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永历四年 (张维卿)


  此言既出,在座众人登时便将目光投诸到了朱之锡的身上。朱之锡刚刚被富绶打断,如今目光汇聚,他也连忙接着念了下去。
  “……老年近卫师为骑兵编制,武器以马刀、骑枪为主,其他因距离过远,未能尽数得悉,后续继续跟进。青年近卫师主要为步兵编制,兼有少量骑兵,步兵俱为火铳手,无有长矛手存在。另,青年近卫师携带之火铳,无有火绳,甚为奇怪。”
  有了这个说辞,在座众人也就确定了下来——骑兵乃是这个时代的战争之王,如满清军中,虽说战马数量很多,军中也多以下马步战、上马追击为主,但是骑兵俱是军中骄子。别的不说,那些巴牙喇兵从来都是以骑兵为主要战斗方式的。
  既然老年近卫师是骑兵编制,那么老兵组编也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了。江浙没有适合的养马地,骑兵当然是由老兵组成,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只是说到青年近卫师的奇怪之处,却并不似前者那般了然了。
  “没有长矛手,何以拒马,就靠那些,那些铳剑是吗?”
  “还有那个,连火绳都没有的火铳,怎么打火,是不是探子看见的时候,上面没装火绳吧。”
  “八成如此,没上阵,夹什么火绳。”
  “……”
  亲贵重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层出不穷,但最后却也都落在了刘成的身上。只是到了这一次,刘成就已然不再仅仅是若有所思了,而是真真切切的将恐惧传播开来。
  “那东西就是没有火绳的,它叫燧发火铳,是一种不需要火绳便可以击发的火铳。浙匪研发多年,军中早有使用,只是生产速度受限,残品率高,成本也远高于普通火铳,甚至一把燧发火铳的价格能够购置三把普通火铳,所以一直没有普及,只是留给少量精锐部队使用。如今看来,这大概就是他的杀手锏了。”
  刘成说了一溜够,大多数的亲贵重臣还不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济度作为禁卫军的总统,原本那个新军编练衙门的总理大臣,对于武器还是有一定认识的。没有火绳,直接激发,意味着装填和发射的步骤要少上好几步,射速必然会得到提升。
  “不用火绳,一定能击发吗?”
  富绶不可置信,但却也无意间的说到了点子上。刘成就着这个问题,便向众人解释道:“燧发火铳是用复杂的扳机配合火石击发火星子来点燃火药,浙匪使用的是颗粒化火药,威力更大,但是击发不能确保一定。这是问题,至少奴才在浙江的时候是这样,只是现在还是如此与否,就不好说了。”
  “陈逆如此,大抵是想要借此来发挥火铳的威力。这个思路和咱们新军师法泰西的战法与之西班牙方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他太过对铳剑放心了,这怕是一把双刃剑,就看谁用得更好了。”
  由表及里,由武器的使用,鳌拜很快就意识到了战法的不同。新军组建,他可以说是满清亲贵重臣中除去刘成以外最为了解战法本质的,古斯塔夫方阵能够淘汰西班牙方阵,就是因为她可以更好的发挥火铳的威力。
  根据汤若望的说法,如今的欧陆大地,列国俱是师法瑞典。古斯塔夫二世这位北欧雄狮的变革早已为欧陆效仿,战场上也都是这般战法对决,乃是如今世界最为先进,威力也最为巨大的战阵。
  师法泰西,最初的西班牙方阵为陈文所破,但江浙明军的伤亡也是历次最高的。泰西战法对于江浙明军的战法有他山之石之效,所以清廷才会选择古斯塔夫方阵。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等当世最为强悍的战法确实威力巨大,吴三桂就是最好的证明。
  满清学习泰西战法,如刘成、鳌拜乃至是济度这样的人物,能够理解战法的核心思想,已是殊为不易。如今根据他们的经验,意识到了双刃剑的可能,心中有了成算,恐惧也就不似刚才那般巨大了。
  “这铳剑,当是火铳手自卫的兵器,朕以为还是给新军准备为好,有备无患。”
  “皇上,奴才见过浙匪的套筒式铳剑,是要改造火铳才可使用,以着天津厂如今的产能实在没办法赶上进度。奴才觉着,不如插上一根枪头,当也可以奏效。”
  新军此前未火铳手准备的自卫兵器与陈文那时一般无二,俱是给步兵配上一把腰刀。但是现在既然陈文的军队有了,他们给新军准备着,也诚如顺治所言的那般有备无患。
  不过刘成此番谏言,除了事实如此,这里面也是有着私心存在的。他的武卫右军武器还没有彻底完成换装,还是万国牌的,为此浪费产能第一个吃亏的就是他,但枪头则只要有一群木匠即可。
  铳剑的生产决定下来,刘成也是暗自叹了口气。如今的天津厂的状况,他是亲眼所见的。这些年说是师法欧陆,事实上也只有在战法以及天文等无关紧要的方面触及,欧洲的制度与清廷的奴隶制不符,也没有像历史上那般表现出跨时代的优越性,他们在制度上的改良,尤其是以天津厂为首的新政上面,更多的还是在向陈文学习。
  只是学来学去,但却始终只能学个表面。别的不说,以着天津厂的资源,若是有军工司那般,甚至是一半的效率,这么长的时间,武器也早就应该完成生产了,更不至现在这般临时抱佛脚。
  事已至此,刘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这边的情报通报结束,御前会议决定静待其变。有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便宣告结束。只是没等刘成起身告辞,顺治却说出一句让他差点儿晕倒在地的话出来。
  “大战在即,朕决定,任命额驸为御营幕僚长,协助朕指挥新军迎战浙匪。至于武卫右军,暂且交由内大臣遏必隆统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惯例
  清廷的战略防御布局,陕西有重建的驻防八旗坐镇,防止陕西义军蜂起,威胁到山西和河南两省的收入和稳定;面对南面的江浙明军,一是淮北的内大臣苏克萨哈统领的淮北绿营,一是河南的河南提督线国安统领的河南绿营;但是真正的核心武力,却还是京城和天津卫的新军,这才是清廷的杀手锏。
  如今接到消息,陈文的两支新军出发前往江北,北伐在即,陕西的驻防八旗以及绿营无关痛痒,还是要看另外三支重兵集团的表现。但是从一开始,无论是利用淮北和河南的绿营兵来消耗江浙明军的锐气,还是拉长江浙明军的补给线,新军都不可能南下到淮南与陈文的大军决战,因为唯有如此方可最大化的发挥新军的作用以及清廷的骑兵数量优势。
  征兆已经呈现,但清廷既然报着的是后发制人的打算,现在却也不急着动员新军南下,但是听过了顺治的圣旨,刘成登时就是一愣,随即便意识到了清廷为何会急匆匆的叫他回来参加这劳什子的御前会议,尤其是他刚刚赶回时看到的顺治脸上的那一丝惊诧。
  顺治所言,刘成自然明白这里面的涵义为何。新军五部,南下迎战江浙明军,顺治御驾亲征,设立御营全权指挥,这甚至还是他此前向顺治建议的不光是防止军中无有统一指挥,各部自行其是,更重要的还是防止这几个亲王做大,他们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亲贵,远比刘成对于皇权的威胁要更大。
  刘成算得仔细,更是掐准了顺治的命门。原以为在南下时可以继续充当顺治在新军中的沙子,用来牵制这几个王爷,以确保对武卫右军的掌控,岂料清廷始终没有真的信任过他这个汉人,哪怕是抬旗满洲的上三旗,哪怕是娶了皇太后的干女儿也没用,他们对汉人提防甚至比皇位归属都更要重要!
  数年间的竭尽全力,刘成自问没有表现出任何对顺治的威胁,但是大战在即,却被解除了兵权,落个明升暗降的下场,眼前一黑,若非是此前顺治便破例赐了座,只怕已然昏倒在了地上。
  世界陷入黑暗的那一瞬间,刘成的脑海中冒出了千百个鱼死网破的想法,尤其是耳中听着,乃至是心中感到的周遭八旗权贵们讥讽的冷笑,暴起突袭,将在场的这些狗鞑子全都砍成肉酱的想法就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
  然而,转瞬之后,刘成长身而起,继而拜倒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登时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一阵错愕。
  “奴才遵旨!”
  自顺治下旨而始,他便死死的盯着刘成的表情变化,失态并非没有,但却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着实让顺治看不出个所以然出来。若说能力以及这些年为他考虑和做过的贡献,刘成在朝中可谓是响当当的头一号,便是顺治也始终将其视为亲信。然而,汉人就是汉人,顺治虽然心有些许惭愧,但还是没办法对刘成彻底的放下心来。
  “额驸之大才,朕甚是依仗。御营涉及协调指挥大计,当用心而为,今日回府,休息两日便入宫与诸位亲贵重臣商议用兵大计。”
  “奴才遵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了朝,刘成面色如常的离开了乾清宫,着实让众人大跌了眼镜。顺治始终没能看出什么端倪出来,便回返慈宁宫,与孝庄商议此事。
  “连点儿失望也没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