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郡主望向柳味,并没有因为他的这句话而有任何的放松,她甚至根本没有在意柳味这句话,她只是很有目的性的问道:“驸马,你告诉我,最近京城闹的沸沸扬扬,是不是……是不是要变天了?”
听到如意郡主这话,柳味有些震惊,他没有想到如意郡主很少出门,却有如此敏锐的感觉。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意郡主,不过许久之后,他还是点点头:“如果不出我的意料,只怕皇位要易主了。”
“那……那京城会乱,大宋……”
柳味突然握住了如意郡主是手:“放心吧,不会有事的,也许到时京城会乱,但只要新皇登基,一切都会好起来,而这个家有我在,就绝对不会让你受到一点伤害。”
听到柳味这话,如意郡主的心头突然暖暖的,小的时候颠沛流离,可她却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有安全感过,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终于明白一个女人在有了一个男人后的那种幸福感觉是什么。
是那种在面对危险时也不用害怕的幸福。
“你刚才说新皇登基,难道圣上他?”
柳味颔首:“圣上只怕在北伐途中遭遇了不测,不过我想圣上还是能活着回到京城的。”
如意郡主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道:“那你……你觉得什么人能登基为帝?”
柳味想了想:“晋王。”
谁登基为帝如意郡主并不在乎,只要她能够跟柳味平安的生活在一起就行了,只是她又很清楚,当一场政变到来之时,就算你想置身事外也是不能,你想中立,可别人让你中立吗?更何况像他们这样身份的人,她相信,这也是为何柳味要说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受伤害这样话的原因。
因为他们到时会很危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85章 对策
封锁消息是赵匡胤的意思。
如果让北汉亦或者辽人得知赵匡胤生病了,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追杀来,到时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而既然要封锁消息,自然也要包括对京城封锁消息。
京城鱼龙混杂,是各国探子的聚集地,如果赵匡胤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赵匡胤相信不出几天能传到北汉亦或者辽国。
所以,京城也不例外。
冬越来越冷,武王赵德昭派的人终于来跟赵匡胤的队伍碰了头,他要求面见圣,晋王微微凝眉,道圣不见人。
那名侍卫只是京城之的一个小侍卫,但当他听到晋王的这些话后并没有罢休,他站在晋王跟前,凝视着晋王“属下有要事向圣禀报,若不见圣,是不会离开的。”
晋王顿时大怒“你好大胆子?圣不见人是不见人,难道非要本王杀了你你才肯罢休吗?”
“王爷是杀了小人,小人今天也必须见到圣。”
晋王微微凝眉,事情有点不好办。
如果今天不让这个侍卫看到赵匡胤,这个侍卫回去之后肯定会如实禀报武王赵德昭,而以武王赵德昭多疑的性格,肯定认为是他们谋害了圣,到时武王赵德昭把城门封锁,他们进不了城,那可如何是好?
杀了这个侍卫?
晋王摇头,杀了这个侍卫只怕也不行,侍卫回不去,武王赵德昭会更加怀疑的,到时情况让侍卫回去更为严重。
在晋王犹豫的时候,一名天子亲军急匆匆跑来,在晋王耳边低语了一番,晋王听完后颔首,而后对那名从京城来的侍卫吩咐道“圣有令,你可以进去见圣了。”
对于晋王的这句话,那名侍卫并没有表现的有多么的兴奋,他向晋王微一行礼后,便跟在那名天子亲军后面进了赵匡胤的营帐。
赵匡胤的身子骨越来越差了,但此时他却还是强打起精神去见那名京城来的侍卫,他不能让侍卫回到京城后传播看不到自己的消息,那样的话大宋会乱的。
大宋才建国十几年,他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大宋因为自己的生病而突然土崩瓦解。
这个世的很多事情都是来的突然的,如说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何等励精图治,可到了隋炀帝这里立马灭亡了。
不过两世几十年的时间,一个王朝这样灭亡了,他大宋必须吸取经验教训才行。
京城来的侍卫进来之后见到了赵匡胤,他有点吃惊,虽然从面相看赵匡胤脸色很差,但不难看出,这里还是赵匡胤在掌控着一切,也是说晋王或魏王并没有挟持赵匡胤。
“是德昭让你来的?”
侍卫颔首“是王爷和朝大臣共同的决定。”
赵匡胤点点头“如今你看到了?”
“是!”
“好,既然看到了回去禀报吧,朕很好,至于朕为何班师回朝等朕回去之后再跟大臣解释。”
对于赵匡胤的命令,侍卫不敢不听,连忙颔首后边急匆匆的退了出去。
而在那名侍卫退出去之后,赵匡胤已是忍不住突然猛烈的咳嗽起来。
他的病更重了些,天也更冷了。
-------------------------------------------
京城。
快马加鞭终归是要大队伍走的快的,在见到赵匡胤后的第四天,那名京城侍卫已是赶回了京城,并且将自己见到的事情跟武王赵德昭禀报了一下,武王赵德昭听侍卫说自己父皇的脸色很差,他的心头突然震了一下。
“我父皇有没有被人挟持的痕迹?”
“没有,圣好像生病了。”
武王赵德昭点点头,如果只是自己父皇生病了,那他班师回朝却也是说得通的,北汉那种地方那么冷,自己的父皇又好些年没有领军打仗了,生病很正常。
而大宋天子生病这个消息,怎么能乱传呢?
武王赵德昭想明白之后,连忙吩咐下去,任何人不得再议论大宋北伐军班师回朝的事情,而且整个京城要做好迎接的准备,除此之外,武王赵德昭还特地请了不少名医,以便在他父皇回京之后能够尽快医治。
而在武王赵德昭做这些的时候,魏王府的陈青却露出了一丝冷笑。
大宋的人,无论是赵匡胤还是那些大臣,都在隐瞒赵匡胤生病一事,可他陈青是要报仇的,他根本不需要隐瞒,如果让北汉亦或者辽国的人知道这个消息,他们会不会趁机对大宋用兵?
到时大宋必乱,而自己也可趁机报仇,他只是有点可恨,恨魏王把这事告诉自己的晚了,如今赵匡胤的队伍离京城已经只剩下了几天时间,算北汉和辽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也只能骚扰大宋边境,想要让赵匡胤受难,怕是不能了。
但在陈青看来,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只要能让大宋混乱行,所以当武王赵德昭想办法隐瞒赵匡胤生病事情的时候,陈青的消息已是慢慢向北汉和辽国那边传去。
于此同时,京城之也多有流言,说赵匡胤病了,而且病的很重,这大宋朝廷只怕是要变天了。
消息传的突然,而像这种消息传播的又是极快,短短一天时间内,整个京城的百姓已是知道了赵匡胤生病的消息。
武王赵德昭震怒。
此时他已经压了下来,可怎么还会传播的,这怎么可能?
他把那名侍卫找了阿力,对他百般询问,侍卫一直称自己什么都没有说,但武王赵德昭并不相信他,派人打了他一百大板后,将其押入了大牢。
而做完这些之后,武王赵德昭突然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如果消息不是那名侍卫传出去的,那会是什么人传的?
这个人目的是什么,他为何要传出这种对大宋极其不利的言论?
现在这个时候,对这个言论进行镇压是没有用的,越是镇压反而会适得其反,武王赵德昭对此还是很肯定的,所以,在沉思许久之后,武王赵德昭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
他要离开京城。
第386章 归来
武王赵德昭要离开京城,他要去迎接自己的父皇,只有亲眼见到自己的父皇他才安心。
但他的这个提议被朝大臣给否决了。
武王赵德昭身为大宋监国,岂可随便离开京城?
既然身在了帝王家,很多时候行动都是受到限制的。
武王赵德昭离开京城的计划失败了,所以他只能等,等自己的父皇带着队伍回来,可在这一段时间内,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测?
京城的气氛有点诡异,仿佛风云要变色,京城的百姓很少出门了,本来繁华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起来,他们有很多人都是经历过五代十国那种战乱的。
他们很清楚,每当朝堂变天的时候,都将会是一场屠杀接着另外一场屠杀。
而在这一场接着一场的屠杀当,多半都会牵连到无辜的百姓,所以根据他们的经验,在这个时候还是尽量少街为妙,不街躲在家里,不遇到屠杀,有可能活命。
当然,这是有一个前提的,前提是那些杀红了眼的人不会突然闯进他们的家里进行掠夺。
相似小说推荐
-
四世同堂 (老舍)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
-
大唐之大帝横行 (游鱼不会飞) 起点VIP2017-08-23两晋隋唐贞观四年正月十八早上六点时分 大明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在认真的听着全国各地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