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长安和吞并关中,岐国竟现出二十五万大军,区区十九个州的岐国,竟然暗中隐藏了如此之多的大军。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当初岐国称臣梁国,李元兴来汴州为质,都是早已经谋划好的,就是为了今日。
“李元兴,你好算计,枉我将你当兄弟,你便是这样对我的!”朱友珪愤怒道。
他把李元兴的所作所为当成了对他的利用和背叛。
朱友珪很愤怒,他甚至想不顾一切的下旨发兵攻打岐国,夺回长安城,顺便灭掉岐国,出去心里的恶气。
然而,他的皇位未稳,朱友贞那家伙已经跳出来公开的反对他,随时可能起兵反叛。王彦章二十几万精锐又陈兵潞州,态度不明,现在来看,支持朱友贞的可能性更大。
都怪李元兴那狗杂种拐走了王婉儿,否则王婉儿现在已经是他的皇后了,王彦章也很可能已经被他拉拢到麾下,朱友贞便不足为虑。
越是这样想,朱友珪便越是愤恨李元兴的背叛。
今日朱友珪的愤怒还不止这些,中午他派回郢王府接铭竹进宫的太监未能将铭竹接进宫,只带回来了一张铭竹的留书。
铭竹做为万花楼第一花魁,一直是朱友珪的禁脔,在朱友珪最失意的时候陪伴在朱友珪身边,并说出愿意陪朱友珪同生共死之言,是看着朱友珪一步步造反弑父的人,朱友珪对铭竹很感激,曾在入主皇宫的第一天便想接铭竹入宫,但铭竹那个时候拒绝了。
朱友珪没有勉强,也觉得局势未定,想等处理完许多事物之后,也等铭竹做好了准备再派人把铭竹接进宫里,他要册封铭竹为贵妃。
“铭竹,连你也背叛我,离我而去吗!”看完铭竹的留书,朱友珪气得发狂。
“为什么不拦住她!”朱友珪看向那名太监。
“陛,陛下,奴婢到之前,铭竹姑娘便说要出去买点东西,谁知一去不回,只在她的房间里找到了这封留书,立刻入宫呈给陛下。”那名太监颤抖着身体恐惧道。
朱友珪怒吼一声,直接将手中那封留书撕碎,愤怒和痛心疾首。
他对铭竹那么好,甚至不介意她的出身,准备册封她为贵妃,可是铭竹竟然背叛他,选择了离他而去。
先是李元兴,现在又是铭竹,一个个都选择背叛他。
愤怒无法遏制,朱友珪一脚将还跪在地上的太监踢飞出去,太监吐血,滚趴在地上不知生死,到底是朱温的儿子,动不动总拿身边的人出气。
毕竟是弑父上位的,造成朱友珪情感上的缺失,最能令他伤心的就是情感上的背叛。对李元兴的兄弟之情,对铭竹的男女之情,都被李元兴和铭竹无情的击碎,朱友珪愤怒的同时,只感觉到心里一阵空虚。
汴州城外一座可看见汴州的山上。
铭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换成了一身白莲堂众专属的白衣,站在白莲堂圣女黄仙儿旁边,呆呆的看着汴州城出神。
两女同样一身白衣,同样绝色,好似仙女下凡,只是黄仙儿气质更圣洁一些。那些男的白莲堂众在远处看着这一幕,神情中尽是崇敬和爱慕,白莲堂虽然还只是属于一个杀手组织,不过蛊惑人心的一套已经逐渐成体系,有了将来转化为白莲教的初始底子了。
“铭竹,你后悔吗,朱友珪对你还算不错的。”黄仙儿对着铭竹问道。
铭竹摇了摇头,很坚定的说道:“不后悔!”
当年她全家便是死在朱温手中的,对朱温有不共戴天之仇,朱温死在自己的亲子手中,也算是朱温最凄惨的死法了,里面也有她的参与,她也算报了仇了,她承认朱友珪对她确实不错,不计较她的身份,想要封她为贵妃。
可是,朱友珪毕竟是朱温的儿子,她恨朱温,也恨梁国,哪怕朱友珪对她再好,她也不可能一直呆在朱友珪身边,离开是必须的。
“当年要不是圣女,铭竹早已死去,现如今铭竹家仇得报,今后仍旧将自己交给圣女,任凭圣女的差遣!”铭竹对黄仙儿说道。
“好,如此,今后便做我身边的护法,与我一同统领白莲堂!”黄仙儿点了点头说道。
“谢圣女栽培!”铭竹对着黄仙儿行礼。
“我已经得到消息,朱友贞很快便要起兵反对朱友珪,届时必和朱友珪有一番大战,梁国也将因此大乱,我白莲堂不仅要杀死朱温,更要恢复当年的打齐江山,已经准备趁梁国大乱之际起义,恢复大齐江山。”黄仙儿眼睛里有着一丝坚定。
大齐是当年黄巢攻下长安城后,所建立的大齐王朝,后来朱温背叛,黄巢在各方势力的围攻下战败身死,大齐王朝也分崩离析。做为黄巢之女,是白莲堂圣女也是当年大齐王朝的公主,黄仙儿有责任恢复当年黄巢大业。
黄仙儿从小在白莲堂年长的长老的教育下,一直觉得当年她父亲黄巢起义推翻大唐,是在为天下万民谋求福祉,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天下,白莲堂存在的使命除了杀死朱温外,还有便是延续当年黄巢的伟业。
说起恢复黄巢的伟业,周围白莲堂众一个个激动万分。
白莲堂竟然还想恢复当年的大齐江山,野心当真不小。
洛阳城。
经过多日的谋划,朱友贞终于决定正式起兵反对朱友珪。
起兵当日,朱友贞宣布了朱友珪的罪行,不承认朱友珪的皇位,斥责朱友珪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弑父之人,不配成为大梁的皇者,朱友珪必须引剑自尽,告慰先皇朱温之灵。
朱友贞起兵后,对朱友珪不满者纷纷加入进入,短短几天时间,朱友贞兵力竟然便多达五万之众,还在继续增加之中。朱友贞起兵后的第二天,潞州王彦章带兵南下,宣布效忠朱友贞,讨伐朱友珪逆贼!
有了王彦章麾下二十几万精锐梁军的加入,朱友贞大军竟达三十万,声势浩大,天下震惊!
本章完
第128章 白莲堂起义
七月十二日,朱友贞自洛阳发兵,由王彦章统帅三十万大军,并很快攻占最临近洛阳的怀州,兵锋直逼郑州,一旦郑州失陷,朱友贞大军便能直接兵临汴州城下。
汴州巨震,人心惶惶,朱友珪大发雷霆,破口大骂朱友贞和王彦章为乱臣贼子!
“大梁的皇位是我朱友珪的,朕才是大梁的皇帝!朱友贞乱臣贼子,必不得好死!”朱友珪在大殿之上对着各级文武官员说道。
朱友珪手底下还是拉拢有不少武将的,至少当初跟他一同杀入皇宫的武将一个都跑不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能跟随他保住汴州保住皇位。
朱友珪也拉起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然而,朱友贞一方有王彦章的加入,却有足足三十万大军,而且大部分都是王彦章带去的最精锐的百战精锐,朱友珪的十万大军想要抵挡,太难了。
朱友珪和其一党没有任何退路,只能拼死抵挡。
朱友珪听每日战况传来,气得脸色发黑,每天都在大骂朱友贞等人为乱臣贼子,奈何他也只能骂骂罢了,实力和有王彦章支持的朱友贞大军的势力差得太多了。
哪怕汴州城内有许多各州高级将领的家小,可是王彦章没有啊,王婉儿被李元兴拐跑了。
想到王婉儿又想到自己现如今面对的局势,朱友珪便忍不住对李元兴的憎恨:“李元兴,我朱友珪把你当兄弟,自问不曾亏待于你,可你却坏朕大事,至朕于当下绝境!”
山东兖州,九仙山。
“仙儿见过石叔叔!”黄仙儿和铭竹等一众白莲堂众来到九仙山,黄仙儿对着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问道。
“哈哈哈哈,我石万雄不敢受公主这般大礼啊。”石万雄哈哈一笑,赶紧将黄仙儿扶起。
石万雄曾是黄巢麾下大将之一,当年黄巢兵败身死,大齐王朝分崩离析,石万雄带着一支残兵躲进了九仙山建立山寨,成为了兖州一带有名的山匪,手里有三千匪军。
黄仙儿此来不为别的,便是为了说服石万雄出山,趁着梁国朱友珪和朱友贞内战大乱之际,趁机起事,承载当年黄巢之伟业,恢复大齐王朝江山。
早已经猜到了黄仙儿的来意,对于趁机起事恢复大齐江山一事,石万雄一点都不反对。
因为他也觉得是一个好时机,况且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黄仙儿虽然是黄巢圣主的女儿白莲堂圣女,大齐王朝的公主,但毕竟是一个女子之身,将来若恢复大齐江山成就罢了,黄仙儿还能登基当皇帝不成。
之所以甘心让黄仙儿领导,不过是因为黄仙儿黄巢之女,大齐王朝公主的身份,天下向他一样退居深山建立山寨的大齐残兵可不少,正可用黄仙儿的名义全部召集起来,瞬间就能形成一股大势力。
就算将来打下江山也必须奉黄仙儿为女皇,他也要让黄仙儿在此之前先嫁给他的儿子,生下石家的孩儿,届时大齐江山最后还不是会落到他石家人手中。
石万雄算盘打得好啊,黄仙儿一时还并不知道石万雄的算盘,不过石万雄到底表了态,九仙山上的三千匪军已收归麾下。
相似小说推荐
-
遗忘的九九年 (二梁) 起点VIP2017-08-20 战争幻想根据《保密协议》保密章第三条附则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第三方人员、特别是...
-
四世同堂 (老舍)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