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藩王 (云中奂123)



赵玉堂猛省过来,一想起粮食的事,再结合一下张江这次白跑一趟,赵玉堂终于明白,原来整件事从一开始就是燕王朱棣在给自己这帮人挖坑下套。偏偏自己等人还自以为是,以为击垮朱棣指日可待了呢。如今看来,能够保住自己的富贵就不错了。

想到这,赵玉堂瘫坐在座位上,微微闭起了眼睛,痛苦的思索着。

张江虽然不大清楚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一见一向稳重的赵玉堂也成了这副模样,知道肯定是出了大事了。

许久,赵玉堂方才睁开眼睛,缓缓的说:“朱棣故意把粮食仅仅安排给宝通粮行的周贼独家出售,而且还要在门口的木板上注明粮价将呈现阶梯式的降价,其用心不言自明,是想彻底击垮咱们。”

此时,赵玉堂痛恨周琛帮助燕王给自己下套,连带着也称呼周琛为“周贼”了。

孙峰点了点头道:“没错。如果多家粮店同时出售的话,粮食就有被抢购的风险。而仅仅在宝通粮行出售,由于服务人员有限,每天只能卖出一定量的粮食。而木板上注明粮价将呈现阶梯式降价,也会给老百姓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老百姓心里踏实,又贪恋便宜,就不会急着抢购囤积太多的粮食了。”

邹阳问:“那赵兄,咱们该怎么办?”

赵玉堂沉吟了半天,长叹一声道:“为今之计,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以同样的价格把粮食卖出去。”顿了顿接着说:“朱棣把粮食交给宝通粮行独家出售,有利也有弊,弊端就是可以方便我们在别的地方把粮食快速的出手出去。”

邹阳问:“那我们也是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去?”

赵玉堂点了点头。

林莫一看跳了起来:“那我们岂不是要赔本?”

第八十六章 对趁机发‘藩难财’的蛀虫说不!

只要有一分可能,赵玉堂也不想廉价出售囤积的粮食。

按照赵玉堂原先憧憬展望的预定计划,最后应该是在自己的疯狂囤积下,北平一带粮价飞涨,最后达到了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买不到米山面山的程度。于是急不可耐的老百姓大批大批的饿死,这时候自己以救民于水火的形象挺身而出,冒着被朱棣这个独夫民贼杀头的危险,为民请命揭发朱棣的暴行,邀请宁王朱权兵进北平,干掉朱棣维持秩序,自己再把囤积的粮食高价卖出去,这样不但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成为济世救人的大善人,被史书记上浓浓的一笔。

本来的事情发展走向似乎也一直朝着赵玉堂的预期而去,赵玉堂多少次都会梦见不可一世的朱棣凄惨的结局,然后睡梦之中笑醒了。

但是这两天随着投入资金的越来越多,而成功却遥遥无期的时候,赵玉堂的心里渐渐焦躁起来。

刚刚在燕王府,赵玉堂彻底知道了原来自己的精心图谋,在燕王眼里一直扮演了个跳梁小丑的角色,自己的诸多表演,其实都是在燕王的预定计划范围内,什么山西筹粮、宝通买米、钱庄借高利贷,甚至连那来势汹汹的八万蒙古骑兵忽然入侵,赵玉堂都怀疑肯定是燕王故意放出的烟幕弹,鼓励自己使劲的上串下跳到处折腾,这样自己就会完蛋的彻底一些。

赵玉堂当初神定气闲的时候,心情也好,所以对于林莫的诸多二逼行为选择了包容。

如今赵玉堂心情糟糕,一听林莫还如此不开窍,便沉下脸来道:“就这么定了!咱们也以一两银子六石粮食的价格出售。同时,为了尽快把粮食都卖出去,咱们都发动各自的家丁,分多处摊点同时出售。”

孙峰道:“赵兄所言极是,咱们早卖出去一些,就可以少赔一些。要不然过两天宝通粮行把米价再降了,咱们就更亏本了。”

于是赵玉堂等人当即分头忙碌起来,大家都心里清楚,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快把米都卖出去,变现出银子来,抓紧把顺峰钱庄的五万两银子还回去,要不每个月两三千两的利息不说,时间长了连四处宅院与五千亩地也都打水漂了。

张江约略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不禁暗暗松了口气,他本来准备与众人同仇敌忾,一起帮助他们卖粮食。

但是经过山西这一次苦头,在乱棒毒打以及沿途乞讨面前,张江总算是长了记性,他意识到以燕王的老谋深算,肯定已经想到了赵玉堂等人可能会抛售粮食的行为,并且肯定也有了应对策略。自己此时及早抽身,可能还有一线生机,毕竟自己这一次折腾,除了挨了点毒打,家产倒是没有受到损失。不像赵玉堂等人那样,虽然内心深处明明知道继续这样下去,可能会全家都死光光,但是由于偌大的家产都在高利贷那抵押着呢,只有硬着头皮继续熬下去。

张江便“哎呦”声中,十分歉疚的说:“各位,真是抱歉,兄弟我这……哎呦……”

赵玉堂道:“那张兄赶紧回去疗养疗养。”

毕竟张江虽然有演戏的成分,但是那满身的伤痕以及这段时间的沿途饥饿困苦所形成憔悴模样,不由得不让人相信。

况且赵玉堂等人此时全副身心都在粮食的处理上,顾不上去考虑张江这点花花肠子。

以张江的智商,都能想到赵玉堂等人的下场,燕王又岂会不提前想到赵玉堂等人接下来的计划?

第二天一大早,当日的“燕京日报”就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要对趁机发‘藩难财’的蛀虫说不!”的文章。文章里严厉抨击了在北平地区粮食紧张的关键时刻,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在家境殷实的情况下,竟然拖家带口好几十人故意去跟普通百姓抢吃救济粮。最为可气的是,这些蛀虫垃圾还罔顾整个藩地老百姓的死活,竟然囤积居奇大肆收购粮食,如今他们眼见自己的阴谋要破产,就立即要出手倾销粮食。文章最后,号召一切有骨气有是非观的北平百姓们,自发抵制这些人的粮食,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粮食腐烂在粮仓里吧。

虽然文章没有指名道姓的说谁是蛀虫,但是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赵玉堂等人前前后后干出的那些事,他们都心里门清。

文章刊发后,各地的酒店、茶馆的读报人立即到处诵读,一时之间北平地区群情激奋。

不少老百姓想起当初那些缙绅士大夫平时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在粮食紧张的关键时刻竟然拖家带口几十口人一起去排队抢吃老百姓的救济粮,当时他们还天真的以为这些地主老财会过日子呢,如今经“燕京日报”的提醒,这才明白原来地主老财用心如此之坏。

至于当初孙峰等人带人每次都大张旗鼓的把宝通粮行新购进的粮食全部收购干净,这段时间一直让老百姓心里憋着股怨气。

如今报纸忽然抨击这件事,很多老百姓意识到燕王这是要对这些蛀虫动手了。

反正宝通粮行现在已经出售低价的粮食,而且据说过段时间还要降价,这件事有燕王本人在后面背书,肯定错不了的。如此一来,老百姓不必担心今后饿肚子了,也就无所顾忌,开始自发的抵制起赵玉堂等人沿街开办的多家售粮点。

这还不说,一些心怀正义感的青年,自发组成了一个志愿团队,在赵玉堂等人的售粮点周围长期站着看守,一旦发现某位百姓要上去买粮食,他们立刻就上去“劝说”。

这要是在过去,以赵玉堂等人的作风,早就派遣一批打手上去跟这些多事的青年干上一架了。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赵玉堂等人心里明白,如今燕王朱棣已经腾出手来,几乎全天日夜不停的盯着自己,自己一旦被燕王抓住任何把柄,就会立刻全家死光光。

赵玉堂等人无奈之下,只有忍气吞声,盯着烈日在那吆喝贩卖粮食。

但是被那些青年这一折腾,赵玉堂等人白白站了一天,也是收获可怜,总共也就卖出了二十来石米。

第八十七章 折价出售粮食

晚上,赵玉堂等人瘫坐在屋子里,身心俱疲,谁也不愿意说话。

虽然这一天下来,他们没有真正的到售粮摊点上去吆喝,但是也一直坐在旁边坐镇。

对于他们这种熟读圣贤书的文化人来说,竟然沦落到商贩的地步,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

尤其让他们悲观绝望的是,即便他们现在肯降下身段、抛却读书人的尊严,仍然看不到半点希望。

许久,邹阳叹了口气,半是询问半是自语的说:“难道咱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要是再这样下去,那些高利贷就够咱们呛。”

如今他们别说五万两银子,连一万两银子也拿不出来了,到时候万一沈利上门要债,他们拿什么还钱?难道真的要把自己的田产与宅子交给人家?

赵玉堂叹了口气道:“明天咱们折价卖粮食吧!”

邹阳、林莫睁大了眼睛看着赵玉堂。

赵玉堂接着说:“宝通粮行是一两银子可以买六石粮食,在咱们这一两银子可以买七石粮食。”

林莫结结巴巴的说:“但是这样的话,咱们就亏得更大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