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为重要的是,石守信对赵匡胤太忠心了,如果有石守信留守京城,他们到时想要夺权只怕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把石守信支出京城,他们少了一大反对势力。
石守信是个武将,也没多想,见辽人猖狂,立马同意了领兵出征,而晋王和魏王他们见此,才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不过在石守信领命之后,柳味却又站了出来。
“石将军,你去抵挡辽人之前,不如先带大军去一趟陇西之地。”
“去陇西之地?”石守信有些不能明白柳味的意思。
柳味则点点头“那里有一支党项人组织的兵马,据我所知我大宋立国之时他们便向我们大宋俯首称臣了,党项人的地方跟辽人有接触,而他们跟辽人之间也经常有摩擦,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在辽人西部牵制辽人呢。”
柳味这么一说,石守信顿时明白过来,石守信可是大宋开国的武将,打仗那是很有一套的,党项人虽然势力弱小,无论是大宋还是辽人他都不敢得罪,但如果宋人威胁他们的话,他们还是要跟宋人一起去攻打辽人的,力量虽小,但只要牵制了辽人兵力,他们这边也轻松了不少。
柳味说完这些,朝已是有不少人称赞起来,自从大宋开国之后,他们没有将西边的党项人放在眼里,因为他们太过弱小了,而他们所在的地方有十分贫瘠,因此连他们大宋对之都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没有兴趣不代表不能利用。
---------------------------------------
因为柳味的一番话,朝的几股势力终于肯一致对外了。
不过有一个人显然是不开心的。
魏王。
魏王跟辽人有协议,如果辽人在边关闹的越凶,京城这边越乱,而如此一来他更有机会夺取皇位,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晋王和武王两人竟然被柳味的几句话给说服了,他真想痛骂柳味,痛骂晋王和武王,你们都是傻子吗?
他不想出兵,可晋王和武王都出了他不出又怎么能行?
不过出兵不代表他想要放弃,他必须尽快动手才行,所以这个时候,他将自己的探子给叫了来,他在探子耳边低语了一番,探子表示明白后,匆匆离去。
寒风凝重,赵匡胤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身子骨差了。
现在的他除了躺在床外,其他的事情基本都做不了了。
这天,寝宫的火炉暖的让人想要昏昏欲睡,赵匡胤却没有一点睡意,自从生病之后,他天天都躺在床,睡眠对他来说几乎成了最平常的事情,为此他对于醒着倒有一种说不出的渴望。
可能是觉得如果昏睡过去后,再也醒不过来了吧。
醒着的时候,赵匡胤经常发呆,可今天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询问一下有关朝堂的事情。
他问了几个太监,那几个太监都说如今大宋还算风平浪静,在晋王和武王的监国下,朝堂很稳定。
没有人敢泄露辽人攻打大宋的事情,这是晋王和武王吩咐下去的,谁敢说砍谁脑袋,如今的赵匡胤受不了任何的刺激了。
可在赵匡胤去问第四个太监的时候,这个太监不知道是脑子秀逗了还是怎么的,竟然这么傻乎乎的把辽人攻打大宋的事情说了一遍。
不仅如此,他还把那天早朝几个王爷一开始都不肯出兵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至于后面大家因为柳味的话而共同出兵的事情却没有说。
赵匡胤听完这话之后,突然喷出了一口鲜血。
他突然觉得很悲哀,自己病倒之后,整个大宋怎么突然有一种要乱套的感觉,难道他亲手建立的大宋朝在自己之后要灭亡了吗?
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他突然想要怨愤,怨愤老天为何不多给他几十年的时间,为何要让他突然生病。
一口鲜血喷出之后,他忍者苦痛,对身边的太监吩咐道“去把晋王和武王找来,去……”说着,赵匡胤又忍不住咳嗽起来,当年那个在战场叱咤风云的人此时连说一句话都有些困难了。
岁月无情。
宫里的太监急匆匆的跑了出去,而这个时候,魏王府的魏王却露出了一丝浅笑。
他知道赵匡胤此时受不得一点刺激,可他是要刺激赵匡胤,只要赵匡胤受了刺激,那他去阎王爷那里报到的速度也要快一点了。
至于那个帮自己办事的太监的性命,他根本不在乎。
在他看来,要做大事,要心狠手辣,自己属下的命要舍得,那大宋天子的性命也要舍得,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
第393章 冷风
风有点冷。
晋王和武王两人来到皇宫的时候心满是疑惑,他们不明白赵匡胤为何这个时候叫他们。
他们来到赵匡胤寝宫看到赵匡胤更为憔悴的面容的时候,他们两人竟然有一种相同的想法,难道赵匡胤要下遗诏?
谁会成为大宋下一任皇帝。
两人这样想着,已是连忙跪下给赵匡胤行了礼。
赵匡胤脸色很难看,他瞪着晋王和魏王,然后冲那名告诉自己情况的太监点了点头“把你之前说的再说一遍。”
赵匡胤此时说话有点困难,因此他并不想长篇复述。
那名太监此时隐隐有一丝惧意,可还是将刚才的话给说了一遍。
他说完之后,晋王和武王两人顿时愣了一下。
“胡说八道。”
“可恶!”
两人这样骂了一句那个太监后,连忙将那天早朝的事情跟赵匡胤解释了一下,并且将已派石守信去抵挡辽人,又怎么借用党项人的势力这些都跟赵匡胤说了一遍。
三人这么说完,已是明白那个太监在从调拨,于是不等那个太监跪下求饶,武王赵德昭已是一脚将其踹倒在地,吩咐道“拉出去砍了。”
赵匡胤的脸色稍微好了一点,原来是误会,可当他这样想的时候,又不由得凝了凝眉,难道这真是误会吗?
不可能的。
有人想要自己快点死,这个人是谁?
赵匡胤想了很多,可最后发现自己想了这么多也没有用,因为自己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了,自从刚才那一口血喷出来后,他发现自己的身子骨虚弱的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失去生命迹象了。
在那名太监被拉出去之后,赵匡胤挥了挥手,他什么话都没有说,晋王和武王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后,便急匆匆退了出去。
离开皇宫,外面的寒风更为凝重,晋王坐在马车沉思片刻,而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从今天的情况来看,他举得自己的这个皇兄算是走到头了,而他也该有所行动才是。
这个皇位,他一定要得到,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自己能够让这个大宋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武王离开皇宫的时候最先的是担心,但担心之后他很快意识到一件事情,那便是自己的父皇越来越虚弱了,他需要派自己的兵马守护好皇宫才行,在最后时刻,只有他能够进入皇宫,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
是时候做出安排了。
皇宫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神秘的,但皇宫里的消息却往往是传播的最快的。
赵匡胤病情加重的消息很快便在朝大臣之传开了,每个人的心里都很不安,几乎朝堂大部分大臣都有站队,如果他们支持的人没能成为皇,那么他们将要面临的命运是要么不被重用,要么被贬到外地,这辈子还能不能飞黄腾达,要看命运的安排了。
所以,谁人登基,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柳味也不例外,不过这个时候的柳味却只是找古东林喝了一次酒,然后他便什么事都不做了,朝百官想怎么闹怎么闹,他不管。
他柳味是个有本事的人,他相信不管谁登皇位都舍不得杀他,都会想用他,算不用,把他贬到了外地,他仍旧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
在这场危机之,他只要能够先活下来行了。
只有活着,才有其他成功的机会。
------------------------------------------------------------
风冷,而且烈,吹在人脸像被刀子刮一般的疼。
赵匡胤病重的已经不能进食了。
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一直陪在赵匡胤身边的孝明皇后,而当孝明皇后得到这个消息后,她立马吩咐了一个名叫王继恩的太监去将赵德芳找来。
在孝明皇后看来,只要自己的儿子最先进的皇宫,那这皇位是他的,说圣临终口谕,任命他为大宋下一任皇帝。
只是在孝明皇后做着这样如意算盘的时候,那王继恩却并没有去找赵德芳,他却是给晋王送去了一封信,因此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晚,晋王率先带着兵马冲进了皇宫。
寒风凝重,在晋王带着兵马冲进皇宫的时候,魏王和武王两人也都得到了消息。
不过他们的消息有些怪,武王得到的消息是魏王要带兵攻进皇宫,而魏王得到的消息是武王要带兵攻打皇宫。
他们两人在皇宫内外都安插有探子,因此对于这样的消息他们并没有怀疑。
相似小说推荐
-
四世同堂 (老舍)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
-
大唐之大帝横行 (游鱼不会飞) 起点VIP2017-08-23两晋隋唐贞观四年正月十八早上六点时分 大明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在认真的听着全国各地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