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鲜卑城中,陆婉儿(本名陆玉婉,后改名陆婉儿)与十公主等人已经不准备踏入中原,但慕容敬却不甘心,婉儿如何不想知道陆言的下落,所以慕容敬以见陆言为借口,使得婉儿也不方便阻拦。
西单于素有野心,便召集诸族长与慕容敬商议,大致意思就是今汉初定,与诸多王侯缠斗多年,定然士卒疲弊,粮草空虚,百姓不愿多战。
不若趁此机会出兵,或可复国,纵然不成,那也可以从中捞取点好处,众人皆是纷纷点头,慕容敬见众人都有这个意思,便带领两万大军前往中原。
而第一次被盯上的就是韩王信,他的封地就在匈奴与汉朝的边缘,所以最先受到伤害也是无可厚非。
最为主要的是,韩王信害怕刘邦怀疑,并未建立自己的兵权,也就是说本城内仅有数千士兵,还都是临时招募的。
当时慕容敬与西单于联军攻打的正是马邑,韩王信就那么点士兵,怎么和匈奴鲜卑打,最终马邑城中,大家伙坐在一起商议。
面对匈奴的铁骑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不如和他们讲和吧,每年送点东西过去,也算说的过去。
韩王信见到诸多大臣都是这般说,心中也觉得有理,便派使者与匈奴讲和,在慕容敬看来,不战而破,最为省力。
然后从马邑索取了诸多的财物,但并未撤兵,一直兵驻汉朝边疆,这个事情很快就被刘邦知道。
但刘邦注重的点不是匈奴压境,而是韩王信求和,这几个意思,分明就是谋反,然后朝廷就下了一封诏书。
意思就是你本不可封王,今破例封你为王,你不思报国,竟敢勾结匈奴,至于这个事情怎么处理,你自己看着办。
第432章 子玉为使入鲜卑
其实朝廷下诏书的意思,就是希望韩王信能够痛改前非,和匈奴激战,但就是不能以逸待劳,到时候王位削去,封为侯相。
简单的说,刘邦想趁着这次机会,将韩王信的王号去掉,所以才会想到这么一出计策,然韩王信读罢诏书,心中万念俱灰,以为刘邦要杀他。
现下处在马邑,距离长安甚远,既然刘邦容不下他,他也没有办法,于是打开城门,投降匈奴。
原来韩王信是没有投降的,只是讲和,那就是双方关系上,韩王信略微低些,而今投降,性质就变了,明显是跟着别人干。
慕容敬与西单于听闻韩王信不讲和,改成投降了,心中大喜,万万没想到现在的汉军这么弱,于是乎,慕容敬也不准备撤军了,继续向东打去。
此事传到长安,百官大惊,刘邦心中愤懑,这宝座还没有坐稳,韩王信就反了,匈奴竟前来相攻,当真是欺人太甚。
大殿上,刘邦面色很是难堪,陆言、萧何分别在左右,此时的张良嘛,基本不上朝,完全在长安外住下了,有时候会去学宫走走,其他方面,基本是不管政事的,刘邦对此也并未多问,毕竟人家都忧心忧国数年了,今天下平定,好好休息也是应该的。
刘邦俯视百官,沉吟良久道:“秦楚虽灭,然匈奴猖獗,韩王信不恪守城池,竟反叛于匈奴,当真是无礼!”
“朕思量再三,决定亲征匈奴,以保四方平安,诸位爱卿可有其他的看法,尽管说来。”
萧何见状,首先躬身出列道:“启禀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今天下初定,百姓还未稳定,这般兴兵讨伐匈奴,未免有些仓促。”
“况且楚汉相争之计,匈奴久居狼山山脉,休养生息,其兵精将广,吾等难以御敌,还请陛下三思。”
萧何言罢,大殿之上略显寂静,“启禀陛下,相国所言有理,今应止刀兵,不若臣前往边境,解决两地纷争,待到日后汉军强大,陛下再行统兵之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刘邦略微颔首,今百废待兴,着实不宜出兵,“既然如此,就由平南王前往匈奴,使其暂且息兵戈。”
陆言闻言,心中大喜,自七年前,就未曾再与陆敬见过,想必匈奴春秋鼎盛,和陆敬脱不了关系,正好也当是叙旧情了。
当日,陆言便持节前往匈奴,而此刻匈奴士兵已经入驻上郡边疆,其中大部分士兵分别为鲜卑合族、匈奴、以及秦军联合而成。
陆敬本欲南下,忽有探兵来报,说是有汉朝使者前来,不免有些惊讶,当即命人将使者请来,正好杀了使者祭天,出击汉朝。
然当使者进账后,陆敬却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子玉,七年未见,你当真是一点也没有变啊。”
陆言倒是显得颇为淡定,“今陛下听闻匈奴攻伐边境,子玉心中便知,定是兄长率军前来,没想到果真如此。”
“只是现在子玉你在汉朝身居何官职?”陆敬不免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过是宫教首罢了,子玉不想再入仕途,只是在长安教教学生罢了,倒是兄长这些年过得如何?”陆言缓缓的问道。
“反正是吃喝不愁,今士卒强盛,我正准备攻打汉朝,顺便看看子玉过得怎么样了。”陆敬颇为自豪的说道。
陆言略微颔首,“今日前来也不是为了别的,只希望兄长撤军,免动干戈,想来兄长有所不知,中原自兄长离开之后,方才平定,经历战乱长达七年之久,百姓流离失所,生不如死,今陛下仁德,采用黄老之学,使得百姓稍微安定,兄长这般出兵,中原不知又要死伤多少人。”
陆敬听罢,略微颔首,就在这时,西单于忽然从帐外走了进来,“慕容族长,何必要听信这使者的话语,此刻出兵,中原唾手可得!”
“你懂什么,此乃我同族兄弟,当初我能在鲜卑安身立命,多亏有他,今他不让出兵,就不出兵,大不了以后再商量。”陆敬颇有气势的说道。
西单于在旁愣是把话全部咽了下去,有些不甘的站在一旁,“兄长,今子玉也是好不容易来趟狼山附近,不若带我前往鲜卑诚,见见故人。”
“这个自是应该,想来婉儿姐整日在鲜卑城中挂念着你,而且卫儿都快长成大人了,也该见见了。”陆敬颇为慨然的说道。
于是乎,陆言这次充当使者,完全就是探亲,陆敬也是豪爽的将兵撤退,陆言与陆敬两日的时间才赶到鲜卑诚。
此城目前与长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真是厉害,陆婉儿见到陆言前来,心中大为感慨。
不待婉儿来见陆言,陆言早就备好常服前来拜访陆婉儿,由于陆敬是城主,所以婉儿的生活并不差。
府中,婉儿正在为嬴卫缝补衣服,忽见门首有人来访,不免有些茫然,当即出门查探是什么情况。
还未走出府门,陆言直接从旁边站了出来,“玉婉姐,好久不见啊。”言语颇有打趣的意味。
时刻多年,陆婉儿容貌并未有多大变化,而陆言更是分毫未变,陆婉儿猛然看见陆言,当真是喜极而泣。
“子玉,你,你怎么会来到此处,莫不是中原安定了?”陆婉儿语无伦次的说道。
“玉婉姐,里面说话,此次我只是来看看你们的,过些时日还是要回去的。”陆言有些无奈的说道。
陆婉儿稍微点头,“进府上来吧,卫儿正在后院耍枪呢,都已经十几岁的孩子了,还不知读些诗书。”
话音刚落,嬴卫竟从后院跑了过来,“娘,和谁说我不读书呢?”
陆言顺着声音看去,那嬴卫个子修长,和当初的扶苏颇有几分相似,“卫儿,认不认识你这个舅舅了?”
嬴卫有些疑惑的走上前来,“子玉舅舅,你怎么回来了,卫儿想死你了。”说着竟一把抱住了子玉。
“卫儿果然大了,只是不在府内照顾母亲,出来耍什么刀枪。”言语中尽是宠溺。
“子玉舅舅,随我来,我让你看看我的武艺!”嬴卫很是认真的说道。
陆婉儿在旁稍微摆手,“去吧,我去后房备菜。”
第433章 陆言归汉迁祠堂
陆言在鲜卑诚逗留多日,觉得此处虽好,但天气严寒,不如中原地势广袤,民丰物博,便欲与陆敬辞别,但心中又放不下嬴卫和陆婉儿。
府内,陆婉儿与嬴卫就在陆言旁边,见其忸忸怩怩,不觉有些疑惑,“子玉,莫不是心中有什么事情?”玉婉首先开口问道。
“哦,是这样的,我过几日就要离开,不知道玉婉姐和卫儿愿不愿意和子玉一起,前往中原住上几日?”陆言缓缓的说道。
玉婉听罢此言,心中倒没有多大的波动,但嬴卫似乎很是向往,“娘,要不我和舅舅回去,过些时日再回来。”
“胡闹,难不成你想让娘一个人留在这里,每日牵挂与你。”玉婉有些打趣的说道,见嬴卫这么高兴,又不忍心拒绝。
陆言在旁,劝慰到:“玉婉姐,现在老夫人已经去世,文儿独自在长安,甚是寂寥,婉儿姐何故一直住在这狼山附近呢?”
陆婉儿沉吟良久,方才说道:“子玉,吾等乃是前秦之人,若是回去,那汉朝皇帝岂能容得下我们。”
相似小说推荐
-
东晋无敌铁军 (tx程志) 创世VIP2017-10-02 架空历史五胡乱华,中原沦丧,胡虏横行,天灾人祸,华夏文明第一次步入黑暗无底的深渊。一个百事...
-
儒道之天下霸主 (先飞看刀) 起点VIP2017-08-26 架空历史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于泰山之巅铸圣成功,开启了八百年的儒家天下。如今,蛮夷入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