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味本来正在看书,可当他看到如意郡主这个样子的时候,突然看不下去了。
在这样风雨的天气里,如果来一场大战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可柳味刚搂住如意郡主,还没来得及动手,展青突然才外面喊道“大人,大人……”
声音很大,算风雨之声都掩盖不住。
柳味无奈的耸耸肩,他觉得这个展青真是太不会挑时候了。
从屋内出来后,见展青撑伞站在门外。
“有事吗?”
展青点点头,但却又欲言又止,柳味见此,道“去我书房吧。”
两人在书房坐下后,柳味又道“说吧,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有一朋友被人关进了大牢,想请柳大人帮忙。”
柳味眉头微微一凝,当官这么久,他什么事情都遇到过,从大牢里救人也不是没有过,只是能让展青来求自己的人,那么那个人的事一定不简单。
所以柳味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问道“那个人是谁,他犯了什么事?”
“回大人,那人是京城禁军四大教头之一的古东林,他的罪名是私藏大量兵器,而且养死士,意图谋反,只是属下对他再清楚不过了,他对当今圣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他一定是被人诬陷的,还请柳大人帮忙。”
“京城禁军四大教头之一的古东林?”柳味有点吃惊,因为在他看来古东林不太可能想要谋反的。
自从柳味想收拢一部分禁军之后,他对京城禁军的几大教头有了了解,其他最欣赏的是古东林,因为他觉得这个人身有一股江湖义气,有这种江湖义气的人一般不会出卖朋友,而且他听说不少人都想收买他,可他却不为所动,无论金钱美女还是权势,他全看不眼。
这样的人,说他想要谋反,柳味还真有点不信。
为此,他要展青把事情说的再清楚一点,展青颔首,而后将古东林如何去董府的家,薛居正如何在皇面前参了古东林一本,赵匡胤派亲军侍卫去搜查拿人的事情统统说了一遍。
柳味听完之后,立马听出了可疑之处。
那个罗通深为何会跟古东林说那些话?很明显是想将古东林引到董妇的家,但董妇为何会让人将大批兵器私藏在自己的家而不告诉古东林呢?
唯一的解释是董妇被收买的。
柳味知道董妇之前救过古东林的命,但这并不代表她会对古东林一直好,人都是会变的,好人有可能变成坏人,坏人也有可能变成好人。
董妇也会变,只要找到她的软肋。
只是像董妇这样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人来说,她的软肋会是什么,金钱?柳味觉得不太可能,以古东林的地位,想要满足董妇在金钱的需求还是很容易的。
在柳味这样想的时候,展青在一旁试探性的问道“大人,您……帮不帮忙?”
柳味正想收拢一批禁军,如今又怎么能不帮忙?
“帮,但不能太过明显,不然容易打草惊蛇,我来问你,这董府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只有一个儿子,叫董军。”
“此人品性如何?”
“不清楚。”
柳味点点头“好,既然如此,你先去调查一下那个董军,再有,也调查一下罗通深的情况,等你调查完这些之后,本官再做下一步打算。”
展青听得柳味同意帮忙,又做出了安排,心顿喜的,道“多谢大人,只是我担心古东林在大牢会被人给……”说到这里,展青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他以前是朝廷侍卫,这样的情况可没少见,一个罪犯只要被关进了大牢,他是怎么死的基本没有人关心了,如果陷害古东林的人不想等到秋后处决,那么他们会不会在古东林的饭菜里下毒呢?
只有死人对那伙人才是最安全的,而展青说的这种情况,柳味也很清楚,所以对于展青的话,柳味并不质疑。
第364章 破坏法度
展青说的情况柳味很清楚,所以在展青去调查董妇和罗深通的时候,柳味直接去了皇宫。
有些事情,谁都明白,但却不会说,但这并不代表是合理的。
柳味进得皇宫,见到赵匡胤后,便直接问道“圣,听闻你要斩首禁军教头古东林?”
赵匡胤不以为意,道“古东林意图谋反,朕还斩他不得?”
柳味笑了笑“圣,若古东林真的意图谋反,圣别说是杀他,是诛九族也不为过。”
“你以为朕没有想过诛九族,但这古东林从小是个孤儿,谁知道他的九族都有谁。”赵匡胤显然还不明白柳味话意思,柳味苦笑一下,道“圣所言甚是,但古东林意图谋反是真是假呢?”
赵匡胤眉头微凝“朕的亲军在他买的府邸找到了兵器,更杀了一百多名死士,你说着还能有假?”
“圣,很多事情表面见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再者,古东林只是一个禁军教头,他谋反能有什么好处,一百死士又如何撼动大宋基业?那古东林不是笨蛋,怎么可能想着用这么点人想推翻大宋?”
赵匡胤微微一愣,之前他太过气愤,以至于没有怎么细想,如今柳味这么一说,他觉得还真有点可疑,古往今来想要争夺皇位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争夺皇位的人是皇室成员,这样的人最容易成功,杀了皇帝,他身为皇室血脉,顺理成章成为了皇。
第二种类型是臣子争夺皇位,如他赵匡胤,但这种类型在乱世好争,可在现如今昌平的大宋,却是难以成功的,而且臣子争夺皇位,手下必须有足够多的兵马才行,不然根本无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那古东林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
只是赵匡胤这样想的时候,却并没有任何放过古东林的意思,因为对于他来说,宁可杀错也绝不放过,无论是谁想颠覆他大宋江山,他都要让那个人付出代价,哪怕那个人是冤枉的。
任何一个帝王,在这样的事情都必须有足够的怀疑之心,这是赵匡胤遍观史书后最为深刻的感悟。
柳味说完这些后,见赵匡胤不为所动,心头猛然一沉,暗想自己算把事情都给说清楚了,圣还是不准备放过古东林,看来只有得罪圣了。
这个时候,柳味站出来道“圣,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明君圣君都不会无故杀人,更不会让人无辜冤死,算一个人真的有罪,亦是反复核查,无误后方行刑,明君慎杀;再者,我大宋律法亦有规定,除非证据确凿,不然不可随便杀人,如果犯人提供诉,已将给他三次机会,可古东林的事情,圣却只听片面之词后,便草草下了决定,这在微臣看来,并非明君所为。”
听到柳味这话,赵匡胤眉头微微一凝,道“放肆,你是说朕非明君?”
一般官员,见到赵匡胤这么生气该害怕了,但柳味却依旧平静,道“臣并没有这样说,其实在微臣看来,圣雄才大略,一扫五代十国之混乱局面,其功绩之汉武唐宗亦是一点不差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圣重民亲民,这对我大宋百姓来说简直是福音,圣绝对可以称得明君,甚至是千古明君,但若古东林被冤杀,这将成为圣一生的污点,而且也将给我大宋法度留下一个可循之例,那便是原来杀一个人可以不用三令五申的,只要皇一句话行了,如果有人只知讨好圣,近而诬陷他人怎么办?”
柳味说着话的时候,赵匡胤脸色仍旧难看,只是柳味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说着。
“在臣看来,一个国家能不能少些冤假错案,在人也在制度,人若慎杀,知道命之可贵,便不会随便草菅人命,制度若是完善,不被人因为一己之私欲而破坏,那在这层层制度下,调查便会更加接近真相,如此,方能让大宋昌平,万古流芳。”
柳味说完,赵匡胤已是有些震惊,他没有想到柳味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在他赵匡胤看来,柳味是个人才,无论是才情还是治理国家都是一把好手,但能够顶撞自己的,他觉得柳味还是第一个,而他说的这些话,更是将法度理解了一个透彻。
是啊,一个国家有没有冤假错案,还真是看人看制度的。
听完这些话,赵匡胤已是准备听从柳味建议,命人重审古东林一案,但在细细回想柳味刚才说的那些话,他觉得有个问题他必须问清楚,不然他会认为柳味有拍马屁之嫌。
“柳爱卿,朕且来问你,你刚才说朕之汉武唐宗一点不差,可在朕看来,汉武帝一扫匈奴,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汗帝国,一直以来都是被人膜拜的对象,唐太宗更是创出了一个贞观盛世,成为天可汗,万邦来朝,这些功绩,朕都不,你为何说朕之他们一点不差呢?”
听到赵匡胤不再继续纠缠古东林的问题而是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柳味心知自己的话已经说到了赵匡胤心里,只是他更知道,这个问题如果自己回答不好,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他刚才说着话的时候,还真有点抬高赵匡胤的意思,汉武帝、唐太宗那都是千古一帝,想要超越他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相似小说推荐
-
四世同堂 (老舍)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
-
大唐之大帝横行 (游鱼不会飞) 起点VIP2017-08-23两晋隋唐贞观四年正月十八早上六点时分 大明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在认真的听着全国各地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