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 (好大一只乌)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好大一只乌
- 入库:04.13
“大帅,你要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忻州席卷回来的布匹足够大军用五六年的,咱们乞活军又不用发军饷,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啊!如果把工厂解散,所有人力都投入开荒的话,明年至少能收入一百万担的各种粮食,用这些粮食足可以拉起一只十到二十万人的大军,金石珠玉,饿不可充饥,寒不可裹身,您要这么多有什么用?”
“观史书,历朝历代那么多英雄豪杰,又有哪一个不是靠着劝课农商而是靠商贾贱业成大事的?反倒是如新莽之流,贪得无厌,夺天下之民财以肥私,大帅,要以史为鉴啊!”
“尚书云……”
孙传庭这还真是大明文官的通病,苦口婆心,引经据典的说教不停,听的宋青书脑袋都大了几分,赶忙摆了摆手说道:“停!”
“伯雅先生,我问你,从汉朝开始,一直到咱们大明,为什么没到二三百年左右,都逃不过这一个巨大乱世的宿命,每二三百年都要轮换一个王朝,混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人口十不存一,千村万户生荆棘呢?”
这话把孙传庭又问住了,足足顿了片刻,他才含糊的摇了摇头说道:“天下气数有度,五德轮回,气数已尽,非人力可以挽回!”
“拜托,伯雅先生,说正经的!”
五德轮回,气数天命可是儒家学说天人感应的核心说法,要是换了个儒生,这两句被宋青书当成不正经的,非得气的蹦起来不可,幸好孙传庭是务实派的,这才没发火,耷拉着脑袋想了想,又是不确定的说道。
“就是前些日子说的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只是个表象,内在原因则是人口的膨胀,就如咱们大明朝,开国之初,人口历经诸路豪杰的拼杀,才不过两千万左右,天下还有大片的无主荒地,就算历经了太祖皇帝几大案,咱大明朝的国势依旧稳定上升,靖难之役之后还能支撑成祖五十万大军五征蒙古。”
“可如今,大明户籍已经达到万万人,加上隐户,家人,奴婢,逃户,两万万能有了,十倍于开国之初,应该越来越强才对,为什么越来越弱,连个小小的东虏都平定不了?”
宋青书连着反问,又把孙传庭给问迷糊了,支支吾吾好半天,这才艰难的答道:“莫非,莫非是天下土地不够?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人口?”
“这么说,就算皇帝再如何英明,朝廷再如何的廉洁,土地兼并也得以抑制,那么再撑个一百多年,还是会进入乱世?这种轮回的劫难不可避免?”
得!有一次把孙传庭说绝望了,听这他发颤的声音,宋青书终于无奈的转回了正题。
“所以,本帅才要大力发展商业啊!”
“其实咱们的土地产出不少,出产的粮食,养活十万万,二十万万人口不是不可能,缺的不是粮食,而是耕种的职业数量,当天下可耕之田都被分尽了,穷无立锥之地的贫民无以为生,活不下去了,当然要造反了!”
“历朝历代华夏视商业为贱业,殊不知农业为国家肌体,工商则为国家血脉!咱们北方大旱,可江南粮食却是富产,五湖熟,天下足可不是吹的,缺乏的就是沟通两地的商业,你看,现在本帅赚足了银子,将来打通江南的商路,从江南大量贩运粮食到北地,这就能解决一大批人的生计问题,同时江南的贫民也得到了实惠,然后以粮食作为支付,再大量生产肥皂,成衣等商品,再贩运回江南去,既不白养活了大量人口,又解决了饥荒问题,不比多耕种几亩薄田来的稳妥?”
“这就叫实业救国!”
明末可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宋青书列举的仅仅是其中一点而已,绕是如此,也是听的孙传庭两眼发蒙,好半天都回不过来神来,道理很简单,但大明的士大夫从来都没把它们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在寨子口的门洞里呆愣了许久,孙传庭这才迷糊的对宋青书抱了抱拳。
“大帅经世之言,传庭回去在思虑思虑!”
可算把这货打发走了,宋青书也算是送了口气,翻身上马就打算开溜,可没等走多远,孙传庭在后头居然又追上来了,满脸的气急败坏,这个儒雅士大夫也忍不住胡子张开骂娘起来。
“大帅,不管您多大的宏图计划,粮食要冻死在地里可就近在眼前了,孙某是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个您要是不给解决这个人力问题,大帅对不起,您就直接把孙某打死得了,省的明年饿死!”
“这……”
脑门又全都是虚汗,一面悲催的挠着头,宋青书一面心里腹诽,崇祯皇帝给你一个月军饷让你拉出十万大军你咋就熬过来了,到老子这儿怎么就不行?
不过孙传庭说的也是事实,谁想到一口气能看出如此多的荒地,春种时候时间长,秋收可不等人了!无奈之下他也是忍不住扭头看向身后呼呼喝喝的军营。
实在不行,打发这群大兵去割稻子刨马铃薯得了?罗马帝国的军团不也时常出些非军事任务吗?
然而没等宋青书拿定主意,冷不丁山底下一个胖子在两个佣人搀扶下,呼哧气喘的一溜小跑跑了上来。
“大帅,出,出大事了!”
眼看着施天福跑的满脑门大汗,宋青书忍不住心咯噔一下,怎么一到秋收时节就来幺蛾子呢?
…………
滹沱河边,距离孙传庭家那个屯儿不远,一股子黑烟在大平原上升的老高,比宋青书下种的早多了,这些地主人家天里的麦子,高粱早就收割完了,不过此时成垛的麦子,麦秆跟着房子一块儿烧成了焦炭,整个一个颇为气派的大院烧的乌黑,院门口还有十几个女人孩子披麻戴孝,在那儿嚎啕大哭。
周围也围了好些个人,有邻村的地主豪强,也有本村的老农,一个个看的叹息不止。
“大帅到!都让开!让开!”
周遇吉那一股子东北味嗷一嗓子,顿时吓得周围看热闹的呼啦一下散了开,一脑门雾水,宋青书在清出的那条道就走了进来,一看他,几个哭的跟泪人似得女人全都围拢了上来,抱着他大腿就开始嚎啕。
“大帅啊!您要给我们做主啊!”
------------
第二百七十二章.喊贼捉贼
这究竟是咋回事?烧麦秆把自己家房子点了?这让本帅给你咋做主?去阎王那儿再把你家男人要回来啊?
郁闷的扯着自己新做出来的皮袍子,从几人包围下硬钻了出去,看着采薇和李裹儿好不容易亲手给自己缝的袍子上一把鼻涕一把泪,抹的魂儿画的,宋青书恶心的叫嚷道。
“究竟出了什么事儿?都给老子一一道来,被动手动脚的!”
这年头女人可没什么主见,加上这家儿子也是个书呆子,一帮子人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个明白,听的宋青书更烦躁了,还好村里有个老头,算得上长老那一集别的,见此赶紧上来解释道。
“大帅有所不知,他们家是开罪了响马子,原平的响马盗首一条龙向咱们这片村子开了五千担粮的粮票,十里八村就咱村周员外还有绿柳村韩员外没答应,谁知道,这响马子真杀过来了,可怜周员外乐善好施,十里八乡都知道周员外的善名,到头来却落得个身死家败的下场,哎!”
老头子是叹息的讲完,宋青书听的却是干瞪眼,这他娘的还有人手伸的够长的捞到了自己地盘上!
“那你们怎么没报官?”
这句话说完了,宋青书当即感觉自己说了句蠢话,现在就连胡大典都紧急调往忻州去当同知了,代县没县令快俩月了,更何况代县官兵都是他的,告哪门子官?
还好,这老头够给面子,愤愤然一跺脚骂道:“官狗子也就收税有能耐,这响马子混天龙,韩擒虎都在忻州地面上混起十多年了,破了不知道多少家,也没看他们能剿人家一兵一卒,上次大帅率咱本乡子弟奋起杀敌,这次还请大帅给乡亲们做主啊!”
说着,这老头也跪下了。
呼啦一下跪下一大片,一个劲磕头让自己做主,听的宋青书都直迷糊,人倒是贼喊捉贼,这喊贼捉贼,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大帅,这是好事儿!先答应下来吧!,说明乡亲们把您老当官府了!”
孙传庭也是跟了过来,一听这,赶紧在耳畔急促的嘀咕着,回过神来的宋青书亦是无奈的向上张了张手。
“各位乡亲们起来吧!代县既我乡,父老既我党!这事儿,本帅一定官到底!”
“谢大帅!”
…………
事情答应的痛快,可回去,宋青书挨着孙传庭就一块发愁了起来。
混天龙,韩擒虎有多少兵马?不知道!老巢在哪儿?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打回来?也不知道!
要是发动三千多骑兵,一万多乞活军撒出去,漫山遍野溜一圈,未必找不到这货,可现在是啥时候?秋收!晚了这一个月,崇祯六年四万多乞活军就得喝西北风了,事情还不能拖下去,现在宋青书好不容易树立起一副保卫乡土的模样,代县父老可都在观望着,时间一长,人心可就散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权唐 (格鱼) 起点VIP2017-05-11 两晋隋唐大唐天宝末年,莺歌燕舞的江南因为一个现代官员灵魂的穿越而变得暗流涌动,这只先知...
-
三国之见亮卸甲 (月下狼族) 17KVIP2017-09-01 历史军事①你知道主人公凌春亮在穿越三国之前的身份是什么吗?②手无寸铁的凌春亮是如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