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也知道最近更新不给力,月末厚颜求票。
敬请诸位,多多支持!
第331章 药引子
葛非做过镖头,懂得如何洞察人心。如果换成一般队正,这件事弄不好还真能出大乱子。好在当机立断,杀人立威,威慑住了蠢蠢欲动的众人。
随着曹大年的脑袋如同一枚被砸碎的烂西瓜,众人看着曹大年倒在地上的尸体,吓得脸如土色。此时众人简直如同麻杆打狼,两头怕。虽然他们担心激怒鲜卑人,鲜卑人会把他们吃掉,可是同样也担心盛怒之下的葛非把他们就地正法。
幸亏高敬宗没有看到这一幕,否则肯定会感到无比的绝望。面对凶恨残酷的恶人,华夏百姓往往选择逆来顺受。比如在昆明火车站惨案发生之后,某些大V和公知不约而同的在微博上和博客上发声,阐述百姓如何逃避被暴徒杀害,有人居然大言不惭全民学习维语“自己人不要杀我!”
人性的丑恶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事实上面对自己被侵害的时候,最正确的办法不是你去跟暴徒讲道理,而是以暴制暴,满清为了方便奴役华夏百姓,肆意篡改了儒家某些观点,现代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报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
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被篡改前的原文意思却是《论语宪问》:‘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
然而自从我大清阉割了华夏民族的血性之后,咱们华夏就学会了以德抱怨……面对一个喜欢吃人的敌人,居然是为了避免激怒他,而是杀掉那些真正敢于反抗的同袍勇士,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应该值得我们深刻的去反思。
话题扯得稍远,葛非在以雷霆手段,威慑众部曲。然后进行了详细的计划,葛非派出部曲绰号“乌鸦”的齐三黑去打探鲜卑人在邺城附近粮草和物资储备仓库的详细情况。
就在葛非准备焚烧燕国准备的粮草和物资时,高敬宗率领六千余在建康招幕的新军一路北上。这支新军,高敬宗并没有来得及进行训练,虽然自己的三百亲卫充当骨干,这支新军如果要形成战斗力,至少也需要三个月或半年之久。这些新军和北府军在北方招募的将士完全不一样,那些流民出身的士兵,整日活在鲜卑等诸胡的屠刀威胁之下,他们每天都要小心翼翼,每天都会想方设方让自己变得更强,至少每个人不会怕血。
然而建康周围承平日久,至少从石虎中后斯开始,至少二三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了。这些新军士兵,甚至没有见过血。从新兵到老兵,至少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训练。
车轮滚滚向前,事实上高敬宗的心早已飞到了睢城前线。对于这场参加人数将超过六十万人马的大型会战,高敬宗心中也没有一点底。在后世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从影视剧或小说中了解一点军事知识,也算半个军迷。从较真的角度来说,高敬宗只不过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恐怕连赵括都不如,至少人家赵括可以带领四十五万赵军,硬抗杀神白起四十五天,在赵括死后,赵军才算彻底崩溃。可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指挥如此庞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本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原则,高敬宗找来兵书。此时自然还没有武学七经,在宋朝形成武学七经中,当然李世民还需要二百多年才会出生,《李卫公问对》自然更不能出现。高敬宗只好拿着《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等六经认真的研读。
只是非常可惜,高敬宗的语言,特别是古汉语言是体育老师教的,几乎大部分字高敬宗勉强可以认识,可是联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是一头雾水了。
越是着急,高敬宗就越看不进去。可是每当想起自己肩负着百万北府军民的兴衰存亡,高敬宗就寝食难安。
等到高敬宗走到破釜墉的时候,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看着高敬宗日渐消瘦,红袖添香也心情糟糕,这天部队在淮水南岸的决胜镇宿营。
红袖端着高敬宗放了足足一个时辰的冷饭,前往伙房加热。可是刚刚走到营门口,红袖突然感觉眼前一花,手中的托盘被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中年人撞翻。
红袖俏眉皱起,还没有等红袖说话,妹妹添香瞬间暴发了。
“瞎了你的狗眼!”添香一巴掌甩在这名青衣中年文士的脸上,添香含恨而发,力道可想而知,这一巴掌一下子打得中年文士嘴角流出了鲜血。
不过,这个看上去有点弱不经风的中年文士不仅没有暴跳如雷,反而不阴不阳的还了一句道:“圣人诚不欺我,果真是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你敢骂我……”添香下意识的就去拔剑。
“添香,不得放肆!”红袖喝退添香,身子朝着中年文士微微一福,施礼道:“红袖代舍妹向先生致歉,还望先生大人不记小人过!”
青衫文士微微一怔,不以为然的道:“这算什么,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吗?”
红袖道:“先生有所不知,王上近日寝食难安,日渐消瘦,我们姐妹二人也是心急上火……鲁莽之处,还望先生海涵。如若先生不解气,要打要骂,红袖一并受之!”
青衫文士看着红袖的模样,微微一叹:“也罢,算了,我这也是为治高都督心疾而来!”
“你是说,高都督病了?”
青衫文士道:“不错!”
红袖道:“可是郎中都看过了啊!”
“高都督这是心病,心病还需要心药来医!”青衫文士道:“杨某此来就是为高都督献上这药引子!”
第332章 杨释杨子服
红袖这才仔细打量了青衫文士两眼,她虽然只有十五岁,然而却早已不是未出阁没见过世面的小家碧玉。红袖添香姐妹跟随陈应走南闯北,外界事务接触多了,各色人物接触也多,颇有几分眼力。
这名青衫文士虽然有点弱不经风,却和平常跟药品打交道的郎中并大不一样。首先是这名青衫文士身高几近八尺,望着添香手中的宝剑,居然脸不改变,毫无惧意,就像一块磐石似的,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名走江湖郎中。
红袖怎么看青衫文士都像是一个招摇撞骗的骗子。红袖少有城府,然而添香却心直口快。当既脱口而出:“你是郎中吗?我看倒像是骗子。招摇撞骗骗到我家都督头上,真是好胆,我看你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青衫文士并不生气,微微一笑“杨某还真知道死字怎么写,只是怎么样?要不要打个赌?就赌杨某能不能医好高大都督的心病。”
红袖刚刚想开口拒绝,然而没有想到添香却直接了当的说道:“赌就赌,你想赌什么?”
青衫文士悠悠一笑道:“就赌你,若杨某赢了,你就姑且委身杨某为妾吧。”
添香俏眉一挑:“姑奶奶看你是找死。”
“添香,莫要胡闹!”红袖瞪了一眼添香,吓得添香朝红袖吐吐舌头。红袖朝着青衫文士敛身施礼:“没请教先生高姓大名,郡望何处?”
青衫文士伸手虚抚红袖,淡淡的笑道:“弘农杨氏,杨释,字子服。”
红袖暗暗吃惊,弘农郡是杨氏的郡望,西汉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子秉、孙赐、重孙彪,“四世三公“。
弘农杨氏在西汉到东汉末年,属于天下仅次于刘姓皇室的一等豪门。在东汉时期,弘农杨氏几乎等于现在琅琊王氏的政治地位。特别杨震子杨奉后代世居高官。当然在东晋时,弘农杨氏已经没落了,但是在西晋时期,弘农杨氏依旧是显赫的门第。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深受西晋武帝司马炎信任,统一天下之后,而司马炎只顾享乐,一切军国大事都由三杨包办。而三杨****期间,也颇有治国之才,抚外安内,邻邦不敢进犯,西晋统一南北后,国内景气也出现了繁荣之象,百姓定居户口增多,农民皆下地耕耘。西晋开国二十年间,三杨功不可没,政绩颇丰。晋武帝卧病时,仍撰写诏书对杨骏兄弟鼎力辅佐朝政的功绩予以嘉赏。
只是非常可惜,随着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就是晋惠帝。(历史出了名的傻子皇帝)司马衷之妻贾南风凶悍多谋,且醉心权势,太子妃时期就嫉恨杨皇后庇护杨氏,对杨氏一族的势力一直耿耿于怀,司马衷继位,贾南风册封为皇后,其野心伺机而动,密谋筹划推翻杨氏及其党羽。
相似小说推荐
-
逍遥秀才 (欢乐蜗牛) 起点VIP2017-09-20 架空历史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姑苏的三月,秦飞成了大夏王朝的一个读书人。泡得...
-
大明督师 (奔叔) 起点VIP2017-09-23 两宋元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崇祯纠缠不清,与东林死磕,与满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