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天府之国,虽然易守难攻,但也只是相对于边境各个雄关环绕而言,一旦被突破边境,便是一马平川。近二十五万大军过剑门关之后,入眼的尽是平原,特别是七万凤翔铁骑,几乎再怎么有何力量能够阻拦他们纵横。
现在准备到夏粮收割之际,为了避免毁坏过多良田,李元兴下令大军行军,尽量避免践踏百姓两天,对不可避免被践踏,必按照丰收得粮赔偿。
不仅如此,李元兴还宣布岐军所攻占之州县,税率恢复蜀国先帝王建时期税率。
李元兴这般收买人心,岐军所过,蜀国百姓欢呼雀跃,竟有人夹道欢迎。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元兴几乎一招收获了蜀国的民心。
一支三万人的蜀军原本正从剑州北上支援剑门关和利州城,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利州城和剑门关那么轻易就被李元兴攻占,一时没有准备,便迎面撞上刚过剑门关不久的两万凤翔铁骑先锋。
“趁蜀军遂不及防,杀!”王婉儿苦求李元兴多时,才让李元兴同意她带着两万凤翔铁骑做为先锋,现在突然迎面碰到三万蜀军,王婉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着两万凤翔铁骑出击。
蜀军虽然人数多了一半,但在这平原,铁骑才是王者,况且凤翔铁骑精锐,士气如虹,岂是这些没有多少战心的蜀军能够相比的。
凤翔铁骑强势撞入蜀军当中,瞬间杀得三万蜀军大乱一片。
王婉儿虽然是女子,但戟法日渐高超,纵横战场竟然无人能敌。
带领三万蜀军的蜀将看着王婉儿是女子,还是两万凤翔铁骑的统帅,本想擒下王婉儿解了大军之危,急急迎向王婉儿与之对战,哪想刚接了王婉儿两戟便脸色大变,王婉儿那是如他所想那般可以轻易拿下的,虽是女子,但武艺绝对比他要高得多。
这名蜀将感受到王婉儿的威势,便后悔了,想要后退,然而已经晚了,王婉儿也看出了他是蜀军统帅,怎容他在自己手中逃脱。
七八个回合,王婉儿便一戟刺中这名蜀将的胸膛,将这名蜀将刺死。
蜀军士兵本来就被凤翔铁骑杀得混乱一片,现在主将被斩,顿时全线崩溃。
三万蜀军不到小半个时辰,竟然就被王婉儿带着两万凤翔铁骑击溃。蜀军士兵虽然四散溃逃,但在这平原地带,怎么可能逃得过凤翔铁骑的四条马腿,最终输了被杀的三千多,其余两万六千多蜀军全部被俘。
王婉儿带着两万六千多蜀军俘虏向主力赶来的李元兴邀功,那兴奋得都快笑眯了的双眼,好像很期待李元兴夸奖她一二,李元兴笑了一下,没有辜负王婉儿的期待夸了她一下,不过随后却是一番打击,说她审时度势,仗打得不错,但践踏了太多良田,光是赔偿给百姓都是一大笔开销。
当然,语气里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更多的还是希望她不要过于骄傲自满。
王婉儿俏皮的吐了一下舌头,虽然孩子都生了,不过在李元兴面前还是经常露出这般俏皮的姿态。
利州城和剑门关先后被破,又有三万来不及增援的大军被击溃,岐军杀入蜀地平原,蜀国上下大惊,王宗衍脸色都白了,急急命令统辖锌,绵,剑,龙,普等五州守卫的大将宋光葆率兵出击,阻止岐军继续南下蜀都。
可惜,宋光葆哪有信心抵挡那么多岐军,况且他也不想保王宗衍这样的昏君。
“王宗衍陷害先太子,毒杀先帝篡位,还卖官敛财,如此无道天理难容,我等可要保这样的昏君?诸位随我另投明主!”在历史上,这位宋光葆便带着统辖的五个州投降后唐,如今换成了李元兴的岐国大军,他也没有幸免,非常识时务的带着统辖的五个州投降。
李元兴大军摧枯拉朽,刚得利州和剑门关,又得锌,绵,剑,龙,普五个州,几乎便要兵临蜀都。
王宗衍寒毛倒竖,君臣上下惶恐一片。
王宗衍又命惟天雄节度使王承休与副使安重霸领彭,茂,简三州之兵拦截岐军。王承休和安重霸也是王建时期的老将,对蜀国比较忠心,倒没有违抗,带着三州之兵,大约三万士兵出动。
只不过,岐军威势这般恐怖,又得锌,绵,剑,龙,普五州的岐军,数量几乎将近三十万的地步,区区三万蜀军士兵便想阻拦,岂不是以卵击石。
王承休和安重霸虽然忠心,但他们麾下本就没有多少斗志,更不想保王宗衍这种昏君的士兵却不打算和他们一起去送死,王承休和安重霸大军还没有接触到岐军,麾下士兵便已经成建制成建制的逃跑了大半,仅剩数千人马。
王承休和安重霸满脸苦色。
“大势已去,蜀国完了!”王承休和安重霸不免心灰意冷,不是他们不尽力,而是怪蜀国这两年被王宗衍糟蹋得太过了,军心民心都失了,还如何抵御外敌?
随即,王承休和安重霸也以彭,茂,简三州投降岐军。
第175章 愤怒的李存勖
没有了彭,茂,简三州的阻拦,岐军已经能够直扑蜀都城下。
李元兴从汉中攻蜀,势如破竹,伪唐方面,李存勖也从东面强破均州,但却在归州被死死拦截,更别说后续还有许多坚城要道。
李存勖虽然估计着不会比李元兴更快攻到蜀都城下,但他不需要与李元兴比拼谁先攻破蜀都,他只要在李元兴彻底占据蜀地之前,突破蜀地的边境关卡要道等等,为他的伪唐军打出一条通往蜀国平原的道路,随后与李元兴在平原争夺,靠着他的伪唐王朝源源不断的国力支持,将李元兴击败,赶出蜀地。
对于打败李元兴,李存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然而归州这座依托着要道的坚城却死死的阻拦了他的道路。
蜀道艰难不是说说的,归州要道不仅依山,还依悬崖,城楼前一次最多只能容百来人同时进攻,连稍大一点的投石车都放不了,历史上就没有几支大军能够成功从这条路入蜀的,李存勖也不能。
归州城里面的守军或许还不到两万,而李存勖二十万大军,但一次进攻的人数不过百来人,在这狭小的山边峡谷要道攻击城楼,怕是耗费个把月都不一定能够拿得下。
李存勖唯一期望的便是归州城刺史能够开城投降。
归州刺史名叫王宗寿,也是王建时期的老将,而且算起来跟王建宗室是旁亲,对蜀国自然也是忠心耿耿的。
“王宗寿将军,只要你肯献城投降,朕必会记挂你的功劳,许以一个侯爵之位不成问题,并且仍由将军世代镇守归州!”李存勖亲自出来向王宗寿许诺,看上去倒算得上忠诚。
“我王宗寿身为蜀国一方将领,忠心陛下,忠心蜀国,绝不会投降于你,你倒不必废话!”王宗寿不为所动,对着亲自劝降的李存勖说道。
一般老将,总是比较固执,特别是王宗寿还跟王建宗室是旁亲,其实也算王家的人,对蜀国的忠心和感情,不是李存勖能够想像得到的,李存勖以为以一些高官厚禄相诱就能够骗得王宗寿投降。
实则,王宗寿五十多岁了,本来也没有几年好活的了,再多的高官厚禄他也难享受得了几年,怎会出卖自己的忠心。
“将军此言差矣,你既然忠心蜀国,忠心蜀皇,便当知岐国贼子李元兴也已经从汉中入蜀,朕刚刚接到消息,李元兴已经攻破利州城和剑门关,进兵迅速,想必很快就要兵临蜀都城下,届时蜀国灭亡,将军又忠于何人?何苦死守这关隘,将来被李元兴贼子谋害!”李存勖还要继续劝说。
李元兴从汉中进兵,而李存勖进攻均州和归州,两地相隔不近,消息传递也不方便,李存勖不知道的是,在他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李元兴真的马上兵临蜀都城下了。
“将军献关,引我大军入蜀,不仅将军可得荣华富贵荫及子孙,我大军也可赶走李元兴贼子,恢复蜀国统治!”李存勖加以利诱。
“哼,恢复我蜀国统治?当我王宗寿是傻子不成,岂会信你!”王宗寿冷笑一声,一脸讥讽。
李存勖吃瘪,不过到底是枭雄,不会因此就放弃劝降。
“将军,至少我大唐才是天下正朔,他李元兴区区岐国,可能相比!将军难道不认为天下该重归大唐吗?将来我大唐一统天下,将军也是一个功臣,可流芳百世,岂不快哉!”李存勖一脸大义,好似他真的是大唐王朝后裔,重建了大唐王朝一般。
李存勖的说辞,骗骗不通原委的普通百姓还勉强,做为王建时期的蜀国大将之一,王宗寿怎么会不知。
“大唐正朔?哈哈哈哈,李存勖,你别笑死人。你和乃父李克用,沙陀人耳,当初大唐陛下因乃父之功,赐其姓李,就真当自己是李唐皇室的后人了吗?当年大唐陛下对乃父何等恩宠,但乃父见死不救,眼看着大唐陛下被朱温掳去,大唐灭亡也有乃父一功,怎还敢这般厚颜无耻!”王宗寿大笑。
未了,王宗寿继续说道:“哪怕李元兴已经攻下蜀都,蜀国灭亡,但李元兴迎娶普慈公主,可见其重情重义,有普慈公主在,他至少会善待蜀国百姓,我蜀国就算灭亡在其手,我王宗寿也无话可说,但是你李存勖,我放你入蜀,届时你和李元兴大军必在蜀地互相征战,蜀国百姓还不得惨遭大难,被你们杀得血流成河?哪怕不为了陛下,为了蜀国百姓,我也不能放你入蜀!”虽然归州之后,还有一些关隘要道,不过王宗寿有自己的底线,哪怕归州他都不让李存勖过。
相似小说推荐
-
遗忘的九九年 (二梁) 起点VIP2017-08-20 战争幻想根据《保密协议》保密章第三条附则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第三方人员、特别是...
-
四世同堂 (老舍)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