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无限乱入 (黑脸小白)


  “嗯……”大乔缓缓抬起头,梨花带雨,眼神哀伤。
  “哈,太好了!”
  徐珪激动无比,仿佛忘记了先前的忧伤,擦掉大乔脸上的泪水后手舞足蹈,转了几圈后便抱着大乔欢呼:“哈,我要做爹了!我要做爹了!”
  “你小声点……”大乔见徐珪激动的和孩子一样,便也不再悲伤,撅着嘴撒娇道。
  “呵呵,是!小徐珪的母亲!”徐珪朝着怀里的大乔脸蛋上亲了一口,笑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都秣陵

  徐珪此时突然感觉自己已经不仅是一方诸侯,一个汉室的拥护者了,自己更是一名父亲,心里的责任感顿时重了很多。
  “盈儿,现在我军攻下了扬州,今日上朝时我会启奏陛下,劝他迁都秣陵,到时我等会离开这地方。”徐珪看着有喜的大乔,温情无比。
  “……”大乔愣了片刻,随后叹了口气。
  毕竟在她的记忆里,从记事起就生活在这片地区,那浓浓的水土情是难以割舍的。
  “我会紧随夫君左右,无论天涯海角……”大乔皱着柳眉思忖片刻,柔声说道。
  “嗯,那老丈人怎么办,要不我劝他一起前去?”徐珪爱抚着大乔如瀑的秀发,向自己心爱的人询问意见。
  “呵呵,”大乔抿嘴一笑,“父亲都生活在这片土地几十年了,若不是你与周郎前往竹林中救了我等,可能现在我们还在那片竹林中,他是绝对不会愿意离开的。”
  “哦……这样啊,”徐珪点头,转念一想,竹林中的酿酒厂或许已经建好了,既然老丈人不愿动身,就请他做这个酒厂老板吧,闲来无事时四处逛逛,酒虫发作就小酌几杯,这等生活想必他老人家也乐意。
  便说道:“呵呵,那也行,散朝后我就前去询问他老人家的意见。”
  “嗯。”大乔点点头。
  “盈儿,那我就先走了,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徐珪拉着大乔的玉手,依依不舍地吩咐。
  “嗯,夫君慢走。”郎不舍妾不愿,所谓久别胜新婚,此刻分别在即,即便只是短暂的离别,也都觉得心如刀割。
  “吱呀呀——”长痛不如短痛,徐珪果断松下门栓,推门而出,大乔则在身后挥手送别。
  “主公!”
  一如既往,冷夜吴道两人早就在门外等着。也不知道为何两人如此尽职,或许是骨子里的那份忠义吧!
  “呵呵,二位以后不用这么恪尽职守的,多多休息。”徐珪摇头笑了笑。
  “遵命!”
  二人毫不矫情,并没有说哎呀,主公你好好呀,但是护卫你是我们的本职,我们怎么可以偷懒呢!
  徐珪满意的点点头,这种有本领又听话,有血性又忠义的人,正是自己最需要的护卫,他曹操有许褚典韦两个虎将;孙权有周泰,还有两个武艺平平的宋谦贾华;刘备有赵云陈到,我徐珪的冷夜吴道绝对不输他两!
  便大步流星,赶往太守府,也就是朝堂。此时汉帝已经正襟危坐,迎接朝臣,城中重要的文武也都已经齐聚。
  前番高宠随着孙策一同前往吴郡祭拜孙坚,如今已经回城,孙策则领命回长沙继承父位当太守去了。
  荀攸也收到荀彧的家书,从颍川赶到柴桑。
  见人都已经到齐,城中文武纷纷朝拜:“拜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
  汉帝虽然年方十四,但此时看起来倍显成熟,或许是身体里流淌着皇室的血液,行为举止间不经意流露出的威严,与当日才从董卓手中救回时那一身的胆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陛下,末将有事要奏!”徐珪第一个出列,手持笏板道。
  “呵呵,爱卿请讲!”
  “陛下,我军承蒙圣上天威,一路势如破竹,攻陷扬州,如今扬州大部分领土已经尽在陛下手中,末将建议定都秣陵,以此作为复兴汉室的。”
  “秣陵?”汉帝皱眉不解,“那儿不是个小县城吗?爱卿为何要朕定都那里?”
  徐珪拱手道:“末将攻打扬州时途经秣陵,发现那虽然只是个小县城,但是地有龙气,实乃天之所命。”
  徐珪搬出了风水上迷信的一套来忽悠汉帝,不过这个忽悠并无一丝恶意,而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哦?爱卿此言当真!”
  毕竟是在封建年代,无论平民百姓,还是高官大臣,甚至是皇帝,都很迷信,汉帝一听立即两眼放光,神情激昂。
  “正是!”徐珪拱手,“陛下,同时我等地处江东,江北地区群雄割据,相互征伐,时间久了,战火难免会波及江东,定都秣陵,很是符合‘天子守国门’的原则。”
  “那为何不定都扬州呢?扬州之地依山傍水,进可攻退可守。”汉帝疑惑道。
  “陛下,扬州虽然地广人多,富庶繁华,但充其量只能作为一州之府,绝无国都之气量!”徐珪拱手。
  “陛下,徐太守言之有理,微臣附议!”
  徐珪扭头一看,正是荀彧。
  “呵呵,既然荀爱卿都这么说了,那么绝对错不了!即日起便定都秣陵!”汉帝不再疑惑,微微颔首。
  顿了顿道:“众爱卿还有何事要奏吗?若无事就退朝了!”
  见底下各人没有反应,汉帝便高声宣布:“退朝!”随后起身离去。
  “恭送陛下!”
  见汉帝离开,没事的也都散去,有事的便纷纷来到徐珪身边,询问定都秣陵的原因。
  定都迁都自古以来都是大事,往往要有充足的理由,不过汉帝只听了徐珪和荀彧两人的意见就决定下来,很多人觉得未免过于轻率。
  “对了,”
  徐珪扭头看着荀彧,不答反问,“汉帝好似对你很信任,为何呀?”
  在徐珪的印象中,荀彧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拥立汉室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曹操除掉。
  “呵呵,主公,这些时日在下奉命守城,闲暇之余找汉帝谈心,发现他颇有雄图,勤恳好学,绝非碌碌无为之人;同时陛下也欣赏在下的学识,便尊我为师。”
  “原来如此……”徐珪笑道,“那为何文若附议,莫非你也觉得秣陵之地适宜定都?”
  “在下倒不像主公发现秣陵有龙气,而是发现那边有个极大的便利。”
  “哦?什么便利?”徐珪不解。
  “呵呵,秣陵虽为县城,然后那边河道众多,交通发达,贯通四方,以此为都,无论是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文若言之有理。”
  对荀彧的话,徐珪赞同不已,的确,这个时代交通极为不便利,平日里走的多是凹凸不平的土路,有时为了省事,甚至走水路都比陆路多,尤其在江东这个河流众多的地方。
  “各位,徐某先行告退。”不等其余人发言,徐珪就扭头离开,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处理,迁都在即,没时间再耗着。
  “徐太守!”
  走在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呼唤自己,徐珪一听不由的苦笑:是李时珍的声音。
  “徐太守,”李时珍跑到徐珪跟前,手中递来一物,“徐太守,此书已经完成,还请太守赐名!”

第一百一十八章 城门风波

  “李先生如此高看徐某,推辞多有不敬,我便斗胆起个名字吧。”
  徐珪装模作样的沉吟片刻,笑道:“此书是李先生游历山川所著,其中多记载草药之类,不妨就叫作《本草纲目》吧?”
  “多谢徐太守!”
  李时珍面露喜色,同时不无惊奇,“不瞒徐太守,在下也想以此为名,想不到太守所起之名竟与在下丝毫不差!”
  “呵呵……”徐珪突然有点尴尬,挠了挠头,转移话题笑道:“李先生还记得当日徐某所言吗?”
  “记得,太守说过等我成书之日,便将书借你观摩一天,然后你会给我成千上万本。”
  说出这话时,李时珍还是满脸不信。
  徐珪也能理解,这就好比有人突然开着一辆汽车来到古人面前,然后以让他们无法接受的速度行驶一样,他们肯定会大惊失色,甚至跪地拜神,毕竟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认知范围。
  “嗯,不过眼下迁都在即,等去往秣陵之时我再行使诺言可好?”徐珪询问。
  “迁都!”
  李时珍先是大吃一惊,随后笑道,“行!”
  “嗯,”徐珪上前拍拍李时珍还算坚硬的肩膀,说道,“徐某有事在身,就先行告退了!”
  “太守慢走!”
  徐珪点点头,往乔老的住宅走去。
  “岳父大人!”
  刚推开门,徐珪就大声招呼。
  不多时,乔老从里屋走出,见到徐珪便笑道:“贤婿今日找我有何事呀?”
  “岳父大人,陛下决议明日迁都秣陵,你可否……愿意与我等一同前去?”
  “哦?迁都?”
  果然,无论是谁,突然听到迁都的事都表示出惊讶。
  “呵呵,”乔老笑了笑,“老夫就不去啦!生长在这片土地好几十年了,扎下的根就让它扎着吧!”
  徐珪听乔老话中之意似乎不愿远行,便说道:“我在城外竹林中请人建造了一座酿酒厂,迁都以后便无人经营,不知可否有劳岳父大人帮忙看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