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这边的兵力和作战准备,历史都有详细记载的。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从这里看出,唐军不必多说,史书明确记载为步骑5万。乡下干部的兵力也在五万,五万对五万,一战吓的乡下干部就软了。
连忙派使者请和,并退出大唐疆土,唐军完全有骄傲的资本。李二也用不着因为这点损失就怕了吐番,而送女人上门,所以和亲就是这次松州之战的最大败笔。
吐蕃那么快就服软并不是他们不经打,而是乡下干部的打算精着呢,他需要保存自己的实力。首先,此次进攻松州,原本就不是要抢占唐朝的多少土地,而是强迫唐朝赐婚。
现在唐朝不但不赐婚,反而发重兵前来应战,而且首战告捷。如果松赞干布不撤军,双方继续厮杀,他的目的就更加无法实现,而且可能损失惨重。
其次,乡下干部多年征战,连兵不息,新征服的各部落也需要时间去逐渐安抚。吐番国内并不是什么太平的局面,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以吐蕃主力与唐军决战,一旦失败,乡下干部有可能把整个吐番丢掉,他自然不会犯这种傻。。
最后就是唐军的实力了,在这次交锋中,唐军展示了自己的作战能力,让吐蕃吃到了苦头。当时唐军主力部队还未到位,但仅仅是牛进达的先锋部队就以奇袭的方式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胜利,显示了强悍的战斗力,从气势上压倒了吐蕃。
如果大部队压了过来的话,那几万吐番兵恐怕会被杀的一个不剩。乡下干部自己估计也没想到,唐朝在获胜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下去,直接杀到逻些去。
这让他能够缓一口气来,然后快速退兵并遣使谢罪,使得唐军不必继续追击。乡下干部知道这个时候唐朝对其周边势力,一向并不是都要赶尽杀绝。只要使其臣服于唐朝,就算达到目的,看周围存在的那些番国就知道。
加上当时的李二对吐蕃并未给予过多关注,认为吐番只是小番国。吐蕃是新兴势力,此前与唐朝也没有什么交往。此次接战后又快速撤军求和,对当时的唐朝威胁也不大,因此,李二当时对它并未特别关注。
所以乡下干部随即再次派出使者过去认输求和,然后再次向李二要个公主过去。本来乡下干部只是试试,没觉得大唐的皇帝和大臣会那么傻,竟然还真的嫁了女人过去。虽然不是真正的公主,但是也是皇亲了。
这个结果让乡下干部大为惊喜,欢喜了好多年。他隐约猜到这个时候李二较为关注的,还是北方的薛延陀、西北的突厥和东北的高句丽这些国家。认为这些国家对大唐的威胁更大点,因为他并不清楚其实他在意的那些地方比起吐番小多了。
所以历史上的松州之战后,吐蕃获得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提高了自己在周边势力中的威望。同时,文成公主入藏,将先进的汉文化带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
也为后代的称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乡下干部这是眼前和长远都得到了实惠,证明他的眼光比李二强。因为唐朝获得的利益只是眼前的,反而给后世埋下了一个大隐患。
吐蕃从吐谷浑和党项撤军,唐朝恢复对上述诸部的控制。这个时候唐朝虽然消灭了东突厥,打垮了吐谷浑,但是,边境仍有安全隐患。继D突厥之后,薛延陀称雄漠北,拥兵二十万,对唐朝的北方边境重新构成威胁。
此外,X突厥势力虽然有所衰弱,但仍称雄西域。唐朝与吐蕃的二十年和平,使得唐朝得以集中精力,对北方和西北用兵,并取得重大胜利,而不必过于担心吐蕃在西线的掣肘。
这只是短期的好处而已,最大的一个坑则是在文成公主嫁过去的礼单上面。据说,李二在陪嫁礼单中十分大方,整个礼单上出现了很多原本禁止输出的东西:
“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外加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据某官方的历史介绍这是朝廷李二的恩宠与信任,让大唐的文明迅速的融入到吐番文明中去。然而同样是和亲,西汉公主出嫁匈奴,严禁携带桑蚕种子和丝绸、瓷器等器物,更禁止其他技术传过去。
待文成公主带着这些东西进入吐番后,随行的那些技术人才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公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
而那些农技人员,则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顶壮的庄稼,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
因为吐蕃人那时虽然也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只种不管,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技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
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在游牧之余,还能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尤其是把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他们后,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
什么文明交流都是狗屁,总之这就是一场大唐虽然打赢了却输了,而吐番虽然输了却赢了的战争。所谓的文明输出不输出,不过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大唐的军队真要打了上去,把吐番杀的干净,让他们全部用大唐的文字和语言,这还不是一样是文化输出?用的着给自己脸上贴金么?
第一百七十五章夜总会试业
“我大唐的疆域太大了,周边的小番国太多。就算军力强盛,也难免顾不上这么多的地方。”王玄策看了眼地图上面的大唐疆域,又看了眼吐番,薛延陀部落和突厥的版图,发下这些地方也不小了,心中有点感慨。
“这跟我大唐疆域太大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我大唐朝廷上下太好说话了。灭一国就必须彻底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然后奴而治之。如此我大唐周围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敌国了,也不会缺牛少羊。”
这样的话说多了,李好现在在熟人面前也不怎么说了。大唐的疆域并不算有多大,以后只要把交通修到底,然后大力鼓励生育等等各种政策丢下去,用不了几十年,大唐光人口就能碾压周边。
关于大唐对周边采取何种手段,李好只要逮着自己身边有点影响的人,就会灌输一番殖民和奴役政策下去。后世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思想更是被他多次炒卖,总之他就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影响到这些人去。
然后等上一些年后,进一步影响到朝廷的决策变化去。让大唐的朝廷尝到这方面的甜头后,他们就会努力的把这种方针执行下去,说不定大唐有可能成为最早的殖民帝国。
比起后世的不列颠,自己本身只有屁大点地方,却硬是把自己整成了日不落帝国。他们那点兵力能和现在的大唐比?但是他们硬是把包括阿三以及不少国家控制到了自己手里。
这中间就需要一些技巧,当然发达的军事力量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朝着这个目的努力的话,大唐想要成为日不落帝国也不是不可能。
“贤弟,我们的大唐夜总会全部搞好了,开业的日子也已经定好,你有没时间过来看看?”李好婚后不久,房二他们再次找了过来,因为那个夜总会准备要开业了。
李好这段时间一直在长安,得到他这边技术和人力上的支援,大唐夜总会的修建也很快就完成。夜总会的地址就选在红楼附近,因为这里周围住的都是大唐有身份有脸面还有钱的人,而且这里还是青*楼比较多的地方。
不过比起那些青*楼,大唐夜总会无论是规格还是档次都比其他地方高不少。虽然因为技术的原因,很多地方只能山寨后世的一些技术,但是在这个时候仍然看起来无比的高大尚。
就夜总会外观的造型,还没落成,已经引得无数路过的人纷纷驻足观看。那里的建筑实在是太拉风了,如果不是长安城不准建太高的楼,夜总会的总高还会高上不少,更拉风。
“开张的日子你们就自己操办了,那时侯我要去茂州府上任,不能因为开业的事情耽误。不过在开张之前那边可以搞几天试业看看,刚好在我上任之前,到时我过去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房二把开业时间说了出来后,李好看了眼开业的时间,刚好在自己离开长安的日子。他现在是官职在身,自然不能因为参加夜总会开业而耽误赴任时间,这个会吃挂落。
不过不能参加开业,先搞个试业看看效果也差不多。这样如果有什么问题,自己正好可以看到给予提出改正的建议,到时正式开业了就不用李好自己亲自操心了,他们按照试业来就好。
相似小说推荐
-
江山盛世 (莫语微言) 起点VIP2017-10-10 架空历史我本无心争天下,奈何天下迫我争。一次古墓的塌方,灵魂穿越千年。隋初年,帝国初建。...
-
抗日之死亡名单 (正七品) 起点VIP2017-11-15 抗战烽火张雷特种兵高手,穿越来到抗战时代,屈居在大特务家中当小长工,暗中建立死亡名单,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