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在皇家银行的银元也因此在一开始很少有人来兑换,甚至有人还因此担心皇家银行会借此吞没他们的银钱。
因而,许多人不但不来皇家银行来兑换银元,反而争先恐后地持着存根来取钱。
“李员外,您可得想好了,您这三万两是存的一年的定期,按照文书上的规定,您得在明年的五月十四日才能取,您现在取不但没有利息,还得额外支付三十取一的违约金?”
胡寿春很耐心地朝一个存款大户李员外解释着,但李员外却是直摆手道:“我知道,不就是一千两嘛,我赔得起,总不能让那两万九千两也叫你们吞了。”
“那好,给李员外取银两万九千两!”
胡寿春这么一喊,李员外也没想到如此顺利,愕然问道:“我真可以取啦?”
“是的”,胡寿春毫不犹豫的回答后,李员外深怕这家仗着有皇家关系的所谓银行来个不认账,不准自己取,如今见皇家银行没有要不认账的意思,心中倒也长舒了一口气。
而其他在外面观望的储户见此也忙来取钱。
早先因高达十分之一的利率而来的这些储户们现在一个个都不要利息甚至愿意以倒赔的方式取走自己的存款,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大明的百姓对除金银外的其他货币的信用度有多么低。
就因为此,皇家银行开办不久就遭遇了第一次挤兑风波,由于之前的储蓄银两一部分已经被铸造成了银元,一部分已经作为募兵军饷由各营指挥使带走,所以,现在这挤兑风波一来,皇家银行就面临着银根吃紧的地步。
朱由校不打算逼迫百姓们在非自愿前提下存进银子取出来时换成银元,但他也有相应的鼓励措施,即愿意取出的是银元者可免除违约金。
另外,还明确规定在半年内去皇家银行兑换银元者可免手续费,若是半年之后再兑换者就会支付手续费。
但很多人都不听啊,质疑认为朝廷是要借机通过大量银币的发放而吞没他们的钱财。
普通百姓还好,由于朝廷要以银元为税,他们不得不来兑换,但一些商人则不太愿意就这么被朝廷剥削。
一些本可以通过货币混乱而借机私自改变铜钱制造比例而大肆贪墨的官员们也暗中抵制着银元的出现,并希望通过此次挤兑逼迫朝廷将银元收回炉子里重炼为银锭,从而使得朝廷放弃这次货币改革。
不过,朱由校并没有因此妥协,在胡寿春禀报说,皇家银行银根吃紧时,他想也没想就紧急调拨内帑进行填补。
甚至连从魏广微府邸抄没的银两以及以前抄没东林党所积累的银两也都被用到了皇家银行以应付挤兑风暴。
渐渐地,挤兑风波开始平息下来,背后等着看好戏的官绅巨贾们也没想到皇家银行依旧还在进行着银元的兑换业务,同时也依旧源源不断的有银两拿出来。
而且,随着皇家银行一次又一次履行合约且毫无条件地给储户们办理取款业务,使得许多储户们也开始对皇家银行产生了信赖。
许多商人或有些积蓄的人开始又将银子重新存进皇家银行,且这一次来开户的比之前直接增加了三四倍,但皇家银行却也拿出了自己的对策。
那就是,由于之前是开业,所以头三个月有二十取一甚至二十取一的高利率,但现在皆取消,最高利率降到三十取一。
也就是说,再重新开户存储者就只能选择最高三十取一的定期储蓄,甚至又得支付一笔手续费。
许多人是叫苦不迭,后悔自己当初听信什么谣言,因此才迫不及待地去把银子取出来,结果现在白白的多花了不少钱。
“唉,可真是亏死我了,这皇家银行就是皇家银行,不愧是皇上开的,比那些票号自然是要放心的,但偏偏我这人老糊涂了,听了黄主事的话,急着把三万两取出来,如今可倒好,本来以为可以靠吃利息稳拿三千两,现在倒赔了一千两!”
李员外叫苦不迭地对胡寿春说着,而胡寿春依旧是笑道:“我当时也劝过你的,你偏偏不听,皇上富有四海,会吞你这不过三万两银子不成?”
“胡老爷您说得对,是小弟我愚昧啊!”李员外耷拉着脸道。
“那您这次存定期还是活期,要存多久?”胡寿春问道。
李员外想也没想就大声喝道:“抬上来!”并对胡寿春道:“我现在也没心思走路闯北的做生意了,现在把家中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整整十万两,存定期,三年!”
“真的?”
“真的!这次怎么着也得把亏了的钱存回来”,李员外不甘心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侵权
经过挤兑风波这么一闹,使得大家对皇家银行的信用度不但未减反而陡增,特别是在征收赋税来临之际以及各大巨商要与皇家合伙做生意时,由于朝廷只认银元,因而逼得这些人不得不来兑换银元。
但朱由校已让皇家银行明确定有规矩,半年前兑换免除一切手续,但现在兑换就得收取手续费。
当然,为了照顾百姓,不让百姓为了交税来换银元时还得额外支付手续费以增加负担,朱由校便让户部行文,皇家银行出告示,日后兑换额度在一百银元以下和十万以上者可免除手续费。
前者自然是为了方便百姓换银纳税时而不使他们遭受损失,后者则是促进大户们能更多的兑换银元。
不过,朱由校的这个举措倒也实实在在的让百姓尝到了实惠。
而且一经报刊宣传,都说陛下如今这不但不是在与民争利,反而是与民让利。
群臣中有懂事的还专门撰文歌颂此事来,倒是一些家里也有大产业的官僚巨贾们很是幽怨,他们现在要想跟皇家做生意就必须得兑换银元,而兑换还必须得兑换十万以上的大数目,不然还得倒贴一大笔钱,这下子是逼得他们不得不接受银元。
而实际上,众人并不知道的是,朱由校起初才是与民让利,现在才是与民争利。
为了使的新货币银元能顺利投入市场,朱由校本只是想赚取点银元与纯银之间的质地差额。
可谁知,这么一来,平白多了好几项杂费的收入,首先储户们提前取银的违约金其次是兑换银元时的手续费,这样一来,朱由校还比预计还多赚了上百万两银子。
这倒是扛过这次挤兑危机后的一次意外之喜,为了表示对户部和其他官员们在这次挤兑危机中对皇家银行的帮助,朱由校还专门拨出一小部分给这些官员们发了额外奖励,百官们也获得了些奖励,但大都虽然表面上感谢陛下隆恩,内心却是叫苦不迭,因为这些本就是从他们嘴里吐出的银子。
有钱有势的官员并不在意这些额外奖励,但对一些比较穷困的底层京官而言,可是实实在在的福利,甚至有的官员感叹总算是不用靠着典当度过下个月了。
甚至一些在报刊上撰文支持朱由校实施改革或者声援改革货币和开办银行等好处的官员们还获得了几乎相当于其半年俸禄的奖金,这下子也算是让一些脑子灵活的官员明白,时时刻刻跟着陛下的路子走,陛下是一定会给你好处的。
随着一系列鼓励使用新货币举措的实施,银元开始逐渐在市场上流通开来,而市面上的金银等货币也开始被回收,甚至宝钞也被回收回来,金融秩序开始进入正轨,而皇家银行的规模也开始扩大,储备银也已突破千万,甚至比现在的太仓还多。
同时,皇家银行也开始进行放贷,并鼓励商人们借贷。
由于是皇家的牌子,倒也有不少做大买卖的商人来皇家银行借贷,这样一来,朱由校又多了一项收入。
皇家工业公司这边,随着皇家工业公司专卖的银镜或玻璃如此畅销,一些眼红的商人也开始学着皇家工业公司的样子,在一些比较精美的商品上也镀上“皇家专卖”的字眼和皇家工业公司的专用商标,却全然不顾,户部已于天启八年四月下旬发布的最新告示、
告示内容是:从即日起,新的公司或作坊可于户部或者州府衙门的户房注册专属商标,一旦注册成功,将受到官府保护,若有敢盗用者,必实施严惩。
尚宝司丞刘铭仗着和朝中几位大佬沾亲带故的背景,也没把户部的告示当回事,便毫无顾忌的用了皇家工业公司的商标进行发卖,甚至还刻意降低一半的价钱,一些喜欢拿皇家工业公司专卖商品来衬托身份而又没多少钱的也就都到他这里来买。
这样一来,刘铭倒也赚了不少钱,比那些无品牌直接售卖的商人要赚得多。
但没隔多久,就有户部官员找上门来,说他已经盗用了人家皇家工业公司的商标,让他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这刘铭也没当回事,将自己老爹曾经是户部尚书,当今户部堂官还是自己父亲当年一手提拔起来的事说了,那户部的主事也只好灰溜溜的离开。
这刘铭也因此是越发的得意,甚至直接开始仿造皇家工业公司专卖的高端商品。
皇家工业公司总负责人即驸马都尉巩永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亲自去与那尚宝司丞理论,结果尚宝司丞刘铭也不理会。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猎头 (九宫格夫妻) 起点VIP2017-10-20架空历史啥叫史上最强猎头? 当你还在为找个ceo而兴奋的时候,我已经把诸葛亮签下来了。当你...
-
唐朝发明家 (阿活) 起点VIP2017-10-23 两晋隋唐人称“小百科”的王烨跟女神约会却莫名奇妙的穿越到初唐,成为长安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