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三十章放榜日
徐允礼听到只有百斤小麦种,略有些失望,量太少,形不成规模,连大规模育种都难做到。但想来这林小子也不敢撒谎动手聊,或耍小聪明。也只能无奈,先把这玉米一事办好吧!既然有此物,总能再想办法。
徐允礼笑的越发和蔼可亲“唉,到底是太少了些,这样,田庄那边我今早已派人过去了,一会我也去田里,再安排安排,那边的事你就先不必管了。
正好今科桂榜皇上已责成高季文、朱彦成尽快阅卷,相信不日桂榜即出,希望贤侄不负众望,能够高中!
近日也多与同窗好友交际交际,文会、诗会多参加一些,这些正适合你们年轻人。我们久理朝事的,时刻不得闲,也是习惯了。”
徐允礼这通话说下来,无非是要接手田庄事宜,林羽之哪有听不明白的。这事直接交接给他自己也没什么异议。
事已有结论,后面的处理本也不是自己的事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徐允礼已几乎说的很白了。
林羽之达到目的,也不苛刻,当即应诺“是,世伯,侄儿已通知下面,全部由世伯差遣,若有笨手笨脚的,世伯直管打发了。本已备好粮囤的,现在倒是用不上了。
另一百斤小麦粮种,侄儿派人给世伯送来。”
“好,你小子是个有前途的,好好混,位极人臣不难!”
徐允礼难得有些不顾身份,大言不惭的说道。
徐允礼见事情都落实清楚了,也不再留林羽之久坐,让他直接回去了。接管田庄的事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徐允礼点好家丁准备前往田庄,却不想太监杨公公带来了一百羽林卫,为首的是名叫韩权的领班侍卫。杨公公传了皇上的口谕“此百名羽林卫由徐卿安排,保证粮种不可有失!如有其他方面需要,徐卿可权宜行事,不必来禀。”
徐允礼自然接旨谢恩,这给了徐允礼可是不小的权利,虽然不是大事但其意义不小。徐允礼按皇上的安排,带上整齐划一的羽林卫及还算整装的家丁出发了。
小关村、兴家庄的牛壮、马强、李柱子、刘全等人的工作直接被替换下来,退居了一射之地。王五直接在林羽之的通知下,已经回了杨村。马强及木工工坊的人,在田庄未待够两日,就又被打发回去了。
徐允礼、韩权等人自然是不擅长耕种的,徐允礼却是早已经叫了上林苑监监正梁牧,带着上林苑里面养着的一些会种植的官员、老农,一起浩浩荡荡的向小关村进发。
其实这地里的玉米已经成熟,这两日便可掰了,他们去了也只是去掰玉米的,现在也谈不上什么种的,到是省了很多事情。
只这一群浩浩荡荡的羽林卫及家丁们,简直像是兵发田庄,只吓的十里八村的农户农民们再不敢靠近。那些原本抱了不良心思的乡野地痞,并一些乡绅、吏员们,见到这种情形,也都歇了念头。
更有那欲购买玉米粮种的,此刻也是不敢生出些旁的异心了。
更不用说待玉米收成时,那简直是一个羽林卫看着一个老农掰玉米,生怕掰坏了一个,那紧张劲儿就更别提了。
这事情要是传到林羽之耳中,林羽之恐怕当先想到的就是:这桃红简直糟践了东西,若是被当今皇上知道了,岂不要重重的责罚了!桃红、柳绿二人去田庄时,可是没少掰了嫰玉米来吃的。
......
林羽之此时确实没有心情管这些事情了,田庄的一应事宜都有徐允礼接管,自己下面的人只是配合收获。
九月初十这日,于普通的京中商贩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在离顺天府尹署、贡院不远的酒楼、茶馆、客栈等,生意确实相当火爆,客座俱满。一众老板们喜笑之情溢于言表,这房屋租赁费用比别个地方更贵,可不就是凭着这几天多捞一些银子。
林羽之与谭宗、蔡冒、何琪等人,此时却是在做离顺天府尹署不远的“登科酒楼”二楼饮茶闲淡,更重要的却是等着今科的放榜成绩。
昨日贡院那边已经传出消息,九月初十日贡院放榜,消息一经传出,众参加了的士子们哪里还能淡定了,早早的就与已经打发小厮家丁,在一贡院门口等待消息了。
但凡家中有应试的士子,全家具是紧张等待。一经中举,相当于一脚踏进了仕途道,且经乡试中举,再会试取中进士,这个就是清流官员了。于世勋蒙荫入仕之人自是不可比。
一应的考生更是聚集在贡院四周,等待消息。谁不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科举成绩,心情都是一样的。
林羽之已安排十一与蔡冒的小厮王平,一起去贡院门口等待放榜消息。众人则在酒楼内闲坐聊天,排遣情绪。现在大家的心情都很紧张,有的又是有些低落,实在是情绪不佳。
何琪已开始满屋子的转悠去了,间或拿些点心吃,或者跑到窗前向外张望,查看外面的动静。
“哎呀呀,你快别转了,转得我头都晕了!你就坐一会儿吧!这消息如果出来了,下面早有动静了,还需要你急着东张西望了?”吴太奇劝慰道,实在是他这样转的自己都有些心烦意乱了,本就紧张的情绪让他闹得更紧张了。
何琪呼呼地坐下,拿了茶壶倒了一杯茶,猛饮了一杯。叹息的说道“哎呀,我这不是紧张的呀,家里父亲每日要问上三遍,能不能中?能不能中?我上哪儿知道我去!”
“这能不能中,也不在这一时,中或不中都自有定数,你急也无用,还是再耐心略等一等吧!”林羽之也跟着劝道,实在不想他搞得大家的心情都提心吊胆着,紧张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哎!希望能有好消息吧!不然我都没法给父亲交代。”
“现在成绩未出来最是令人心焦,便是考中或者考不中,有个准确的消息了,大家也不至于这里干着急瞪眼。”于承志也跟着说道。
......
第二百三十一章我来过
“是啊!希望今科能够中举,这样我与师妹......哎呀!成绩如何?会试能否考中,这些我全不在乎,只要乡试能够中举也就够了。”谭宗眯着眼笑呵呵地说道。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乡试不过,自己没办法求娶师妹。于自己而言,再没有比这更美的事了,只要今科自己能够中举,这一切就可以实现了。
只能说这是谭宗的一厢情愿,家中父母对他的事情、心思,却是一概不知的,这只是此时谭师兄的想当然。
“哎!我这是第一次参加乡试,不中也就不中了吧!我自己也没有信心,只能再看三年以后了。”相比其他人,贺禀算是压力最小的一个了,第一次参加的人总是会更轻松一些。越是参加的次数多了,却越发容易没了信心,磨没了雄心壮志,科举是很现实的。
对于今科的考题,林羽之算是比较有信心的,自己所做的文章取胜之处并不在于奇特新奇,而在于中正平和,逻辑更严谨,行文组织结构更规范,环环相扣、入情入理,是非常有严密性的行文风格。而这样的风格会为不同文风的考官所喜爱,非取胜于新奇,而胜于平稳。
对于今科中举,林羽之还是有一些信心的,这几个月的努力也不是白给的。
自己以前是个学霸,在学习上是很有一套的。这样的学习经验,无疑对科举学业也是有所帮助的,所以自己才能学习的更轻松一些。
自己所希望的也只是科举能够中举,迈开自己的第一步,明年会试能够取中进士,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会试一甲什么的,自己是想都没有想过的,全国前三名哪是那么好得的。古代人于科举学业上自有其独到之处。自己身边的谭师兄和仲明兄的学业具是极佳的,比自己的学问要好得多。自己之所以有时显得比他们的文章做得好,不过是观念阅历的不同,所导致的文章观点会令时人觉得新鲜一些罢了。
古代文采佳、有才气的人众多,是现代人所不能比拟的。以历史观,唐宋元明清,文学家、教育家、才子文人,能够被历史铭记的人众多。但以现代而言,能被人记住的文化名人却很了了。当然这也是时局所限,古人就不会造火箭轮船飞机,有所侧重不同罢了。
是以,林羽之在此时代一直抱着严谨、谨慎的心态对待学业,不敢懈怠。自己如果有三五年的时间,或可以一争会试一甲,但仅仅这几个月的时间,明年会试也只是一年的学习时间,这个很难,林羽之现在也并不想勉强。
再则,自己并不想馆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任职,自己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干一点实事。
林羽之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中写道“我很乖,我来过!”,讲的是一个七八岁孩童,得了重病不治而亡的故事,结局便是用的这一句话。林羽之也想在自己一生画上句号的时候,能够大声地说出来“这个时代,我来过!”
“羽之怎么神情这样严肃,可是担心不中?你的学问大家是知道的,中举应该不成问题!”蔡冒见林羽之的心情略有不佳,以为他是担心科举会不中,故而出言安慰道。
相似小说推荐
-
一代战将 (玗石页) 起点VIP2017-11-01 军事战争穿越抗日,棒打侵略者。犯我中华,虽远必诛。(非史书,茶余饭后放松者可入口,喷子请绕道...
-
历史维修工 (何时秋风悲画扇) 起点VIP2017-08-21 架空历史五千年浩荡历史长河中,无数穿越者兴风作浪!褒姒笑靥如花欲演甄寰传,周幽王续命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