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双曹争雄 (仨横一折勾)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仨横一折勾
- 入库:04.13
马相和曹德两人虽然尴尬了好一会,可是却并不影响听到可以打劫而兴奋的黄巾军众头领。
当然,马相在此时提出攻略城池掠夺粮食等物资也是曹德的意思。
最初曹德是想借用黄巾军的刀清理下益州错综复杂的世家大族,以便在自己接手益州之后更容易推行曹德在汉中的分田地政策。可是从在梓潼城的实验效果来看,这是行不通的。被鲜血刺激后的民众所激发的力量是无穷的。万一搞不好,整个益州就会只剩下大字不识一个的穷苦大众。
如果这件事曹德真的做了,那不是造福百姓而是要断绝益州的文化。世家大族虽然可恨,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世家大族所掌握的文化知识。
但是,曹德来都来了,不能不做点什么吧!于是乎,曹德就开始准备用黄巾军给自己打地盘。顺便在这些黄巾军中积攒威望,掌控住这六七万人的黄巾军,然后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作奇兵之用。
于是乎一场热闹但并不激烈的攻城战开始了。进攻的一方是乱哄哄的七万黄巾军,守城的是五百老弱病残大汉守备军。
一场非常不公平的攻城战很快就结束了。刚开始黄巾军围城的时候,城中的那些士族大户就跟县令大老爷商量要开城投降。可是有人立即说道这可是黄巾军啊,专杀我们的黄巾军啊。坏事做尽,却又家产丰硕的士族大户们顿时手足无措了。
开城投降自己那些好不容易积累的家产肯定会被黄巾强盗抢个一干二净;若是守城抵抗等城破之后肯定还是一样的下场。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有人说道:“听说梓潼那边的士族大户被黄巾军杀了个遍,死了几千人。恐怕城破之后,吾等也会惨遭横祸啊。不过,有可靠线报,汉中那边已有大军入蜀了。只要咱们坚持上几日,说不得会有大军前来相救。”
于是这些钱多的到死都花不了的人开始为了一线希望进行挣扎。由于城防军的兵力不足,他们就把各自家中的家丁纷纷派到了城头上,协助守城。
挣扎是徒劳的,反抗也是无谓的。因为他们所期盼的那个将军就在他们的对面,攻城的黄巾军里边。
毫无悬念,城破了,人死了,钱没了,然后黄巾军走了!
这一次黄巾军并没有搜刮普通百姓家的粮食和财物。因为先前贾诩在资助马相的时候虽然是无偿的但是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那就是要抢就抢大户,决不能劫掠寻常百姓。
而且贾诩还亲自给马相写了一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信。贾诩在信中写到:咱们官军与黄巾军虽然理念不同。但是我们都是大汉百姓家的子弟,想一想你们当初为什么参加黄巾军。不就是因为官府和强豪的压迫,天天饿着肚子,实在忍受不了了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可是马相你再看看你们在中原时做的那些事。劫掠百姓,烧毁村庄,让原本生活就难以下济的穷苦大众,雪上加霜。不得不跟随你们继续劫掠下一个村庄的百姓。此番作为,跟压迫你们的豪强有何两样。难道你们需要粮食,被你们劫掠的寻常人家不需要粮食么。你们要杀要掠夺的目标应该是那些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富绅豪强。马相,只要你答应我,从今往后不再劫掠普通百姓,汉中郡的物资将会源源不断白送于你。
前面说过,马相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仔细看了贾诩写给自己的信后。马相也深表赞同。当即,马相回了贾诩一个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的答复。而后,马相才得到了汉中的援助。而马相开始资助其余的几支黄巾军的时候也对他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得到粮食他们也纷纷点头同意。至于有没有做到,马相不知道。但是马相却是知道自己做到了。
这件事,曹德也是在等周仓成功劝降了马相之后才知道的。因此,曹德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这些黄巾军较之以前有何改变。
黄巾军交给曹德的答卷还是让曹德十分满意的。毕竟黄巾军的士兵的前身就是无法过活的寻常善良老百姓,走投无路之后才揭竿而起。在深明大义的首领的谆谆教导下,大部分黄巾军明白了这个道理。自觉地放过了那些穷苦人家,即使有人会不自觉的违反规则,也在身边胞泽的怒视下痛改前非。
因此,黄巾军才会在益州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如此的规模。因此,他们摆脱了强盗军的名头,成为了一支真正的义军。因此,涪城城破之后,并没有出现千里无人烟的荒败情景。
黄巾军在马相的带领下离开了涪城,来到了绵竹。
绵竹市一个比涪城要小很多的小县城。因此,大军在绵竹也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共破了城池,劫掠了物资,继续往南走。
大军行进途中,路过了一片地势非常险要的路段。在道路的两侧均是陡峭的山崖,在山崖上海附着着大量的植被。曹德看着道路两旁茂密的丛林,心中不免一颤,忽然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在曹德一旁的马相想了想后说道:“此处地名落凤坡。相传……”
曹德一听,落凤坡!曹德此时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就连马相接下来说的此地那美丽的传说也没有听见。
曹德停下了步伐,嘴中喃喃道:“落凤坡,落凤坡。这里就是落凤坡啊!”
随后,曹德猛地一挥手,“大军停止前进!”
马相一听,随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而后马相问道:“特使,怎么了。”
曹德又抬头看了一眼这里的地形,指着道路两旁说道:“前方不远处便是广汉了吧。平西将军的大军将会在广汉驻扎。我军就在落凤坡这里构筑两道防线,利用这有利的地形阻击平西将军。”
“阻击平西将军?特使,我们不是已经归降与平西将军了么,为何还要阻击平西将军的大军。”马相不解地问道。
曹德没有去看马相,缓缓的说道:“将军需要你的大军与他的大军唱一出戏。行了,别多问了。赶紧去布置吧。”
马相毕竟是要受制于这个特使的,看到特使的脸色不善也就没在多问,赶忙去安排布置防线的事宜了。
等马相走后,张飞来到了曹德近前,悄声问道:“主公,怎么了。”
曹德摇了摇头,“做好准备,今夜我们离开此处赶往成都。想必刘焉那老小子也快到成都了吧。”
张飞听后,没再多问,转身去做准备了。
曹德跳下马来,静静的走在落凤坡的道路上,心中想着原历史中庞统之死。
庞统就是带着大军路经此地,见道路两旁地势险要,好奇问了下地名,后得知此处名为落凤坡。而后庞统就被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敌军乱箭射死。
对于庞统之死,在后世有两种说法最为流传。第一种,说庞统是为了让刘备心安理得占据益州,特意死的。先不说刘备这人怎么样,单单是刘备先是多次拒绝徐州,而后又拒绝刘表送的荆州。再后来诸葛亮和庞统都建议刘备趁着刘璋请自己入蜀的机会拿下益州也被刘备拒绝了。可见刘备是个不喜欢趁机而入的人。所以,庞统故意死在了落凤坡。好让刘备为了给自己报仇占了益州。
第二种,说庞统看出在前方落凤坡那里有伏兵。他们的目标肯定是骑着白马的刘备。于是庞统特意说自己的马太老了,不好骑,我看将军你刘备的马不错,咱们换一下吧。刘备是个礼贤下士的代表人物啊。既然雏凤这样跟自己提要求,那就满足他吧。于是刘备强行压下了部下的怒火,把自己的马让给了庞统。然后庞统骑着刘备的马大大咧咧的走在了最前面。然后就被认错人的伏兵给杀了。这是为了救主而选择的自杀。
无论从哪里看,伏兵是这两种说法中都存在的第一要素。既然庞统不选择去杀掉伏兵而是以身犯险都说明落凤坡这个地方利于安排伏兵,却不利于反击伏兵。因此曹德要在这里设下关卡,为以后做准备。
黄巾军在落凤坡驻扎了。而且设置关卡的事宜也开始进行了。曹德又找到了马相,对马相说道:“吾等需要返回平西将军帐下了。等我们走了之后,你们就抓紧时间在落凤坡这里借助地形,修建两道坚固的关卡,最起码要保证五年之后还能使用。等建好了关卡,你们在此留下足够的人手把守之后,大军就返回绵竹。在绵竹做好长期驻扎的准备。等几日之后,平西将军的大军就会来到广汉。下一步的行动,平西将军会再做指示,介时有可能是你家周爷爷前来,也有可能还是吾来。你们安心静候即可。”
马相听后连忙答应了下来。
曹德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嘱咐道:“切记,大军不可滋生事端。在平西将军的大军到来之前,大军不可踏到落凤坡南面一步。只要你们没有踏过落凤坡,平西将军就能保证没有官军前来围剿。如若你们胆敢碰触将军的底线,不要怪将军不讲情面,三万汉中儿郎定会将你们杀个片甲不留。切记,切记。”
曹德在说道最后四个字“片甲不留”的时候,目露凶光,气势甚是逼人。与曹德面对面谈话的马相忽然觉得面前这个一直很随和的特使原来是地狱来的恶魔。马相打了个哆嗦。赶紧应了声诺,连道:“谨遵平西将军号令,绝不踏出落凤坡一步。绝不!”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一夕秋月) 起点VIP2017-10-12 两宋元明天启七年,晚明势颓,附身朱由校,身染疾患,垂死挣扎。一朝痊愈后,诛东林,灭晋商,强皇权,问...
-
史上最强猎头 (九宫格夫妻) 起点VIP2017-10-20架空历史啥叫史上最强猎头? 当你还在为找个ceo而兴奋的时候,我已经把诸葛亮签下来了。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