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一夕秋月)



听骆长史这么一说,朱世奎想也没想就道:

“从库里提一万两黄金给华觉寺,另外再让华觉寺给孤再添十万斤灯油,灯油钱也一并给他,只要灵一大师能出山治好我这惯爱做噩梦的病,就是要做金山,孤也给他!这大功德,也让孤来做!”

见楚王朱世奎如此阔绰,且没片刻迟疑,骆兴能不由得暗喜,就因为楚王这做噩梦且迷信一事,他也不知道多少次联合和尚道士诓骗了这位王爷多少钱。

“王爷,乌庄头说,他们庄子今年闹了蝗灾,好百亩地都没了收成,佃户们实在是没钱交租了,想请王爷您宽免这半年租子。”

这时候,王府右长史明长信走上前来,而他身后跟着的一个则是头缠白帕,身穿皂色短衣的乌庄头。

谁料,这楚王朱世奎起身就是一脚踢向了这乌庄头,并喝令从旁校尉道:“给孤往死里打!”

这乌庄头哪里想到就一个小小的据实奏报和建议就遭到这样的毒打,便忙跪在地上求饶,但皮鞭已经如雨点般落了下来。

与此同时,这突然就性情暴躁的楚王朱世奎就大骂道:

“孤乃堂堂天潢贵胄,受封于武昌,尔等作为大明臣民,就该奉养孤!

如今动辄以在这个灾那个灾的来敷衍孤,不肯缴纳租税,你们真当孤好诓骗不成,什么灾不灾的,跟孤有什么关系,那是朝廷该管的事,明白吗!”

这楚王朱世奎一阵痛骂后,心情倒是舒缓了不少,一口气也消了,因噩梦产生的郁闷也减了几分,但这位乌庄头却是没了半点气息。

“真是晦气,拖下去找个地方埋了,埋远点,别坏了王府的风水!”

楚王朱世奎也没半点愧疚之心,随便吩咐了一句就又坐了下来,继续催促着后面的庄头佃户快些缴租。

在场的没一个人敢说什么,连带骆兴能和明长信两位长史也不敢再多说半句,因为他们可不想像当年巡抚赵可怀一样被打死。

不过,就在这时,王府内侍苏铭急匆匆地跑了来:“王爷,不好啦,不好啦!”

“什么不好啦,慌里慌张的干嘛,混账东西,是不是刘何氏又要上吊明志啦,找人看紧点,孤现在忙着呢,没空去管那娘们!”

楚王朱世奎还以为这内侍苏铭着急忙慌的来是自己前任抓来的一俏寡妇又要自杀的事,便不耐烦的说了几句,谁知这苏铭一来就气喘吁吁地道:“不是她,是陛下,当今陛下!”

“南京传来消息,陛下下旨要各地藩王立即赶赴南京,同陛下一同祭祀太祖高皇帝,若有迟疑着,必定严惩不贷,现在还离开祭之日不到八天,王爷要快啊!”

苏铭这么一说,这楚王朱世奎顿时就站了起来,惊讶的他也有些感到害怕起来,他不由得想起了梦中的场景,那个头戴皇冠要杀自己的没准就是当今陛下!

“骆长史,这,这可如何是好,当今陛下不会争斗要治罪于孤吧?”楚王朱世奎战战兢兢地问道。

“王爷莫急,现在最重要的是立即赶赴南京,且必须在太祖高皇帝诞辰日之前到达南京城,否则,陛下必定以此为借口削藩!”骆长史说道。

“削藩?”

楚王朱世奎一屁股坐了回去,目光有些呆滞,苦笑道:“孤作为大明朝太祖高皇帝传下来的皇亲,如今没军权没钱,当今陛下只怕要削藩也削不出来,再说孤现在也没什么可削的。”

不过,一想到今年皇帝陛下在山东、江南等地区一系列的举动,楚王朱世奎还是有些担心,便吩咐道:“立即准备几匹好马,孤要立刻赶往南京。”

朱世奎正说着,这时候突然就又有一侍卫来报:“朝廷东厂的人已经带着旨意来了。”

朱世奎一听旨意果真是要去南京祭祀孝陵,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起来,忙不迭的就要骑马立即往南京的方向奔来。

其他藩王在得知消息后也有的迅速往南京城奔来,但殊不知他们这一来,就中了圈套。

因为大明已有规定,藩王不得不随意离开封地半步。

所以,一些藩王并没有来,都怕无缘无故的背上一条违背祖制的罪,但不来就是违背皇帝陛下的谕旨。

因而,无论这些藩王来与不来都会让朱由校在以后有充足的理由去惩治他们。

第两百六十四章舆论的发酵

近日,大明日报突然刊载了一篇看上去很大逆不道的文章,文章题目很直白,即《天下怪谈:军饷钱粮不敌天潢贵胄之口粮》。

文章内容很犀利,直截了当地提出当今藩王给大明带来的拖累,甚至拿有的藩王生下上百个子嗣致使家庭聚会时竟出现不认识自己儿子或兄弟之间也若陌生人一般的情况。

除此之外,文章还将大明洪武到天启年间,奉国将军以上的藩王做了统计,发现到天启七年,各地藩王数量已经增加到数千倍,占用土地和禄米已经远超庶民土地占有量国库军饷支出。

谁也不明白如此政治意味浓厚的文章,且敢炮轰天下皇亲的文章,竟然会被刊载在大明日报上!

而且,还是头版头条!

大明日报的读者们不得不佩服大明日报的厉害之处,无论是欧罗巴的宗教斗争还是塞外的部落斗争亦或是朝廷内部的机密要闻和大胆而又切入实际的勇敢披露,都无一不证明了大明日报的神通广大。

且不管大明日报为何会如此神通和胆魄,敢挑出人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藩王问题且还将事实用数据与逻辑说得如此清楚明白,只是这份内容已经让整个大明开始沸腾起来。

无论是茶楼上还是会槐树下的石阶处,只要有人一提到最近的新闻,就必提到关于大明日报所提出的藩王问题。

北直隶、秦晋等地方的很多百姓已经习惯了清晨去城里工厂上班,然后下班,日落西山后才出城回到乡下休息。

不过在此期间,他们都会在城郭外的歇马凉亭歇歇脚,或者花几个小钱听听说书人说书,或者就站在亭子里看顺天府衙门贴在报栏里的报纸。

这些都是最近一个月的各地报刊,一般在这里站上半个小时就能把最近一月的大明了解个清清楚楚。

“哟呵,我们大皇庄也在江南搞承包责任制了!”一上过几年私塾,认得些字,勉勉强强能读懂报纸的某皇庄里长不由得说道。

“咦,原来这些王爷们这么阔绰啊,吃了我们这么多血汗钱啊,如此说来,我大明朝真正可恶的还不是贪官污吏,反而是这些皇子皇孙啊。”

这里长在看见最新一期大明日报时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一句感叹。

而一同样在看报的且操着河0南口音的老汉回道:“可不是吗,在我老家开0封,整个开0封府的好田好地几乎都是福王的,有一年发大水,开封城被淹,全城的人要逃出城,那福王一家光是为了运走府里的粮食就雇佣了三万民夫!”

……

同样在南直隶南0京城,人们也忘记了游行和朝廷镇压一事,开始对最近报纸里提出的藩王之事品头论足。

大明日报的出现促进了皇家工程院对印刷技艺的改进,而印刷技艺的改进则催生了更多的报社出现。

报社的增多,信息的交流在大明朝开始变得越来越快速而又简便,同时又让时事政治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以至于到现在,说家国天下事的不只是士大夫,贩夫走卒们也会通过报刊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过,很多时候,政治依旧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在这个皇权还依旧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大明王朝。

因而作为中央报社性质的大明日报则成了政治风向标,凡是大明日报报道的就是最正确的政治风向。

所有,在大明日报一提出藩王之事后,各大报社也不甘落后,相继开始对藩王作为寄生虫,拖累大明累赘的观点和现象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

如蜀地的《天府日报》就提出“以举国之力豢养数十万无能之人,斯故天下究竟是朱氏一人之天下或是天下皆乃朱门之私产!”的激进观点。

畅销湖广的荆楚周刊,则直接抛出“藩王富则天下穷,藩王穷则天下富”的观点。

在对于藩王的舆论吵得越来越热时,各地藩王却完全没办法去招架这些口诛笔伐,而且他们现在正为是离开封地奉旨去南0京而还是应该谨守祖制以称病为由守在封地拒不奉命而急得团团转。

而一些路途较远或不以为意的藩王以祖制规定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为由拒绝来南京参祭孝陵,且暗自嘲笑赶着进南京城的藩王们是赶着去死。

一些路途较近或者已经忘记了祖制更把当今陛下朱由校之圣旨当回事的藩王则立即快马加鞭的往南0京城赶来。

这些平素养尊处优惯了的亲王郡王们出一趟封地倒也是着实不易,再加上如今天气又时值酷暑,因而使得很多藩王这一路赶得甚是艰难。

如决定要来的广西的桂王和四川的蜀王等不得不连夜爬数十里的山路,每天睡觉不到三个时辰的赶路,一路奔波下来,几百斤重的肥胖身体倒也瘦了好几十斤。

同样也选择来南0京的楚王朱华奎揩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啐了一口,就继续狂奔,直跑的是呼气如雷,才停将下来,骂道:“这是人能干的吗,数日之内赶到金陵城,这简直就是要孤的命,陛下这样做到底是要干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