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江山盛世 (莫语微言)



尽管萧莫近来在洛都中风头最盛,可是今日人们在见识了江一鸣和独孤白的风采后,也慢慢开始觉得,那位萧公子就算再厉害也多就和这两人差不多了。

至于潇湘馆的宋暮,人们似乎已经是选择性的忽略了他的存在。因为宋暮这人不仅是百姓们都不认识,连那高台之上的权贵们也是都没听过此人。

红月楼最终参与文比的时候,其代表才子并没有发生变化,不知是不是涟依大家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自从到了这竟渡场地后,萧莫都没有看到其又任何的举动,只是冷冷的站在了自家的楼船之上,最多就是时不时讥讽的看一眼萧莫。

红月楼最终的文比,由萧飞扬代表参与也成了既定之事。

萧飞扬的确有些才情,一首端午也是颇为惊艳众人。

只不过萧飞扬作的诗有些明显的跟风之意,和独孤白所作的诗不论是布局,还是寓意之上都很是相似。最终其成绩虽然也得了六声鼓,但比起前面两人的文比成绩可就要差上不少了。

一诗六鼓,放在以前的鸣鼓摘花上,不最好,但保住大院之名那是稳稳的了。

只不过今年的鸣鼓摘花出现了历史性的成绩,前面两大院的成绩实在是有些逆天,而又因为四海楼有萧莫坐镇的原因,萧飞扬本就是萧莫的手下败将,红月楼这样的成绩能不能保住大院之名,在今年的鸣鼓摘花之上就很难了。

萧莫近来的各种奇特表现在洛都已经被传的有些神化了,许多朴实的百姓已经把萧莫看做了无所不能之人。

加上四海楼之前惊艳全场的献艺,大家都觉得四海楼此次就算不能争得花魁,但是大院之名应该是跑不掉的了。

这么一来,所有人都知道红月楼此次的希望就都放在了接下来的潇湘馆上了,只要潇湘馆的文比成绩不超过红月楼,那么红月楼基本上就不会掉出大院之列。

其他二流青楼冒出黑马这种事情的概率太低了,基本不用考虑这种事情的发生。

当潇湘馆的宋暮缓缓迈步上场,红月楼的众人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因为红月楼打探的所有消息,全都指向了此人是寂寂无名的。

不过在场有一个人却不是这么想的,那个人就是萧莫了,萧莫在宋暮上场之后,就提气静声颇为紧张的等待了起来。只有萧莫本人才知道,这宋暮是多么的才华出众。

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也主要归结于宋暮此人在这个时候,的确还只是个刚被放逐出家门的落魄子,毫无名声可言。

不过萧莫却是太了解这宋暮了。一个人能在一千五百年后都依然很有名气,更是被人借用进了,称之为智计无双。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个凡人,不得惊才绝艳都不足以形容其才华。

人家江一鸣那么有才学,在此时的南陈年轻一辈堪称佼佼者,到了后世典籍里,都见不到丝毫身影,就这一,足够看出宋暮的不凡了。

萧莫记得黄易大大对于宋师道的评价是计谋天下无双,才学傲看当世。萧莫觉得这样的评价虽有些夸大,但肯定有一大部分是源自其原型人物,宋暮身上的。

所以萧莫在认出宋暮此人后,就一直对这宋暮十分的上心。

宋暮此时站在潇湘馆的楼船前方,神态自若,丝毫没有被之前的文比所影响样子。

这会儿轮到宋暮参与文比作诗,宋暮是面带微笑,一也没有压力的样子,淡然自若。

而且宋暮也不同于之前的江一鸣和独孤白,他并没有在楼船之上边踱步边作诗,而是站定在了那儿,任由清风吹过,一手在前,一首背后。

宋暮此时是既不受前面人的影响,也无故意娇作之意。如此宋暮!瞬间就将其豪门传承者的修养表露无疑,连带着本来并不在意的一众权贵,也是目中露出了疑惑之色。

潇湘馆之上的众人此时也是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尤其是潇湘馆的头牌大家婉平儿,此时更是露出了一丝少女狡猾的表情。

第一百三十六章惊四座!

【求收藏推荐,多谢支持。】

站在潇湘馆楼船前端的宋暮,此时目中略带忧思的开口缓缓道:“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这第一句一出口,不少思维固定之人目中都是露出了疑惑之色,总觉得这诗哪里有些不对劲,按理一首诗怎么也得对仗工整,字数相同吧。怎么这首诗却两个要求都没有达到?这样的错误不太应该发生在四大院的代表才子身上吧?

萧莫听了这第一句,便是立马就知道宋暮文比作的是一首词,而非诗,这词的布局自然和诗是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词在开皇初年的此时是甚为少见的。在鸣鼓摘花之上作词的风险也十分的大,这年头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词,大多人都有着固有的思维定式。

在萧莫想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却又听得宋暮开口道:“牡丹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这后两句一出,稍懂词之一道的人都是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不是因为这两句写的不好,恰恰是这两句写的太好,其中蕴涵的意思让不少年长之人都有些为之动容,但是这词的意境却与一位年轻才子的形象实在是不符。

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是识字的人,都已经知道宋暮做的是词,而不是诗。

萧莫听完宋暮的整个上阕,惊艳的同时也是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宋暮词中的意思,摆明了是自己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这端午佳节。此时自己漂泊在天涯远地,只不过是这洛都鸣鼓摘花盛会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放眼望去一片牡丹的花海,虽然这牡丹花无比红艳,却也是比不上都城中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这上阕中蕴涵的情感,显得有些过于孤独和忧愁了,宋暮把自己成了一个异乡过客,身在洛都鸣鼓摘花之上,参与这万民的盛会,自己的心中却是无比思念家乡,只是不论自己如何思念,却是不得而回,心中只剩无限的惆怅感怀。

这样的表达,实在是让在场的众人人费解。为何年纪轻轻,心中却会有这样的思绪?

在不少人皱眉思索的时候,又听得宋暮开口道:“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河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船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词的整个下阕一出,悲凉之意竟是扑面而来。

宋暮透过词意,表达出没有人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意。纵是在鸣鼓摘花之上慷慨悲歌后,也只不过是一身风动凉过。

所有的事情到了如今都已经不算什么,自己徒留的不过只是一身老病。伊河两岸牡丹艳丽又有何意?那河水东边的葵花,仿佛也在嘲笑他此时的凄凉。

杯中所盛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无丝毫不同,可是为何自己却身处千万里遥远的异地,四周无一处与往日相同之景?既然如此,不如将杯中之酒浇到这楼船之下的伊水之中,让伊水带着它流到湘江去吧。

此词写的是惊艳无比,可谓是极佳之作!若论文笔韵味,比之江一鸣都要胜出不少。纵是萧莫听了,也不得不,此词放在宋时,也此时为人传唱的佳作。

只是此词放在此时却显得有些不太合适。才子佳人,共镶盛会,作为潇湘馆的代表才子正该是意气风发之时,又怎会多出如此多的孤独与凄凉?这实在是让人心中费解。

此词一出,让在场的权贵们心里不禁多了一丝丝的落寞与悲凉。谁能没有家乡与过往,谁能一帆风顺,事事无忧?

萧莫此时听了这词,倒是十分理解宋暮的心情。

宋暮天生聪颖过人,又生于豪门富贵之家,本是少年才子,风华正茂。但却遭到了自己亲哥哥的猜忌,被迫流落在外,有家不能回。

而对于这位哥哥,宋暮一直像对待父亲一样的尊敬。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宋暮实在是满心的悲凉。

萧莫记得今日楼船驶过伊河的时候,在伊河的东边恰好有一片颜色艳丽的戎葵,生机勃勃的,煞是好看。当时萧莫还大加赞赏了一番。没想到这样的场景落在了宋暮的眼里,却成了百花在嘲笑他。可见宋暮心中有多么的凄凉与孤独。

看台上的大儒们也是心中品鉴了此词良久,才由王谊率先开口道:“此词追忆往昔盛日,与今夕对比,不免凄然以悲。流落异乡,看遍世间凡尘,却依觉如是一人。此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惊世之才,可甲!”

6德明也是头道:“试浇船下水,今夕到湘中,此句读来尤觉思远意长,婉曲沉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词,身为少见。吾也觉得可甲!”

一向严谨死板的卢思道,此时也是面带寞落道:“此词读来老夫是感同身受,如在写老夫自己一般。只是此子如此年纪轻轻,却隐有生无可恋之意,实在是不太可取。老夫还是觉得以一乙做些警醒提示为好!”

听了卢思道这话,王谊也是头开口道:“此言大善!如此才学惊世之人,自当多多告诫警醒!”

这么一来宋暮的成绩便显而易见的出来了,二甲一乙,一诗八鼓。这成绩与江一鸣竟是一模一样一样。

而不一样的是,似乎在大儒们的评定里,宋暮比之江一鸣还稍微胜出了一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