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这两样商品畅销的同时,孔晟与楚王李俶立下赌约的前因后果也旋即被长安城百姓广为传播,李俶小看了孔晟在民间的威望名声,大多数的百姓和社会舆论竟然都站在了孔晟这一边,背后都认为楚王仗势欺人,将有功于朝廷的长安候孔晟逼到了自愿入狱的份上。
至于宫中,皇帝李亨对于沸沸扬扬的孔晟李俶赌约一事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不闻不问。而满朝文武也都保持着异样的缄默,直到十余骑风尘仆仆地从延兴门进入长安城,进了长安侯府之后,这种异样的平静这才被悄然渐渐打破。
乌显乌解将身着便服率十余名手下提前进入长安城的夏邑军部将唐根水迎入府中,唐根水闻听孔晟被楚王李俶逼入了大理寺牢狱,勃然大怒,他性如烈火,对孔晟更是忠诚不二,立即发作起来:“乌显乌解,你们竟然坐视侯爷被人栽赃陷害,真是气煞唐某了!这大理寺大狱,是传闻中的阴暗肮脏之地,侯爷进了那种地方,后果不堪设想!真是岂有此理,朝廷如此刻薄寡恩,不仅夺了侯爷的兵权,还……”
乌显嘘了一声:“唐将军,请慎言!这里可是长安城,不是当初的夏邑县!”
唐根水恼火地猛然一拍桌案道:“长安城又如何?你们怕个鸟啊!大不了,我们纠集兄弟们去劫狱,救出侯爷来,冲出长安城返回夏邑就是!什么狗屁朝廷,这样昏庸无道的朝廷不要也罢!”
唐根水出身草莽,又常年在军中,放肆惯了,他哪里有这种乱七八糟的规矩限制。他的话让乌显乌解听得毛骨悚然冷汗直流,乌显慌不迭地上前去一把捂住了唐根水的嘴,跺脚道:“唐根水,休得胡言乱语,这是侯爷的安排,他在大理寺一切安好,没有几天,就会平安回府!”
唐根水皱了皱眉,闷声道:“乌显,你确定?侯爷当真无事?”
乌显搓了搓手:“我怎么会骗你!这是侯爷的策略和手段,不过,他真正的用意某家也是看不懂。唐将军,对了,你怎么突然带人进长安来了?”
唐根水面上浮起一抹奇色,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跟乌显说实话。
当日洛阳封赏之后,许远被皇帝封为宋州太守、河南道兵马行军副总管,节制夏邑军马,接替了孔晟的兵权。南霁云为河南督军使、游骑将军,南宫望为宋州行在录事参军兼夏邑县令。唐根水、南勇、李彪李虎、乌显乌解等部将为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
册封西奚王子苏鲁为宁城郡王、妫州太守。昭命西奚兵马暂时接受河南节度使统率,日后可择机返回故地妫州。
但许远等人率军回返夏邑不久,夏邑军就接到了皇帝的密旨和孔晟的亲笔密函。皇帝和孔晟要求南霁云和南宫望率夏邑军主力兵马三万人立即开拔,打着奉兵部调令西征支援郭子仪平叛的旗号,其实是暗中向长安进军而来。
孔晟在密函上让苏鲁苏婳率西奚人返回故里妫州安置待命,苏婳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服从了。
南霁云和南宫望率主力行军,唐根水则提前率十几名随从军卒昼夜兼程提前入长安城来。
只是唐根水万万没想到,来了长安城之后,却得到了孔晟“下狱”的消息。
唐根水带人来长安的消息由送饭的仆从传递给了孔晟,孔晟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任何话。仆从走后,孔晟脸上的笑容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坚定和冷酷。
按照这种速度,南宫望和南霁云的军马还有五六日就可抵达长安。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跟楚王李俶当面锣对面鼓真正斗上一斗的时刻。至于皇帝这边,既然皇帝目前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心,那么,就不如继续添上薪火,慢慢烧热这锅冷水吧。
而如果历史的走向不出大的偏差的话,顶多就是在两天之后,李光弼兵败的消息就会快马加鞭传递进长安城来。
但孔晟想不到的是他言中的李光弼兵败其实就是九大节度使同时兵败,遭受败绩的其实不仅仅是李光弼,还有郭子仪等当世名将。这是自李亨登基平叛以来,官军最大的一场败仗,损失惨重,震动天下。对于这场战役,导致唐军兵败垂成的背后的各种深层次因素,孔晟比谁都清楚。
但毋庸讳言,这场兵败影响深远,给了大唐王朝自皇帝以下一记深深响亮的耳光。这是孔晟最大的操演棋局的最大倚仗。
说起来,孔晟本来有机会改变历史的本原轨迹。但奈何李唐朝廷夺了他的兵权,这么一来,本来已经有了细节改变的历史车轮又轰隆隆驶向了原点。
孔晟这才意识到,与宿命相比,个人之力根本微不足道。既然历史的车轮不可撼动,他也没有必要勉强呢。只是由此,大唐河南河北河东的黎民百姓又要承受长达一两年的战火之祸了。
傍晚时分。赵王李系轻车简从只带三两随从进了大理寺的后门,大理寺的属官明知李系进大理寺探视孔晟有些于礼不合,也有让楚王不爽的风险,但也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不加阻拦。
李系毕竟也是皇子,皇帝次子,赵王显贵。
李俶不能得罪,但李系的权威也不可轻忤。
李系推门而入,孔晟正在烛光下奋笔疾书,继续撰写自己的第四本小说单行本,突然见到李系到来,不由放下笔,起身笑道:“赵王殿下!”
李系深深凝望着孔晟,目光有些复杂的闪烁:“孔晟,本王听闻今日午后楚王串联诸位王公大臣,明后日便会联名上书,请父皇治你一个妖言惑众居心叵测的欺君重罪!”
孔晟哦了一声:“多谢赵王殿下关心了,孔晟与楚王的赌约尚未分出胜负,在这个时候,哪怕是楚王,也不能轻易给孔某定罪。”
李系叹息一声:“孔晟,你当真有把握胜出赌约吗?你言之凿凿,说是李光弼将要兵败,不要说外人了,就是本王,都觉得有些危言耸听。而且,军中宿将对你这番言辞大为不满,加上楚王麾下诸人的挑拨,如今的你,已经是众矢之的了!”
“当今之计,不如你写一道认罪书,由本王秘密进宫呈报父皇,本王就是豁出这条命来,也会在父皇面前保下你的性命,只是你的长安候爵位恐怕就保不住了……”
李系言出真诚。
孔晟微微一笑,回望着李系。
不管李系当初怀着怎样的政治目的与他结交,但结识之后的交往中,李系都心怀坦诚,真正将孔晟当成朋友来看待。这是孔晟对李系怀有浓烈好感的根本所在。
作为皇子,李系冒着风险进大理寺见他,甘愿入宫为孔晟进言保命,这已经算是弥足珍贵了。
“赵王殿下的盛情孔晟心领了。请你放心,孔某既然敢进大理寺,就有自保的把握。这次赌约,我必胜无疑。”孔晟拱了拱手,“殿下今日以诚待我,他日我必以诚待殿下。”
李系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孔晟,你竟是如此的固执!你可知道,李光弼和郭子仪等人率军三十万逼近邺城,安庆绪已经是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敢说李光弼兵败在即,让本王说你什么好呢?”
孔晟微笑不语。
他不想解释,也无法解释清楚。
第三百七十章 谁和谁的局(6)
第三百七十章谁和谁的局
果然。
两天后的午时三刻,八百里加急军报接连疾驰入城,相州大败的消息在传进宫廷的同时不胫而走,在最短的时间里震动了整个长安城。
孔晟的预测成真其实对于长安城权贵百姓来说,不算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经此一来,朝廷平叛的大好局面会不会遭受逆转,而平定安贼叛乱的日期又是不是遥遥无期了?甚至,安贼铁蹄会不会卷土重来?长安百姓会不会受二遍苦?
各种谣言甚嚣尘上,各种担心导致民心浮动、物价飞涨。不少权贵家,竟然惶惶不可终日,装载家私财富,暗中做好了再次逃离长安城的准备。
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王思礼及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平卢兵马使董秦、郑蔡节度使季广琛等九节度使率领唐军数十万,讨伐逃往黄河之北卫州一带的安庆绪的叛军。
一开始,唐军大捷,俘获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郭子仪等人指挥唐军追击,驻军在相州城西南。安庆绪将叛军主力投入决战,很快被唐军击溃,兵力丧失殆尽。
安庆绪向范阳的史思明求救,但史思明只派一万多人前往救援。唐军包围了相州城,又北引河水灌城。城中井泉向外溢水,平地水深数尺,一片汪洋。叛军在房顶和树木上起居。城中粮尽,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抓一只老鼠也能卖数千钱。叛军掏土墙的碎麦秸,洗马粪中的草屑喂马,但仍然顽抗,不肯投降。
但拿下相州城斩杀安庆绪,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这些军报传到长安城里,自然就助长了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朝文武和李唐宗室的盲目乐观。这就是李俶断定两月内结束平叛的关键因素。
可谁都不清楚,明明是胜利在望,怎么突然间局势瞬间逆转,包围相州的各路唐军竟然溃败而逃呢?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最强战兵 (凡尘望月) 起点VIP2017-07-31 抗战烽火他是一个厨子,却机缘巧合加入抗日洪流,从一个胆小怕事的排长成为了叱咤风云、令小...
-
盛世:长安城下 (靥凝) 创世VIP2017-08-31 两晋隋唐这是一个大唐由盛到衰的故事。房谋杜断,我来晚了;唐诗儒雅,我还不会。我只是个小人...