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得到了陈文确定的回答后,那汉子眉毛一挑,满脸的傲气就好像是在说:“瞧瞧,你们二狗哥哥我也是有见识的人。”
“常州阻击战之后,岳飞奉命和当时驻扎镇江的韩世忠一起收复建康。而这时,韩世忠在黄天荡与完颜宗弼决战,此战,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亲自擂鼓助战,士气大振的宋军最终以八千兵大败十万金军,极大的打击了鞑子的嚣张气焰。”
“好!”
“陈先生讲得真好,梁红玉女中豪杰啊。”
“韩蕲王也是慧眼识珠啊。”
看着韩世忠的风头在这里彻底被他的妻子压下去,陈文丝毫不觉得意外,猎奇的心态几乎每个人都有,况且梁红玉也确实配得上女中豪杰这四个字。
“其实,梁红玉这个名字是本朝万历年间张四维首辅起的,先前的史书里只说是梁氏,没有记载名字。”
“哦。”
“黄天荡大捷之后,完颜宗弼被韩世忠堵在黄天荡了四十八天,饥寒交迫,最后靠着汉奸献计挖通了秦淮河,又设法烧毁宋军舰船的船帆,才勉强脱身。”
听到这里,眼前诸人似乎很有些惋惜。作为一个现代人,陈文无法评定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金军被堵在江南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不过这不妨碍他在这上面加把火。
只见他话锋一转。“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发生在本朝的浑河血战,亦是如此。”
“天启元年三月,沈阳浑河之畔,为了掩护身后的浙军同袍结阵,三千四川白杆兵毅然从浮桥上渡过浑河,在北岸列阵。”
“这时,围攻沈阳的鞑子见王师抵达,立刻派出了正白旗迎战。出乎鞑子意料的是,一向凶悍的正白旗在川军面前溃不成军。眼见于此,老奴只得又派出其亲领的正黄旗出战,同样不敌。两次攻击,鞑子伤亡高达两千余人。”
“如果事情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下去,川军掩护浙军结阵完成,两部汇合,鞑子本不足持。老奴若是撤军而去,或许只损失部分兵力;若是强冲大阵,能否幸存尚且未定之数。”
“可是,正当鞑子拿川军毫无办法之时,汉奸李永芳收买了沈阳的被俘炮手,向川军大阵开炮,轰开了军阵,而后鞑子一拥而上,川军大败,最后只有少量川军撤退回南岸。”
“击溃川军后,鞑子渡过浑河迎战刚刚完成结阵的浙军车阵。车阵乃是戚少保当年用来对抗蒙古鞑子骑兵的利器,可是在川军惨败的情况下,浙军的车阵就显得肉搏兵种数量单薄。”
“可是即便如此,浙军的将士们依旧屹然不动,凭借着车阵不断的击退鞑子的进攻。于是鞑子不断抽调援军,后来连沈阳城的守城部队也抽调一空,才在浙军弹尽矢绝的情况下突破车阵。”
“见突破了车阵,鞑子欢呼雀跃,可是当他们看到车阵后的情状后,那即将获胜的兴奋之情立刻烟消云散。因为车阵之后,便是由幸存的浙军将士以哨为单位组成的一个又一个鸳鸯阵。”
“靠着戚少保传下来的鸳鸯阵,处于数量上绝对劣势的浙军将士奋勇厮杀,鸳鸯阵所到之处,鞑子便是血肉横飞。但是此前连续两天的急行军和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使得浙军将士不断的倒下,永远的倒在了辽东那冰冷的黑土地上。”
“直到最后,从最开始就大概只有鞑子几分之一兵力的浙军只剩下了总兵官童仲揆和戚少保的侄子戚金以及数十个负伤的浙军士卒。此刻,夕阳西下,精疲力竭的鞑子再也鼓不起冲上去厮杀的勇气了,在老奴的一声令下,鞑子万箭齐发,童总兵和戚将军等人全体殉国,无一人降虏。”
光有惋惜是不够的,痛恨才能印象深刻。
参加浑河血战的浙军都是来自当年戚金将军按照戚继光整训方法重新编练的新的戚家军,而这些人大多来自金华府的东阳、义乌二县,与眼前的众人大多有同乡的关系。在陈文看来这样更容易产生兔死狐悲之情。
“而这期间,总兵官童仲揆先后向已经接近战场的奉集堡总兵李秉诚、虎皮驿总兵朱万良等三万辽军和辽东巡抚袁应泰求援,可是却没有哪怕一个人到达战场。”
“鞑子很强吗?很强。真的不可战胜吗?我不信!至少那些殒身浑河之畔的忠烈们向我们证明了,鞑子也是人,老子一刀捅进去他特么也得死!”
“若是没有汉奸轰开川军大阵,若是辽东巡抚和援军哪怕只有一部站出来接应这些浙军将士,沈阳之战也不至于此。若不是如此,这天下之事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可正是这些狗汉奸和怂货辽军导致了浙军的全军覆没,也正是这些狗汉奸和怂货辽军败坏了国事,让更多的百姓因为他们的贪婪、自私和怯懦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他们却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就如同哈巴狗一般趴在鞑子脚下去舔食他们掉下残羹冷炙。”
陈文很清楚,他这样说其实是极片面的。
自辽事起,无数的辽东将士为了收复故土战死沙场,可也有更多的辽军却在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的出卖队友,浑河血战中的川军和浙军、松山之战的秦军以及历次援辽的各部明军的下场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而这其中,作为卖队友这门学问的集大成者,关宁“坑爹”铁骑的领袖人物祖大寿和吴三桂这对舅甥,更是连自家亲戚都不放过。而等他们把能卖的全卖光了之后,这群人渣就毫不犹豫的把头一剃,规规矩矩的去给满清奴隶主们当奴才去了。
想想后来吴三桂反清称帝,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一个人能够靠卖队友成为人生赢家,也是千古奇闻了。不过若是再联想下他那个败亡结果,到分明是他不卖队友的话这个游戏就不会玩了的样子。
眼见着天色已晚,本来打算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作为今天的结束点的陈文,也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只是眼前的众人,却还是那般沉默的坐在地上,全然没有自己讲述靖康之耻时的愤怒和黄天荡大捷时的雀跃,这让陈文对于今天的演说效果产生了怀疑。
可是,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既然今天已经这样了,那就再看明天吧。
“今天天色已经不早了,诸君还是先回去吧,夜深了路不好走。若是想多听些,明日每人带一根柴火,点起篝火也不至被夜里的山风吹得伤了身子。”
说罢,陈文拱手一礼,便自顾自的向孙家走去,仿佛全然没有再理会众人的打算。
回到孙家,陈文匆匆的和孙家人见过礼,也没有什么心思和孙钰再聊些什么,便去睡觉了。
第二十一章 讲古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完全亮,吴登科就跑来敲孙家的门,看他的样子好像一晚上都没睡好。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想找孙钰借《春秋》看看。可是他又怕孙钰上值早,碰不上,所以才来打扰他人清梦。
在孙钰满心疑惑的将书房的一本《左传》交给吴登科后,只见眼前这人竟然在他全然不可置信的目光下细细的摩挲着书皮,眼中满是珍爱,就仿佛是在抚摸新婚妻子的肌肤一般。
这样的色授魂与,孙钰也曾有过。他早年家贫,每借到一本好书时都会这样。可是他却万万无法将这一切和眼前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联系在一起。
在确定吴登科没有得病之后,孙钰便赶忙着去上值了。从来到大兰山,他肯定是每天第一个到的,今天也不会例外。
孙钰走后没多久,陈文就起床了,今天还要继续讲古,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虽然昨天的结果看样子不是很理想,但是他相信,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成功。
见陈文出了屋门,吴登科立刻就跑了过来,张嘴就要陈文给他讲解他手中的那本《左传》。
到了这时,陈文却显得比孙钰更加镇定,毕竟昨天已经见过了吴登科的神情。他二话不说就把书放到了西屋的桌子上,然后拽着吴登科去北屋吃早点。
吃饭时,看着吴登科心不在焉,满脸猴急的样子,陈文竟突然有种场景错乱的感觉。
待吃过早饭,陈文便带着吴登科去西屋讲《左传》。
只不过,他只讲了一个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就以吃多嚼不烂的名义把吴登科推出了门。临别时还告诉他今天晚上的讲古继续,另外明天早晨再给他讲下一个故事之前,他得好好谈谈今天这个故事的感想。
送走了吴登科,陈文回到屋子里继续修改先前已经做好的演讲稿。
昨天晚上讲过的可以先不管,今天要从收复建康开始,岳飞的故事还很长,郾城之战和岳飞之死都是重头戏。
除此之外,陈文又修改了下结尾,希望能够比先前设置的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
废寝忘食的忙了一天,吃过了晚饭,陈文带着忐忑的心情向打谷场走去。早上听吴登科提及,昨天陈文走之后,大伙尽皆沉默不语的散了,也都没有说什么,这让他对昨天的演讲效果更加质疑了。
倒是今天,孙钰和孙铭兄弟也跟在陈文身后去听他讲古,这让他颇有些喜忧参半。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过去当神犬 (血海兵锋) 起点VIP2017-08-27 军旅生涯重生变成了一条军犬,为人民服务永垂不朽!...
-
明末乞活 (好大一只乌) 起点VIP2017-07-26 两宋元明那一年,李自成还在为大明帝国的快递业务兢兢业业的挥洒汗水,张献忠还在官府衙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