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 (好大一只乌)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好大一只乌
- 入库:04.13
“要是老子铳上有把刀,老子直接捅了你!”
这话说完,听的宋青书的眼睛猛地一亮。
…………
这头,守护辎重的后军全军溃败,头上不断有大石头砸落,正面的农民军战斗的还无比的疯狂,前头,甘泉县守备亲自率领的官军主力终于也吃不住劲儿,不知道谁一声发喊,千多把官军呼啦一下也是丢了家伙,偃旗息鼓的向延安府溃退去。
这头农民军也不去追杀,打跑了明军,冯双礼手下那些人直接精疲力竭的瘫坐了一地,别看刚才打的凶猛,官军死了不到六十人,他手下死伤则是有快二百多,毕竟不论装备还是训练,农民军都远不是这些官军的对手,打仗全凭着一腔热血。
躲在黄土高坡上扔石头的腐乳老弱开始有组织的下来老头子们忙着到处找干牛粪,干木头生起火来,妇女们则是把纺织的棉布在热水里烫过,开始给自己的子弟兵杀菌消炎。
“哥!哥!”
拿着一条白毛巾,采薇慌慌张张的在人群中搜寻着,五个月了,仗打了不下十多场,有大有小,可只要宋青书一上阵,她的心总是揪揪着,一旦结束战事总要第一个冲到战场上,找到宋青书,这才放下心来。
其实何止采薇一个,伏牛山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妻儿都是这种心情,可惜,每次都有一大批人伤心欲绝,却也无可奈何,谁叫这就是个吃人的时代。
“我在这儿呢!”真是累的连站都不想站起来了,宋青书有气无力的招了招手,采薇这才松一口气,却是立马小鹿一般蹿到了他身边。
“哥,伤到没有?你怎么弄的浑身是血啊?快让我看看!”
“放心好了,有我照看他,绝对没事!”没等宋青书回答,牵着那个千总,邢红娘得意洋洋的溜达了过来,看着这妞还真是浑身上下血都没粘上多少,宋青书忍不住大大翻了个白眼,任由着采薇那这么毛巾擦上擦下,眼神却是眺望向了远方。
接下来,就是看张老哥的了!
延安府,高耸壮观的土黄的城墙在风沙呼啸中,宛若巨人那样屹立在那儿,如同一根钉子一般扎在农民军活动的心脏地区,上面,满满的兵丁亦是在来回的巡逻着,忽然间,城下面黄沙大做,数以百计的明军官兵仓皇的溃逃向城池。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好多天了,附近州县几股援军先后被击溃,守城官军似乎已经麻木了,通报了几声,府城南门那厚木头钉成的大门轰然张开,收拢着败兵就往里进。
好几天都是这样了,也没见什么异常,就连看守城门的官军都是直打哈欠,可就在这一刻,距离城门不足百米,平地里一支骑兵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突然尘土飞扬的冒了出来,八大王的大纛迎风飞舞,数百名骑兵乘着烈烈狂风,咆哮着冲向南门。
足足看了几秒,甚至都看呆了,好一会,城门上的百户这才发出无比凄厉的吼叫声。
“关城门!”
门边上,十多个城门卫几乎吃奶的劲儿都用了出来,可外面逃进来的败兵太多了,骑兵造成了天然的恐惧,所有人都怕被关在外面被骑兵屠戮,同样数以百计的明军败兵哭喊着着向里推着,一时间,城门居然卡住了。
一百米对于骑兵来说,转瞬即到!
------------
第一百六十六章.刚奔小康,就来抢肉的
这年头可没有巷战理论,数百骑兵撞开了拥堵在城门口的败兵,然后老回回的回儿骑,张献忠的虎骑往城里一冲,城就破了。
等宋青书带着人马从远处赶来时候,基本上交战已经结束了,城门洞开,城墙上插上了八大王的大旗,十几个骑兵远远见着宋青书的队伍,迅速迎了过来,为首的那个骑兵小头目带着十二万分的尊敬恭恭敬敬下马一个鞠躬。
“拜见三爷!八大王命小的在这里等候,三爷一旦来了,立马领三爷进城!”
也难怪这小头领激动,攻克延安府的计划是宋青书出的!如果平常,凭着他们不到两千骑兵,五千多农民军步卒,是无论如何打不下有援军源源不断袭来,而且墙高池厚的府城。用了宋青书的计策,不到半个月,损失不上五百,城就下来了,怎么不由得小头目不兴奋。
不过这招也不算宋青书首创,其实他是跟后世毛爷爷学的,包围住敌人兼顾据点,集中优势兵力,不断吃掉弱小之地,相机时机成熟,方才夺取地方城市,这围点打援战术,可是后世朗朗上口的经典战术之一,电视里解放战争电影还有电视剧都是耳熟能详,看来毛爷爷的智慧放在四百年前明末的斗争环境下,也是有效果的。
不过这时候可是分肉吃的时候,在城外头蹲了半个多月,就连宋青书自己也是就着沙子啃杂粮面窝窝头,这时候可不能谦虚了,一谦虚分的东西就少了,故而宋青书马都没下,亦是傲慢的点了点头,挥手就让骑兵小头目带路。
跟着带着队伍走进城门,那骑兵小头目又是讨好的在一旁陪笑着抱着拳。
“三爷,要不,把您的大纛也挂城楼子上去?”
城门上,张献忠的八大王镶边黄旗正烈烈炫耀着威风,马守应老回回的大纛亦是差不到哪去,下面还有一批粗犷的奔马随风飘荡着,可是提到这个,宋青书却是变得有些悻悻然起来,脸色发僵的回头瞪了邢红娘一眼,旋即难看的摆了摆手
“这就不用了,有大哥镇着就行!”
看着宋青书郁闷,邢红娘则是笑嘻嘻的耸了耸肩:“瞪我干嘛!这大纛挺好的啊!”
明末农民战争初期,官府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为了怕牵连自己亲属,各个起义军首领多是起一个诨名,如马守应就叫老回回,张献忠就叫八大王,李自成也叫闯将,后来继承了高迎祥的势力方才称呼闯王,宋青书如今也算扯旗子造了,自然也不能免俗,就叫邢红娘几个也做个大纛。
结果倒好,什么叫遇人不淑!邢红娘几个一商量,倒是给宋青书立起个颇有威名的诨号。
大傻子!
每次看大傻子三个红字在洁白的三角旗面上飘荡,宋青书的腮帮子就直鼓,不过来不及更换已经和官军接战,连着打了几仗,大傻子这个诨号也传播了开,不少饥民一来都是言投奔大傻子头领而来,宋青书也不得不郁闷的把这个诨号吞了下来。
不过这个诨号倒也有好处,贴近生活,有时候张献忠的大纛过去都没人投奔,不少江湖人物,响马子,还有些破落地主阶层反倒直奔宋青书而来,一问原因,听着这个名就觉得厚道。
于是乎,晃晃悠悠的大傻子旗跟着宋青书也是进了城。
都说张献忠嗜血好杀,实际上农民军进城之后,倒也没有大搞破坏,反倒是净了街,除了巡逻的连农民军自己也不许乱走,更不要说四处杀人放火了。
张献忠是成大事的人,他知道痛快一时日后立足就难了,况且有官府的府库,还有城里富户可供劫掠,倒也犯不上抢穷人,有时候农民军走时候还把搬不动的粮食分发给饥民,倒是官军收复城池,不敢抢那些有身份的权贵,只能抢抢普通老百姓了。
刚一到府衙门口,张献忠却是掩盖不住脸上的喜悦之色迎了出来,一把拉住了宋青书的手,无比兴奋的叫嚷道:“老三,这次多亏了你,咱们发了!”
府衙里头已经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到处都是守卫的农民军,跟着张献忠一路急促的进了官府仓库,几个喽啰推开,一刹那宋青书也差点泪奔了,一仓库,居然全是大米!
边地不产米粮,而且随着明军边防的整体退缩,不少田地还落入了少数民族之手,为了供应庞大的边军,明中期曾经实行开中法,鼓励商人贩粮到边地,然后给予盐引,可以到陕西盐池,陕西解池这些产盐地兑换食盐贩卖。
著名的晋商就是靠的开中法赚取的第一桶金,不过贩运粮食到边地,耗费的金钱也是不菲,故而有山西商人组织农丁于边地各处开垦屯田,种植粮食,开中法盛行时候,几乎从陕西一直到辽东,到处都是商人开垦的商屯,这些米粮极大丰富了军队粮食储备,最盛时候,正统年间,九边军队足足有二百多万。
可随着土木堡之役,武臣势力急剧下降,文臣掌控了政府,歌舞升平中朝廷开始变得日益**,官僚,宦官等见盐引有利可图,纷纷用各种手段占用盐引,倒卖给商人,导致政府收入急剧下降,孝宗时候,无奈之下改革盐法,商人直接以银子购买盐引。
这一下,开中法被破坏殆尽,九边商屯纷纷废黜,明军屯粮一下子就降了下来,导致九边边兵数量也是锐减,就没有再攀升上百万过,而且随着军饷不断被贪污,欠饷也成了常态,每年朝廷还得耗费巨款资金,从江南转运粮食。
如今,这转运的粮食一部分倒是落入了张献忠宋青书兄弟手中,一仓库一仓库的打开,大米白面不下四万担,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盔甲两千领,刀枪五千多具,大将军炮十门,火铳一千杆,银子三万多两,火药几十桶。
相似小说推荐
-
权唐 (格鱼) 起点VIP2017-05-11 两晋隋唐大唐天宝末年,莺歌燕舞的江南因为一个现代官员灵魂的穿越而变得暗流涌动,这只先知...
-
三国之见亮卸甲 (月下狼族) 17KVIP2017-09-01 历史军事①你知道主人公凌春亮在穿越三国之前的身份是什么吗?②手无寸铁的凌春亮是如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