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炒鸡子,糖醋莲藕。虽是简单了些,倒也可口!”高敬宗伸手一挥:“不知王王公子吃不吃得惯?”
王徽之轻笑道:“夏王殿下这一局,徽之却是看不明白。”
“想来王王公子来时已经用过餐了。”高敬宗又劝道:“这是青炒熟不上碾的青茶,不知王三公子喝不喝得惯。王三公子请茶!”
王徽之这才把主意力放在眼前的茶上,高敬宗所饮的茶并不是这个时代的茶,而是炒茶,低眼看去,只见汤水碧绿清透,热香盈盈,不见丝毫羊油的膻气,更没有葱姜奶的杂味。王徽之轻轻偿了一小口,微微皱起眉头,随即舒展:“略有苦涩,却是回味无穷。好茶,好茶……”
高敬宗大乐,忍不住赞叹道:“王三公子是少有识货的雅人。”
……
王徽之盯着高敬宗道:“殿下虽与徽之的二哥有过节,但是对于夏王殿下的为人,徽之还是佩服的……”
高敬宗道:“王二公子与孤王,并非私怨恨,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身不由已!”这句话似乎是触动了王徽之的心事,不由得出神长叹:“身不由已……”
高敬宗道:“开罪琅琊王氏,罪不致死吧。相害相较取其轻,我也只好选择下策了。”
高敬宗起身,冲王徽之深深一辑:“请受敬宗一拜!”
王徽之并不为所动,坦然受之。
高敬宗:“或许王三公子不信,这么说吧。我北府军民百成,皆在北方,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实在是未知之数。”
这下,王徽之:“懂了!”
在众人眼中,高敬宗有过人之处,至少两败燕国,收复失地,活人百万,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然而谁也不知道,高敬宗其实是有苦自知。高敬宗的胜利,来得非常偶然。如果不是慕容雋借刀杀人,削弱慕容垂和慕容德的力量和名望,光依靠北府军,恐怕到现在还在符离城玩泥吧呢。
只要开春,慕容雋就会亲率燕国大军南下,到时候真刀真枪的硬扛,高敬宗连半分把握都没有。
高敬宗主动招惹王凝之,主要还是向褚蒜子示好,释放善意。得罪琅琊王氏和天下士族,从而让褚蒜子放心自己。事实上开罪不开罪琅琊王氏,下场都是一样的。凭借东晋士族门阀的尿性,高敬宗就是向他们跪下来磕头,他们也不会出力辅佐他,帮助他。
故意制造这么一出矛盾,但是后果却是高敬宗没有想到的。这个时候,能和琅琊王氏缓和矛盾,绝对要缓和矛盾,意气用事,还不是时候。别说东晋朝廷,就算区区一个王氏,也可以轻易玩死高敬宗。
王徽之走了,高敬宗不明白他的懂了是真的懂了,还是假装懂了。不过这个过程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脱身之策,需要尽力提上日程。
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坑的人,那只有制造一场人为的意外吧。
高敬宗这个时候,突然发现王徽之走了之后,居然留下一个信封放在桌子上。高敬宗轻轻拆了信,顿时目瞪口呆……好大的手笔。
谢道韫出现探头看着信,也露出一副仿佛见鬼的神情。
“良田百倾。”
倾在在中国古代代表的不是一万平方米,而是一百亩。特别是在建康附近的田地,已经被炒成了天价,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谢道韫叹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琅琊王氏就是琅琊王氏,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让人无法拒绝。”
“太好了,真是天助我矣!”高敬宗笑道:“这个地契来得太是时候了。”
谢道韫道:“高郎真准备接受琅琊王氏的施舍?”
“要,干嘛不要啊!”
“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我还巴不得他们天天侮辱我呢!”高敬宗贱贱的笑道:“一万亩地,能值多少钱?其实钱不钱的,我还真不看重,我看中的是那些佃户!”
第319章 老死不相往来
就在高敬宗准备过把地主瘾时,突然冉裕过来,轻声道:“北边来信了!”高敬宗接过书信,调头就朝书房走去。这两封信是徐敬宣用内卫的渠道传过来的,速度已经是最快了。然而高敬宗看了看了信封上日期,居然是四天之前。
从睢县到建康其实也就一千多里,在后世高铁最多两个小时,然而在这个时代却足足需要四天时间。面对这样的速度,高敬宗是不满意的,可是考虑到其中将近三百里的范围属于东晋治下,内卫不能明目张胆的传送信息,只好作罢。这次急信共两封,其中一封是崔逞书写,措辞严谨,用词华丽,告诉高敬宗北府军军民户籍已经统计完毕,其中民籍共四十九万七千五零三户,合计八十六万九千四百六十二人。
崔逞的信中告诉高敬宗,内史府通过积极调配物资,组织百姓自救,目前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燃料问题得到解决,基本上解决了过半百姓御寒衣物,以及全军御寒冬衣的难题。只是有部分百姓和军士冻伤,药品奇缺,希望高敬宗想办法在建康采买一批。
籍戡的信则采取半文半白,高敬宗看着并不吃力。籍戡告诉高敬宗,按照高敬宗的计划,军队已经完成初步裁军工作,全军规模缩减至十九万人马,其中第一、至第八中郎将府把军中四十五岁以上以老弱裁撤,共得兵员十五万人马,三个辎重中郎将府共计四万人马。全军着甲率过半,兵刃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将作监生产的甲胄和兵刃,陆续装备部队,预计四月份就可以完成全军换装工作。
看完这两封信,高敬宗的悬着的心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不安感更加强烈。目前北府军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慕容隽绝对不会给北府军这个机会慢慢发展。四月换成的换装工作,燕国肯定不会坐视,如果没有意外,高敬宗甚至可以肯定,未必会等到开春,二三月份,燕国就会发动新的攻势。
看着高敬宗眉头皱起,谢道韫不解的问道:“高郎,睢县既没有噩耗,为何还如此苦恼?”高敬宗沉声道:“这两封信其实都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高敬宗拿着信封递给谢道韫,谢道韫看了一会儿,不解的道:“没……”突然谢道韫气愤的道:“这封信被打开过?”
这时,高敬宗反而异常平静:“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建康毕竟是朝廷的天下,褚太后以一介女流,让朝廷中众老狐狸俯首听命,岂会没有几分手段?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信使肯定在路上被迷翻了,这两封信早已被豢抄,这的豢抄的信摆在褚太后案头时候,我还没有收到……”
冉裕又惊又怒:“这也太卑鄙了,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
谢道韫道:“人家为根本就不是大丈夫,也不是男子汉!”
冉裕道:“这么说,这些事情那个老娘们也知道了?”
高敬宗道:“我与崔内史曾有相约,信的内容写在数字里,第一个数是四。说着高敬宗取出一本《道德经》手抄本,然而打开内容,谢道韫却发现这根本就是一本胡乱写的东西,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高敬宗却道:“这信的内容主要其实就是四九七五零三八六九四六二。”高敬宗用笔在这本道德经上画出、“非”、“常”、“危”、“急”,“燕国异动”,“还请速归”这十二个字。
谢道韫与冉裕望着这十二个字膛目结舌。谢道韫道:“还是高郎聪慧。”
高敬宗道:“我现在必须回去,恐怕褚太后不会放我回去啊!”
冉裕道:“那就杀出去,我已经严命第四、第五中郎将府随时待命,他们会接应,我们出奇不意,闯出建康至少有五成把握。”
“我也知道咱们有机会杀出去,只要仔细谋划,总有机会的!”高敬宗一听这话悠然变色:“但是我却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冉裕问道:“我们还真由他们摆布不成?”
“我们万万不能两线开战!”高敬宗叹了口气道:“一旦燕国来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还不见得可以抵挡住燕军军队的反扑,如果晋国落井下石,那么腹背受敌的我们,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冉裕不假思索道:“怕什么,死就死呗!”
高敬宗没有接冉裕的话。
谢道韫想了想道:“高郎,何不在建康找一个护身符?”
“护身符?”高敬宗看看冉裕欲言又止,他摇摇头踱到一边,回头又看看冉裕的模样,打量一番,目光渐渐变得怪异起来,冉裕被他看的心里有点发毛,他上下看看自己,不觉有什么特别,忍不住问道:“看我做什么?我身上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不妥。”高敬宗目中微微露出一抹笑意:“英台说得对,我必须找一个护身符,朝廷中对我是避之不及,自然找不到护身符。现在我倒是想起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不错,正是另辟蹊径。”谢道韫笑道:“正所谓‘布衣卿相、一品白衫’,做不了卿相,若有了卿相一般的声望,谁想动高郎,也得掂量掂量……”
相似小说推荐
-
逍遥秀才 (欢乐蜗牛) 起点VIP2017-09-20 架空历史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姑苏的三月,秦飞成了大夏王朝的一个读书人。泡得...
-
大明督师 (奔叔) 起点VIP2017-09-23 两宋元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崇祯纠缠不清,与东林死磕,与满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