合王玄策的陆路军两头夹击林邑王朝,尽快结束这边的战事。
“那郎君一定要小心,不如让三娘姐姐跟着郎君一起过去吧。三娘姐姐会武艺,我等全都有小孩在身边,就留在广州府把孩子带好。”
武顺轻轻抱了下李好,李好也出征的事情她们阻止不了,只能让李好少为她们担心。陈三娘现在是李好的女人,有个人在身边照顾李好,她们几个也放心些。
出征那天,李好的几个女人全部抱着孩子过来码头这边为李好送行,还有其他人跑了过来送行。那些都是水军这边的士兵的家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
“起航!出发!”李好和自己的女人全部拥抱了一番后立刻就上了船,他身边的学生现在又换了一批。这些又是跟着李好身边实习的学生,他们将会在李好征服林邑后留在那边任职。
陈三娘换了一身军装跟在李好身边做了李好的亲兵,李好的日常生活也由她来照顾。行军打仗跟平时生活不一样,平时李好很少需要人照顾,但是现在却需要,很多时候他忙碌起来吃饭的时间都没。
海路这边的真容是两艘宝船,还有几百艘飞剪船。跟东线那边的战斗不同,海路这边的船只都装了火炮,这些经过多次试验后的火炮跟之前的威力相比,变化太大。
不仅准头多了不少,射程也远了不少,最远的射程在几公里之远。李好之所以要亲自带着这只水军出征,目的就是实验下这支水军的真正威力。
东线那边没有匹配这些,因为这种火炮的数量不多,而且操纵的人缘也不够,所以李好只能集中在南线这边。等这边的战争结束后,这支能形成战斗力的水军才会派去东线那边。
“这大海真大,比岸上大多了,到处都看不到尽头。”在海上走了一日之后,陈三娘忍不住惊叹起来。他们都已经走了一天了,出发的地方早已看不见了,周围也看不到其他的地方。
“嗯,这天下本来就是海洋比陆地大,陆地不过只占了一小部分而已。”李好听后笑着回道,就算是大如李好现在乘坐的宝船,到了大海之后也越发显的渺小起来。
因为李好的原因,唐人在海上的远行船队中都匹配了各种吃食,什么水果罐头,肉类罐头都有。而且如李好乘坐的这艘宝船,上面还有一小块地方种着蔬菜,瓜果之类。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关键时刻却是用的上。
陈三娘见李好出来走走,立刻把自己手中的水果罐头递了过去给李好品尝下。这是菠萝罐头,里面的菠萝块跟新鲜的菠萝区别不大,所以陈三娘很喜欢这种罐头。
这些都是李好为了预防远航水手容易发生一些病弄出来的东西,除了食物,一些比较管用的药也被用在了这些地方,比如青霉素和磺胺。
在另一个时空中磺胺比青霉素先应用起来,但是在这里,因为李好的原因这些东西提前产生了,不过磺胺反而出现在青霉素的后面,因为这是一种合成药剂。
原本的历史中,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特?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
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
第二百九十二章出乎意料的战争
“百浪多息”这种奇异的现象让这些科学家们猜测,一定是这东西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
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937年制出“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这样,医生就可以在一个“人丁兴旺”的“磺胺家族”中挑选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的药了。
到了李好的那个年代,磺胺类药物临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而且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又便于长期保存。是仅次于抗生素的一大类药物,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新型磺胺和抗菌增效剂合成以后,使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广阔前途。
李好对这些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大致的知道一些合成的过程,所以交给了自己的学生们去研究去了。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能把东西弄了出来,而且现在已经能批量生产了。
而相对来说,青霉素的生产反而没有磺胺的快,所以现在大量被应用的东西便是磺胺,而且价格也不算太贵。
远洋船队一直都是李好心中的重要东西,这些药物一旦能够应用起来,李好自然优先用在了这边,当然大唐内部现在也在慢慢使用这些,只是步子迈的不够宽而已。
“郎君尝尝这菠萝罐头,这东西好奇怪,跟新鲜的菠萝差不多!”陈三娘见李好似乎没有想吃的样子,立刻用牙签扎了一块送到李好的嘴边。
“这东西就是你郎君我让人制作出来的东西,我早就吃过了。”李好笑着回道,然后咬过了陈三娘递过来的菠萝块一口吃了下去,菠萝这东西也是李好过来后才出现的水果。
“呀,这个原来是郎君让人做出来的东西啊,难怪会这般神奇美味。哪那个鱼露是不是也是郎君的杰作啊,那个东西用来调料味道也好极了。”陈三娘听后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她说的鱼露是船上用来调料的一种东西,这个陈三娘一尝之后就喜欢上了。经常在菜的调料中用到,味道很好,用来做调料真的不错。
“嗯,这个也是。不过我们府上没有经营这些。这个现在都是南方这边的商人在经营,他们做的都不错,还有了些许口味改变,比最初的好了不少。”李好听后点头,所有的罐头经营李好都把配方卖了出去。
但是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那些商人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卫生规格去做。李好命令官方这边不定时会对他们做的东西进行卫生质量检查,而检查的人就是李好的学生在执行。
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那些罐头不符合规格,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取消经营资格。还会从南方这边的商会逐出,以后所有跟李好关系不错的商会都会驱逐这个商人。
不仅罐头这些,所有的食品经营,除了那些小农户自家耕种的东西。大部分都要经过这些程序,如果出现意外也是一样的处理过程。或许是后世见多了那些人在食品中做手脚,让李好对这东西深恶痛绝。
鱼露,又称鱼酱油,是后世一种粤省,闽省等地常见的调味品,李好后世去这边旅游的时候还买过一些回去。这种东西能够延续多年深受这些地方的人喜欢,与其独特的风味密不可分,主要包括鲜味和咸味。
相似小说推荐
-
江山盛世 (莫语微言) 起点VIP2017-10-10 架空历史我本无心争天下,奈何天下迫我争。一次古墓的塌方,灵魂穿越千年。隋初年,帝国初建。...
-
抗日之死亡名单 (正七品) 起点VIP2017-11-15 抗战烽火张雷特种兵高手,穿越来到抗战时代,屈居在大特务家中当小长工,暗中建立死亡名单,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