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陈余借兵逐张耳
霸王将田假送到齐地之后,并未收到任何音讯,以为齐地田荣为人诚恳,故而立田假为王,使得齐地百姓富足,并无疑虑。
但此时的齐地,田假已经被囚禁,而田荣的心情亦是相当烦闷,田假留在齐地当真是个麻烦,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田荣此心事却被其子田广窥探到,欲说父自立,田府之中,父子对坐,田广亲自为父奉茶,“今齐地三分有二,父亲为何屈居人下?”
“我儿如何知天下时局,今霸王势大,诸侯皆听其号令,为父有何能耐,与之抗衡,还应缓缓图事才行。”田荣无奈的说道。
田广闻言,并未及时答话,“父王杀侄之事都能做出,难道称王之事不妥吗?何必如此看人眼色,不若同其他诸侯国结盟,共同反叛霸王才是,如今他有弑杀义帝之名,吾等为何还要听他差遣。”
田荣手持茶杯,面色飘忽不定,“广儿,你说这天下,可与何人共谋?今日前来,想你心中定有盘算。”
“果然知子莫若父也,如今与父亲这般不得志,而且有权势的唯有陈余也,当初义帝分封十八王的时候,只是将陈余封为侯爵,其心定然不满,与其共同辅佐赵王歇的张耳亦是被封为常山王,父亲可写书信会他,看他是什么意思。”田广缓缓的说道。
“如此当为妙计也!”田荣颇为称赞的说道,于是便命人写信于陈余,但不准让赵王与张耳得知,以免生出祸端。
齐国诸事不提,且说赵国,如今的赵王歇已经不再是赵王,而是被义帝封为代王,张耳被封为常山王,陈余被封为陈侯。
两人虽然被义帝封为王侯,但并未离开赵国,依旧辅佐赵王歇,表面上称之为代王,暗地里依旧称之为赵王。
此事赵国的国政由三人执掌,分别为张耳、陈余、李左车,前两人在当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李左车颇为知名。
这个名气一部分是靠自己,一部分是靠家族,他的爷爷乃是赵国名将李牧,因此想不出名都难,而且起义的时候,李左车立下诸多战功,便被赵王封为广武君。
张耳和陈余的关系在未被分封之前,绝对是铁哥们,但是张耳封王之后,自以为官职稍高,经常凌驾于李左车与陈余之上。
陈余念张耳乃是挚友,便并未有任何的埋怨,但是久而久之,陈余对张耳自然有几分偏见,只是明面上不说罢了。
今田荣来信,陈余自然重视,亲自在密实拆开观看,大致的内容应该就是你我都是反秦功臣,为何独独没有王位。
可见这项羽很是不公平,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封王,现下又弑杀义帝,实在是人神共愤,吾等应当反而攻之。
此时公若自立,容必助兵,若时,齐赵复战国之盛,必然可与楚一战,而今公却屈居张耳之辈以下,未免有些郁郁不得志也。
陈余看罢书信,心中五味杂陈,当真是句句入心,但是不管怎么说张耳亦是自己的兄弟,若是致兄弟不顾,天下共唾弃之。
就在陈余踌躇之际,王宫中的一件事情却让陈余彻底对张耳失望,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赵王歇之过。
是时,赵王歇设宴邀群臣,乃是喜得皇子,在设座上面,赵王歇本已经摆好座位,首位赵王,左右分别是张耳、陈余,也无不妥。
但却有随从告知赵王,以为不可如此摆座,大王喜得贵子,此时霸王自然得知,若是宴会当中霸王派使者前来,见到常山王居于下位,定然埋怨大王。
赵王亦是觉得有理,霸王势大不可得罪,于是便将座位调整,竟将张耳与赵王歇的座位并列首位,左右则是陈余、李左车。
当日宴会,陈余等人应邀而到,见到张耳竟坐在首位,与赵王齐列,心中大为震怒,但念在喜宴,也未造次。
但陈余却将此事记在心上,以为是张耳逼迫赵王将其作为摆在首位,使得陈余对张耳更加的怨恨。
本来已经将田荣的书信压下,出了这桩事情之后,陈余复起欲王之意,便写密信告知田荣,愿意齐赵楚并立,但前提是田荣需要发兵助他。
田荣再府上苦等陈余书信无果,心中很是无奈,正欲放弃之计,忽闻陈余有书信前来,见是结盟书信,颇为欣喜。
立即派田广带兵八千,前往赵地支援陈余,此密谋张耳等人并不得知,至于田广出兵的事情,赵国更是无人知晓。
只是五日的时间,田广便将士兵驻扎在赵国城郊,陈余得知情况,快马出城,不消片刻,齐兵直接入境进城。
张李等人闻说此事,心中惶恐,并不知何人将齐兵放了进来,但是满朝之中独不见陈余,张耳这才明白过来,慌忙退朝归府。
而此时齐兵进城并未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将张耳的府邸围住,陈余独自立在张府门外,果然张耳正焦急赶回府上,恰巧碰见陈余。
“陈兄,你这是为何?竟带齐兵入城,还围住鄙府,若现在赵兵前来,尔等死无葬身之地!”张耳有些愤怒的说道。
陈余则是付之一笑,“常山王,这府中尚有你的家小,而且赵军并未你一人可以调动,殊不知,无万全之策,怎敢行险兵之事。”
张耳听罢,瞬间没有了底气,“陈兄,你我自反秦相识,志趣相投,不知为何这般,竟忍屠戮兄弟,难道是耳交错了挚友?”
“你休和我说这些,你我共同辅佐赵王,今汝被义帝封为常山王,竟在宴席之上与赵王并列而席,乃是大逆不道,我今替王清除反贼,有何不妥?”陈余语气沉闷的说道。
“敢问念在多年兄弟情义,可否绕耳一命?”张耳当即跪拜道,面色惆怅,泪流不止,很是孤独。
陈余见状,心中自然怜悯,当即上前将张耳搀扶起来,“张兄,你我亦是患难兄弟,我岂可下手屠戮,今你且收拾行李,回常山固守封地去吧,也省的因为纷乱使得家门不幸。”
第346章 齐赵结盟反西楚
张耳见陈余欲网开一面,心中窃喜,依旧哭泣道:“耳多谢陈兄不杀之恩,国事就有劳陈兄了,日后有缘,还请常山小聚。”
“你我毕竟是多年的兄弟,其情可贵,尔今封王,亦当自立,何必留于赵王身边,使得二王共处一室,众臣不知所敬。”陈余略微慨然的说道。
两人表面唉声叹气,实则各怀鬼胎,陈余不希望背上杀友的骂名,当日便让张耳收拾东西,离开了赵都,前往常山就封。
田广见张耳离开,赵国大权尽落到陈余手中,立即带兵撤回,禀告田荣,陈余当道之后,自立为代王,以李左车为相,共同辅佐赵王歇。
赵地诸事不提,且说田荣得到消息之后,心中大喜,没想到张耳竟真的被赶走,如此一来,陈余因为自己而封王,就没有不反的理由了。
胶东齐王宫之中,田荣位列首位,诸位大臣依次而立,其子田广首先出列道:“西楚霸王强占义帝居所,罪为无道,还请相国自立为王,群邀诸侯而讨伐之。”
田荣闻言只是略微摆手,“为王应有天命,荣无德,岂可自立,吾儿莫要多说如此不敬之话,不知诸位将官以为如何?”
这意思很明显,我只是想让一下,你们继续奉承,好让天下人知道这王号不是我自立,乃是顺应民心而得。
于是乎,众官共同劝谏,希望田荣能够称王,使得齐地百姓不受倒悬之累,涂炭之苦,挽救齐地黎民于水火之中,田荣承让再三,不得已在齐地称王。
田荣称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项羽还送来一个齐王田假呢,若是不将其处理好,齐地二王也是麻烦。
最后田荣没有办法,田假乃是霸王所封,怎可轻易杀之,便命人连夜又将田假送回了彭城,让霸王自己处置。
而田荣却在齐地招兵买马,准备反抗西楚霸王,与陈余共谋天下,虽不得三分,但只要霸王败北,中原便无人可与之争锋,众多诸侯定会望风归附。
彭城之中,项羽本无事,建都事成,每日只是置酒高歌,与虞姬缠绵悱恻,诸多事情全部交于范增、龙且等人管理。
田假送回的事情,并未直接通知项羽,而是先交亚父审度,而范增见项羽每日不思进取,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便想用田假激之。
彭城王宫,项羽正在欣赏歌舞,殿外亚父手握田假遣回帛书,很是慌忙地跑到殿上,项羽见状,立即撤去所有的歌姬。
“亚父来此,所谓何事?”项羽言罢,立即命人备酒赐座。
范增当即躬身行礼到:“启禀大王,中原诸侯既定,仍有不服大王者,竟公然于天下羞辱大王,臣心中愤懑,特来告知。”
项羽闻言,眉头微皱,示意范增将帛书呈上,“此是何人,胆敢这般妄为,当真不知天高地厚。”说着便接过范增手中的帛书。
项羽有些沉稳的将帛书摊开在案牍前,书中大致就是说,我田荣觉得大王所封的这个人做齐王不合适,因此容将其遣走,暂代大王处理齐地国政。
相似小说推荐
-
东晋无敌铁军 (tx程志) 创世VIP2017-10-02 架空历史五胡乱华,中原沦丧,胡虏横行,天灾人祸,华夏文明第一次步入黑暗无底的深渊。一个百事...
-
儒道之天下霸主 (先飞看刀) 起点VIP2017-08-26 架空历史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于泰山之巅铸圣成功,开启了八百年的儒家天下。如今,蛮夷入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