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宗看着冉裕正与刘牢之有说有笑,仿佛他们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郊游一样。高敬宗顿时火冒三丈:“去把他们给本都督叫来!”
时间不长,刘牢之与冉裕策马而来。
高敬宗指着冉裕道:“四郎,这是怎么回事?少年死军怎么跟来了?”
连续三天的全副武装百里强行军,成年人都吃不消,更别提这些少年了。冉裕虽然分得一匹高头红马,不过骑兵三天也不是平常人可以忍受的。短短三天不见,冉裕脸色铁青颜色,嘴角上泛起白泡,往日的随意早就没了踪影,眼袋深深地,看起来似乎是瞬间长大几岁的样子。
冉裕在公开场所向来给足了高敬宗这个都督面子,他挥拳振胸,上身前倾,向高敬宗行了一个军礼。
“回禀都督,末将是遵守都督命令,随军出战!”
“随军出战!”高敬宗奇怪的问道:“本都督何时命令少年死军出战了?”
刘牢之一本正经的道:“都督难道忘记了,战前动员会议,都督曾言,死军所有人马,全部参战!我们少年死军,也属于都督麾下军马,怎么不能参战?”
其实刘牢之有点挺失落的,高敬宗居然把他发配到娃娃军中当一个都尉。
高敬宗一回想,确实是这么回事。高敬宗道:“本都督收回军令,少年死军参战命令取消,原路返回,此时谪仙堡、决胜堡,还有东阳堡无一兵一卒,这如何使得,万一有哪个不开眼的毛贼窥视咱们的盐矿,岂不是后路不保?”
“都督过虑了!”冉裕道:“自从都督颁布无论军官,斩敌首一级赏五千钱,参战阵亡,军民同等抚恤,赏钱百万,如今江淮都督府十万军民,还巴不得有哪个不开眼的毛贼过去,让他们发一笔横财呢!”
事实上鬼蜮百姓,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都经历过腥风血雨。这里是良人的禁区,细论起来,手上没有人命,没有见过血的新丁,还真没有几个。随便拉出一个女人,让她抡刀子砍人,绝对眉头不带皱的。
高敬宗道:“那也不行,打仗不是过家家,要死人的,少年军以后大有用处,暂时不用参战,必须回去!”
刘牢之道:“都督,朝令夕改,这可是兵家大忌,影响士气。”
“谁让都督下令的时候不考虑清楚。”冉裕嘟囔道:“现在让他们,他们还不炸营啊……”
高敬宗一听这话,也感觉非常有道理。士气可鼓不可泄,一旦让少年死军失去斗志,少年死军以后也就废了,想到这里高敬宗道:“参战可以,必须遵守将令,你们二人不得离开本都督视线之内。少年死军也一样,归中军作战序列!”
……
高敬宗这个异世蝴蝶,已经开始撬动历史的车轮。慕容隽命令各州郡清点检查现有的兵丁,检查核实户口,一律各家各户仅留一成年人,其他全部征发入伍,想使步卒达到一百五十万。原本历史上,慕容隽听从了御使中尉刘贵的谏言,改全部征丁为五丁抽三。
然而在这个时空,刘贵依旧像历史上一样向慕容隽谏言,然而慕容隽不知道脑袋抽什么疯,不仅拒绝了刘贵的谏言,还将其罢官去爵,贬为庶民。
于此同时,慕容隽的圣旨下令各州郡,驻守各州郡的鲜卑族镇守将士,接到圣旨,如获至宝。抽丁政策征税的圣旨,层层传达下去,层层放大。慕容隽给刺史的命令征收十万金,到了各太守手中就变成了数十万金,到了县令手中就变成了百万,翻了不止十倍。
鲜卑慕容部占领邺城,全面占领中原。鲜卑族一跃成为统治阶级,虽然燕国朝廷采取了汉制,设立九卿和各个官职。然而中下层,却依旧采取鲜卑族的传统。
特别是燕军,仍然是部族制。鲜卑族的部族军制是全民皆兵,多以邑落小帅担任督将,每一部约千余人。《后汉书·乌桓传》所云“邑落各有小帅,数千百落自为一部”鲜卑的社会组织由落、邑落、部构成,邑有小帅,部有大人。檀石槐时,广大的领土分为中、东、西三部共六十多个邑。
原本慕容部只是东部鲜卑的一个部落,崛起之后,连续击败宇文部、段部、独孤部(诸位看清,金庸大大书里的独孤、慕容都是鲜卑姓氏)成为东部鲜卑霸主。穷人乍富,慕容部就扩充到了三十六邑,设三十六督将。督将基本上都是由慕容部族人担任。
镇守将军把抽丁征粮的命令下发下去,各个督将督帅开始到各郡、县里面,要粮、要钱还有人。男人强征成军,女人抢作营妓。
(本章完)
第157章 为堂主北疆雪狼飘红加更
第二十八章北国浩劫(下)
汉武帝时期,官员已经开始了“异地为官”制度,然而燕国朝廷却没有沿袭这一政策。至少在郡县级官员都是采取了更为久远的“本地为官”政策。
两种用官制度各有优劣,异地官员事实上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也验证,这种流官,只会助长贪腐。而本土官员虽然会结成一党一派。正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作为土生土长的官员,却要顾忌乡里乡亲和亲族同胞的看法和风评。管理民政庶务的郡县官员,基本上都是清一水的汉人。这个时代的汉官,哪怕投靠了燕国鲜卑人,事实上还有很大的底限,不像后世汉奸,毫无底线。
这些郡县官员开始与下来的鲜卑族督将、小帅据理力争,大诉苦水。
“什么,没钱,没粮!还敢跟大爷这么推三阻四的,是不是想挨两个脆的?来人啊,吊起来!”
“没遭灾没遭难的,怎么可能没钱没粮,爷要看看使君家里到底有没有钱粮。”
秀才遇到兵,特别是像野蛮未开化的鲜卑族大兵,根本没有说理的机会。只要敢拒绝、二话没有,直接挂树上,然后纵兵开抢。
抢钱、抢粮、抢人……
动作稍慢,持兵刃的鲜卑兵马,就会乱刃加身,砍成肉泥。稍为姿色的女人,同样也难逃魔抓。
官府盘剥习惯的农民不敢反抗,甚至他们自己也认为,缴纳税赋,被抽丁成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古代农民其实就是万金油,修缮城池,征发他们,疏通沟渠也会征发农民,什么修建皇陵、官道、兴建官衙、寺庙、楼台同样也会征发农民。农民是被代表了的一部分人,他们就算苦不堪言,却没有人会为他们仗义执言,更不会有人为他们出头。
虽然升平三年没有自然灾害,然而这个时代的田地,因为没有化肥和农药、也没有科学培育出来的良种,收成非常惨。除去税收,一户农民需要六十亩地才能养活五口人。能不饿死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什么积蓄。不过由于刚刚秋收,北方汉人百姓仍然在短期之内被迫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物资,还有大量民夫和女人被抢走。
当然,这也不是一片和谐。杀鸡,鸡也会反抗,更何况是人呢?再者说,没有经过宋朝刻意养羊式的愚民,这个时代的华夏人可不是任人蹂躏的软角色。挥舞着各种农具、各种兵刃,头上扎着红布条华夏百姓开始反抗,尽管他们非常勇敢,尽管他们有所不甘,然而没有统一指挥,也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是打不过凶悍且装备精良的鲜卑军队。
随着反抗征税的出现,鲜卑族兵马也开始了屠杀。在那一个刻,遭受劫难的人们。分明的看到了,这些鲜卑匪兵脸上有着一种扭曲的嗜血地疯狂……
一时间燕国的幽、平、冀、并、洛(司)、豫、兖、青六十七郡、五百四十七县汉人百姓陷入了鲜卑族残酷压榨和搜刮当中。而在这五百四十七县之地中,也遍地都是狼烟,遍地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
无数村庄被摧毁,无数稍为迟钝或反抗的百姓被杀死,无数俊秀的女人被奸污过,赤身裸体,抛尸荒野。
北国这场人为的浩劫,如同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一个游牧民族的崛起,就是踏着无数华夏人的尸骨崛起。一个游牧民族的繁荣,往往是是建立在华夏民族的苦难当中。
当然,普通农民的财物有限,却无法满足这些鲜卑督将贪婪的胃口,这些督将和小帅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地主、士族、和豪强身上。
和普通农民不同,这些地主、士族和豪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最不济也有家丁护院。自从八王之乱开始,纷纷建立坞堡的地主豪强们,根本不惧怕这些鲜卑兵马。
坞堡是五胡乱华时期采取的一种无奈措施,仅仅并州六郡四十五县之地,就建立了大大小小三百多座坞堡。走得无路的百姓或是转而投靠附近的豪强、地主、或士族。或许直接扯旗造反。
和女真人入关之后战斗力迅速腐化不同,鲜卑族军队的战斗力一直都保持着,直到其族灭亡。敢反抗的农民武装,还没有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就鲜卑军被迅速镇压、屠灭。而这些躲坞堡中的汉人百姓、士绅也没有得逞。
被财富诱惑得红了眼的鲜卑人,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那就是抓住汉人百姓充当挡箭牌,用刀枪驱赶他们攻城,躲进坞堡的士绅百姓,看到外面也有自己的亲人,不忍放箭,结果坞堡被攻破,全堡上下,真正是鸡犬不留。
相似小说推荐
-
逍遥秀才 (欢乐蜗牛) 起点VIP2017-09-20 架空历史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姑苏的三月,秦飞成了大夏王朝的一个读书人。泡得...
-
大明督师 (奔叔) 起点VIP2017-09-23 两宋元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崇祯纠缠不清,与东林死磕,与满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