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乞活 (好大一只乌)



“此人也算个义士,朕手底下这样的人,就太少了!况且露在明面上的总比那些背地里搞鬼的强,由他去吧!”

“陛下高明,这是放长线钓大鱼!”曹化淳立马一个马屁拍了过来,可看着身旁这大锭大锭的官银,皇帝却是一丁点心情都没有,仅仅是心灰意懒的挥了挥手。

“搬!”

史学家曾经多次分析过,崇祯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祯皇帝还有两个机会挽救大明帝国,其中之一就是调宁远兵回来守卫京师,史上,崇祯皇帝的优柔寡断,直到李自成都已经大过宁武关,先后占领太原,宣府,大同之后,方才以一个政治领袖身份强令吴三桂弃关东行,保卫京师,然而却已经来不及了,直到京师陷落,吴三桂尚且距离此地有着七八天的路程。

可如今,李自成才刚刚开始北伐,宋青书就帮崇祯皇帝筹齐了这笔军饷,而且按照官府漂没三成的德行,直接帮崇祯准备了一百三十九万两白银,保证了足额的军饷能抵达宁远军手中,虽然还是不看好大明王朝,可是如今早了一个多月,这一次京师之战能打出个怎样的情景,宋青书很好奇。

尤其是那位史上着名的满人走狗吴三桂,这一次,他能否成为大明的英雄?

宋青书很好奇……


------------

第六百四十七章.救命稻草

军饷是有了,然而大明朝廷,要是没有几个捣乱的,就不叫朝廷了。

“陛下,此时万万不可,祖宗之地,寸土不可弃,祖训有云,天子守国门!况且一但丢失宁远,山海关,建奴的骑兵旦夕可威胁京师,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啊!”

内阁首辅陈演在前头带头拜下,跟着痛心疾首一大群文臣言官亦是跟着跪倒在地,别看他们是在跪在,可气势上却是崇祯这个皇帝跪在地上,看着跪倒一大片的满朝文武,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气得手都在哆嗦。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帮混账东西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口诛笔伐,要他们想办法退闯军,一个个三缄其口,这会儿倒是起来了,一股子格外骇人的杀意在崇祯心头冉冉升起,他甚至有种冲动,喝令锦衣卫入内,将这些家伙全都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真真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好,就在崇祯皇帝气得直哆嗦的时候,后补入阁的文华殿大学士李建泰居然站了出来,对着崇祯皇帝深深一鞠躬。

历史上,李建泰这个时候已经挂督师印出征了,他家是曲沃大地主,闯军进攻山西,他是咬着牙督师想要保卫乡党,可这个时空,宋青书在台湾,吕宋送了他相比曲沃十倍的田庄土产,将近七八层李家人都去东南亚种水稻,种甘蔗去了,曲沃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李建泰是悠悠闲闲的在朝里当着他的大学士。

不过他说的话,更是令崇祯皇帝气得直哆嗦。

“陛下,陈首辅,魏次辅接老成谋国直言,老臣认为,祖宗之地的确弃不得!调宁远兵,还望陛下三思!”

“然而!”

冷不丁,这李建泰的话音来了个转折,听的跪在地上的陈演,魏藻德等心里都是咯噔一声,这老家伙平日里唯唯诺诺庸庸碌碌,这个时候跳出来放屁,真真是没安好心眼,果然,李建泰的话语,差不点没让两人从地上蹦起来。

“陛下乃万金之躯,社稷之本,不可轻涉险地,本朝成祖皇帝患北宋之虞,特保留南都与南京六部并行,既然陈首辅战意激昂,可代宋之李纲之憾,带领京营扼守京师,陛下当起驾南巡,号召南省精锐齐聚南都,再行遥领天下大军,与贼决一死战!”

一六四四年,崇祯皇帝挽救大明朝的第二个机会,就是南迁了!以中国庞大的战略回旋位置,加上他正统皇帝的身份,未尝不能压制住江南,而且其权谋也不至于像朱由崧那样,本人毫无上进心,混吃等死,弄的整个朝廷从建立开始,就陷入党争当中。

“陛下万万不可!”

恨不得将李建泰活吃了,咬牙切齿的看着他,陈演,魏藻德,张凤翼等内阁,六部班子齐齐的跪了下去,再一次三呼起来,开玩笑,南京有着现成的六部,就缺阁老,李建泰打的好算盘,他撺掇皇帝南巡,皇帝自然带他走,留下自己等人在这京师苦挨着等死,然后他就名正言顺坐上大明首辅了!好阴的计谋!想得美!ad_250_left();

“陛下,京师重地,朝廷百年心脏,陛下不可轻移啊!否则国本动荡!天下沸腾,则一发不可收拾!”

“是啊陛下,不可做逃国之君,重蹈南宋覆辙!”

“陛下,当死守京师,迎战李贼!”

不过今天,李建泰似乎真豁出去了,傲然的站在最前头,李建泰蔑视的睥睨着一大群跪在地上的臣子,嘲弄般的笑道。

“陈首辅,魏首辅,李兵部,赵刑部,汝等是不肯为陛下分忧吧!”

“李建泰,汝一派胡言!”

“李建泰,小人也!乱言干政!陛下,此等妖言惑众之辈,陛下当逐其出朝堂!”

“哼哼,李邦华,你在说堂堂阁臣乱言干政?辅臣不主政,难道要你这个言官来主?陛下,李邦华刚才是乱言祸政之人,臣弹劾其包藏祸心之罪,请陛下将其拿下!”

陈演有言官朋友,李建泰何尝没有?王瑶之,张健,范审,一大群“走资派”一党亦是纷纷站起来,唇枪舌剑的辩驳着,虽然人少,可气势却是一丁点都不输于对面。

如果要是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崇祯皇帝,有如此多人支持他南迁,他一定会顺水推舟,可这个时空,南迁却不是他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有了军饷,有了保住京师的可能,另一方面,南迁所带来的千古骂名不管多么华丽的词藻,都不可能掩盖过去,崇祯皇帝最好颜面,他岂肯留下这个大污点。

还有一点,宋青书实在让他把握不了,之前崇祯皇帝还可以将他仅仅当做一个嚣张跋扈的粗鄙武人,可是如今,他能将眼线插进自己的司礼监,又能轻易在京师汇聚百多万两的巨额财富,神不知鬼不觉,崇祯实在是没有把握去控制他,这点虽然崇祯皇帝自己不愿意承认,可却在他潜意识里耿耿于怀。

“李阁老不要再说了!南迁之策,不可!京师乃祖宗辛苦百代之地,朕要是离开京师,这里的宗庙社稷怎么办?当聚集全国之兵,固守京师,迎战李贼!”

“陛下,兵?何处之兵?守,如何来守?”

抱着拳头,李建泰再一次痛心疾首的叫嚷道,这一次,偌大的朝堂再一次陷入了死寂。

不过这些腐朽文臣最无耻的一面旋即彻底露了出来,忽然变得慷慨激昂,陈演激烈的叩头道。

“陛下,京师乃全国之首,犹如人之大脑,宁远不过边界癣疥,宁远失,顶多失一手足,而京师失,大脑乃去,人无手足尚可活,无大脑则必死无疑,臣主张,调宁远兵,固守京师!”

“陛下,陈阁老乃是某国之言啊!”

脸变得比翻书都快,陈演魏藻德一行纷纷叩首,仿佛刚刚全力反对的不是他们一般,反正调关宁兵又不花他们银子,总比皇帝跑了,把他们留在京师等死强吧?

调兵活命,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这群家伙手里却绕了如此大一个弯,弄了个一波三折,不过此时看着群臣终于同意,崇祯皇帝心里还是松了口气的,没给李建泰继续说的机会,崇祯急促的对着丹殿下挥出了手。

“来人,传吴襄!”

“传吴襄!”

…………

调吴三桂的军队放弃宁远,入京勤王,比历史上足足早了一个月,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大明王朝的命运,京师的命运就此尘埃落定,毕竟历史上那个勇冠三军,忠义无双,为大明王朝死守宁武关,打的李自成死伤惨重,甚至萌生了退兵念头的山西总兵周遇吉,如今正舒服的躺在倭国富士山下滑腻的温泉中,在倭女左一个太君右一个太君服侍下,渡着难得的假期呢。

没了这个钉子,李自成的进兵速度比历史上也快了几分,迅猛了几分。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正月初三,李自成便率领大军倾巢而出,向山西发起进攻,并且发布了讨明檄文,堂而皇之的称呼嗟尔大明,大数已尽之呼!大顺军兵分两路,主力由李自成亲帅,由平阳攻打太原,宁武,大同,阳和,宣府,居庸关一线,南路由刘芳亮统帅,沿着沿着黄河北线攻打怀庆,潞安,卫辉,彰徳,大名,保定,几十万大军迅速向北推进,形成一个对京师南北夹击之势。

正月二十三日,平阳告破,二月初二,至汾州,初七,首府太原就已经告破,十五抵宁武关,没了周遇吉的宁武关仅仅抵抗了一天,旋即出城投降,接下来,长城沿线的边镇竟然仿佛多米诺骨牌那样,没等闯军杀到,大同姜镶,阳和姜萱,宣府巡抚朱之分冯,总兵王承胤先后投降。

简直如同行军那样,所过之地,接收即可,一路没打什么硬仗,除了长城一带崎岖的道路造成点阻碍,顺利就跟自己家那样,三月十二,居庸关守将不战而逃,三月十五,大顺军如约抵达京师西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