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业 (五分音符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五分音符2
- 入库:04.13
“什么?先帝?”
“是的,灵帝驾崩了。”
孙坚将朝局之事,说与了在场几人。
一时间,现场陷入沉默。
“我孙坚一心想匡扶大汉,却不想先有宦官,后有黄巾,如今又外戚专权,大汉危矣!如今朝局不明,为应对接下来不可预知之事,我决定暂时按兵不动,静待局势。至于辰河港之事,本与之无仇怨,如今恰好缓和缓和。德谋,着你领船队,上辰河港,洽谈合作事宜,此事不必再议。”
原来孙坚早有计议,之前不说,只是看看诸将有何良策,既然争执不下,那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
八月,何进入宫面见何太后,请尽诛诸宦官。中常侍张让、段珪等使人偷听,尽知其谋。于是,张让等宦官先发制人,矫何太后诏召何进入宫,立即将其杀掉。
何进部将吴匡等在宫门外闻听何进被杀,遂与虎贲中郎将袁术等斫宫门而入,又纵火烧南宫宫门。
袁绍亦引兵入宫,杀宦官赵忠等。张让、段珪等劫持少帝,太后及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袁绍等关闭宫门,大杀宦官,死者二千余人。
东汉以来猖獗近百年的宦官集团遂告复灭。张让、段珪被逼投水自尽。
------------
第七十七章 杀丁原董卓得吕布
少帝出逃时,随行的只有数十人,后尚书卢植等欲返还洛阳皇宫。后得百姓车马,才得乘骑南还,一路不断有公卿前来护驾。
本来何进未死之前,就召董卓进京,结果董卓还没到京城,何进就被杀了。
董卓听说少帝回来,马上迎接少帝,然后进驻洛阳。
丁原官拜执金吾,领并州刺史,汉灵帝驾崩后,也受何进之邀,入洛阳诛杀十常侍,与董卓一样,还没到,何进已经被杀,于是跟董卓一起进驻洛阳。
洛阳作为都城,却驻有两股地方势力,且都极其强大,自然矛盾就出来了。
董卓原本部属的兵力不超过三千人,为了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
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包括朝廷官员在内的所有洛阳人们,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
然后董卓诛杀何进的哥哥,骠骑将军何苗,何苗死后,董卓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队。
文武开会,董卓提议废掉少帝,卢植丁原等反对,董卓怀恨在心。
于是董卓引军来杀丁原,两军在城外布阵对垒。
但丁原有一大将,是丁原义子,名吕布,字奉先,纵马出阵,董卓只见此人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身长怕是有一丈,端的威风凛凛。
董卓不敢战,问旁边的人,此人是谁。
军中李肃马上上前道:“将军!此人名吕布,字奉先,勇猛无敌,号称飞将,平生并未逢遇敌手!”
董卓看看自己后军,目光所至,并无一将敢抬头直视,董卓知道众将不敢对战吕布,便问李肃道:“如之奈何?”
李肃道:“将军若要破丁原,其实简单。下官乃吕奉先同乡,素知此人重利,若是能以重金引之,再以主公赤兔马相赠,必提丁原头颅来见。”
见董卓面露难色,知道他舍不得赤兔马,李肃又道:“将军意欲扫平天下,岂能舍不得一匹马?”
董卓想想也对,于是派李肃去做说客。
李肃进了吕布大营,先论同乡之宜,再赠金钱,最后送出赤兔马,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吕布哪里受得住这些诱惑,当晚就直接入丁原帐内,杀了丁原,取了首级,直奔董卓。
董卓为了笼络士族,也征召一些名士为官,蔡邕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可见士族多强大,牛掰如董卓,也要妥协。
袁绍此时为八校尉之一,看不惯董卓,与其在宴席上对骂,董卓此时还没完全掌控,没有当场杀他,但袁绍知道危险,连夜就逃出了京城。
杨锡此时却不管这些,想管也无能为力,他目前的计划,是先壮大自己。
群英会过去了四五个月,名声也传出了,许多难民来投,辰河工厂已经人数达到三万五千。
杨锡将这些人分到三个港口,辰河港与老基地,合起来达到了两万人。而彭泽和柴桑也有不少。
最关键的是,第二条巨舰,黄河号下水,并于柴桑至彭泽段河道,巡航服役,顺便调度两港人员和货物,又震慑各方,已然成为水上霸主。
此前从无名岛运货到江夏,是依靠船的速度,偷偷摸摸,各郡水军并不知情,如今巨舰一出,一趟货物就是长江号打头,十艘货船护航,哪里还有人敢拦路。
杨锡颇为得意,在长江上耀武扬威,就连孙坚的长沙郡,也向他订购货物,每月要运送一次,每次都是上百吨的纸酒盐等各种物品。
庐江郡的陆儁,给杨锡介绍了几个大豪强,做为分销商,也给杨锡消耗了不少货物。
而杨锡却有规定,所有订购货物,有一部分,都必须是用等价的粮食来交换。
杨锡设有一个大粮仓,两个小粮仓,粮食储备此时已经超过百万石。
想想时机也差不多了,杨锡掏出一本新编的书籍,正是苦思冥想了很久,然后又参考了第一部资本法典《拿破仑法典》以及各个后世国所有法典而编写出来的《辰河法典》。
《辰河法典》已经交由印刷部印刷,但是杨锡还没有将其列入学校的学习范围。
毕竟自己没有自己说了算的地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董卓已经入主,朝廷已经根本管不到地方,这就是时候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了。
鄂县实际已经在杨锡控制之内,民意基础也已经达到,杨锡决定开始学习法典,然后将鄂县真正掌控。
杨锡来到蔡琰、顾雍和张昭的别墅,将三人请到一起,让后三人就人手一本《辰河法典》。
张昭看着看着,手已经开始发抖。
“这!这!你这是要完全颠覆孔孟之道了吗?不行,不行,万万不行!”
顾雍看两页,直接将书丢在桌子上,死死盯着杨锡。
蔡琰却显然没有这么激动,现在杨锡隔几日就来跟她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基本差不多能将其思想改变一些了。
“子布,元叹,你二人为博学之士,在我辰河港,也交流观察了数月,其实我明白,你们心中,对辰河港是抱以肯定的态度,但为何我们不能让这个世界,往好的方向发展?难道你们还觉得,儒家孔孟之道,是世间唯一真理吗?”
张昭与顾雍相对无言,其实他们在辰河港亲身体会这么久,深深感觉到,若是辰河港蔓延天下,这世道,将会彻底改变。
这次交谈,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最后,终于有了结果。
“无论将来如何,杨锡在此拜谢二位支持!”杨锡为二人深深鞠躬。
顾雍是寒门,张昭是难民,这二人算是比较容易拉拢的对象,杨锡向他们下手。
蔡琰说自己还要继续学习,杨锡没有劝他。
------------
第七十八章 讨董卓杨锡欲北伐
如今的鄂县县城,已经没有多少人,本来就只有五六千人的城池,随着辰河港越发繁华,许多人都干脆搬去那边居住,成为了行商。
这些人逐渐发展成了一股新的势力,在江夏十几个县已经小有名气,人称鄂商。
但最近冷清的鄂县县衙,却进驻了五六百人,为首的是张昭和顾雍。
然后鄂县县衙上新增了两个牌子,一个是“鄂县农业部”,一个是“鄂县建设部”。
县长仍然是罗兰。
罗兰现在杨锡说什么就什么了,一切随其安排,因为服了,太服了。
以罗兰、张昭和顾雍三人组成的鄂县新的管理阶层,正式成立,其他县衙部门皆受三人调遣管制,无有不服。
包括胡家和黄家。
罗兰先是登记鄂县之民,无论大小地主,都一律停止蓄奴,违者----由辰河商会为其赎身。所有鄂县之民,都要有辰河商会的身份证明,是一张钢制卡片,上有其姓名籍贯登记。
这就是人口普查。
张昭、顾雍负责土地丈量和确定,凡是有主土地,都要登记从新造册,归现有私人拥有,神圣不可侵犯。
私有土地永不征税。
这一点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耕种土地永不缴税,那出产的粮食,全归私有,谁不支持,大小地主都无语了。
剩下无主土地,归鄂县辰河商会所有。所有愿意耕种的农人,都可以按家里人口数,领得一份土地,划归私有。
做这件事,要一个月。
张昭为农业部长,负责所有新到难民的安排。除了负责分土地,还负责每家每户,发放一套曲辕犁、打谷机、龙骨水车,由辰河工厂负责打造,永归私有。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双曹争雄 (仨横一折勾) 起点VIP2017-10-10 架空历史一个平凡无奇的青年,不务正业的窝在网吧正在《梦三国》“勇冠三军”。...
-
建设盛唐 (比萨饼) 起点VIP2017-10-16 两晋隋唐唐人建房子的速度全世界第一!唐人拆房子的速度认了第二,没谁敢认第一!建设大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