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隆中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3、先主托孤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4、北伐中原……
请假
寒假来袭,有诸多事要做,小白暂时离开,闲暇之时再做更新。
这不是太监,如果记得小白的初衷或者相信小白的为人,在这段时间各位就先做其他事,看其他书,iwillbeback.
兄弟们,洒家就要回归啦!
断更了3个月的样子,忙了很多事,最主要的就是写歌,自己作词作曲,(是不是感觉很有逼格?)
最近几天开始整理稿子,连贯前后剧情,准备开搞,近期将会更新,不出意外,会一直更新到完结(会不会意外我也不清楚)
决定对书中的一些设定做出相关调整:
1、武将打斗时精简化,只提供武力三维数据,不再像以前那样算的乱七八糟的,交给各位自己算(假如愿意)
2、加快游戏剧情的发展,早日完结。
3、一些系统会发生变化,或许是彩蛋吧,详情书中见。
第三百二十二章 长安之乱(一)
……………………………………
“呵呵,先不谈这些,小侄许久不见叔父,别来无恙?”李世民拱手行礼,笑呵呵地看着李傕道。
“好的紧,”李傕说话的同时上下打量着李世民,见他神采奕奕,浑身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质,不禁微微一笑,“贤侄不远千里来到此地,想必有什么大事?”
“叔父,”李世民突然诡异地笑了一声,不答反问,“骠骑大将军出入皇宫想必是易如反掌吧?”
“……何意?”李傕不明所以,一脸懵逼道。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曾立下一条规矩,‘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现在汉帝已亡,天下有董卓和徐珪两个天子,你我都是汉臣,是否应当……”
“你……”李傕突然上前一步,眼神里满是惊惶不安,不过随后又闪烁着点点星光,声音略微颤抖,明显是试图压抑着激动,“你是说要除掉……董卓?”
“哈哈!”李世民大笑一声,点点头,“正是!”
“这……”李傕看了眼李世民,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言出必行,但自己还是忍不住疑问,“可这好比荆轲刺秦王,不成功便成仁,贤侄可有万无一失的良策?”
官做到李傕的这种地位,对于权力的渴望就进入了自相矛盾的地步,一是希望能爬的更高,二是担心爬的越高危险越大,除非,能保证安全的向上爬。
“恩,贤侄可不会拿叔父的性命和前途开玩笑,”李世民始终保持着云淡风轻和儒雅自信,看着神情数变的李傕道,“吕布率领手下一大班武将以及大量精兵去讨伐马腾,是也不是?”
“恩……”李傕点点头,喃喃自语,“吕布是个棘手的角色,他不在董卓身边,事情是简单了许多。”
“呵呵……”听李傕这么说,李世民不禁微微一笑,显然李傕是被自己说动心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李傕便会下决心。
“据我探子所知,长安宫殿,似乎并不是那么戒备森严?”李世民道。
“的确!”李傕顿时一拍大腿,激动地声音都变了,不过随后又黯淡下去,“可是贤侄啊,你也知道叔父没有荆轲的本领,这就好比食材都准备好了,却没有柴火,这……”
“叔父切莫担忧,小侄既然提出了这条玩命的事,也必定会有万全之备。”李世民后退一步,拱手道。
“贤侄已经有了人选?”李傕将信将疑道,“是谁呢?”
“呵呵,此人目前在城内,只等叔父准备好了,小侄便带他与叔父一同入宫。”
“好!”李傕点头,终于释怀的大笑,“贤侄有如此本领,表兄可真有福气啊!”
“哈哈,”李世民笑道,“叔父,咱们先商议一下具体的策略……”
……
“陛下,前方100里便是西凉府,看那隐隐约约的狼烟,似乎马腾被吕布围困住了。”李存孝道。
“恩,敌军势大,我等不过几千人,贸然袭击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有可能弄巧成拙,还应小心行事。”徐珪点点头,看着那虚无缥缈的百十道狼烟,微微皱眉。
“报!”突然前方一个哨骑前来复命,“陛下,吕布军已经围困马腾数日,多次强攻不下,现在军粮告急。”
“那我们可得加快行军了,”徐珪道。
在军粮不足的情况下,吕布军肯定会施加更猛烈的进攻,不然军粮一旦耗尽,以长安和西凉的千里距离,崎岖不平的路途,运粮补给可不怎么现实。
“报!”就在这时,又一个哨骑前来报道,“陛下,西凉东边200里处发现董卓军的运粮部队,为首的将领不知是谁,不过在下看清了旗号,是一个‘张’字。”
“陛下,臣有一计。”徐珪身后的郭嘉道。
“奉孝请讲。”徐珪扭头,看着郭嘉。
自从伍天锡事件后,郭嘉涅槃,墨蓝失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郭嘉每天都是浑浑噩噩的,不过墨蓝痊愈后,郭嘉也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陛下,吕布军粮告急,前来送粮的想必是张济,此人本领平庸,我军只需绕道,在半路突袭便成。”
“这么简单?”徐珪将信将疑。
“陛下,我们这支骑兵好比隐形的刺客,无论对于马腾或者吕布,都是一支奇兵,雍凉境内除了董卓和马腾,其他势力都不值一提,自董卓称帝后,更是无人胆敢反抗,张济运粮,必定没有戒备,奇兵一出,此事必成。”
“奉孝言之有理。”徐珪点点头,立马下令,“李将军,你善于统领骑兵,朕命你亲率2000人前去劫粮。”
“遵命!”李存孝拱手,随后拍马向前,带领1号编队的骑兵扬长而去。
“陛下,现在我军可以扎营,一日后再作计较。”郭嘉道。
“恩。”徐珪点点头,随后传令,骑兵部队找了个阴凉处扎营,自然不在话下。
……
长安城内一家客栈。
“妹夫?”李世民来到一间房门口,轻轻敲门道。
“吱呀”一声,木门微启,一个年轻的少年出来,只见他身高八尺,生的是器宇轩昂,比起李世民也丝毫不差。
“大舅,”这人应了一声,随后道,“都准备好了吗?”
“恩,我此番前来就是让你随我一同进宫的。”李世民点点头。
相似小说推荐
-
秦汉纵横家 (小李相国) 起点VIP2017-10-05 秦汉三国【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书写了始皇帝统一六国到汉惠帝登基几十年的历史,故事亦真亦假...
-
鹰扬拜占庭 (幸运的苏拉) 起点VIP2017-07-24 外国历史“主道成肉身第一千零一十九年,第四纪。皇后安娜,全罗马帝国最有权势、最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