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永历四年 (张维卿)


  只不过,四明山的陷落却意味着舟山的孤立无援。前些日子四明湖之战的消息已经传来,王翊力尽被俘,其他明军也在这一战和此后清军的围剿中几近灭绝。四明山抗清基地已经陷落了,今年清军一定会集结大军进攻舟山,此间的鲁监国君臣便在讨论应对的策略。
  “鞑子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要渡海才能到达行在,如果从距离来看主力肯定在宁波,臣以为只要击溃鞑子舟师便能守住行在,进而收复宁波。”
  作为武班之首,张名振的回答首先给战略定下一个基调。这个策略听起来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废话,可却也符合此时明清两军的现状,算是一技之长克敌之短的良策。只是就在这时,一个宦官低眉顺眼的走了进来,向坐在龙椅上的鲁监国报告刚到的消息。
  “禀报监国殿下,户部主事、都察院右副督御史王江的信使请求觐见。”
  王江?
  去年十月,四明湖之战,王翊兵败被俘,大兰山老营陷落。此间竟然会有王江的信使,难道前些日子传来的清军兵败的消息是真的?
  怀揣着满心的疑惑,鲁监国便让那宦官将信使召来,以求为他和在场的臣属们解答这些疑问。
  “微臣王秀全拜见监国殿下。”说着,挂着千总衔的前经略亲兵队长向鲁监国朱以海稽首行礼。
  行过礼,在得到起身的示意后,王秀全便站了起来,向鲁监国表明来意。
  作为王翊的经略府亲兵队长,王秀全上一次来舟山还是陪同王翊觐见鲁监国,只是时隔不到一年的光景,大兰山明军损失大半,就连王翊也战败被俘,这使得王秀全心中满是悲叹之情。只是,此间他作为王江的信使,来此却是以大兰山明军余部的信使身份,向鲁监国朝廷汇报四明湖之战的细节和四明山殿后战的捷报的。
  “监国五年十月,四明山各部王师集结梁弄镇,准备按照游击将军陈文制定的方略,先行进攻鞑子浙江提督田雄所领的提标营,再行南下会同四明山南部王师迎战杭州驻防八旗……”
  王江的奏章由于篇幅的问题并不能把所有的战斗细节书写清楚,所以在呈送上王江的奏章后,王秀全便在鲁监国的示意下将整场战事的来龙去脉详加讲述给在场的鲁监国君臣。
  作为四明湖之战的亲历者,他目睹了明军彻底崩溃前的几乎全部景象,后来陈文击溃了提标左营,从那些俘虏的口中也得知了此后的事态,所以此刻由他来讲述也显得很是直观。
  “……很多依旧选择继续战斗下去的将士或是向鞑子发起决死反击,或是聚集在经略的旗下,直至亲身保卫经略的任总兵殉国,自王师崩溃起就始终在敲击战鼓鼓舞士气的王经略拔出佩剑,在砍伤数人之后力尽被俘。”
  “哎。”
  听到这里,鲁监国不由得叹了口气。四明湖之战惨败的消息在一个多月前已经传到了舟山行在,只是由于四明山明军的头面人物不是被俘,就是战死,亦或者不知所踪,所以具体细节并不明了。
  只是让鲁监国君臣没想到的是,明军在这一场战事中前期其实并非全无获胜的希望,无论是那份意料之外的情报,还是由此制定的各个击破的计划,以及那支横空出世的南塘营,明军获胜的希望其实很大。
  没想到的是,这场本来有希望成为一场大捷的战事最后竟然是被冯京第的一个部将,一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小人物将战局彻底扭转,清军才会如此轻易的取胜,尤其是在冯京第殉国的消息已经传来的今天,实在让在场的鲁监国朝君臣们叹息不已。
  “微臣本欲同死,只是经略有命,着王副宪与陈游击掩护百姓撤退……”
  接下来,王秀全便将后面的事情娓娓道来。只是他并没有去提及陈文试探大兰山官吏的事情,这是王江先前吩咐的,毕竟一个疑心重的臣子不大可能讨鲁监国的欢喜,一个猜忌同僚的官员也会引起朝中其他臣僚的反感,哪怕这是在那个危在旦夕的时刻的无奈之举。
  “……十一月初六,鞑子见王师即将出山,便加快行进速度追赶。陈将军知已无法顺利撤出四明山,便毅然领兵殿后。此战提标营战兵一千余人,辅兵一千五百余人,为首的便是提标左营副将李荣那狗贼,而陈将军为防止鞑子游骑绕路袭击百姓,更是将本来不及六百兵的南塘营分出一百余兵卒继续掩护百姓……”
  即便没有被允许参加这一场战斗,王秀全还是从王江、陈文以及南塘营那些军官士兵的口中得知了战斗细节。当然,陈文的说法比较谦虚,而南塘营的那些将士们可是撒开了吹,一点儿也不打草稿,反正他们也确确实实的以少胜多,任谁也不能说他们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的不是。
  王秀全在描述时,采取了中和的方式,也算是比较接近于事实了。只是在鲁监国君臣的耳中,却分明是一个勇悍异常的武夫迎着炮火前进鼓舞士气,最终把吓傻了的清军击溃的故事,鸳鸯阵神马的完全被边缘化了,只有张名振还勉强询问了两句,见王秀全根本不懂也就作罢了。
  “……斩首五百九十二级,俘虏九百一十九人,生擒提标左营副将李荣以下将校一十二人,王师大捷!”
  “真是猛将啊!”
  鲁监国闭上眼睛,脑补了一番陈文站在全军的最前面,在清军炮火的不间断洗礼下犹如天兵天将下凡般毫无畏惧之色,最终孤身杀尽了清军的阵型之中的场景,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臣恭喜殿下又得一员猛将。”
  “为大明贺,为殿下贺,陈将军勇猛如斯,开平王转世也不过如是吧。”
  “……”
  鲁监国发出了赞叹,内阁大学士张肯堂和兵科给事中董志宁立刻向鲁监国祝贺。
  本来四明湖之战,明军惨败,浙江抗清事业遭受了极大的失败,舟山行在也势必遭受攻击,身为内阁大学士张肯堂很是忧心。此番四明山殿后战,陈文竟然能够以五百兵大败两千五百清军,实在是振奋人心,尤其这个武将还是文官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安抚得当,日后也可以分一分张名振这些勋臣的势力,不至以后闹出武人乱政的事情。
  相比之下,董志宁乃是宁波六狂生之一,又是五君子翻墙之役起事的一员,他和王翊、王江、冯京第等人都是好友。陈文乃是王翊的部将出身,自然要更加亲近一些。
  接下来,其他的大臣也向鲁监国发出了祝贺之辞,就连一向与王翊不睦的张名振也颇为感叹陈文的勇武,毕竟在这样一场惨败的背景之下,如此辉煌的大捷势必会鼓舞浙东明军的人心,也好为此后的战事做准备。
  自多尔衮身亡的消息传来,鲁监国在默认了王朝先为张名振和阮进谋杀以及四明湖之战惨败的连番噩耗后,总算听到了一件能够让他由衷欣喜的事情。在接受了一番臣子的祝贺后,他便提出了封赏的事情,这是应有之意,虽然钱财的赏赐现在的鲁监国朝廷拿不出来,但是爵位和官职总还是有的,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
  看着臣子们商议此事,鲁监国又向王秀全询问了一些陈文的性格、事迹以及出身等事,在得知陈文的祖上乃是岐阳王李文忠的部将,鲁监国向张肯堂、张名振等文武重臣咨询了一番,便命身边的宦官传召另外两个此刻未在殿上的大臣。
  到那两个大臣进殿后,建议鲁监国传召此二人的张名振立刻问道:“二位李将军,当年岐阳王在世时,麾下是否有一位叫作陈三四的部将?”
  PS:最气人的部分删了,笔者也不喜欢看内斗的部分,可这却是南明的日常,所以简略的写了几句。此外,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陈文借李文忠的名义给别人洗脑,这次算是把自己扔进去了。
  PS:刚刚写完,最近回来得晚,很难保证八点前更新,见谅。
  
第三章 困局
  数日后,鲁监国的钦差便与王秀全一起回返。而此时,天台山上大兰山明军余部的临时营地中,被某个鲁监国朝廷的大臣誉为“高皇帝护佑鲁监国”才降下的猛将——陈文,则正在忍受着大兰山明军的另一位猛将——后营指挥毛明山一波又一波的唾沫星子。
  “陈将军,你让那个姓徐的送信,这么许久了也不见那田雄回书,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接到陈文的书信,毛明山便率部掩护百姓撤退,只是他既不如陈文那般巧舌如簧,又没有大兰山老营的官吏们全力配合,只得强行将百姓带走。
  本来自四明山镇出发时包括后营在内有接近四千人,一路下来,没有遭遇过大股清军,可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少了已近一半,就连后营的营兵也逃亡三分之一有余。这除了毛明山这支南下的队伍缺乏系统的管理外,和他此番强行征发百姓也有一定的关系。
  陈文自大兰山出发,沿途又带走了不少百姓,抵达天台山时已经达到了八九千人,毛明山抵达后,又带来了两千多人。
  大兰山明军此番带出来一万余四明山百姓,这些人算是从永历四年清军围剿四明山抗清基地的刀口下救了出来,可是生计也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