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定居唐朝 (半堕落的恶魔)



薛朗默默在书房里坐着想了一阵,摸过纸笔,埋头写东西,先列提纲,然后才边想边写,修修改改写了三版,最后才用楷书字迹端正的抄写了一遍,标题大大的三个字——

《论棉花》!

第二天早上打早起来便直接入宫上朝——

“诸公可有本奏?”

小黄门才代圣人问了一句,薛朗立即出列,朗声道:“启禀圣人,臣薛朗有奏!”

圣人问道:“幼阳欲奏何事?”

薛朗:“回圣人,下元节臣于家中办道场,请假并未上朝,昨日道场完毕,才听到城中流传潘御史参奏安国平阳公主一事,关于白叠子的事情,乃是由臣提出,经手者也是臣,内中因由公主也不见得比臣明了,针对潘御史的奏本,臣请求当庭辩论!”

圣人道:“白叠子种植,确实利国利民,然怎么种,怎么织,确实无有人能比幼阳清楚,你之请求,朕准了!”

“谢圣人!”

向圣人拜谢后,薛朗转身望向潘德庆,拱手:“潘御史请了!不知潘御史是否知道我,不论知道与否,还是向潘御史自我介绍一番吧。本人薛朗,祖籍建康,长于异国,于武德五年春到达大唐,于安国平阳公主府出仕,初入府时,任职主薄,后历任府中咨议,辗转入长安,承蒙圣人赏识,今在民部任职右侍郎一职!如今正大力推广之红薯、土豆,便是公主发掘于我手;棉织品的开发与利用,也是由我提出来的!可以说,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有资格与潘御史辩论否?”

明着是问话,实则语气无比肯定。潘德庆连忙道:“薛侍郎熟知农事,行家里手之声名,下官也曾听说,请薛侍郎指教!”

两人行了礼,相对跪坐下来。满朝文武,包括圣人,全都安静地听着两人说话。薛朗毫不客气的道:“若是旁的,薛某不敢说指教,若是关于白叠子,放眼大唐,薛某说一声指教,应无人有异议!”

“啪啪!”

竟是秦王拍了几下笏板,朗声道:“薛侍郎此言属实!”

薛朗朝秦王拱拱手,谢过他的支持,接着道:“去岁的时候,公主仍镇守苇泽关,我于公主府中任主薄,去年初春时有倒春寒,下了一场大雪。我因长于异国,异国气候温暖,不太适应苇泽关之苦寒,又不惯燃炭,闲谈之时便问起殿下,大唐除了皮裘可还有什么御寒的衣物,公主答曰无有。于是,我便说起异国种植的一种叫棉花的作物,公主听后,问我可是白叠子,因叫法不同,我也不确定。还是公主使人从长安寻了种子与我,我才辨认出来,我所说的棉花便是公主所说的白叠子。彼时,仍是权贵之家花园之中的奇花异草,对否?”

薛朗话音刚落,就有几个老臣频频点头,道:“老夫花园中仍有种植,彼时确实当做奇花异草种植。”

薛朗直视着潘德庆:“棉花就是白叠子,公主听我说过棉花的用途后,使人从长安搜罗了种子去,交由我在苇泽关试种。然受限于品种和耕种技术,收成并不高……”

薛朗直接把产量的数字报出来,道:“去年所收之皮棉,除了一捆用作试制棉织品外,其余的,在棉袄试制成功后,全都做成棉袄,交给苇泽关之边军,站岗守卫时换穿!”

说到这里,薛朗顿了顿,续道:“棉花种植不像红薯、土豆那么简单!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和耕种条件,喜温喜光,怕阴雨渍涝,怕病虫害;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气候太干,棉果会炸裂,太湿又易遭病虫害!受限于这些条件,纵观我大唐,适宜种植的地方并不多,又怎么在天下推广?”

薛朗顿了顿:“其二,受限于种子数量与质量!棉花并非我大唐原产,种子多是从高昌国流入,所存有限。今年能种这么十来亩的棉花,已是安国平阳公主利用身份,穷尽方法搜罗而得!然比之边军的数量,收获的棉花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敢问如何推广?”

薛朗面容严肃,冷眼看着潘德庆:“别的且不论,只这两点,敢问潘御史,棉花当如何推广?不一步步来,一口就想吃成一个胖子,会不会噎死还两说,薛朗能力有限,还请潘御史教我!”

潘德庆被问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强自撑着道:“既然受限于耕种面积和种子,更应当上交朝廷,由朝廷出面统一调配,全力支持,当以国为重,仁义为先!”

“荒唐!”

“一派胡言!”

……

薛朗都还没说话呢,朝中列班的大臣们便跳了出来,集体不约而同的开始怼潘德庆,特别是出身世家那些——

这个年头,家国,家国,时人多以家族为重,特别是这些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世家们。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对世家们来说,皇帝可以换,家族却不能倒!但凡历史悠久些的家族,谁家没有一点儿珍藏的秘方之类的东西。

若是让潘德庆的这番歪理邪说成了,那以后大家是不是有点儿什么好东西都要先上交给国家!

这绝对不行!


------------

第417章 朝辩

“妖言惑众!”

圣人一声暴喝,老帅哥脸上一片暴怒的表情,指着潘德庆,怒不可遏:“一派胡言!如何治国施政都未明白,尔何德何能敢位列朝堂之上!”

圣人暴怒,刚才还在斥责潘德庆的大臣们齐齐躬身:“圣人请息怒!”

圣人胸膛急剧起伏,怒视着跪伏于地、瑟瑟发抖的潘德庆,斥道:“前两日尔参平阳,朕原想着平阳身为帝女,虽身有功勋赫赫,然则身为帝女,就要承受诸多委屈!今日薛朗在朝堂之上,与你细说分明,你竟然出此妖言惑众之语!可是欺我大唐无人?或是以为朕眼瞎不能识人?治国若如你所说这般,要朕、要朝堂诸公何用?”

圣人虽然不是什么天生帝王之才的人,于家事也有些糊涂,但于国事上,脑子却十分清醒。明着是在斥骂潘德庆,实则却是在表明态度。

圣人道:“朕自登基以来,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之道理,治国理政不敢说兢兢业业,却也谨小慎微,与朝堂诸公但凡施政,利国不利民不可行,利民不利国不可行,利国利民方才敢为!一番心血之下方有如今之局面,尔这小人,如何敢挟所谓仁义来坏我江山,毁我社稷?”

潘德庆吓得脸都白了,颤抖着跪伏于地,颤声辩解道:“陛下息怒,臣不敢有此心,也不敢有此意!臣不过是出于仁义之心,体恤边关苦寒,方才有此谏言,请圣人明鉴!”

这厮居然还在嘴硬!薛朗听不下去了,直接出列道:“圣人,既然潘御史一再说到仁义,关于仁义二字,我这里有一点浅见,请圣人与诸公听了!”

“幼阳尽可道来!”

“喏!”

薛朗直视前方,腰杆挺得笔直,道:“薛朗不才,然也读过几天圣贤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圣曾言道,克己复礼是为仁,一言已道尽个中真意!臣以为,为君者,勤政爱民是为仁;施政治国挑选利国利民之策是为仁;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仁;勤俭节约,体恤下情是为仁;平定天下,国泰民安,强国富民,也是为仁!简而言之一句话,做一个好皇帝也是仁!”

“啪啪啪啪”

一阵拍笏板的声音,圣人也连连颔首,表示对薛朗的赞同。

薛朗继续道:“以上乃是为君者的仁义之道!为臣者……臣这里借用种花家一位先贤的话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是仁,与为君者的仁,当视为大仁,大道也!”

“啪啪啪啪!”

薛朗的话,直接被热烈的拍笏板声给打断,只得停下朝四周拱手致意,待声响平息后,方才道:“潘御史所言,也是仁,然与之相比,只是小仁小道!臣虽不通军务,然也知行军打仗须军心稳定,军心者,志也!军法之中,妄动军心者斩之!我朝边军少说也有数十万之中,以今年棉花的产量,连一个军都无法装备,难道要先紧着军官来吗?那岂不是我三军之心吗?”

潘德庆一听,哪还敢让他继续说下去,连忙道:“薛侍郎,何以如此误我?下官绝无此意!”

“绝无此意?自古以来,无心杀人却要人命者最可恨,在薛某看来,潘御史便是这样的人!口口声声无心,口口声声无意,口口声声好心,岂不闻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么?平阳公主殿下在苇泽关镇守时,不分寒暑,每日卯时点兵,日日操练,无有一日断绝!殿下曾说,只有苦练的精兵,无有养尊处优的勇士!朝中带兵之将不少,想来皆是这样过来的!正是这些将士们的日日苦练,方才有潘御史在长安安享太平之余,尚能用小仁胁大仁,大放厥词之语!敢问潘御史,羞也不羞?”

“好!”

朝中武将们纷纷喝彩。潘德庆脸色苍白,嗫喏道:“下官乃是文臣,自该留在后方!”

薛朗肃然望着他,道:“确实,文武各安其职,方才有太平天下,但是,没叫你在后方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该当何罪!”潘德庆吓得又跪伏到地上,连连讨饶:“圣人,臣没有,没有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