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兽医当国 (北门老五)



虽说没有把两人的功名革除,但清掉一切官职,已经是极大的惩罚了。

当太学中的师生听到这个消息时,一时间群情震荡。

有人欢喜,这两个碌碌无为的家伙,终于可以滚出太学了。

而有些依靠两人关系混天的家伙,则迅速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掀起来一阵抗议的风潮。

只是这股风潮起来的快,消退的也快。

身为太学学正的秦桧,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布了一个规矩,凡是参与抗议的太学生,直接从太学中除名,三年内不得参加省试科考。

就这一个政令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

就算是那些官宦子弟,心里也很明白,他们这点文采,根本就没多少真才实学,也没想过在省试和殿试中进士及第,只求能够得到官家钦点的一个同进士出身,就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这些家伙,根本不敢舍弃这个太学生的身份。

太学因为耿延禧和宋齐愈的被革职消停下来,可朝堂却正讨论的热火朝天。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王仍的一句话。

头一天的午后,赵佶午休之后,刚好赶王仍伺候在跟前,赵佶随口问了句,“王仍,你说钱恒这个家伙,我把他丢到太学里去,会不会遇到麻烦?”

王仍低眉回答,“回官家,李中官和白大人,都曾和太学中的学官私下接触,想来这钱恒的处境不会太舒服的!”

王仍回答的中规中矩,可听在赵佶耳朵里,却又是一种反应。

对于王仍能知道这些消息,赵佶一点都不意外,很多时候,赵佶还特意吩咐手底下的几个内侍,可以各自安排人手,打探朝中官员的任何动向。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更多的掌控自己手下这些人的一举一动。

赵佶没少听李彦说别人的闲话,同样,对于王仍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也没有任何怀疑。

而且赵佶手,还有一份关于李彦悄悄离开皇宫后苑的记录,正是因为如此,赵佶才会第一时间认同王仍的这个消息。

此时的赵佶心里很不爽,当初就曾经因为钱恒的事情,惩罚过李彦一次。尤其是李彦指使手下对付外省官员的事儿。

虽说赵佶没少借助手下的太监盯梢那些官员,也没少让这些大太监去帮自己清理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官员,但听命行事和私自行事,绝对是两个概念。

对于这种背着自己行动的私下行为,赵佶是极其反感的。

不仅如此,对于白时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很不爽。

所以在第二天一早的朝堂,赵佶就先把这道圣旨颁布了下去,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当朝相公的审阅。

严格来说,赵佶颁布旨意,是要经过中书省的印鉴才能下发的。

可这一次,赵佶直接让梁师成安排了这次的旨意,避开了中书省这道流程,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在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把这道圣旨给拦下来。

当听到圣旨已经传到太学,耿延禧和宋齐愈的结果已成定局之后,朝中所有人都议论起来。

当朝太师蔡京,并没有来朝,而一直对钱恒满是敌意的蔡攸和白时中,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声。

反倒是郑居中,提出质疑,“官家,这旨意未经中书省的印鉴确认,似有不妥吧?”

郑居中也没有把这个质疑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只是简单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态度。

这时王黼却大声赞同道,“官家,下官倒是觉得,官家此次旨意,对涤清太学乱象有极大的好处,也让那些宵小不敢张扬!”

王黼这么一出声,一直没有说话的白时中,这会儿也站出来,“王大人此言差矣,太学乃我大宋栋梁集聚之地,怎能说有乱象发生?”

面对白时中的质疑,王黼嗤声笑了下,“白大人,难道你就不想想,官家为何要革除耿延禧和宋齐愈的官职么?”

白时中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会儿,白时中还有点忐忑,自己让人送给耿延禧的信笺有没有销毁,都是个问题,若是这事情爆出来,岂不坏了大事。

白时中也有点后悔,当初鼓动蔡攸去暗杀钱恒,之后就不该再动阻挠钱恒的念头,可一听到钱恒被官家许诺进了太学,白时中就没忍住。

一是为了替自己的侄子白世刚报仇,而来也是蔡京在背后指使。

老蔡京在见识到钱恒的手段之后,就想着趁着钱恒还没有在朝堂站住脚之前,彻底打压钱恒一把。当然,若是把钱恒打压到服气之后,若是能够投靠自己,蔡京也不会拒绝。

老蔡京打的主意不错,可是没有想到,赵佶的动作如此之快。

针对钱恒的动作还没有展开,就被赵佶的一道圣旨彻底摧毁。

朝堂,端坐于龙书案后的赵佶,朝案边下方的王仍招了招手,王仍递来一个锦盒。

所有人都把目光,停留在这个锦盒。

这个锦盒,是刚才有小太监悄悄送进来的,也是刚刚送到王仍手里的。

王仍前,把锦盒送到龙书案前,轻轻将锦盒摆在赵佶跟前。

赵佶目光扫过堂下诸人,这才伸手打开锦盒,从里面取出几张纸来。

赵佶从中抽出一张,仔细端详了一番,脸色越发阴沉,忽然猛地,一把将纸片丢下去。

纸张飘飘,落在朝堂地。

当看到这张纸的时候,白时中的脸色就已经变了,急忙赶步前,一把将那张纸片抄起来,捧在手。

赵佶一声冷哼,“蒙亨,你可有话说?”

0184章 升舍考试

白时中脸色难看,忽然跪倒在地,“回禀官家,臣也是为我大宋着想,不想让钱恒这种军伍出身的粗人,混入太学之中,实在与我大宋士子所不容啊!”

白时中话音刚落,一旁的王黼一声冷哼,“钱恒远为什么会成了军伍出身,白大人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吧?”

王黼说着,回头一躬到地,“官家,臣有实情回禀!”

赵佶只能点头,“将明卿家请讲!”

王黼这才挺起胸脯,大声道:“据臣所知,这钱恒远,本就是顺天府乡试的头名解元,举人的身份真实确凿,况且,钱恒远之所以会被派去西军这种任职,完全是因为……”

不等王黼说完,赵佶身边的王仍干咳了声,王黼才没有继续说下去。

这会儿,赵佶才点点头,“将明你所说的,我都知道,而且钱恒远之所以会被派去西军任职,也是我经过深思熟虑考量过之后,才做下的决定!”

王黼这才恍然,恍惚间,王黼好像记起来一点,当时朝堂上也只是提了一句关于钱恒安排到事情,每天都要处理无数事务的王黼,哪里能把年前某一天朝上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

不过王黼也是久居朝堂之上,反应能力十分神速,当即附和道:“官家赎罪,臣这才想起,如今看来,还是官家您英明,竟早就看出钱恒远有些能耐,才能替您解除西夏之忧!”

王黼这句话倒是没说错,钱恒杀了李良辅这件事,确实给赵佶带来极大的荣耀感,充分满足了他作为一任皇帝所期待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前段时日,枢密院接到来自西夏的国书,国书言明,李良辅私自出动兵马,才导致双方发生误解,让钱恒斩了李良辅的头颅。为了表明西夏人的诚意,西夏皇帝自称为弟,并辅以厚礼相赠。

或者说,真是因为西夏皇帝来的这份国书的出现,才会让赵佶毫无理由,就是坚持让钱恒进太学上舍攻读。

一者,钱恒能够成为一州一府的解元,绝不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而且负责顺天府乡试的,是那个经常黑脸,做事不讲情面的张叔夜做主考,这更让赵佶信任钱恒,是凭借真材实料考取的头名举人。

二者,哪怕只是为了给钱恒一个恩赐,赵佶才会给了前后一个虚衔的文官位,却没有任何有实权的官职,另外,钱恒把西夏大将李良辅的脑袋给他摘回来了。就冲这一点,赵佶就无比看好钱恒。

当然,赵佶这种决定,很多时候就是心血来潮。等下次再见钱恒的时候,未必会记得自己今天说过什么。但赵佶的决定,却给了钱恒一个极大的鼓舞,甚至说,赵佶之所以强按着所有人的反对意见,也要把钱恒推到上舍位置,尽快参加省试的科举。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钱恒这个巨大的奖励。

面对这个给自己已经涨脸的机会,赵佶甚至无视了大部分朝中相公的建议,直接拍板给了钱恒进入的太学上舍。

而面对这个几次三番针对有功之臣的主儿,赵佶也拿出了杀鸡骇猴的手段。

“白时中,私藏祸端,嫁祸于人,罪孽深重,不过看在其往日做事也算兢兢业业的份上,只保留你吏部侍郎的官职,其他中书侍郎的工作任务,跟将明爱卿交割一下便可!”

赵佶这话音落下,白时中的脸色就变了。

中书门下侍郎,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相爷之位,而眼跟前这个所谓的坑,会直接崴了你的脚。是能想到,只是没料到,自己的对手,居然会从蔡党的手里,把当朝相公的位置抢到了手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