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就免去韩信王号,封为淮阴侯,另外先前往长安,听候发落。”刘邦很是认真的说道。
“陛下恕罪啊,今已将钟离昧首级交出,何故这般惩罚于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某自当与楚国谨慎职守,不敢有半点疏忽。”韩信很是无奈的说道。
但刘邦似乎并没有这层意思,当即命令左右将韩信押到车上,使其待在长安要比待在楚国安全的多。
陈平见韩信上车,心中颇有几分快意,“陛下,今韩信已然被解决,并无后顾之忧,大王是前往大梁还是随行长安?”
刘邦脸色也是平稳很多,“那就去一趟大梁吧,我倒要看看这彭越如何表现,若是有什么怠慢举动,一并押解长安。”
于是乎,大队人马又浩浩荡荡的前往大梁,不过彭越还好,为人老实宽厚,接待刘邦的方便很是拘谨,因此刘邦并未怀疑梁王。
韩信来到长安之后,心情异常烦闷,然而最多的还是恐惧,如今被冷不丁的削去了王号,又被押到了长安,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要处理忠臣大将了。
陆言虽然身在学宫,亦是知道此事,当即命人把韩信接到了学宫中,两人许久未见,不免有些激动,韩信当真是老泪纵横。
“兄长,重言何曾想到,打仗是一回事,君臣又是一回事,当初未听从蒯通之言,自立为王,却被刘邦改封为楚王,今未听钟离昧之言,竟被贬为淮阴侯,当真是世事蹉跎,人生难料啊。”韩信很是无奈的说道。
陆言稍微抿口温茶,“重言,汝有今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恐怕就算这般,陛下仍旧不会放心你。”
“还请兄长赐教!”韩信当即跪拜道。
“当初陈豨前往赵地的时候,曾经过楚国,这个事情陛下一直耿耿于怀,但是由于当初陈豨势力较因此陛下并未重视,时隔两年,陈豨的势力今非昔比,陛下欲除掉陈豨,故而先将其左右熟人拔掉,而你便是其中一个。”陆言缓缓地说道。
韩信在旁闻言,心中大惊,“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看来还是某小看了汉家皇帝,当真是圆滑处世,心思缜密。”
“今天下异姓王者并未有几人,各自就国自然很好,但陛下最为忌讳相互勾结,今张耳、韩王信一死一疯,藏荼也因为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反汉,今为王者不若为侯,王号虽高,总使人心惊胆颤,你日后就呆在学宫,莫要参与政事,亦或是其他诸侯的事情,或许还能保全身家性命。”陆言颇有劝慰的说道。
“重言谨记,只是那燕王藏荼应该不会因为心生恐惧而反汉吧?”韩信很是疑惑的说道。
“陛下说他造反他就是造反,陛下说他是因为心中恐惧造反,自然无其他理由,吾等不必多想。”陆言很是严肃的说道。
韩信无言以对,只得颔首,“那重言就先下去了,如今身为淮阴侯也好,在学宫中写本兵书,也算此生无憾了。”
说起藏荼造反,当真是扑朔迷离,他身为燕王,远在边疆,怎么可能因为自己是项羽部下而造反,其中原委很难得知。
不过在藏荼死后,卢绾为燕王,想来卢绾和刘邦乃是同窗好友,也算是铁哥们了,藏荼身死,削去王号,或许真和卢绾有点关系,否则也不会在藏荼被刘邦斩杀之后,就仓促封为燕王。
闲言少叙,韩信被滞留在长安之后,刘邦对其倒是颇为尊敬,每天几乎都会派人送礼过去,用来宽慰其心。
因而使得各地诸侯王稍微平静了几年,但是后宫的事情却让刘邦头大,当初彭城之败后,刘邦在定陶收了一个女子戚氏。
不管是当初还是现在,戚氏能歌善舞,甚是得刘邦喜爱,而且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
正所谓后宫之中,有母凭子贵的,也有子凭母贵的,刘如意大概就是因为其母得宠,故而身家翻倍。
就刘邦自己看来,他还是比较喜欢幼子如意的,因为刘盈为人很是宽厚老实,和刘邦的几个兄弟非常相似,没有男子气概,而刘如意却和刘邦性格相似,颇受刘邦喜爱。
再加上戚氏在刘邦枕前吹风,先开始只是想封刘如意为王,现在又想封刘如意为太子,这就意味着刘盈有废掉的可能。
但是细细想来,刘盈当初是自己称帝时候立下的,在全天下都非常有威信,而且目前又没有其他的过失,轻易废掉,只会让天下人嗤笑皇室无信。
刘邦终究是架不住戚氏的糖衣炮弹,那刘如意和自己性格相似,接替自己会使得天下更好,就算为此背信天下,也没有什么大损失。
于是乎,刘邦便召集群臣,在殿上商议此事,希望大家都能站出来支持他,就是久未临朝的平南王陆言、留侯张良也被叫到了殿上,就目前来看,这两位只要开口说个行字,那刘如意被封为皇太子的事情就算解决了。
第443章 高祖欲立刘如意
未央宫前殿,刘邦居于首位,文武百官各在左右侧,君臣礼毕,刘邦略作思考的道:“今皇太子刘盈虽躬亲,却懦弱,唯有那如意与朕相似。”
诸官听言,大部分还是有些明事理的,萧何首先出列答道:“当初皇太子乃是陛下钦定,况且皇太子温良谦恭,总比侠义之风要好些。”
刘邦在旁,听罢萧何的话,脸色略有些不高兴,这分明是在自己不适合盛世,但细细想来,安定之世,为人表率即可,也没有必要涌出侠义精神,民生淳朴总归是好的。
“子玉有何看法?不若来听听?”刘邦转眼看向了一旁的陆言,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的决策,如此这个事情就算成了。
陆言亦是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臣在学宫之时,便知晓皇太子勤恳好学,皇室之中,百官之内,诸多弟子皆不及也,不知今皇太子有何过错,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见,而那三皇子又有何优势,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袒?”
“这个?朕只是觉得如意性格和朕相似,故而怜悯喜爱。”刘邦有些没有底气的道。
“启禀陛下,当今选太子,而非以陛下之意,乃是以万民之意,长安万民皆是拥戴皇太子,此事还有什么需要商议的吗?”陆言紧接着道。
刘邦沉吟良久,方才缓缓道:“子玉言之有理,此事日后再议,暂且退朝。”
然后宫之中戚氏听闻此事被驳回,心中颇感无奈,当下便前往未央宫拜见刘邦,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
刘邦此时正在批阅各地的呈报,忽见戚氏前来,不免有些惊讶,“爱妃不在后宫,为何来我这未央宫中,当下诸事甚多,他事容后再议。”
哪知道不待刘邦起身迎接,戚夫人直接扑倒在刘邦怀里大哭起来,“陛下,今如意年纪尚幼,才学非同一般,陛下却不以重用,恐怕我母子二人性命忧矣。”
“爱妃何来如此之言,今下太平,百官和谐,你母子二人何来攸关性命的事情?”刘邦也是颇为茫然的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吕后强权后宫,处处为难于我母子二人,今陛下尚在,吕后如此,陛下若是不在,吾母子二人自然性命攸关。”戚夫人抽泣道。
“爱妃莫要忧虑,那如意与朕性格相似,朕自然会好生解决此事,绝不会让吕雉欺负到你们。”刘邦缓缓道。
戚夫人听罢略微点头,抽噎两三声方才离去,真恨不得刘邦能将此事写在帛书上,拿回去心中还有个念想。
然而汉家不乏有观念的老臣,对于此事相当看重,听闻刘邦欲要废除皇太子,心中大为震惊,当即前往宫中拜见刘邦。
此人便是周昌,这个人在刘邦称帝后稍显名气,其实他也是沛县的,他的哥哥周苛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就是死守荥阳的那位。
刘邦觉得周苛之死甚是可惜,便大力提拔周昌,犹如郦生死后,刘邦甚是怀念,便封其子为侯,这也算是刘邦报答战友的方法之一。
当日周昌听陆言和萧何二人都没有动刘邦,心中甚是惊讶,想来皇太子岂可随便废立,加上其学识渊博,忠于儒学,因此思想颇为顽固。对于废立却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来也巧,周昌到宫里的时候,刘邦和戚夫人正在搂搂抱抱,周昌见状扭头就跑,觉得自己这是对皇帝大不敬的行为。
而戚夫人也是刚刚与刘邦商议好事情,这边戚夫人起身时,刘邦恰好看见周昌向宫外跑去,刘邦觉得有趣,立即持剑追了出去。
“老匹夫给我站住,你跑什么!”刘邦在后面大喊道。
周昌听见刘邦呼喊,慌忙停下身子欲要行礼,哪知道刘邦竟从后面跳了过来,直接骑在了周昌的脖子上。
“老匹夫,刚才看见什么了,快给我如实招来!”刘邦故意大声喊道。
周昌虽然被刘邦骑在头上,依旧不忘整理衣衫,颇为恭敬的道:“启禀陛下,正与后宫妇人卿卿我我。”
“那你觉得朕是什么样的人?”刘邦紧接着问道。
相似小说推荐
-
东晋无敌铁军 (tx程志) 创世VIP2017-10-02 架空历史五胡乱华,中原沦丧,胡虏横行,天灾人祸,华夏文明第一次步入黑暗无底的深渊。一个百事...
-
儒道之天下霸主 (先飞看刀) 起点VIP2017-08-26 架空历史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于泰山之巅铸圣成功,开启了八百年的儒家天下。如今,蛮夷入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