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案子交给袁可立后,朱由校则往驻跸的地方走去,因这个时候已经下起了小雨,王承恩便又为朱由校撑起了伞,而内阁大学士李明睿这时候也找了把油纸伞跟在后面,三人一时间都没说话。
大档头吴进也紧随而来,他已经派了自己手下一得力的干将帮助袁可立,他跟着皇上南巡主要责任是保护皇上。
而禁卫军的各营指挥佥事则没有全都跟来,他们已在朱由校驻跸附近扎好了大营,每日轮班有一队禁卫军负责护佑陛下安全,今日是禁卫军步兵第一营的第三队,由指挥佥事宋镛直接负责。
青竹幽幽,小径布满青苔,穿林打叶的雨声清晰悦耳,远处山色空濛淡雅。
一想到当今天子和内廷首相以及自己这个勉强算得上是一朝重臣的文官,此时居然会身处在这一片湖光山色中,指点江山,激扬天下,李明睿不禁有所感有所发,犯起了文人惯有的文青病。
尤其想到,就在刚才,当今陛下表现出的有的放矢,李明睿不得不感叹当今的这位大明天子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不但可以铁血锄权臣,也可以怀柔示恩于重臣,甚至也能主动配合底下臣僚。
“李阁老何故偷笑?”
吴进现在是东厂大档头,在皇帝面前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因而他也能在李明睿面前说上我。
“倒没什么,只是觉得当今陛下不愧为中兴之君,天下黎民有福啊。”
李明睿喟叹了一句,就又朝吴进拱手道:“让吴档头见笑了。”
吴进笑而不语,他是东厂的人,不能与内阁文官走得太近,所以也不能多说什么。
也正因为此,即便这几个朝廷中枢的人物几乎天天都在一起,但却跟个陌生人一般,冷漠的很。
朱由校此时倒没有闲情同李明睿一样胡思乱想,他的思绪依旧停留在这件自己亲眼所见的案子上,这是他来大明以后遇见的第一个大案,也很关心这件案子的真凶是谁。
见王承恩在自己身边,朱由校便不由得问道:“王承恩,你说说,这件案子会是何人所为?”
王承恩没想到陛下会突然问起这个,一个常年在内廷里当差的他,此时也是第一次离开京城,根本就没有在地方上的经验,自然也不知道,不过他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揣摩圣意,只是内臣的优势。
因而,只听王承恩道:“这个臣就很难知道了,不过依照臣看来,这案子定然不简单,只怕跟衍圣公逃脱不了干系。”
“死太监,朕也知道跟衍圣公逃脱不了干系”,朱由校笑骂了一句,见前方雨渐渐大了些,就索性停在了林子里,而王承恩也没有因为朱由校骂他是死太监敢生气,忙建议还是坐龙辇回去。
不过,朱由校也没搭理他,而是问着一旁的李明睿:“李明睿,你且说说,这件案子如若跟孔衍圣公有关,该如何处之。”
李明睿明白朱由校是要借此对孔家采取行动,毕竟孔家对于官绅一体纳粮,他虽然作为儒门子弟,虽然也崇尚儒学,但同样也不愿意看见这些圣人后裔兼并土地,破坏大明统治根基。
李明睿再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今朱由校问起,便坦然回道:“回陛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是孔门有罪,但也不能宽宥,但微臣想说的是,现今天下依旧是儒林为最,陛下可除孔家,但不可除孔子,圣人后裔无数,当有德者居之,血脉纯粹者居之。”
李明睿的话倒也点醒了朱由校,朱由校最担心的就是对孔家采取严格措施会影响甚大,如今倒也不用再担心,自己针对的是孔胤植以及他的这些不肖子孙,而不是否认孔子在儒学地位。
天下孔门后裔千千万万,朱由校就不相信没有艳羡这衍圣公爵位的。
“你且把这衍圣公的由来说说”,朱由校又问向了李明睿,李明睿倒也提前做了功课忙回道:
“回陛下,这衍圣公原始于宋时仁宗皇帝所授,到宣和年间,衍圣公孔端友以后,因金宋对立,金宋两朝各封圣人后裔为衍圣公借此以宣示正统于天下,后来蒙古崛起又封孔之全之子为孔衍圣公,因而当时宋元金有三个衍圣公并立,后来蒙元得了天下,宋金两国之衍圣公皆被免去,国朝得了天下后也依旧延封前朝衍圣公之后为正统,但究其缘由,南宗才是嫡长孙,而北宗才是支派嫡系。”(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
李明睿说后,朱由校便点了点头,问向李明睿:“圣人后裔无数,你既为礼部堂官,当应知晓谁才是真正的衍圣公的继承者,既然来了这里,你可去查查孔家家谱,就说是朕的意思,尤其是不肯为异族谋的南宗,如今华夏光复已有两百余载,他们不能不争,世受北宗压制。”
李明睿明白朱由校的意思是要彻底从孔氏家谱上否定孔胤植一系,这样的考证工作,自然也难不倒他,而且他相信南宗也会支持他干这样的一件大事。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还未来得及禀明,下官一日偶然问起孔志奇家世来,偶然得知他本是衢州人氏,且也是圣人之后,应属南宗一系,且他现在又生根于曲阜,依臣看,不妨问问就从他身上下手,孔志奇无后,今后谁是衍圣公,依旧由陛下您做主。”
朱由校惊异地看了李明睿一眼,暗想这个李明睿的名字里不愧有个“睿”字,总能想到自己前面,解决自己的难题。
“嗯,这件事由你去办,朕会让魏忠贤和翰林院配合你”,朱由校说着就转身而走。
“微臣领旨”,李明睿说着就在当夜立即手书一封密信托自己的仆人带去衢州,从私人关系讲,他与南宗孔子之后关系更近,甚至好几个还是当年一起进学的同年,也见过北宗对南宗的打压和北宗的跋扈,所以他现在也很积极做出这一件可彪炳儒林的大事。
李明睿李阁老的信件很快到了南宗孔氏族长的手中,孔氏族长即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贞运立即开了祠堂,召集了本族德高望重者,商谈关于当今大学士密书让他们立即送家谱于他手中的事。
孔贞运也不笨,通过近些日子从报纸上得知当今陛下欲在山0东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事也嗅到了李阁老此举的意思,且李明睿在信件中将他以孔子嫡长孙后裔称呼就言外之意更加明了,就是朝廷有意要拔高他们南宗的位置。
孔贞运当即亲自带着从祠堂中请出家谱并派其长孙孔尚乾立即北上送给李阁老观览,同时跟去的还有几位在家族派系传承上具有学术权威的老学究,当然还有给朱由校一封由孔贞运的奏疏,言及圣人之后淡泊名利,只为忠君和利天下百姓,当不计自家得失。
南宗失去衍圣公数百载,所以对他们而言,更在意的不是纳粮不纳粮,而是名分,那个失去多年的正统名分,别说纳粮,只要能得到名分,让他们献出土地都可以,反正他们现在也以经商为主。
孔志奇很小心地给李明睿行了礼:“草民见过李阁老。”
“老人家不必如此多礼,据本官所知,你也是圣人之后?”,李明睿扶起了孔志奇,还命人给他沏了碗茶。
依旧沉浸在失去女儿痛苦中的孔志奇也不明白李明睿这样问是何意思,还以为李明睿是要治他罪,怪他冒渎圣人之后,忙又跪下来:“草民那日一时失言,不敢冒充圣人之后,请老爷恕罪!”
“快快请起,本官不是这个意思,当今陛下仁厚,尊儒而重教,你既然为圣人之后,本官便已经奏明圣上,圣上有意要给你出身,你可不能不领情,你现在且给我细说说,你家族系,有家谱自然更好”,李明睿说着就拍了拍自己案前的一卷自己从翰林院带来的孔氏族谱。
“有,比那个破旧些,是草民家传下来的,当时从跟着父亲来到这里投献做佃户就一直带在身边,不过跟衍圣公没关系的,草民一家不敢冒渎圣脉”,孔志奇指了指李明睿手上的那卷族谱说道。
李明睿明白孔志奇之所以连说不敢是因为如今宗法甚严,嫡庶有别,他孔志奇也不敢挑战宗法权威,更何况现实中他还是一个依附孔衍圣公府生存的佃农,就更加不敢挑战主宰着自己生存的孔胤植了。
在孔志奇眼里,孔衍圣公是个大好人,周济百姓,逢年过节也会给他们这些佃户施些恩德,但同样孔衍圣公也是个有威严的很,投献到他家的孔家佃户谁若是敢在宗教礼法尤其是圣人传承这上面错了半点就得被开祠堂,甚至一家子都会被殴打致死。
“你不必担心,家族之中,虽有嫡庶之分,长幼之序,但都是一脉相承,礼法虽有等级,但血脉当应一视同仁,如今自两宋以来,南北分治,汉胡杂处,你们孔氏也分崩离析,散于各处,当年太祖为收北方士林之心,诰封北宗为衍圣公,但说来谁是正统,到底未定,如今陛下英明,欲从新考订圣人后裔,你既有家谱,当可呈上来供朝廷观瞻,若真是圣人后裔,陛下赐你出身,也未可知。”
李明睿说的也让孔志奇有些心动,他虽不敢冒渎孔衍圣公,也不敢抗这位阁老的命和皇上的旨意。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猎头 (九宫格夫妻) 起点VIP2017-10-20架空历史啥叫史上最强猎头? 当你还在为找个ceo而兴奋的时候,我已经把诸葛亮签下来了。当你...
-
唐朝发明家 (阿活) 起点VIP2017-10-23 两晋隋唐人称“小百科”的王烨跟女神约会却莫名奇妙的穿越到初唐,成为长安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