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混世王 (何时飞雨)


  李博随即张开了手掌。
  
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莲教
  秦厉朝着李博的手心里看去,但见是一朵银白色的小花,比玉米粒稍大。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是好看。秦厉一时好奇不已,从李博手里将那小花捏过来,仔细观看,小花做工不算精细,但材质却非金非木。秦厉端看良久不知是由何种材料制作而成。
  秦厉纳闷的问道,“李大人,从这一朵小花上能看出什么吗?”
  此时李博却是双眼发直,喃喃道,“这是一朵白莲花,由特种泥土烧制而成,坚硬无比,乃是白莲教的信物。”
  “白莲教?”秦厉失声惊问。
  在后世秦厉看电影、电视剧是听说过白莲教的。在秦厉心中是早已把白莲教定型的,它就是一个邪教。
  李博脸色发白,微微点头。他沉思了良久,这才缓缓向秦厉介绍起来。
  说来白莲教本是唐朝、宋朝以来在民间流传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起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教。
  白莲教起先时候提倡念佛持戒,规定教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白莲教徒多是“夜聚晓散”,只要愿意入教,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贫富、姓别、年龄,男女老少均可加入,乃是“男女杂处”的教会。
  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
  这么看白莲教开始的时候倒是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很是正义的。
  可是后来白莲教便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了反动的教会。专门用来和官府作对,煽动百姓,造反朝廷。
  李博说在正德当皇帝的这些年,白莲教算是十分安定,本来以为他们已经消亡了,不成想见到了那五个恶汉丢下的这白莲花。这说明白莲教仍然在活动,而且已经潜入到了江都县。
  李博说着不禁脸色越来越是苍白,显然对白莲教很是畏惧。
  秦厉听后也是吃惊非小,暗想,我秦厉穿越大明就是想娇妻美妾,荣华富贵好好混上一声,顺便竭尽所能为老百姓干点儿事情。咋就和白莲教有了瓜葛?难道我开设县学妨碍了白莲教?
  秦厉思前想后,不得其解。见李博还是战战兢兢模样,索性淡然一笑,说道,“李大人,我可不管什么白莲教,黑莲教。咱就是好好的办咱们的县学,为大明朝廷效命。至于那五个恶贼么,跑了便跑了,李大人也不必记挂于心。”
  说着话轻轻拍了一下李博的肩头,虎目中充满了鼓励和安慰,真就像是李博的领导在关心属下一样。
  说来很是可笑,秦厉的这种眼神还真是让李博很快镇定下来。此时他早已把秦厉视为神仙般的人物。昨日晚间本来大火冲天,可愣是突然下起了雨。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厉在冥冥中有神仙相助呐。
  李博有了秦厉这个主心骨,心里越来越踏实。最后尴尬的又是向秦厉表白一番,这才欣悦的领着那名差役离开。
  李博刚走,扬州府的两名差役便到了,他们是来接绮梦的。
  监察御史王元正这次带绮梦来扬州巡查,足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一个月里王元正亲眼见到了秦厉的本事,对秦厉彻底放下心来。他对秦厉的考察也便告一段落,是到了回京城交差的时候了。
  绮梦在县学中住了一个月的时间,和林嫣儿的感情又是近了一步。尤其是对秦厉,她更是情意绵绵,可她毕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万分舍不得秦厉小夫妻二人,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归是还是要离开的。
  绮梦和秦厉之间虽然时至今日还没有表白心迹,但二人心里都是非常清楚了。听说绮梦要走,秦厉不自禁的竟虎目中有些湿润。
  他本是性情中人,也正是这种至情至性才更让绮梦对他眷恋不已。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绮梦毕竟是爽快开朗之人,含情脉脉的最后望了一眼秦厉,忽而问道,“秦厉,我给你的那把匕首还在吗?”
  秦厉一愣,慌忙从怀中将那把精致的匕首掏出,嬉笑道,“绮梦姐姐送我的东西,我岂能不知道珍惜?我一直带在身边的。”
  看到那把精致的匕首竟然从秦厉怀里掏出,绮梦的那张俏脸倏忽间一阵羞红,心里说不住的甜蜜和欣喜。像是被秦厉窥透了心事一般,白了秦厉一眼,娇嗔道,“哼!你就耍贫吧!走了!”
  说完陡然转过身去,那双剪水般清澈的美眸中早已珠泪盈盈。绮梦迈开步伐,不再回头,随着两名差役在秦厉和林嫣儿的视线中远去。
  秦厉闷闷不乐,凝望着绮梦窈窕婀娜的背影,暗暗想到,不知什么时候还能见到绮梦姐姐?唉!不知何时她会像嫣儿一样,和我长相厮守,不离不弃。
  ……
  绮梦走了以后,转眼又是十来天过去。这段时间说来非常安定,县学中再也没出过上次着火一样的恶劣事件,逐渐走上正常轨道。
  在这些天里,秦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的中午在县学门口都准时出现一个穿着破烂,发髻蓬松的少年。
  那少年一只手牵着两头水牛,另外一只手里却总是拿着一本破书。破书黑乎乎的,上面满是油泥,纸页都已破烂不堪,残缺不全。
  不过每次秦厉看到那少年郎的时候,他都是在非常认真的读那本破书。少年还时不时的朝县学里面看看,一双晶亮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
  很明显,这是一个家庭贫困,但又嗜爱读书的少年。
  县学入学是要交纳一定修金(学费)的,秦厉断定他是交不起修金。
  在后世有爱心捐助,有扶贫基金,有青少年希望工程,有义务教育。那些因为家庭困难读不起书的人却也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
  说来秦厉在后世虽是个小混混,吃喝玩乐,但却是蛮有同情心的。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很是同情,秦厉没少向希望工程捐款呐。
  看到那刻苦的少年郎,秦厉一时又动了怜悯恻隐之心,便走至那少年跟前,一脸关切的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你很想来县学读书吗?”
  那少年可能早已知道秦厉便是这县学的教谕,急忙应声道,“我叫杨继盛,很想读书,但我们家读不起书啊!”
  声音清脆,但却含有丝丝无奈。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杨继盛
  杨继盛约莫只有十二三岁,但看去却是分外沉着,一张小脸总是阴郁不堪,心事重重的模样。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秦厉对杨继盛这样的少年老成很是喜欢,不禁轻轻拍了一下杨继盛的额头,笑问道,“说来听听,你家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杨继盛仍然清脆的说道,“我知道您就是县学的教谕秦大人,我早就听说您年龄不大,却满腹才学,是一个百姓的好官呐!”
  这话听在秦厉耳朵里,感觉很顺耳。别看杨继盛只是个不大的少年,但说的话分外郑重,一本正经,不由得人不信。
  秦厉知道,童言无忌,也只有的这样的少年说出来的才是真心话。秦厉心中一时暖暖的,虚荣心得到了小小满足一下,很是得意。暗道,看来我秦厉确实有点儿名声了。也只有为百姓做事,一心想着百姓,百姓才会念你的好呐!
  秦厉又一次体会到为百姓做事,做一个好官的乐趣。说来只有百姓才是最淳朴,最善良,要求最低的。秦厉心中高兴,脸上却是没有丝毫表露,只是淡然的一笑,望着杨继盛,等他继续说下去。
  杨继盛对秦厉很是尊敬,他先是将两头水牛牵到距离县学大门口稍远些,然后将他手里的那本破书放好。这才挺直了腰杆大步走到秦厉跟前,冲着秦厉一拱手,小小年纪倒也有几分气魄,不卑不亢的模样。
  他皱着眉头将他的经历说与了秦厉听。
  杨继盛原本是北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人,他父亲叫杨富,母亲早亡。北直隶虽然离着京城很近,百姓的生活却非常艰难。前几年北直隶一场大旱,颗粒无收。
  杨继盛家本来就是世代靠耕种田地为生,这一下可就惨了。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杨富领着杨继盛这才背井离乡,离开了北直隶,来到了扬州府的江都县。
  杨富长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很有把子力气。来到江都县后他们在县郊一个叫喇叭口的小村子靠给人种田帮工为生。
  可巧的是杨富帮工的那家是本地的一个寡妇。寡妇姓陈名翠英。这陈翠英家里种着几亩薄田,但她却是一个懒女人,整天不知道做什么,但很少下田。索性就给杨富父子一口吃食,让杨富父子二人住到了他们家。
  孤男寡女住在一个屋檐下,再加上那陈翠英虽然懒惰,但长相却是奇美。很快杨富和陈翠英便眉来眼去,两人索性搬到了一起住,结为夫妻。
  就这样杨富为杨继盛找了一个继母。
  陈翠英也有一个儿子,说来要比杨继盛稍大一些,但陈翠英却是硬压着让他随了杨姓,起了个新名字叫杨继美。
  陈翠英家有了杨富和杨继盛这对父子,陈翠英更是啥活也不干了。那杨继美虽然生在穷家,却想有个富家子弟的命。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杨继美也是好逸恶劳,成天吃喝玩乐,和村子里一帮泼皮无赖混在一起,惹是生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