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同样没给蔡镇打招呼,立即率军撤退,然后派人携带重礼去贿赂北中郎将郗昙,希望接受东晋招安。
同时,另外中山苏氏也接到苏固的信。中山苏氏苏景云比较厚道,假托自己摔断了腿,然后带着中山苏氏乞活集体投奔高敬宗。
谪仙谷城墙上,籍戡正在酣睡。
突然北府军中郎将刘孟陡然大叫道:“各部各就各位,准备备战!”
战鼓声咚咚响起,城门楼里酣睡的籍戡被惊醒,籍戡大吼道:“怎么回事?”
“敌人上来了!”
城门楼外传来刘孟的声音。
“来得好!”籍戡虎目一瞪,随手抄起身边的环刀刀。急匆匆的冲到城墙上。然而让刘孟大跌眼镜的事情出现了。
这次上来的人足足有五六百,人人耷拉着脑袋,无精打彩。他们既没有拔出刀,也没有亮起戈矛,而是举城白旗,高呼请降。
“籍帅,怎么办?”刘孟此时已经没有了主意。
籍戡叹了口气道:“打开城门,接受他们投降,都是可怜人,何必自相残杀!”
刘孟学着高敬宗的口吻道:“抛下武器,双手抱头,跪下!”
这些鬼蜮乞活军并没有迟疑,随即噼里啪啦的把手中劣质的刀枪扔了一地。刘孟亲自下城接受这些鬼蜮乞活军的投降。
就在这一波次降军还没有完全接受时,突然远处又跑来一大波,足足上千人。这些此刻都已经完全放弃了斗志,如果高敬宗仍是带着六个中郎将府三万余人马,这些人还敢拼一把,抄高敬宗的后路。可是当他们知道高敬宗以少敌多,战胜慕容垂,他们的心思已经动摇了。当高敬宗从燕国手中夺下豫东重镇睢县时,部队扩编到将近三十万人马时,他们的心思已经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面对北府军完全丧失了反抗意识。
更何况高敬宗的军功赏田政策让他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其实这一套政策并不是高敬宗发明的,而是从秦朝时期建立起来的耕战体系。大汉利用这一套改良版本的耕战体系,布威四方,扩土数千里。唐军利用军功赏田的政策,一路高奏凯歌,从长安开始,向北打到了贝尔加湖河畔,向东占领远东,向西一直打到里海东岸。
很多流民其实都已经知道,那是一套让他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重获自由、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道路。
这一千余人刚刚接收一半,这一次又过来将近两千人马,而且还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经过蔡氏族人共同商议,蔡氏乞活军决定向北府军投降,而蔡镇父子则是取得北府军的谅解筹码。
望着托盘里还在滴着鲜血的头颅。
刘孟顿时有些无语。
(本章完)
第226章 建府
鬼蜮是一个物竟天择,强者为尊,适者生存的地方。就在高敬宗战胜慕容垂时,蔡氏乞活军内部就开始有了异样的声音,然而这个声音很快就被蔡镇压制了下去。当慕容垂被高敬宗俘虏,高敬宗疯狂扩军三十万,这个时候,蔡氏内部几乎统一了声音:高敬宗是不可战胜的。
于是有人开始建议,撤退南下,寻求东晋朝廷的庇护。但是反对者有很对,他们认为这么做没有实际意义,东晋朝廷不敢得罪鲜卑燕国,更不敢得罪一个打败燕国战神,将燕国威望一脚踩进烂泥里的新雄主。就算是去投靠东晋,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注定要失败。
“高都督像狼一样凶狠,像狐狸一样狡猾,现在一直没有传出他派兵南下支援谪仙谷的消息。肯定不是他心存仁慈,不与我等计较,而是他已经酝酿了一个巨大的阴谋,甚至是设下了陷井,等着将我们一网打尽。”
一个青年将领道:“我们可以逃向鬼蜮东方,靠近大海的地方朐县(今连云港市),那里是琅琊王氏势力范围。”
蔡氏乞活军“军师”刘询向来以老谋深算为名,这次联合鬼蜮乞活军,进攻谪仙谷刘询上窜下跳,游说蔡氏乞活军将领,抑制蔡镇的疯狂举动。然而蔡镇却直接罢免了刘询,刘询继续发表他的观点:“不行啊,这……这样做是没有希望回来的。那样我们只会成为一个,流亡的部族。永远成为琅琊王氏的狗了,甚至会被直接吞并。”
众将领纷纷问道:“还有希望吗?还有生路吗?”
刘询冷笑起来:“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和蔡镇父子划清界线,用他们二人的人头,去平息高都督的愤怒,高敬宗用兵善用奇兵,与田豹对战,以奇兵轻取东阳田家堡,对郭阳对战时,同样也是如此,以正兵对郭阳军主力,奇兵奇袭符离城郭家堡,这次恐怕也不例外,如出某家所料,高都督的奇兵恐怕已经快要抵达新蔡蔡家堡了……所以,当断则断,不断反授其乱。”
是夜,蔡氏乞活军内部爆发激烈的内讧,蔡镇父子在乱军中被乱刀砍死,刘询带着蔡镇父子的人头向谪仙谷直接投降。
籍戡一边收笼降兵,扩充谪仙谷的第五、第四中郎将府军,同时组建西进兵团,以刘孟所部为前驱,沿淮水一路搜索前进。
睢县,原武蕴的梁郡太守府,如今换了匾额,改成了北府军都督府。武蕴此人为了家人,其实也是非常拼的,他用火灼伤面部,自毁容貌,用来掩人耳目。武蕴依旧没有离开太守,而是充当高敬宗的幕僚。这天一名北府军校尉送上来一份陈请:“请高都督称王建国”,高敬宗看到这份陈请,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微微一笑,随手就陈在废纸堆里。
然而武蕴却意识到了不对劲,因为这份陈请之后,各地北府军将领的陈请陆续而来。北府军三大野战兵团九个中郎将(包括辎重中郎将)、十八个左右郎将,三十六个折冲都尉、七十二个果毅副尉,陆续送来陈请:“请高都督建国称制!”
尽管高敬宗政治觉悟不高,但是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对劲,各地县令、县丞、县尉、六曹吏皆陆续上表陈请。高敬宗甚至察觉到,从一开始,便有一张网在北府军的地下已经张开,他的脑子乱七八糟地想着,却是不敢迟疑,更不敢等闲视之。
“崔参军,此事你怎么看?”高敬宗指着屏风前面的几口大箱子道:“此事如何应对?”
崔逞眉头一皱,打开了一个箱子,一沓沓的文书便呈现在的眼前。崔逞一头雾水,这么多?这岂不是三天三夜什么事都不做都看不完吗?
高敬宗上前解释道:“这些陈请足足有十万余份,附议者更多达五十余万人。所陈只有一件事。”
崔逞打开一份陈情,脑袋顿时“嗡”一声炸开了。“建国称制?”“呜呜……”就在这时,崔逞居然失声大哭起来。
“请都督建国!”
“请都督建国!”
从都督府内堂传出的呼声,慢慢向外传递,声音一层一层向外传,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睢县十数万军民,城外二十余万军民皆跪拜山呼:“请都督建国称制!”
徐敬宣这时冲进大堂,跪在高敬宗面前:“请主上建国称制,此乃众望所归!”
“请主上建国称制!”胖子陈应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他那庞大的体型,膝盖重重砸在堂前,地面都感觉到一阵颤抖。
“胡闹……”高敬宗勃然大怒,拂袖转身道:“胡闹,你们怎么如此胡闹?”
张玄之鼓起勇气,从崔逞的背后站出来,说:“我想,大都督的意思,应该是不准备现在就称皇称霸吧。”
崔逞点了点头,道:“是,其实都督对这些名号并不重视,但天下人却很重视……”
高敬宗突然道:“深挖墙、广积粮,缓称王……”
“都督英明!”张玄之郎声说道:“既然都督不愿意暂时建国称制,不若建府吧!”
徐敬宣辛辛苦苦忙活将近半个月的功劳,被张玄之一下子搅和了,顿时怒道:“都督不是已经建府,何来建府之说?”
“非也!”张玄之道:“都督开府,只为管军。下设咨议、司户、礼、工、兵、刑、吏七参军事,不管是服务北府军,然而我们如今我军不但疆域越来越大,而且兵将越来越多,前线战报传来,西进兵团,占据大半个陈留郡,北上兵团占领城阳郡大部,还有齐郡……如今我军已经拥有将近六郡之地,仅仅太守级别的官员就需要二十余人,这些太守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日久恐生混乱……”
高敬宗道:“却是不合时宜,本都督拟设三厅,办理政务所在,称政务厅,办理军务所在,称军务厅,办理法务所在,称法务厅。”
高敬宗开口,崔逞立即执笔记录着
高敬宗接着道:“政务府为我北府所辖领地管理政务最高机构,位列郡太守之上。如今,我们不设州级编制,统一采取郡、县、镇三级。县以下设镇。谪仙谷改成谪仙镇,决胜堡为决胜镇,如此类推。撤销上、中、下三种规模郡县制,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十保为镇,设镇长。所辖之民不足五镇,不得称建县,原所辖地出现人口不足,合并郡县。
相似小说推荐
-
逍遥秀才 (欢乐蜗牛) 起点VIP2017-09-20 架空历史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姑苏的三月,秦飞成了大夏王朝的一个读书人。泡得...
-
大明督师 (奔叔) 起点VIP2017-09-23 两宋元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崇祯纠缠不清,与东林死磕,与满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